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上的老年人

刑法上的老年人

發布時間: 2022-01-18 11:30:20

刑法對70周歲以上老人是否有相應的規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可以適用以下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

第十七條之一【刑事責任年齡】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Ⅱ 70歲以上老人觸犯了刑法怎麼辦

《刑法》只對14周歲以下的兒童和精神病人觸犯《刑法》做出了不予處罰的規定,沒有對70歲以上的老人觸犯《刑法》做出不予處罰的規定,因此,7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觸犯《刑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可以申請監外執行。

Ⅲ 刑法分則所指老年人的准確年齡是多少

《刑法》全文只有一處出現「老年人」,但沒有明確作出「老年人」的年齡界限,刑法中的「老年人」應當以刑事責任年齡規定為依據,即75周歲為《刑法》中的老年人的年齡界限。
相關規定:
《刑法》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第二百六十條之一【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Ⅳ 老年人多大年齡承擔刑事責任,如何認定刑事責

一、老年人多大年齡承擔刑事責任
目前我國老齡化速度日益加快,老年人的犯罪已成為一個不容迴避的話題。因此,在刑法中對老年人死刑年齡「上限」問題以及刑事責任「上限」問題作出規定,不但使刑法結構更加完善,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刑法的再修改已經開始進入密集調研期,這次刑法修改將增加老人不適用死刑的規定。目前對於年齡上限的規定還存在爭議,學者們多數主張70歲以上不適用死刑,另一種意見是75歲以上。
根據自然規律,人的辨認、控制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強,但當達到一定年齡後,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達到高齡的老年人犯罪後,受其生理、心理因素所限,他們往往不會繼續犯罪,刑罰適用的特殊預防目的已經達到;讓身體健康狀況極差的老年人,去接受其健康狀況難以承受的司法審判,反而會使社會公眾認為刑法不夠人道進而產生反感、抵觸甚至對立情緒,不利於社會的和諧。因此,為彰顯刑法的人性化,體現社會文明的進步,設立老年人刑事責任「上限」和判處死刑年齡的「上限」,是十分必要的。
2、犯罪嫌疑人供述及證人證言
在一些書證無法取得或書證存在瑕疵時,對犯罪嫌疑人年齡的認定可以依靠犯罪嫌疑人供述及證人證言認定。哪些證人的證言較為客觀真實,一般說來,接生人員、犯罪嫌疑人的近親屬的證言比較可靠,如果與其他證據不相矛盾或有其他證據印證,可以採信。對戶籍資料記載是成年的,犯罪嫌疑人或其父母提出是未成年的,並能提供一些親屬、鄰居、醫護人員、戶籍登記機構工作人員證言等證據的,一般可認定其為未成年人。
3、鑒定結論
隨著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的進步,根據一個人生長發育的特定規律,對一個人的年齡作出准確認定成為可能。常見的鑒定有骨齡的鑒定、牙齒的鑒定等。因此,鑒定結論在一定的情形下可以成為確定刑事責任年齡的依據。

Ⅳ 刑法修正案八對已滿75周歲老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十一、將刑版法第七十二條權修改為:「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5)刑法上的老年人擴展閱讀

緩刑

《刑法》

第七十二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Ⅵ 刑法中的被害人老年人多少歲

作為酌定從輕處罰量刑情節的「老年人」的年齡界定不應依據60周歲的年齡版界定,而權應依據《刑法》第17條之一、第49條第2款、第72條的規定,將刑事案件中的「老年人」界定為年滿75周歲的人。
《刑法》中的老年人,是指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刑法》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第四十九條、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侯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Ⅶ 提供我國刑法中針對老年人的條款和原則

一、我來國的憲法及其他有關的法源律中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9條第4款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其他相關的法律也有類似的規定。
二、目前我國的刑法典中,只有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性的條款,而沒有針對老年人的條款。凡年滿18歲以上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均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老年人也不例外。
三、我國的刑法上雖然沒有針對老年人的條款,但是,《刑事訴訟法》、兩高一部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相關的法律中,在對刑事處罰的執行上,老年人可以因為其年老體弱,失去社會危害性的危害性、失去自理能力,而得到更優惠的刑罰待遇,可以更容易獲得假釋、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14條4款:「對於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罪犯,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Ⅷ 新刑法80歲以上老人的犯罪行為怎麼處理

我國現行《刑法》是2016年8月份通過的第九次修正案,針對75周歲以上老人的犯罪處罰,現行《刑法》作了詳細規定。現行《刑法》第十七條之一規定,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十九條第二款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七十二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Ⅸ 刑法對60歲以上的老人犯罪量刑標准

在我國刑法中,對60歲以上老人量刑是與60歲以下人相同的,就年齡而言,刑法關於責任年齡問題只有未滿14周歲不負刑事責任和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對八種重罪承擔刑事責任的條文,沒有歲數大就不承擔刑事責任的規定,但是,超過75歲的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處罰,然而並不能被判處死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相對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條】

第四十九條【不適用死刑人員】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刑法修正案(八)第三條】

Ⅹ 刑法修正案十對老年人犯罪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專》中的規定,對屬於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慮其犯罪的動機、目的、情節、後果以及悔罪表現等,並結合其人身危險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從寬處罰;已滿75歲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熱點內容
雲南毆打保安法官 發布:2025-07-23 06:18:57 瀏覽:296
新的民法典是什麼 發布:2025-07-23 06:15:30 瀏覽:496
會計初級經濟法萬題庫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23 06:11:08 瀏覽:315
企業研發等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05:52:06 瀏覽:247
共業律師 發布:2025-07-23 05:50:45 瀏覽:653
2014年經濟法期末試卷 發布:2025-07-23 05:46:28 瀏覽:555
自學考試經濟法概論考啥 發布:2025-07-23 05:31:18 瀏覽:817
南沙法院6 發布:2025-07-23 05:18:51 瀏覽:375
抑鬱症勞動法病假規定 發布:2025-07-23 05:17:19 瀏覽:476
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05:02:39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