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安檢規則
① 人民法院安檢違禁物品有哪些
各種刀具、槍支彈葯、油漆、汽油、柴油、帶腐蝕性的化學產品
② 法院開庭前,需要安全檢查的對象有哪些
法院開庭前,需要安全檢查的對象有所有進入法庭的人員。
一般的民事案件可能不需要安檢,重大的刑事案件有可能需要安檢,如果需要安檢,所有進入法庭的人員,不管是當事人、訴訟代理人還是旁聽人員,都必須接受安檢。
安全檢查的對象是所有進入審判場所的人員及其攜帶的物品。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由於法律意識的欠缺,再加上個別案件的瑕疵,造成老百姓上訪、鬧訪、群訪事件時有發生。
安全檢查是以預防為主的安全保衛措施。進入審判場所的每一個人不可能都是違法犯罪分子,但是,在沒有通過安全檢查之前,又不能排除進入審判場所的人員不存在違法犯罪分子,進入審判場所的人員攜帶的物品不可能都是限制物品、管制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強腐蝕性物品,但在沒有通過安全檢查之前,又不能排除其沒有攜帶違禁物品。因此,安全檢查的對象必須是所有進入審判場所的人員及其攜帶的物品。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六條 規定,進入法庭的人員應當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並接受人身及攜帶物品的安全檢查。
持有效工作證件和出庭通知履行職務的檢察人員、律師可以通過專門通道進入法庭。需要安全檢查的,人民法院對檢察人員和律師平等對待。第七條 除經人民法院許可,需要在法庭上出示的證據外,下列物品不得攜帶進入法庭:
(一)槍支、彈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具有殺傷力的器具;
(二)易燃易爆物、疑似爆炸物;
(三)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強氣味性物質以及傳染病病原體;
(四)液體及膠狀、粉末狀物品;
(五)標語、條幅、傳單;
(六)其他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物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二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時,合議庭的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的審判員主持法庭的審判活動,指揮司法警察維持法庭秩序。
③ 法院安檢員屬於正式工作嗎
法院安檢員屬於臨時工。
有些是法院本單位的臨時工,有些是保安公司受法院聘請委派的臨時工。
法院開展安全檢查的目的就是要維護法院的審判工作秩序,保障法院幹警及訴訟參與人的人身安全。
它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為及時發現和清除不安全因素、預防有關危害審判活動問題的發生、依法運用一定的方式與方法,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和程序,對有關人員、物品進行查看和監督的活動。
法院實施安全檢查並沒有針對性(某些特定的人群如律師、公訴人等是經法律允許免除安檢的人員),也不存在人格的侮辱,是一種正常的職務行為,跟機場、高鐵等等實施安檢行為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保護包括來訪人民群眾在內的所有參與訴訟活動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3)人民法院安檢規則擴展閱讀:
安全檢查工作是法院司法警察根據審判工作需要,依法防止限制物品、管制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強腐蝕性物品等危險物品進入審判場所、保證參加庭審活動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審判工作順利進行的職務行為。
安全檢查工作有重要的歷史原因。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律的健全,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逐漸增強,大家通常會選擇運用法律來定紛止爭,因此社會矛盾的聚焦點,在不斷的向法院集中。
當事人對訴求的不滿、對判決結果的異議、當事人間及當事人對法官的不理解,甚至是怨念,都有可能轉化成報復社會,自傷、自殘的暴力事件。近年來在各地法院已發生多起諸如此類的血案、慘案。
④ 律師進入法庭應不應該安檢 法律上規定律師並不需要安檢,但是安檢...
沒有任何法律規定律師進入法庭不需要安全檢查,只是規定律師可以走專門的通道而專已。根據《人民法院屬法庭規則》第六條規定,進入法庭的人員應當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並接受人身及攜帶物品的安全檢查。
持有效工作證件和出庭通知履行職務的檢察人員、律師可以通過專門通道進入法庭。需要安全檢查的,人民法院對檢察人員和律師平等對待。
⑤ 怎麼進法院要用身份證登記的嗎
1、是的,法院進門查驗身份證的就是公安系統。法院開庭一般提前三天通知開庭的時間和地點。那天去就是旁聽需要帶身份證。 刑事開庭,看法院公告或找律師確認開庭時間。 除依法不公開開庭的案件外,家屬掛身份證就可以參加旁聽,但須尊守法庭紀律。
2、當事人自己去需要身份證,並且准備好復印件。委託他人的需要攜帶好書寫好的正規的委託書,並且需要身份證復印件。攜帶旁聽人員的,旁聽人員需要攜帶身份證,身份證復印件。有委託律師或法律工作者的需要相應的委託手續、出庭證等。
(5)人民法院安檢規則擴展閱讀
1、法院進出說明:
法院傳喚以法院傳票為准,傳票中會說明情況。帶上身份證,是為了驗明領取人是否屬實,您當場驗完身份即可收回身份證,肯定是安全的。
2、有效期限
分為5年、10年、20年、長期4種。未滿16周歲、自願申領身份證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5年;16周歲至2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10年;26周歲至4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20年;46周歲以上的公民,身份證長期有效。
也有法律規定,第一代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自2013年以後,以二代證為主,全國尚未換證的公民還有很多。
3、新修訂的《居民身份證法》同時規定,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包括自願登記指紋信息,從2013年起,在全國部分大中城市戶籍派出所先期試行身份證自願登記指紋信息工作。
⑥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檢查規則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檢查規則
第二條安全檢查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根據審判工作需要,依法防止限制物品、管制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強腐蝕性物品等危險物品進入審判場所,保證參加庭審活動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的職務行為。
第三條人民法院審判法庭的安全檢查工作應堅持嚴格、細致、文明的原則,由各級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助。
司法警察在執行安全檢查時,必須按規定著裝,高度警惕,警容嚴整,一般情況下不少於兩個人,安全檢查工作量大時應適當增加人員。
第四條各級法院審判法庭應配備安全檢查門、手持金屬探測器、物品櫃等必要的安全檢查設備,有條件的法院可配備X射線探測檢查設備。
安全檢查門一般放置於進入法院審判法庭必經大門內一側,設立安全檢查專門通道。通道前擺放安全檢查告知事項牌。手持探測器作為補充檢測手段,用於受檢者通過安全檢查門報警時進行人工檢測。物品櫃放置於安全檢查門的一側,以備暫時寄存物品。
安全檢查設備由司法警察部門派專人保管,使用之前要開機檢測,確保其處於良好工作狀態;手持探測器應確保電池電量充足,狀態良好。
第五條安全檢查時設引導員和檢測員兩個基本工作崗位。
引導員的主要工作是查驗或登記受檢者證件,引導其進入安全檢查門;檢測員的主要工作是進行安全檢查門的人身安全檢查和對隨身攜帶物品的安全檢查。
第六條司法警察執行安全檢查時:
(一)對公訴人、律師等依法出庭履行職務的人員,應進行有效證件查驗和登記;
(二)對參加庭審活動的訴訟參與人、第三人和參加旁聽的人員,在進行證件查驗和登記的同時,還應進行人身安全檢查、隨身攜帶物品的安全檢查。
第七條下列人員不得進入審判場所:
(一)無證件、偽造、冒用他人證件的;
(二)未成年的(經法院批準的除外);
(三)精神病和醉酒的;
(四)被剝奪政治權利、正在監外服刑和被監視居住、取保候審的;
(五)拒絕接受安全檢查或不聽從安全檢查人員安排的;
(六)其他可能妨害法庭審判秩序的。
第八條下列物品不得攜帶進入審判場所:
(一)未經法院允許的各種錄音、錄像、攝影器材等限制物品;
(二)禁止私人攜帶的槍支、刀具和其它具有類似功能的器械或棍棒等管制物品;
(三)易燃易爆物品、強腐蝕性物品等危險物品;
(四)其它可能妨害法庭審判秩序的物品。
第九條對證件的查驗和登記:
(一)是否超過有效期;
(二)照片、姓名、年齡、性別等相關要素是否與持證人相符;
(三)准予旁聽的證件是否與旁聽的案件和法庭相符;
(四)設立專用登記本,對受檢者進行證件登記。
第十條對人身的安全檢查:
(一)引導員提示受檢者取下隨身攜帶物品,放置於設在安全檢查門邊的工作台上;
(二)對通過安全檢查門報警的受檢者,檢測員應當令其重新過門檢查或採用人工安全檢查的方法進行復檢;採用人工檢查時,對女性受檢者的人身安全檢查應由女司法警察執行;
(三)人工檢查分手持探測器檢查和手工檢查兩種方式。進行人工檢查的具體順序是: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前到後。即從受檢查者前領起,至雙肩外側、雙手手掌、雙肩內側、腋下、背部、後腰部、襠部、雙腿、腳部。進行手持探測器檢查時,手持金屬探測器移動要平穩、均速;進行手工檢查時,應以「觸壓」為主,手的用力要適當、均勻;
(四)對檢查有疑點的受檢者,應進行詢問;
(五)檢查完畢後,應提示受檢者取走自己的物品。
第十一條對隨身攜帶物品的安全檢查:
(一)配有X射線探測設備的法院,應對所有箱包進行安全探測檢查,對有疑點的箱包還應用手工方式進行當面開包檢查;
(二)開包檢查時應注意箱包的底部、角部和外側小兜,注意發現夾層;
(三)對包(袋)等被檢查物檢查時應輕拿輕放,防止損壞或弄臟,涉及個人隱私物品應注意妥善放置;
(四)對有疑點的物品,要進行詢問,對管制物品和危險物品應先行控制再詢問;
(五)檢查完畢後,應協助理妥箱包,並提示受檢者取走自己的隨身攜帶物品。
第十二條對查出的限制物品、管制物品和危險物品的處理:
(一)對限制物品實行寄存制。對限制物品的物主證件和限制物品的件數、型號進行登記,經受檢者確認簽字後,發給寄存號牌。限制物品暫時寄存於物品櫃內,待庭審結束後,憑本人證件和號牌,在確認物品齊全、完好並簽字後取回寄存物。對寄存物品應妥善保管,防止損壞或遺失;
(二)對不許私人攜帶的槍支、刀具等管制物品予以收繳,由司法警察部門統一處理;
(三)對查出的易燃易爆物品、強腐蝕性物品等危險物品和其他不得帶人法庭的物品,在確保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按限制物品寄存方式處理或按有關規定予以收繳。
第十三條對拒絕接受安全檢查或不服從安全檢查人員安排的受檢者,應阻止其進入審判法庭。不聽勸告者,可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第十四條執行安全檢查任務的司法警察有擅離崗位、懈怠、瀆職等情況,造成嚴重後果的,視情節輕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和《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本規則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⑦ 人民法院安檢儀怎麼用
人民法院的安檢,是自動報警的,人們經過的時候就會檢測
⑧ 法院安檢到底為了什麼手機都不能帶進去
如果司法公正就要一視同仁,不讓帶手機,請問你怕什麼?如果你依法行政,百姓心服口服!可能是擔心自己的依法不公,不能真正維護人民的利益吧!請你們記住你們是人民法院!
⑨ 法院安檢員是干什麼的能具體一下嗎
安檢人員的職責和職權
(一)職責:
1、負責在在安全檢查專門通道前擺放安全檢查告知事項牌。
2、維持待檢區秩序並通知待檢者准備好證件。
3、負責受檢者的有效證件查驗或登記,識別塗改、偽造、冒名頂替以及其他無效證件。
4、引導受檢者有秩序的通過安全檢查。
5、對 受檢者的人身進行儀器或手工安全檢查。
6、對受檢者隨身攜帶的物品進行檢查,對有疑點的箱包進行開包檢查。
7、准確識別限制物品、管制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強腐蝕性物品等危險物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8、對受檢者有針對性的做好法律宣傳和教育,使其自覺接受安檢。
9、在安檢時司法警察應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警容嚴整,嚴格執行《安檢規則》。
10、對拒絕接受安全檢查或不服從安全檢查人員安排的受檢者,應阻止其進入法庭,不聽勸告者,可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二)職權:
1、使用安檢儀器進行安全檢查。
2、對檢查有疑點的受檢者,應進行詢問。
3、對檢查出管制物品、危險物品等不得攜帶進入法庭的物品,按照規定予以寄存、收繳和其他相應處理。
4、對拒絕接受安檢或不服從安檢人員安排的受檢者,應阻止其進入,不聽勸告者,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安檢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方法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安全檢查是一項技術性強、涉及面廣、規范細致的工作,必須在人民法院的領導和支持下,由司法警察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作下共同進行,並充分相信和依靠司法警察及安保人員做好安全檢查工作。
司法警察及安保人員執行安全檢查的實施方法主要有兩種:
1、感官檢查
感官檢查是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如:手、眼、鼻、耳、口等進行的直接檢查。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不受時間、條件等因素的限制,適用面廣,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檢查方法。其主要方法有看、聽、摸、拆、掂、捏、聞、探、搖、敲、嘗、開等等。開包檢查時應注意箱包的底部、角部和外側小兜,注意發現夾層;對包(袋)等被檢查物檢查時應輕拿輕放,防止損壞或弄臟。對有疑點的物品要進行詢問,對管制物品和危險物品應先控制再詢問。
2、儀器檢查
一是金屬探測儀檢查法。適合對人身進行檢查,由安檢人員手持金屬探測儀對受檢人的人身進行人工檢查。具體順序是: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前到後,即從受檢者前領起,至雙肩外側、雙手手掌、雙肩內側、腋下、背部、後腰部、襠部、雙腿、腳部。這是法庭安檢的主要方法。
二是安全門檢查法。適合對人身進行檢查,被檢查人在通過安全門之前,應按照安檢人員的提示將身上的金屬物品(鑰匙、打火機、手機等)放入托盤內,如果安檢門沒有報警則認為可以通過。如果報警,則用手持金屬探測儀進行進一步的檢驗。
三是X光機進行圖像識別。通道式X光機作為物品檢驗的設備,具有快速、准確和方便的特點,當包裹放在傳送帶上時,包裹內物品的結構、形態、密度等方面的信息將直接在熒光屏上顯示,從而達到不需要開包,即可把危險物品檢驗出來。基層法院機關基本普及,人民法庭目前都沒有能力添置。
安全檢查中特殊情況的處置方法
1、對限制物品實行寄存制。待庭審結束後,憑本人證件和號牌,在確認物品齊全、完好並簽字後取回寄存物品。對寄存物品應妥善保管,防止損壞或遺失。
2、對不允許私人攜帶的槍支、管制刀具等物品予以收繳,由司法警察部門統一處理。
3、對查出的易燃易爆物品、強腐蝕性物品等危險物品和其他不得帶入法庭的物品,在確保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按有關規定予以收繳。
4、對受檢者以語言形式對抗進行安全檢查時,執勤法警要心態冷靜,不卑不亢,冷靜的告訴對方,實施安全檢查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每個公民都予以配合,同時還應告知根據《安檢規則》的規定,拒絕接受安全檢查或不服從安排的不得進入。
5、軍警人員攜帶管制刀具、爆炸物品、槍支等物品,檢驗其證件後,責令其自己處理,否則不準進入法庭。
6、屬於不準帶入的物品(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易燃物品、大件包裹等)待其自行處理後方可進入。
7、執勤人員在受檢者通過安檢門發出報警時,應用手持金屬探測儀做進一步檢查,必要時,可以搜身。對女性應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對拒絕檢查者,禁止其進入。
8、遇有拒絕接受檢查,在不斷逼近工作人員時,執勤人員應伸出左手阻止受檢者繼續逼近自己,命令受檢者站住別動,並適當後退,使自己與受檢者保持1.5---2米的距離,以防止出現襲警情況,並嚴厲告知如繼續靠近執勤人員將面臨嚴重後果。
9、遇有拒絕接受安全檢查強行沖越的,執勤人員要迅速攔住受檢者的去路,並喝令其「站住別動」,並告知受檢者應配合執勤人員執行公務,如不配合將面臨嚴重後果。如受檢者不聽繼續沖越,執勤人員應以一招制敵的技術將其控制、制服帶到安全地方審查,報院(庭、隊)領導依法予以處理。
10、如有多名受檢者襲警或受檢者持械襲警,執勤人員應適當後撤,保持安全距離,並可持槍(或警棍)在手進行威懾,命令其不許動,盡量用語言控制,不與受檢者發生身體接觸,同時請求支援。如果受檢者繼續襲警,危及執勤法警的生命安全,執勤法警可以依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7條、第9條的規定視情況使用警械或者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