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规定一
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对特定社会关系作出的规定。条例是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组织、职权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团体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人人必须遵守,违反它就要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
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很多时候还表示是建立在自己意愿基础上来强烈指导别人的决定。
规定是强调预先(即在行为发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于法律条文中的决定。规定作动词指对事物的数量,质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比如说:~产品的质量标准 | 不得超过~的日期等。
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业组织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影响组织的决策与行动。
❷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了党的纪律,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版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权结统一。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2)条例规定一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条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给予纪律处理或者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
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❸ 法规 条例 规章 规定 规范 什么区别
你好,作为一个法律人,我可以帮你。
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可以以条例来命名。行政法规的具体名称有条例、规定和办法。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条例”;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称“规定”;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称“办法”。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制定的,一般是较大市以上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效力才高。
行政规章区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两种。部门规章就是一般指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地方规章是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望采纳
❹ 请问 法律 法规 条例 细则 办法 的概念和区别
1、法律、法规、条例、细则、办法的概念:
①法律位于第一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最大,通过的文件可信度最高,下面的文件的都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为执行标准,如违反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一概宣布无效。
②法规:是指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为基础依据,再对照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的实际执行标准.实际操作性是最主要的方面。
③条例:政府机关通过的文件,政府机关同时要服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发布的文件为执行标准.做了一些对实际事务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文件,就是条例。
④细则:解释性的文件,具体解释法律法规,并详细规定其具体做法。
⑤办法:更为详细的做事规定,规定了做什么事按什么程序,要注意什么。
2、法律、法规、条例、细则、办法的区别:
几者规定的范围、内容涉及的方面有所不同。
①法律是全国人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全国各地通用。
②法规,条例由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全国通用,但法律效力与法律相比较差。
③条例也可由较大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所以只能在本地区实施,属于地方法规。
④意见和实施细则一般由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提出,本一级政府审议并通过实施。
(4)条例规定一扩展阅读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思想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❺ 《条例》具体内容
条例(英文名:ordinance),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对特定社会关系作出的规定。条例是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组织、职权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团体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人人必须遵守,违反它就要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
条例作为文种意义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家和地方立法机关,用来对机关、团体的组织、职权、工作、活动及成员的行为,对某一重大的事项办理做出比较全面、系统、原则的规定的法规性文件。(《新应用写作》)是国家机关制定或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之一。用于规定比较长期实行的调整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准则与要求,或用于某一机关的组织、职权以及某些专门人员的任务和权限等内容的规范类公文。
现行的公文处理实践中条例、规定、办法等法规性质的公文和与法规性公文联系比较紧密的命令、决定、决议、通告等公文,距特殊的法定效力仅仅次于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党政机关依照法律运用法律的规范形式,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法予以肯定,具有法律条文和党政机关公文双重属性,即有法律的指导作用,又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成为机关、单位、个人在有关方面的行为准则。
❻ 请问条例,规定,办法分别由哪级别政府制定
条例: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版之前国务院有过明权确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能称其为“条例”。其制发者必须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以及受这些机关委派的组织(如人大、军委、国务院、最高法(检查)院);企事业单位的职能部门、党派团体更不能用条例行文,不过近几年省一级的政府经省级人大(省级立法机构)通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发布一些特定的条例,如江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规定:上级机关或职能部门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订相应措施,要求所属部门和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法规性公文。一般主要是针对对某一法律、法规或加强某专项管理工作而制定的,内容细致,操作性较强。一般县一级以上的政府和事业单位都可以制定发布。
办法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法规性公文文件,适用于各级政府和部门,除了个人几乎没有限制,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公司,如国家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地方政府的《***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某公司的《**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办法》、《工资管理办法》等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❼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以什么
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遵守相关处分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从严执行。
❽ 规定、条例 、规范 三者的区别
条例具有法定性,比如经立法机关制定而颁布。
规定具有行政性,属内政府或具权力机容关作出而实施。
规范具有操作性,它的出处多样,有的是行业主管机关、有的是政府主管机关、有的是出自于共同的约定。
还有一种是意见,具有指导性和依据性。
以上都是调整或规范、指导社会行政或社会行为的主要依据与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