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执行规章制度的四字词语

执行规章制度的四字词语

发布时间: 2021-11-17 14:11:33

① 有哪些包含“严格”两字的四字词语

包含“严格”两字的四字词语如下:

② 表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成语有哪些

循规蹈矩、规行矩步、按图索骥、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抱令守律、因循沿袭、墨守陈规、规行矩止、规规矩矩

③ 形容规章制度执行过于宽松的成语

形同虚设

意思是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如同没有一样。

读音:xíng tóng xū专 shè

出处:当代·梁实秋属《雅舍小品·不亦快哉》:“忽见左右住宅门前装有电铃,铃虽设而常不响,岂不形同虚设,于是举臂舒腕,伸出食指,在每个纽上按戳一下。”

示例:有时候,过程于我们只不过是修饰,在结局面前形同虚设。

(3)执行规章制度的四字词语扩展阅读

近义词

徒有虚名

读音:tú yǒu xū míng

释义:意思是指有名无实。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④ 含有"执行"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含有 执行 的四字词语:
执行主席、
保外执行
望采纳。

⑤ 表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成语

循规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回定方圆的标答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有时用来指人的行为;或处事原则;有时指艺术创作中死守清规戒律;不敢有创新和突破。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矩;不能读作“jù”。

【辨形】矩;不能写作“距”。

【近义词】安分守己、规行矩步

【反义词】胡作非为、随心所欲

【辨析】~和“安分守己”、“奉公守法”;都有作事“规矩老实”的意思。不同在于:“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不胡乱来;~偏重在拘泥保守墨守成规;缺少大胆和创新;“奉公守法”偏重在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徇私情。

【例句】
(1)他很老实;一向~;没有乱说乱动的行迹。
(2)一般地说;~;照章办事;总会风险小些。

⑥ 加强管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用四个字来形容

令行禁止(即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该做的坚决执行,不该做的坚决禁止)

⑦ 关于制度的四字词语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鷟为对。”
柴天改物 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出处:《宋书·武帝纪赞》:“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感熙之末。”
朝章国典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同“朝章国故”。
出处:《隋书·牛弘传》:“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
朝章国故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
陈规陋习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七:“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
打破常规 常规:沿袭下来的规矩。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大经大法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大明法度 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出处: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典章文物 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出处:《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仿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⑧ 形容规章制度的词语有哪些

  • 立木南门[ lì mù nán mén ]

    立木:竖木于地上。 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 白蜡明经[ bái là míng jīng ]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 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鷟为对。”

  • 不毁之制[ bù huǐ zhī zhì ]

    毁,毁坏;制,制度。不能破坏的制度。指经久不变的制度。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纪》:“而未著不毁之制,惧论报德之义,万世或阙焉。”

  • 打破陈规[ dǎ pò chén guī ]

    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造句:要创新,就系需要打破陈规。

  • 陈规陋习[ chén guī lòu xí ]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七:“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

  • 典章文物[ diǎn zhāng wén wù ]

    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出处:《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仿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 废教弃制[ fèi jiào qì zhì ]

    废掉政教和法律制度。

    出处:《国语·周语》

  • 改而更张[ gǎi ér gèng zhāng ]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同“改弦更张”。

    出处:《北史·崔鸿传》:“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

  • 改柱张弦[ gǎi zhù zhāng xián ]

    改换琴柱,另张琴弦。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弦,抡才访道。”

  • 汉官威仪[ hàn guān wēi yí ]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⑨ 关于规则的四字成语

【过河卒子】: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肆行不轨】:轨:指行动应遵循的规则。任意横行,不守规则,违法乱纪。
【一定之规】: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热点内容
民法四种支付 发布:2025-09-18 08:43:56 浏览:575
刑事诉讼法151 发布:2025-09-18 08:38:36 浏览:510
经济法中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2025-09-18 08:36:20 浏览:447
法官工作瑕疵 发布:2025-09-18 08:19:56 浏览:599
法院执行电汇 发布:2025-09-18 08:05:13 浏览:321
电大商法2015期末考试 发布:2025-09-18 08:02:04 浏览:931
合同法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发布:2025-09-18 07:55:33 浏览:62
劳动法不经通知可辞退 发布:2025-09-18 07:53:32 浏览:684
做律师的人的性格特点 发布:2025-09-18 07:53:21 浏览:222
举办残疾人法律知识讲座的意思 发布:2025-09-18 07:52:35 浏览: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