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新条例和准则党员干部

新条例和准则党员干部

发布时间: 2021-11-17 18:00:18

❶ 《准则》《条例》给领导干部提出哪些要求

1、模范遵守党章党规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

2、增强党性修养

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3、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

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首先看是否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

4、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5、不得擅自作出决定

各部门各地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可以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6、不准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

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

7、不准强迫下级说假话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

8、当好人民公仆

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

9、反对享乐主义

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

10、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坚持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同干部群众谈心、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领导干部下基层要接地气,

轻车简从,了解实情,督查落实,解决问题,坚决反对作秀、哗众取宠。在应对重大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等事件中,领导干部必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11、不能搞一言堂甚至家长制

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在研究讨论问题时要把自己当成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注意听取不同意见,正确对待少数人意见,不能搞一言堂甚至家长制。

12、不准把分管领域当作“私人领地”

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组织分工安排,任何人都不能向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领导干部不准把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和地方当作“私人领地”,不准搞独断专行。

13、不准任人唯亲

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不准任人唯亲、搞亲亲疏疏,不准封官许愿、跑风漏气、收买人心,不准个人为干部提拔任用打招呼、递条子。领导干部不得干预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不属于自己分管领域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地方和单位党组织要抵制这种违反党的组织原则的行为。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

14、践行正确政绩观

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践行正确政绩观,发扬钉钉子精神,力戒空谈,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做到守土尽责。各级领导干部要无私无畏,做到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

15、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

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任何党员都不能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党的组织之上。每个党员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

16、重大问题和个人事项向组织请示报告

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组织观念,工作中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必须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组织请示报告。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应当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及时报告个人及家庭重大情况,事先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者工作所在地等。

17、从谏如流敢于直言

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鼓励下级反映真实情况。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以批评和

自我批评的示范行动引导党员、干部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等思想顾虑。把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18、决不能徇私枉法

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自觉按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办事,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决不能违规干预司法

19、慎独慎微

党内监督必须突出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自觉检查和及时纠正在行使权力、廉政勤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可以行使的权力按规则正确行使,该由上级组织行使的权力下级组织不能行使,该由领导班子集体行使的权力班子成员个人不能擅自行使,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决不能行使。

20、不准干预组织调查

对涉及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对党员反映的问题,任何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不准隐瞒不报、拖延不办。涉及所反映问题的领导干部应该回避,不准干预或插手组织调查。

21、远离低级趣味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22、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现象作斗争

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中央政治局要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带头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不准利用权力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禁止违反财经制度批钱批物批项目,禁止用各种借口或巧立名目侵占、挥霍国家和集体财物,禁止违反规定提高干部待遇标准。

23、禁止为亲友谋求特殊照顾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行为。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来自领导干部家属亲友的违规干预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党组织。

24、拒腐蚀永不沾

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拒腐蚀、永不沾,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抵制潜规则,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

25、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的领导干部应当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正视、深刻剖析、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对同志的缺点错误应当敢于指出,帮助改进。

民主生活会重在解决突出问题,领导干部应当在会上把群众反映、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说清楚、谈透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措施,接受组织监督。
26、述责述廉接受评议
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在党委常委会(或党组)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
27、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虚心接受群众批评。

❷ 如何学习贯彻好新《条例》和《准则》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颁布后,集中学,确保第一时间学深、吃透、悟准《准则》和《条例》精神;采取集中辅导、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两项法规”,早学一步、深学精学,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部署和要求上来。 二是确保学习有资料。首先从网上下载《准则》和《条例》电子版供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同时订购《准则》和《条例》读本,确保党员干部职工人手一册。在确保原原本本通读学习《准则》和《条例》全部内容外,还通过新旧法规对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形式开展一次讨论交流,畅谈学习心得体会,进一步加深对《准则》和《条例》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把各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组织一次答题活动。为确保学习效果,加深理解,深刻认识到“两项法规”修订的目的和意义,把握“两项法规”修订后新内容、新变化、新亮点,掌握其精髓,组织开展一次答题活动,通过答题活动促使党员干部职工深刻理解科学内涵,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进一步唤醒党员干部职工的党章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组织意识,真正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 四是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两项法规”的精神实质,坚决履行好贯彻落实“两项法规”的主体责任。要争做遵守《廉洁自律准则》的表率,做学习的表率、落实的表率、接受监督的表率,自觉坚持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带头贯彻落实好“两项法规”。 五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坚持学用结合,进一步提高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能力,按照《准则》和《条例》对工作、生活、纪律、廉洁、政治等各方面的要求,加强检查、管理、督促,加大查处违反《准则》和《条例》行为的力度,进一步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❸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条例》有何不同

新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分为导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等三部分。中共中央通知要求,《廉洁自律准则》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公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体现了“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突出党纪特色”的要求,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增强了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了条例的负面清单作用。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全文如下。
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员廉洁自律规范
第一条 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第二条 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第三条 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第四条 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第五条 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第六条 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第七条 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第八条 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❹ 修订后的《准则》和《条例》有哪些变化

《准则》覆盖全体党员 强调自律重在立德
与2010年1月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相比,修订后的《准则》,名称变了,适用对象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内容从3600余字精简至281字,紧扣“廉洁自律”,强调自律,重在立德,为党员和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标准,充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原《准则》中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8个禁止”、“52个不准”未出现在修订后的《准则》中,很多内容作为“负面清单”,移入同步修订的《条例》。
《条例》开列“负面清单” 强调他律重在立规
与2003版《条例》相比,修订后的《条例》新增、去除、修改条文比例高达近90%,有的章节达100%。修订后的《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
1、增6类“负面清单” 政治纪律列六大纪律之首
修订后的《条例》将原有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梳理整合、科学修订为六类: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并在分则各章中按照同类相近和从重到轻的原则进行排序。
同时,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对党员干部禁止行为的事实范围进行了调整,内容细化,可操作,不仅告诫党员干部哪类行为不能做,同时提出清晰的处罚依据,违纪行为不再有空可钻。例如,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以前存在模糊地带,此次修订明确列出,可以“对号入座”;原条例第150条中关于“通奸”“包养情妇(夫)”的提法在新条例中被删除,范围扩大到“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让纪律处分的面更宽更严。
《条例》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列在突出位置,明确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等违反政治纪律条款,把非组织活动、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等列入违反组织纪律要求中。
2、70多项与法律重合内容删除
修订后的《条例》修订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条例从原来的3编、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3编、11章、133条、17000余字。例如,之前与刑法等重合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内容,不再单独规定于党纪中。
3、八项规定写进《条例》
新《条例》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方面的问题增加到了“廉洁纪律”一章中,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实践成果的有效固化,使得执行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上升到了党内法规保障的层面上,对下一步继续遏制“四风”问题蔓延起到了“有规可依”的作用。
另外,原《条例》中的“通奸”的字眼在新《条例》中被删除,与之相关的新条文一个是在违反廉洁自律一章中第103条“搞权色交易或者给予财物搞钱色交易”的规定,另一个是在违反生活纪律一章中的“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行为,造成不良后果”。

❺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规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是什么

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分别为:

一、党员廉洁自律规范

1.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2.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3.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4.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要求各级纪委(纪检组)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范;要求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全党逐渐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❻ 最新党内的准则,条例,规定有哪些

一是《准则》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紧扣廉洁自律、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强调自律,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是向全党发出的道德宣誓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突出政党特色、党纪特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二是能够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深入开展。《规定》提出的八项严格禁止性要求,细化了党员领导干部在经济和社会交往方面的政策界限,充实完善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提高警惕性和防范意识,未雨绸缪,廉洁自律;有利于增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的针对性,提高巡视、专项检查、考察考核、信访举报、社会监督等监督方式的效果。
三是体现了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新修订颁布《规定》,在党内早打招呼,早提醒,允许《规定》发布后三十日内主动说清问题的可考虑从宽处理,既是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同时对犯有这些违纪行为的同志也是一种改过自新和挽救。

❼ 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

作为一名党员,身为一名干部,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好准则和条例呢?真正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溶于心、化于行,规范自我言行。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给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做到真学、真懂、要以此规范自我言行,严于律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
二是认真反思、查找不足、限时整改,提升自我素质。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对照《准则》和《条例》的相关要求,反思自我存在的不足,限时整改,才能成为符合组织要求、群众期盼的好干部、贴心人。
三是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我们不仅要对照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规范自身行为,还要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同时要始终把为群众服务好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热情周到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实现依规管党治党、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指引着广大党员干部规范行为和服务群众的前进方向,广大党员要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❽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对什么的具体化

1、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中央文件)

2、临时出国团(组),擅自延长在国外期限,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第一百二十三条)

3、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六个月),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第九十五条)

4、党员生活奢靡、贪图享乐,造成不良影响的,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第一百二十六条)

5、党员受到警告处分的,(1)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第九条)

6、党员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泄露试题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第一百二十一条)

7、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六)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第四十三条)

8、党员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党内选举中搞拉票、助选等非组织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第七十二条)

9、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及以上处分的外,均自然免职。(第十四条)

10、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的,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 给予 (开除党籍)处分。(第七十三条)

11、党员干部用公款旅游消费,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九十八条)

12、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第十二条)

13、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应当(保留预备党员资格,党组织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或者延长预备期)。(第三十五条)

14、党员吴某因违反党纪,受到严重警告处分,(1.5)年后他才能在党内提升职务。(第九条)

15、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留党察看)及以上处分的,党组织应当终止其代表资格。(第十三条)

16、对擅自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或者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收取费用,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第一百零一条)

17、党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情节较重,对该党员应(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处分。(第八十条)

18、党员在受到留党察看处分期间,又发现其他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的,应给予(开除党籍)(第十一条)

19、某公司领导过节期间收受价值不菲的礼品和大额礼金,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第八十三条)

20、党员郭某篡改、伪造了个人档案资料,情节严重,应该给予他(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第六十七条)

21、《条例》规定在紧急状况下,党员拒不执行党组织决定的,将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第六十五条)

22、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第一条)

23、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第九十九条)

24、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中央)纪委可以批准对违纪党员予《条例》规定的量纪幅度以外减轻处分。(第十七条)

25、党章规定的各项纪律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而最首要、最核心的就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党章)

26、对于严重违犯党纪、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领导机构,应当予以(改组、解散)。对于全体或者多数党员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应当予以( )。(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27、某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未经该单位党组织集体讨论,擅自决定了重大决策。以上表述违反的是下列哪一项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第四条)

28、党员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前往的港澳通行证,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第七十七条)

29、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第四十二条)

30、到禁止召开会议的风景名胜区开会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第一百零一条)

31、留党察看处分的最长期限不超过(两)年。(第十一条)

32、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后,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第十一条)

33、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两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第十条)

34、党员被依法逮捕的,党组织应按照管理权限中止其相关权利。同时,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对可以恢复其党员权利的,应当(及时恢复)(第三十一条)

35、 2015年10月12日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文件)

36、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百三十三条)

37、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利用职权经商办企业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第九十一条)

38、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条例》的贯彻实施。(中央文件)

39、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对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及以上处分的,还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等相应变更手续。(第四十二条)

40、《准则》的导语强调了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遵守的(4)个“必须”。(准则内容)

41、《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规范共(4)条。(准则内容)

4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的主线是(加强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章)

43、如果决定撤销违纪党员的两个以上职务,必须撤销其担任的(最高)职务 (第十条)

44、新《条例》规定,下列那些人违犯党纪应当受到条例追究(党员李某)。(第五条)

45、《条例》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第七条)

46、 对于应当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第十条)

47、对组织、参加旨在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敌视政府等组织的,对策划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四十九条)

48、对于违纪党员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处分或减轻处分)(第十六条)

49、某县直单位党委书记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从重处分)。(第二十条)

50、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章)

51、张某某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法院依法对他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应当给予张某某(撤销党内职务)及以上处分。(第三十二条)

52、党员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缓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三十三条)

53、某党员干部通过组织座谈会、报告会等活动,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集中统一,情节严重,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四十六条)

54、《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八条规范”,第七条是。(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准则)

55、在纪律检查中发现,张某某在党内拉帮结派搞小团伙,为自己营造声势,这种行为应当给予他(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第五十二条)

56、党员为违纪人员在国(境)外申请政治避难提供方便条件或者帮助其逃跑出国等行为,给予(留党察看)处分或者开除党籍。(第五十九条)

57、《党章》规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

58、某党员领导干部在子女婚庆喜宴事宜中,收受高额礼金,借机敛财,情节严重,最高可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八十五条)

59、党组织领导机构集体作出违纪决定,对于过失违纪的成员,应按照(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给予处分。(第二十六条)

60、根据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规定(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第三十八条)

61、对预备党员违犯党纪的,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第三十五条)

62、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章)

63、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3)编、11章、133条、约1.7万字。(总则)

64、《准则》分为两部分:一是党员廉洁自律规范;二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准则)

65、《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等“(六)类”违纪行为的处分(总则)。

66、党员刘某因违法犯罪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根据《条例》,应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第三十三条)

67、《条例》规定,只有(开除党籍)处分一个档次的违纪行为,不适用减轻处分的规定。(第二十二条)

68、一个违纪行为同时触犯本条例两个以上(含两个)条款的,依照(处分较重的条款)定性处理。(第二十四条)

69、党员李某和张某共同参与经济违纪行为,应当按照(个人所得数额及其所起作用)给予处分。(第二十五条)

70、党员干部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健身等活动安排,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处分。(第八十六条)

71、党员违反有关规定出入高档私人会所,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第八十七条)

72、严重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决定前死亡的,对于应当给予留党察看及以下处分的,应当(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第三十七条)

73、《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八条规范”,其中第二条是 。(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准则)

74、在党内组织秘密集团或者进行其他分裂党的活动的,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五十一条)

75、制作、贩卖、传播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书刊、音像制品等,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四十七条)

76.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指出,(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第三条)

77.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第四条)

78.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准确认定违纪性质,区别不同情况,恰当予以处理。(第四条)

79、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章)

80、党的(组织纪律)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党章)

81、《条例》规定,对于涉嫌违纪的党员,在初核、立案调查过程中,能够配合调查工作,如实坦白组织已掌握的其本人主要违纪事实的,可以(从轻处分)(第三十九条)

82、由于违反党纪,某党组织予以解散,对于原组织中党员,进行审查。其中,刘某由于不符合党员条件,经教育仍无转变,予以(劝退)。(第十五条)

83、党员吴某严重违纪,受到两种以上党纪处分,按照《条例》规定,应当(合并处理)。(第二十三条)

84、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协助成员,按照其在共同违纪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给予处分。(第二十五条)

85、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改变惯性思维。(中央文件)

86、私自留存涉及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资料,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第一百二十条)

87、党员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 处分。(第一百二十七条)

88、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职务、职称、奖励、资格等其他利益,应当由(承办案件的纪检机关或者由其上级纪检机关)建议有关组织、部门、单位按照规定予以纠正。(第四十一条)

89、党员刘某为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境外非法组织提供方便条件,在网络上公开发表反党、反国家的信息,最高应给予刘某(开除党籍)处分。(第四十五条)

90、某党员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借机策划、组织反党活动,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按《条例》规定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四十八条)

91、党员参加民族分裂活动,激起民族矛盾,应当对参加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 。(第五十四条)

92、党员郑某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好朋友张某某游说裹挟参加了游行活动,经组织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可以对他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第五十四条)

93、党员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定,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第六十三条)

94、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第六十四条)

95、下列(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违纪行为,一般应当予以除名。(第六十七条)

96、党员违背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 处分。(第128条)

97、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有关规定在该党员领导干部管辖的区域从事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该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纠正)。(第九十条)

98、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将本人、配偶等亲属应当由个人支付的费用,由他人支付、报销。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上行为属于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 (第九十四条)

99、超标向群众摊派不合理费用,加重群众负担的,破坏党群关系,情节较轻的,应处以下列(严重警告)处分。(第一百零五条)

100、对符合政策的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损害群众利益,情节较重的,给予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第一百零八条)

热点内容
世界上法治最好的国家 发布:2025-09-18 10:21:41 浏览:50
法律上介绍人责任 发布:2025-09-18 10:10:46 浏览:363
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发布:2025-09-18 10:01:30 浏览:716
越秀法院办公时间 发布:2025-09-18 09:46:39 浏览:282
公司法务文章 发布:2025-09-18 09:38:09 浏览:38
长春市律信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18 09:28:40 浏览:726
简述国际经济法广义说和狭义说的差别 发布:2025-09-18 09:26:57 浏览:320
曲靖道德模范 发布:2025-09-18 09:25:08 浏览:803
民法四种支付 发布:2025-09-18 08:43:56 浏览:575
刑事诉讼法151 发布:2025-09-18 08:38:36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