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一般多久立案

法院一般多久立案

发布时间: 2021-11-25 01:59:11

法院交了钱多久立案

大约七日内可收到开庭通知。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诉讼费应当在立案时就立即交纳。如果当时没有带钱,法院会向原告送达交纳诉讼费用通知书,要求在7天之内交纳。逾期不交纳的,按主动撤诉处理。 法院会在案件立案后的5天之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你的民事诉讼,法院立案,需要向被告送达诉讼状、传票,被告需要答辩时间15日。决定开庭时,法院会传票通知你做好开庭准备就可以。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一般来说,在向法院提交起诉书并支付诉讼费后,代表法院已经成功立案,诉讼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根据案件的性质,每个案件的审判实践是不同的。因民事债务纠纷向法院提起的普通诉讼为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限的有关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虽然没有关于何时开庭的具体规定,但对结案期限有严格的规定,各级法官都会在规定的期限内结案。因此,从确定的结案时限中,我们同样可以推断出开庭的间隔时间,在此期间,法院会通知诉讼当事人开庭时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民事案件可能种诉讼: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额外延长审理期限。简易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民事关系简单的案件。该程序的试用期为3个月。第二,一审普通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对大多数案件适用6个月的审限;民事关系复杂,证据多,普通手续不能按时审查。经一审法院院长批准,期限可以延长6个月。案情严重复杂,仍不能审结的,需要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并在前一个基础上再延长三个月。

至于常见的民事债权债务关系,通常案情简短,证据确实充分,事实清楚,所以大多可以采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进行审结。这意味着案件成功立案后,将计算案件的审理期限。如果法院法官适用普通程序,他将通知诉讼当事人在立案后6个月内举行听证会。如果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法院将在3个月内通知诉讼当事人出庭。

② 法院立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从向法院递交起诉复状那天制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当事人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

立案之日起5日内,法院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必须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答辩的不影响审理。 开庭前,会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 这期间,如果对方申请延期审理,或法院认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等,都会影响最终开庭的时间。

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一审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话3个月。

③ 法院从立案到开庭一般多长时间

分三种抄情况来谈。第一种是刑事案件袭,刑事案件,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一般简易程序在一个月内要开庭。普通程序。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第二种情况是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也要分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要开庭。如果是普通程序的案件,不公告的一般两个月之内要开庭。如果要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副本传票的,一般是三个多月,到四个月之间要开庭。第三种情况是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法院接到起诉以后,也是一般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

④ 起诉后需要多久才能立案

起诉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4)法院一般多久立案扩展阅读

法院起诉流程如下: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⑤ 法院受理案件到立案要多久

一般要看当地法院有多少堆积的案件,不过基本上一个月之内都会立案,而且有些你刚过去一下他审查过以后就会立案

⑥ 立案流程,需要多长时间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

1、答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这个阶段需要25日。

2、组成合议庭。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这个阶段需要3日。

3、调解。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

(二)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

(三)根据案件情况,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

这个阶段需要1日。

4、通知开庭。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开庭要在3日前。

综上,从立案到开庭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6)法院一般多久立案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⑦ 法院立案要多久能审判

一般一个月后安排开庭,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内判决;以法院的通知为准专;
民事诉讼程序:属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
5、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⑧ 民事诉讼案件法院受理后多久立案

民事起诉之后多长时间立案

一、民事起诉之后多长时间立案
民事诉讼一般立案后,多久才处理,这在《民事诉讼法》中有规定: 第一百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所以法院会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举证情况来安排立案时间。

二、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1、结婚时间短,财产争议不大的离婚案件,或者当事人婚前就患有法律规定不准结婚的疾病的离婚案件;

2、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只是给付时间和金额上有争议的追索赡养费、扶养费和抚育费案件;

3、确认或变更收养、扶养关系,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

4、借贷关系明确,证据充分和金额不大的债务案件;

5、遗产和继承人范围明确,讼争遗产金额不大的继承案件;

6、事实清楚,责任明确,赔偿金额不大的赔偿案件;

7、事实清楚,情节简单,是非分明,争议焦点明确,讼争金额不大的其他案件。

三、民事起诉流程有哪些
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公开审理。对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

2、开庭审理大致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如果您提出回避申请,你需要说明理由。如果您不提出申请或者申请被驳回,庭审将继续进行。

3、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自己的请求和主张,按顺序分别举证、质证。质证是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4、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争议焦点,围绕全案事实、法律责任等发表意见。

5、在评议、宣判阶段,合议庭或审判员将对庭审情况进行总结,对双方当事人发表的意见进行评议,表明是否予以支持,并阐明理由。

6、如果您是原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⑨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多久立案

法院执行立案后,法院应在6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如果法院在6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你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如果法院执行立案6个月,还没才去强制执行措施,可以直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申请执行的期限。申请执行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无正当理由逾期提出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驳回申请,不予执行。

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依提出申请执行的主体不同而不同。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是其他组织的,申请执行的期限是六个月。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⑩ 法院多久会立案

从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当事人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复议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7-21 08:49:23 浏览:547
缓刑司法所评估 发布:2025-07-21 08:47:29 浏览:32
法院书记员打字速度 发布:2025-07-21 08:21:24 浏览:447
合同法第402条解读 发布:2025-07-21 08:21:20 浏览:36
林政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21 08:08:16 浏览:95
有限责任公司的司法冻结 发布:2025-07-21 08:06:49 浏览:733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发布:2025-07-21 07:57:19 浏览:892
企业的法律责任保险员工薪酬纳税 发布:2025-07-21 07:55:52 浏览:293
2016劳动法入职 发布:2025-07-21 07:55:51 浏览:309
吴京道德绑架捐款 发布:2025-07-21 07:53:32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