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认定事实错误
㈠ 法院认定理由“本院认为”错误属于认定事实错误吗
完全可以.
在证据的效力中,公证过的和法院的判决裁定确认的效力最高.
你可以大胆采用,被法官认定采纳的几率是99.99%(除非对方有确凿相反的证据).
㈡ 对原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内容,上诉状没全部写进去,法庭可补充吗
二审法院主要是针对上诉请求进行审理。即使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有问题,当事人有异议,作用也不大,是在上诉状中提出,还是在庭审中提出,关系都有不大。所以,上诉状没有写进去的事实问题,可以在庭审中提出,法律上是一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二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
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理,但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
㈢ 法院认定事实错误怎么再审
【法律分析】
可以申请再审。 我国在民事诉讼中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法院的判决在送达后即生效,当事人不可以再上诉。 但是,如果当事人对二审判决不服,认为判决错误的,仍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由再审法院来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是否符合再审受理条件,是否应该进行再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㈣ 法院判决政府违法,但认定事实理由错误,可以上诉吗
可以的,上诉是公民应有的权利,因此上诉门槛是非常低的。
行政诉讼中上诉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上诉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所作的裁判,要求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判决、裁定的事项进行审理的活动。中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1]
㈤ 一审判决正确但认定事实错误怎么办
王在马路边行走。被你毛毛,驾驶的机动车撞倒。经过法院判决?你毛毛全责。但是王受伤严重属于甲级伤残。而法院判决认定为乙级伤残。你的情况,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对吧!法院判决,责任方,是对的。但是他承担的责任变小了。
㈥ 法院是否有权对于案件无关的事实认定错误
首先,人民法院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做出判决,而认定事实的根据必须是经过查证属实的证据。所以,法院没有权利对任何的事实认定错误。
其次,若存在法院认定事实错误的情况,当事人可以依法上诉,启动二审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
1、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二审法院驳回上诉。
2、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二审法院依法改判。
3、一审法院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发回一审民法院重审,或者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改判。
㈦ 认定事实不清和认定事实错误的区别
认定事实不清和认定事实错误的区别是,认定事实不清指事实没有查清楚,现有证据不足以定案;认定事实错误指有新的证据推翻了原来认定的事实,或者证据链组合推翻了原来认定的事实。
认定错误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件所认定的主要事实或重要情节不清楚,缺乏足够的证据为根据,或者认定的案件主要事实和证据与结论之间存在矛盾;
2、发现了新事实、新证据,证明原来认定的事实是错误的;
3、发现当事人伪造证据,或证人作伪证、鉴定人提供假鉴定、翻译人提供假翻译等情况,故意陷害他人,致使案情虚构,与实际情形严重背谬;
4、发现本案的侦查、检察或审判人员犯有渎职罪,故意歪曲案情,徇私舞弊,作出枉法裁判的等。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一审判决后当事人认定事实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且提供事实有错误的证据,法院审理的时候,如果事实确有错的,会进行改判。案件所认定的主要事实或重要情节不清楚,缺乏足够的证据为根据,或者认定的案件主要事实和证据与结论之间存在矛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㈧ 法院判决书上出现事实认定错误.能更改吗
法院判决书上出现事实认定错误,可以更改。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条例规定,判决书,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院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有一审程序的判决书、二审程序的判决书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判决书等几种类型。法院查明的事实,与客观事实是两码事。因为法院或法官永远不知道真实客观的事实是什么,也永远不可能全部还原,就算当事人都说实话,每个人主观的认识不同,也会受其影响导致出现偏差,何况法庭上当事人都尽量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说法,甚至双方说的都不是真实的。法院查明的事实,是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以及根据证据规则、生活法则、习惯、常识等,法官依逻辑和经验推理出来的事实,这个事实,虽然不是客观事实,但是是一个依照法律程序确认的法律事实,这个才是判案的依据。一审判决书如果没有生效,可以向上一级法院上诉,由上一级法院更正,如果是二审判决书或者一审判决书已经生效,可以在6个月之内申诉,或者向检察院申诉,请求检察院抗诉。案件进入再审后更正改判。所以判决书出现了事实认定错误是可以更改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㈨ 一个案件,法院,检察院都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违反规定,采信违法证据由那个部门审定
首先你应该判断法官有没有故意,其次庭审时你有没有主张。如果非故意可回以向上级法答院申诉,虽然再审重审机率低,但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另一种情况是司法工作人员故意,属于刑法第399条情形,那只能向检察院反渎部门检举“司法渎职”(刑法第399条),一般他们会把你拦截在“司法信访部门”(不属于信访条例规定的范围)拖。这就是“民告官”案,中国累积几千万件(从胡温班子两高报告可窥见一斑)。不过,刑事诉讼法有规定的程序期限,挂号信特快专递可以证明你”检举而非信访“的事实,你可以按程序走完至最高检察院渎职侵权检查厅。最后可以向国家主席质问:为什么背弃依法治国承诺?如果这样还不行,就是中国政府对人权的态度有问题,你可以有多种选择的。
㈩ 审判中发现生效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如何处理
再审。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10)法院认定事实错误扩展阅读
时间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1)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2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
(2)超过2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①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②原审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③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注意(再审时效):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申请再审的六个月不适用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2条)。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5条);
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 行政诉讼法解释 ” 第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