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勇敢性

道德勇敢性

发布时间: 2021-02-12 08:03:00

① 急求那句什么“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一整句完整是什么,是什么节目里面的,急求!

这一切的背后是良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出处:

出自中内央十二套以前的容一个节目,叫做《道德观察》!

(1)道德勇敢性扩展阅读:

《道德观察》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主打节目之一,每天于21:39 CCTV-12播出,每集20分钟。为了给观众搭建一个展示个性观点、探讨道德观念的平台,突出体现栏目的“观察”功能,展示道德的多元,栏目组以普通人、公众人物、具争议性人物为对象,讲述各自的道德故事。既有观众的现身说法,还有嘉宾的平民视角参与,再加上主持人的穿针引线,节目流畅而又有节奏。

② 道德有阶级性吗

我认为道德有阶复级性!道制德来源于文化实践,阶级是不同利益的集团;那么来源于不同利益集团的文化实践就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观。例如,中国的三纲五常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规范,与资产阶级的人人平等价值道德观严重冲突。当然了,道德也有它的共性。

③ 道德的本性是

。人之初性不善不恶,之后会发展成什么样,要看人生存的环境。人和版动物一样是有趋性的,趋权向于自己舒服。如果没有给人灌输过思想道德,那人饿的时候一定会抢别人的食物,会偷,这就没有道德而言了。但是,如果人不缺食物,他不然不会去抢,不会去偷,如此看来就是有道德。
道德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是根据地域不同,人种不同,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但是人们的道德思想总是跟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个人群,那个风俗习惯有关,可见道德不是人的本性,是后天教育和学习的。

④ 道德的本性是什么

《孟抄子》的道德本性:《孟子》当中讲述了一个有关齐宣王的故事,人们过分地关注"以羊易牛"这件事,而忽视了对直接导致此事发生的"见牛"的分析,从而也就没有认识到"见"当中所蕴含的道德本性。在孟子看来,我一旦"见到"了某物,它就已经依赖、从属于我,我就对它的生死存亡负有了道德责任,更不忍心去加害于它。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恰恰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对一些伤害视而不见或见不到自己所加害的对象。

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弄清楚和谐的本质是什么。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和谐与道德内在联系,揭示出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使道德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以被重新认识。本质上,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德性社会。这种本质的认识和分析,对于构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⑤ 性与道德的问题

不会原谅他

这是道德 人品的问题

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版女人都应该有正常的反应
正常的女人无法接受权
正常的男人更无法接受
从人的心理来说

不排除非常的关系 如果是这样一定会原谅他
因为还有比性更重要的东西 吸引双方
回答你的问题:
无法接受 一次都会让感情受到巨大的伤害
更不要说N次 早就分手
绝不会在要他
1.首先他不是真的爱我
2.他的人品 道德极其卑劣 不值得拥有一个垃圾
3.他太脏了
4.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还值得相信吗
5.把自己降低到畜生的行列 谁会和畜生在一起生活

经典一句话: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⑥ 道德包括哪几方面

道德包括:

一、一般欲望部分

行动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鲁莽,迟钝和怯懦等。感情方面的道德有节制和自制,不道德有放纵和冷漠,病态和变态等。

二、特殊欲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节俭,不道德有挥霍,浪费和吝啬等。交流方面的道德有严肃和温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交谈方面的道德有风趣和诚实,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夸张和刻板等。交际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谦逊,不道德有骄傲,虚荣和虚伪等。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爱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恋和谄媚等。

三、理智部分

考虑方面的道德有周详和谨慎,不道德有繁琐,冲动和马虎等。

四、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广博,不道德有肤浅和狭隘等。

(6)道德勇敢性扩展阅读:

道德的起源为:

实践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够引起活动。欲望能够服从理性,也能够反对理性。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良好的选择,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较差的选择,而道德正在于这种良好的选择,所以说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欲望和理性的统一。

进一步来讲,欲望是由感觉引起的,感觉又分为快乐和痛苦。快乐来源于爱好,痛苦来源于讨厌。凡热爱一事物者,该事物就能够给他以快乐,所以爱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乐。因此,道德与快乐并非不可兼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⑦ 以道德的勇气为题

道德的勇气


要建立新人观,第一必须要养成道德的勇气(MoralCourage)。道德的勇气是和通常所谓勇(Bravery),有区别的。通常所谓勇,不免偏重体力的勇,或是血气的勇;而道德的勇气,乃是人生精神最高的表现。
“匹夫之勇”与“好勇斗狠”的勇,哪能相提并论?
什么是道德的勇气?要知道什么是道德的勇气,就要先知道什么不是道德的勇气。
第一、冲动不属于道德的勇气。冲动的行为是感情的,不是理智的,是一时的,不是持久的。 他不曾经过周密的考虑,审慎的计划,所以不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它的表现是暴烈(Violence),暴烈是与坚毅(Tenacity)成反比例的。暴烈愈甚,坚毅愈差。细察社会运动的现象,历历不爽。
第二、虚矫也不属于道德的勇气。虚矫的人,决不能成大事。所谓“举趾高,心不固矣”。我们所要的不是这一套,我们所要的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对事非经实在考虑以后,决不轻易接受;而一经接受,就要咬紧牙根,以全力干到底。
他所有的勇气,都是经内心锻炼过的力量,以有程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举一例来说明:
我有一次在美国费勒得菲亚(Philadelphia)城,看一出英国文学家君格瓦特尔(JohnDinkwater)的历史名剧,叫做《林肯》(“AbrahamLincoln”),当林肯被共和党推为候选大总统的时候,该党代表团来见他,并且说明因为民主党内部的分裂,共和党的候选人是一定当选的。他听到这个消息,沉默半晌,方才答应。等代表团走了以后,他又一声不响的凝视壁上挂的一幅美国地图,看了许久,他严肃地独自跪在地图前面祈祷。我看完以后,非常感动,回到寄住的人家来,半夜不能睡觉。心里想假如一般中国人听到自己当选为大总统的消息,岂不要眉飞色舞,立刻去请客开跳舞会吗?中国名剧《牡丹亭》中,写一位教书先生陈最良科举中了,口里念到“先师孔夫子,犹未见周王,老夫陈最良,得见圣天子,岂偶然哉!岂偶然哉!”于是高兴得满地打滚。但是林肯知道可以当选为大总统的时候,就感觉到国家重大的责任落在他双肩上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一件可快乐的事。凝视国家的地图,继之以跪下来祈祷,这是何等相反的写照!

道德的勇气是要经过长期锻炼才会养成的。但是要养成道德的勇气,必定要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天性的敦厚,第二是体魄的雄健。就第一个条件说,一个人有无作为,先要看他的天性是否敦厚。不要说看人能否担当国家大事,就是我们结交朋友,也要先认定他天性是敦厚还是凉薄,才可以判断他能不能共患难。凡对自己的亲属都刻薄寡恩的人,是决不会对于朋友笃厚忠诚的。自然这样的人,也决不会对于国家特别维护,特别爱戴的。所以古来许多大政治家用人的标准,是宁取笨重,而不取小巧。倒是乡间的农夫,看来虽似愚笨,却很淳朴诚恳,到患难的时候讲朋友。只有那戴尖顶小帽,口齿伶俐,举动漂亮的人,虽然一时讨人欢喜,却除了做小官僚,做“洋行小鬼”而外,别无可靠之处。就第二个条件说,则体力与胆量关系,实在密切极了。二者之间,系数极大。体力好的人不一定胆子大;体力差的人却常常易于胆子小。一遇危难,仓皇失措,往往是体力虚弱,不能支持的结果。《左传》形容郑国的小驷上阵,是“张脉奋兴,阴血周作,进退不可,周旋不能”。所以把战事弄糟了,用他们驾战车上阵的国王,也就误在这些马的身上。马犹如此,人岂不然。我相信胆子是可以练得大的,但是体魄是胆子的基本。担当大事的人可以少得了吗?
具备这两个先决条件,然后才可以谈到如何修养道德的勇气。修养就是把原来的质素加以有意识的锻炼。《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是对于修养工作最好的说明。从这种修养锻炼之中,才可以养成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沮,黄河决于侧而神不惊”的从容态度。修养到了这个地步,道德的勇气才可以说是完成。但是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来从事于这种修养?
(一)知识的陶熔
真正道德的勇气,是从知识里而产生出来的,因为经过知识的磨练而产生的道德的勇气,才是有意识的,而不是专恃直觉的。固然“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这还是指本性的、直觉的方面而言。在现代人事复杂的社会里,一定要经过知识的陶熔,才能真正辨别是非,才能树立“知识的深信”(Intellectualconviction)。知识的深信,是一切勇气的来源。唯有经过严格知识的训练的人,才能发为有系统、有计划、有远见的行动。他不是不知道打算盘,只是他把算盘看透了!
(二)生活的素养
仅有知识的陶熔还不够,必须更有生活的素养。西洋哲学家把简单的生活和高超的思想 (“Plainlivingandhighthinking”)联在一起说,实在很有道理。没有简单的生活,高超的思想是不能充分发挥的。社会上有些坏人,并不是他们自己甘心要坏的,乃是他的生活享受的标准,一时降不下来,以致心有所蔽,而行有所亏。那占有欲(Possessiveinstinct)的作祟,更是一个重大原因。明末李自成破北京的时候,有两个大臣相约殉国。两个人说好了,一个正要辞别回家,这位主人送客出门,客还没有走,就问自己的佣人猪喂了没有。那位客人听了,就长叹一声,断定他这位朋友不会殉国。他的理由是世间岂有猪都舍不得,而肯自己殉国之理?后来果然如此。中国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贪官死去,阎王审问他的时候说:“你太贪了,来生罚你变狗。”他求阎王道:“求阎王罚我变母狗,不要变公狗。”阎王说:“你这人真没有出息,罚你变狗你还要变母狗,这是什么道理?”他说:“我是读过《礼记》的。《礼记》上说:‘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所以我要变母狗。”原来他把原文的“毋苟”二字读“母狗”,以为既可得财,又可免难。这虽是一个笑话,却是对于“心有所蔽”而不能抑制占有欲者一个最好形容。须知一个人的行动,必须心无所蔽,然后在最后关头,方可发挥他的伟大。这种伟大,就是得之于平日生活修养之中的。
(三)意志的锻炼
普通的生活是感觉的生活(LifeofSenses),是属于声色香味的生
活,而不是意志的生活(Lifeofwill)。意志的生活,是另一种境界,只有特立独行的人才能过得了的。他有百折不回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操行,所以“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他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所以悠悠之口不足以动摇他的信念,而他能以最大的决心,去贯彻他的主张。他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他不但“不挟长,不挟贵”,而在这个年头,更能不挟群众,而且也不为群众所挟。他是坚强的,不是脆弱的。所以他的遭境愈困难,而他的精神愈奋发,意志愈坚强,体力愈充盈,生活愈紧张。凡是脆弱的人,最后都是要失败的。辛亥革命的时候,《民立报》的一位编辑徐血儿,以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做了《七血篇》,慷慨激昂,风动一时。等到二次革命失败,他便以为天下事不可为了,终日花天酒地,吐血而死、成为真正的“血儿”。这就是意志薄弱,缺乏修养的结果。至于曾国藩一生却是一个坚强意志的表现。他辛辛苦苦,接连干了几十年,虽然最初因军事败衄,要自杀两次,但是他后来知道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唯有以坚强的意志去征服困难,才有办法,所以决不灰心,继续干下去,等到他做到了“忍”的功夫,他才有成就。
(四)临危的训练
一个伟大的领袖和他的伟大的人格,只有到临危的时候,才容易表现出来。世界上哪一个伟大的人物,不是经过多少的危险困难,不为所屈,而后能够产生的?俗语说:“老和尚成佛,要千修百炼。”修炼的时候,是很苦的。时而水火,时而刀兵,时而美女,一件一件的来逼迫他、引诱他。要他不为所屈,不为所动,而后可以成佛。这种传说,很可以形容一个伟大人物的产生。张睢阳临刑前说:“南八,男儿死耳,不为不义屈。”这种临危的精神,是不因为他死而毁灭的。黄黎洲先生在他的《补历代史表序》上有一段文章说:“元之亡也,危素趋报恩寺。将入井中。僧大梓云:‘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之史也。’素是以不死。后修元史,不闻素有一词之赞。及明之亡,朝之任史事者众矣,顾独藉一万季野以留之,不亦可慨也夫!”这段沉痛的文字,岂仅指危素而言,也同时是为钱谦益辈而发。要知不能临危不变的人,必定是怯者,是懦夫。只有强者才不怕危险,不但不怕危险,而且爱危险,因为在危险当中,才能完成他人格充分的发挥。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伟大的人物,如文天祥、史可法等,是可以积极表现道德的勇气的。十年以前,我和蒋先生闲谈。我说,我们何必多提倡亡国成仁的人物,如文天祥、史可法诸位呢?蒋先生沉默了一会,他说:“文天祥不可以成败论,其百折不回,从容就义的精神,真是伟大!”我想文天祥的人格、行为,及其留下的教训,现在很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他最初不见用于乱世;等到大局不可收拾的时候,才带新兵二万入卫。元朝伯颜函相兵薄临安,宋朝又逼他做使臣去“讲解”。他以抗争不屈而被拘留。他的随从义士杜浒等设计使他逃出。准备在真州起两淮之兵,又遭心怀疑贰的骄兵悍将所扼,几乎性命不保,逃至扬州,旋逃通州,路遇伏兵,饥饿得不能走了;杜浒等募两个樵夫,把他装在挑土的竹篮中抬出。航海到温州起兵,转到汀州、漳州,经广东梅州而进兵规复江西。汉奸吴浚来说降他,他把吴浚杀了。江西的会昌、雩都、兴国、抚州、吉安和庐陵的东固镇,都有他的战绩。他的声势,一度振于赣北和鄂南。兵败了,妻子都失陷了,他又重新逃回到汀州,再在闽粤之间起兵,又由海丰、南岭打出来,在五坡岭被执,自杀不死,路过庐陵家乡绝食不死;解到燕京,元人起初待以上宾之礼说降他,以丞相的地位引诱他,他总是不屈,要求元朝杀他。若是不杀他,他逃出来,还是要起兵的。元朝也为这个理由,把他杀了。他在狱中除了作《正气歌》之外,还集杜诗二百首,这是何等的镇静!何等的从容!他就刑时候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几句话,不特留下千秋万世的光芒,也是他一生修养成功的“道德的勇气”的充分表现。他本来生活是很豪华的,经国难举兵以后,一变其生活的故态。他的行为,有两件特别可注意的事。第一是他常是打败仗而决不灰心。当然他是文人,兵又是乌合之众的义兵,打败仗是意想得到的。但是常打胜仗,间有失败而不灰心,还容易;常打败仗而还不灰心,实在更困难。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第二是他常逃,他逃了好几次;但是他逃了不是去偷生苟活。他逃了还是去举兵抗战的。这种百折不回的精神,是表现什么一种勇气?做事只要是对的,成败有什么关系?“若夫成功则天也”,是他最后引以自慰的一句话。文天祥出来太晚了!文天祥太少了!若是当时人人都能如此,元朝岂能亡宋?所以文天祥不但是志士仁人,而且是民族对外抗战的模范人物!
必须有准备殉国成仁的精神,才能做建国开基的事业!进一步说,若是真有准备殉国成仁的精神,一定能完成建国开基的事业!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⑧ 道德的特点有哪些

1、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

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

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不同民族间道德的原则标准亦有所不同。

3、后天性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8)道德勇敢性扩展阅读

相较于西方文化自古希腊以来把道德视为一个独立分离的单元(哲学中的伦理学),中国古代并没有特别把道德领域(Moral)跟非道德领域(Amoral,异于指不道德的Immoral)切割开来(中文道与德两字经常并用,对真善美三者亦无明显区隔)。

两者之间界线模糊又经常融为一体(儒家理想的天下观即为一例,文史哲不分亦为一例,大体上是受到阴阳五行及天人合一思路的影响)。

希伯来、伊斯兰和印度文化中,道德附属于宗教,例如耶和华或安拉或法 (印度哲学),并不是独立的单元;原始部落中(非洲人、印地安人、澳洲土著、台湾原住民等),道德通常附属于传统习俗,亦非独立单元。

⑨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道德来与品德的区别有:源

1、定义不一样:

(1)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

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品德就其实质来说,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

2、功能不一样:

(1)道德的功能则分为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和导向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2)品德从其对个体的功能来说,如同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一样。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

3、特征不一样:

(1)道德具有共同性、民族性、历史继承性和自律性。

(2)品德的特征则是他总是扬善抑恶的,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热点内容
外国人在中国有没有专门的合同法 发布:2025-07-03 12:01:33 浏览:554
新婚姻法实施行效果 发布:2025-07-03 11:52:11 浏览:616
民法典百题 发布:2025-07-03 11:49:32 浏览:546
媒体道德申论 发布:2025-07-03 11:49:27 浏览:485
郑州新郑律师 发布:2025-07-03 11:47:44 浏览:263
劳动法病假怎么算 发布:2025-07-03 11:38:01 浏览:300
政府法律顾问聘任仪式议程 发布:2025-07-03 11:37:55 浏览:462
律师取证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03 11:20:55 浏览:26
法律知识申论热点 发布:2025-07-03 10:41:38 浏览:679
两份刑法 发布:2025-07-03 10:41:36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