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近代经济法

近代经济法

发布时间: 2020-12-27 08:43:07

1. 综合知识一般考什么

一个是综合知识,另一个是职业能力测试,综合知识也叫公共基础知识,就是考政治,法律,经济,时事政治,公文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备的常识,而职业能力测试考的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方面的,主要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内容。
总体上看这门课的考试内容和公务员的差不多,而且试题难度要比公务员考试的稍微简单。下面说说考试的重点,综合知识的重点就在于政治,法律,公文等部分,这3部分占的比重比较大,而其他的相对小,而且综合知识的复习偏重于记忆,而职业能力测试前面提到的四个部分都是重点,而且分值分布比较均匀,就难度而已,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的难度较大。

2. 成人高考都考哪些科目

成人高考的科目因专业不同,考试的科目也不同,具体如下:

(1)法学考试的科目:政治、外语、民法

(2)农学考试的科目: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3)体育类考试的科目: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4)艺术类(一级学科)考试的科目: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5)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考试的科目: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6)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考试的科目: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7)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一级学科)考试的科目: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8)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考试的科目:政治、外语、高数(一)。

(9)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一级学科考试的科目:政治、外语、高数(二)。

(2)近代经济法扩展阅读:

1、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大和远程学历教育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

2、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3、成人高考同普通高考一样,都是选拔人才的国家考试,只是由于本身的学习特征需要,才在学习形式等环节上有所差别,进行了一定区分。

4、成人高考分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学习形式存在全脱产(全日制)、半脱产(业余)、函授(自学为主,集中面授为辅)三种形式。

3. 财务管理和会计学有什么区别

一、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区别

(一)会计学:说白了,就是做账,把企业的发票等票据做成会计凭证,再登记入账,然后编制报表!其实质是,把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系统的核算一遍,以便报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企业的各项业务,各项资产的金额,已经本期实现的收益!

(二)财务管理:相比较与会计,倾向于对资金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当然也包括使用后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学习如何使用企业的资金,如何筹集企业的资金(钱不够花的时候),用完以后,反思下这么用是否合理!

二、两者的联系

(一)会计做的帐以及报表,是财务管理者最重要的数据来源,财务管理分析大部分就是使用报表的数据!

(二)学会计的必须得懂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的必须要懂会计。因为,两者很多时候是互补的!

三、关于两个专业的其他问题

(一)会计专业的学生必定会设置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定也会设置会计课程。

(二)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他们找的工作基本是互通的。也就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找的工作,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也可以找;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找的工作,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找。

四、如何选择这两个专业

如果你更喜欢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核算每一笔业务,那么去学会计专业。

如果你更喜欢思考如何使用一笔钱,如果凑集一笔钱,如何从银行贷到款,如何让企业少花一点钱,那么去学财务管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4. 世界近代史:美国政府实行什么经济法令又有那些内容

从美国建国223年以来的历史看,美国的经济政策最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其一,改革开放专和调整政策,在近代属有过三次改革和调整高潮,在现代有过四次改革调整高潮。其二,政府干预和市场政策。
其三,自由竞争和垄断政策。
其四,经济增长和周期政策。
其五,贸易自由和保护政策。
其六,关税政策和税收政策。
其七,财政金融和货币政策。
其八,工、农、商、交、讯协调政策。
其九,社会保障和扶贫政策。
其十,持续发展和环境政策。
这些政策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的。

自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以来的223年间,先后经历了八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和调整。限于时间,我们的讲座着重说明每次改革的重点和主要影响。

在近现代世界史上,美国改革调整之多和比较及时,为世界各大国之最,其作用之大也是不少国家所不及的,研究美国史必须对它的政策调整和改革有足够的重视。美国历史上的八次改革浪潮,是和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美国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密切联系的。

5. 中国自考教育中心网

0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0 00243 民事诉讼法
0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1 00244 经济法专概论(法律类)
03 00015 英语属二
12 00245 刑法
04 00223 中国法制史
13 0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05 00226 知识产权法
14 00247 国际法
06 00227 国际私法
15 00260 刑事诉讼法学
07 002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16 00261 行政法
08 00230 合同法
17 05677 法理学
09 00242 民法学
18 05679 宪法学

你如果本身专业是其他,需要考这些。不过因为你是本科,公共课部分是可以免考的。

6. 中国近代第一次经济立法的影响

当代中国经济立法的历程可以分为下列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这一阶段自新中国建立到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计二十九年时间,中国大陆共颁布一千七百多种重要法规,其中经济法规占半数以上〔1〕。 但此时的经济法尚未以一门专业法学和一项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形式出现,所谓“经济法”只是行政全面控制经济的法律表现,是计划经济的工具,它主要调整国家在组织领导经济生活中的纵向关系,其实质是经济领域中的行政关系,它往往与党的政策混为一体。因此,这时的经济法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 2.第二阶段: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时期(1979—1991)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达104部,其中经济法48部,约占50%,平均每年有四部经济法出台〔2〕;国务院发布或批准的法规596部,其中经济法规425部,约占71%,平均每年颁布33部经济法规〔3〕;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发布的地方性法规2483部,其中经济法规611部, 约占25%〔4〕,平均每年发布47部经济法规。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经济立法高潮。 这次经济立法高潮开始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1979年叶剑英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我们还需要经济法”。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经济立法的重要地位。宪法直接提到要制定的法律有39个,而其中经济方面的法律12个。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国家立法机关要加快经济立法。”从此,中国的经济立法工作驶上了快车道。 此期间经济法学成为一门专业法学,法学家们开展了一场关于经济法本质和调整对象的大讨论,最终纵横统一(管理协作关系)论占据主导地位,它反映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时期我国经济立法的特质和内容。与此同时,许多院校成立经济法专业,1981年国务院成立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开始为经济立法奠定理论基础。这一时期的经济立法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连,经济立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工具。 3.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时期(1992年至今)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成为中国经济立法的根本任务,七届人大于1992年通过的法律法规共16件,其中经济立法6件。国务院发布或批准的法规性文件共84件, 其中大部分为经济法规〔5〕。1993年八届人大共通过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3件, 其中经济法方面12件。八届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12月召开座谈会,确立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该规划共列入立法项目152件, 其中列入第一类属于在本届内审议的经济立法53件;列入第二类属于研究起草阶段的经济立法37件。1994年八届人大又通过经济法律20件〔6〕。据报道, 八届人大常委会决心在5年任期内大体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法的概念才开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概念接轨,即“经济法是国家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律”,经济立法的前景从模糊走向清晰,立法规划逐步系统化。乔石委员长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立法(即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①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②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③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协调的法律;④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市场经济的许多重要的基本法如《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票据法》等均在此期间出台,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二次经济立法高潮。

7. 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

一、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区别

(一)会计学:说白了,就是做账,把企业的发票等票据做成会计凭证,再登记入账,然后编制报表!其实质是,把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系统的核算一遍,以便报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企业的各项业务,各项资产的金额,已经本期实现的收益!

(二)财务管理:相比较与会计,倾向于对资金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当然也包括使用后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学习如何使用企业的资金,如何筹集企业的资金(钱不够花的时候),用完以后,反思下这么用是否合理!

二、两者的联系

(一)会计做的帐以及报表,是财务管理者最重要的数据来源,财务管理分析大部分就是使用报表的数据!

(二)学会计的必须得懂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的必须要懂会计。因为,两者很多时候是互补的!

三、关于两个专业的其他问题

(一)会计专业的学生必定会设置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定也会设置会计课程。

(二)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他们找的工作基本是互通的。也就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找的工作,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也可以找;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找的工作,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找。

四、如何选择这两个专业

如果你更喜欢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核算每一笔业务,那么去学会计专业。

如果你更喜欢思考如何使用一笔钱,如果凑集一笔钱,如何从银行贷到款,如何让企业少花一点钱,那么去学财务管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8. 法律的含义及其本质

你好:
一、法律(Law)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1、法律的具体定义法律是一种公平的规则,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为手段。法律需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演变,最终它也将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法律的概念古时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机关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化产物,从人类社会早期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习惯法的产生,到国家的诞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再到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开来,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法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一成不变的是: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2、法律的其他解释基本的法律: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实际作用与宪法实际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并权宜之针,在没有实施宪法下达到有法维持宪政秩序之效果。 这里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法律,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基本法律”的层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宪法》第67条)。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出的决议和决定,如果其内容属于规范性规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类的文件,也视为狭义的法律。它一般包括宪法,民事法,行政法,经济法等。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由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仅对该行政机关之公务员有拘束力,除法规命令外,原则上行政机关所制订之行政规则对于人民均不发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权利之法律必须由人民所选举之立法机关制定之(即后者,狭义的法律)。3、相关法律名词法系 法系是指对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体系的分类标准。根据各国法律的渊源,存在样式和运作方式,法系可以分成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两种。两者主要区别在法律渊源,法官权限,诉讼程序方面。 法律制度 在发达国家,主要的法律制度有独立的法院、代议议会、责任内阁、军警系统、官僚系统、法律专业和公民社会本身。约翰·洛克在其《政府论》里,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外交三种权力,其后的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对其进行了完善,主张将国家权力划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而且三种权力必须要分立,而且相互制约。他们的原则是不应该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到国家的所有权力,和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内的独裁理论相对。近代,有马克斯·韦伯等人重塑有关在行政控制下的国家的模型。现代军事、政治与官僚的力量对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显现出了许多特别的问题,这些是早期如洛克和孟德斯鸩等作家所不可预见的。法律专业的惯例和实例是让人民接触公平正义的重要部分;而公民社会则是一个用来指形成法律的政治基础的社会组织、社群和团伙等。

二、法律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资本主义法律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论述,科学地提示了法律的本质特征,对于我们探讨和研究法律的本质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一)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各阶级,都有着维护自己共同利益的愿望和要求,即都有着自己的阶级意志,但并不是每个阶级的意志都能表现为法律。法律只能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法律所表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指集中反映整个统治阶级利益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是统治阶级中少数成员的任何一种愿望和要求,更不是个别人的任性,即便拥有极大权力的统治者,也不能脱离本阶级的共同意志而一意孤行。法律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根本的、共同的、整体的愿望和利益要求。正因如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当统治阶级的某个成员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时,总会受到代表本阶级整体意志的法律的制裁。这种制裁,正是为了保障统治阶级意志的统一性,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二)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但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不仅仅是法律,政治、哲学、道德、文化、教育等等,都可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服务,但它们都不具有法律的性质。“被奉为法律”意味着统治阶级通过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国家意志”,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在法律上的表现。所以,法律是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地位,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三)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的是生产关系。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决定着该社会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不能离开其物质生活条件而随心所欲地制定法律,否则,即使制定出了法律,也必然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条件而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实施。我们说法律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并不意味着它是根据物质生活的要求自发产生的,而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必然引起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发生变化,因而法律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法律还要受到其他社会现象的影响。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宗教、伦理等观点,以及政治制度、阶级斗争状况、文化传统等等,都对法律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综上所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在当代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你可以摘中间的简单的归纳下,希望满意并采纳。

9. 我自考的山大销售管理专业,十月份经济法挂了,明年10月才可以考。明年四月还要考近代史。我可以申请毕

自考申请毕业的前提条件是科目全部考完并且通过,一门通过都不可以,并且通过回论文答辩。这两个条件具答备了,才可以申请,否则不予申请。
明年10月才可以考,如果都通过了,论文也过了,最快也是明年的是11月份,也就是现在。

热点内容
石油管道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20 02:33:19 浏览:606
准则试题答案条例 发布:2025-05-20 02:33:17 浏览:209
法律硕士与法律职业资格衔接 发布:2025-05-20 02:19:24 浏览:985
平潭综合实验区条例 发布:2025-05-20 02:17:50 浏览:952
法律告公司 发布:2025-05-20 02:17:48 浏览:635
劳动法和经济法的联系 发布:2025-05-20 02:17:16 浏览:16
劳动法中有代打卡开除 发布:2025-05-20 02:07:31 浏览:114
人大经济法好吗 发布:2025-05-20 02:02:31 浏览:106
经济法基础里最难的 发布:2025-05-20 02:01:03 浏览:878
司法粤语 发布:2025-05-20 01:49:11 浏览: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