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变更判决
⑴ 《行政诉讼法》中行政判决分为6种,其中维持判决与履行判决和确认判决有什么区别谢谢
维持判决是确认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合法的判决。
履行判决是要求行政机关履专行法定职责的判决,针对的是行属政机关不作为。
确认判决是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主要存在于行政行为已经产生效果,撤销或变更已无意义的情形。如行政拘留已经结束的案件。
⑵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依法改判与变更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六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版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权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
⑶ 行政诉讼变更判决适用于什么情况
行政诉讼中,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另外,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3)行政诉讼法变更判决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法律赋予了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有限变更权,即法院可以对行政案件作出变更判决。
变更判决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一种干预,根据一般法理,法院只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因为行政裁量权的行使是行政活动的生命,是复杂多变的行政环境的客观要求。
但是行政权具有天生的扩张性和专横性,如果严格坚持分权的思想,就有可能使得行政的目标背离立法的目的和精神,同时也不符合行政诉讼的目的。变更判决就是在打破原有权力格局之后建立的新的、有益的平衡。
行政诉讼目的的要求。
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来看,行政诉讼的目的有: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法院的司法变更权的行使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原告的合法利益。虽然这有违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工问题,但是这种分工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所以,从最终极的目的来看,法院的司法变更权有其必要性。
在行政诉讼中,基于诉讼经济及人民权利保护之迅速性,应肯认行政法院对于案情清楚之事件,得在法定范围内自为变更性决定。
从宪政理论层次而言,保障公民权益才是最终目的,权力分立的制度无非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已,怎么能因手段而妨碍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法院网•论行政诉讼变更判决的适用
⑷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作出变更判决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作出变更版判决的条件是权:
第七十七条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第七十九条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4)行政诉讼法变更判决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
第七十条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6、明显不当的。
第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
⑸ 什么是行政诉讼变更判决
是“判决变更”吧?
若问“变更判决”则属于法院内部的司法文书,须用裁定形式来实内现,问题就没什么容意义了。
判决变更是指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行政机关变更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注意:这里的“判决变更”是指判决原行政机关对显失公正(畸重或畸轻)的行政处罚进行变更,而非法院直接对行政处罚予以变更。
⑹ 人民法院能作出变更行政处罚的判决吗
人民法院能作出变更行政处罚的判决的。
1、《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规定 行政案件由内最初作出具体容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的判决不能直接变更具体行政行为。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⒈主要证据不足的;
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⒊违反法定程序的;
⒋超越职权的;
⒌滥用职权的。
(6)行政诉讼法变更判决扩展阅读: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1、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2、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⑺ 判决变更和改判有什么区别
你好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判决变更是指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认为行政机关版的行权政行为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行政机关变更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注意:这里的“判决变更”是指判决原行政机关对显失公正(畸重或畸轻)的行政处罚进行变更,而非法院直接对行政处罚予以变更。
而改判是很明确的
法院更改原来所作的判决。
前一个例子,某人违章行驶,交警处以500元罚金,但是规定只能处以200元,这里显失公正,可以判决行政机关变更。
改判不只是在行政诉讼中出现,其它诉讼也是存在改判的,判决变更则是针对行政诉讼。
请注意。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⑻ 判决变更和改判有什么区别
判决变更改的是行政机关的决定,改判改的是法院的判决。
⑼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什么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作变更判决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可以作变更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⒈主要证据不足的;
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⒊违反法定程序的;
⒋超越职权的;
⒌滥用职权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9)行政诉讼法变更判决扩展阅读:
变更判决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变更权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查的结果。变更判决的实质是司法权直接确定了相对方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因此,它的适用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仅限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
显失公正是指行政处罚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违法,但处罚结果严重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显失公正的表现形式有:
(1)畸轻畸重。指处罚与相对方的违法程度明显不对称,严重违反比例原则。
(2)相同情况不同对待或者不同情况相同对待。变更判决原则不得加重对原告的处罚,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