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上海劳动法交的保险

上海劳动法交的保险

发布时间: 2021-02-21 17:23:07

『壹』 有没有规定上海市劳动法对职工一定缴纳养老保险

单位依法必须给员工缴纳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10、23、33、44、5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2条。

『贰』 新劳动法对购买社会保险是怎么规定的

1、劳动法中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三十天内购买社会保险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拓展资料:

企业不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属于违法行为: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同时要求用人单位给职工参保。但是有些企业还是顽固不化,不帮员工缴纳养老保险。

相关案例:连云港出租车驾驶员李先生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所在的出租车公司要求驾驶员自己缴纳全部的养老保险,若不按时缴纳,将结束公司与驾驶员的租赁劳动合同。这就让他既纳闷又非常郁闷了。

针对此事情,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周英表示,作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养老保险是基本的义务。虽然出租车行业用工有特殊性,特殊性表现为出租车行业的工资报酬情况和一般的生产一线职工的薪酬有所不同。但出租车行业的用工必须遵循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缴纳国家强制性的各项社会保险。

所以说企业不缴纳养老保险,或者给一部分钱让职工自己去缴纳,这个行为属于违法。李先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进行维权。

『叁』 劳动法规定公司交哪几个保险呢

三险一金
三险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

一金即:住房公积金(购房按揭时回所用) 个人答缴纳工资基数的x 8%,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8%。个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户口迁出所在的市、县或者出境定居的;偿还购、贷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1、养老保险 个人缴纳比例8%,公司交纳比例20%
2、医疗保险 个人部分:2%+3元;公司部分:10%
3、失业保险 个人缴纳部分 0.5%;公司交纳部分 1.5%

『肆』 新劳动法对交社会保险这块有什么规定吗

在新《劳动合同法》中与原《劳动法》相比较,只是将社会保险作为了劳动合版同必备条款,具体缴权纳社会保险的规定还是国务院的缴纳规定和各地区的实施办法。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伍』 新劳动法对交社会保险这块有什么规定吗

5种社会保险中,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全国统一;其他3种社会保专险的缴费比例,各地属的规定会有不同。

我国现行5种社会保险,其缴费比例分别为:
1. 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 ;
2. 失业保险费: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 ;
3. 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2% ;
4. 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1.2%,个人不缴纳;
5. 生育保险费:单位缴纳0.7%,个人不缴纳。

社会保险费由单位和劳动者按比例缴纳。
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
1. 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工作所在地在岗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按工作所在地在岗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2. 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等于或高于工作所在地在岗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以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但最高以工作所在地在岗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的3倍为限。

会保险 由社会保障监察部门督察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对没有参加的,责令其改正。

『陆』 劳动法对保险交纳

你在公司工作10年,单位没有为你缴纳社会保险,这是单位违法。现在单位要办理补缴社会保险,你只应负担个人缴纳的部分。补缴社会保险费用按缴纳的工资基数分别由单位与个人承担。
养老保险,个人8%,单位20%;
医疗保险,个人2%,单位8%;
失业保险,个人1%,单位2%。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是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而且也不用补缴,其实失业保险也不用补缴,只补缴养老,医疗保险就可以了,补缴的保险应由单位与你共同负担。
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有明确规定,不缴纳社会保险就是违法。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说明,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违反劳动法,你现在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补缴,10年了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劳动仲裁没有超过时效,因为单位的违法行为仍在继续中,如果你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超过一年才能认定超过时效,而你仍在本单位工作,而单位的侵权行为仍再继续,所以你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局的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柒』 劳动法规定要交纳的保险有哪些每个月各交多少

劳动法规定要交纳的来保险有哪些?每个源月各交多少?

帮你分析一下: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只要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都需要购买社保,而这个费用是按照单位和个人比例交纳,其比例为: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12%;
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
公积金:个人为3.5%,单位承担3.5%;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
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举个例子,如果工资为1500元每月,那么其需要交纳的保费为:
医疗保险:1500*2%=30元,单位1500*8%=120元;
养老保险:1500*8%=120元,单位1500*12%=180元;
失业保险:1500*1%=15元,单位1500*2%=30元;
公积金:1500*3.5%=52元,单位1500*3.5%=52元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500*1%=15元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500*1%=15元。

计算的数据可能会与实际的有出入,但计算的方式是这样的.

『捌』 劳动法规定公司给员工交保险交多少

用人单位应该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定义务。
1、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保基金回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答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玖』 劳动法社保缴纳规定

《劳动法抄》关于社会保险的规定为用人单位不得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每个劳动者都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9)上海劳动法交的保险扩展阅读:

劳动者在缴纳劳动保险后,出现以下情况可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劳动法》

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热点内容
西政经济法和民商法 发布:2025-09-26 03:57:00 浏览:114
2016法治人物颁奖晚会 发布:2025-09-26 03:51:03 浏览:788
梁慧星合同法 发布:2025-09-26 03:49:29 浏览:580
劳动法模拟题带答案 发布:2025-09-26 03:31:10 浏览:54
2016年工资支付条例 发布:2025-09-26 03:07:17 浏览:27
今年是民法典颁布 发布:2025-09-26 03:05:40 浏览:502
法院通讯员 发布:2025-09-26 03:05:38 浏览:821
佛山顺德劳动合同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26 02:44:38 浏览:58
民事诉讼法修改对照表 发布:2025-09-26 02:44:16 浏览:524
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全覆盖出台 发布:2025-09-26 02:44:16 浏览: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