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刑事诉讼法全文岳礼玲
⑴ 《刑事诉讼法》的全文内容有哪些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 职权原则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国家安全机关的职权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第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六条 依靠群众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平等原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第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⑵ 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11条
111. [Road Traffic Controls] Section 111a. [Provisional Withdrawal of Permission to Drive] Section 111b. [Securing of Objects] Section 111c. [Securing Seizure] Section 111d. [Attachment for Equivalent Value; Fine or Costs] Section 111e. [Order for Seizure or Attachment] Section 111f. [Effecting Seizure and Enforcing Attachment] Section 111g. [Compulsory Execution; Enforcement of Attachment by the Aggrieved Person] Section 111h. [Prior Satisfaction of Claims of the Aggrieved Person on Attachment] Section 111i. [Maintenance of Seizure] Section 111k. [Return of Movable Assets to the Aggrieved Person] Section 111l. [Emergency Sale] Section 111m. [Writings and Printing Devices] Section 111n. [Seizure Order; Time Restriction] Section 111o. [Attachment in Rem for a Property Fine] Section 111p. [Seizure of Property] Chapter IX Arrest and Provisional Apprehension Section
⑶ 谈谈德国刑事诉讼法对你的启示
你是法学院08即刑事班的吧!可以谈其中之一的法官查证责任。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经过1997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有所改善,但由于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法官不能介入侦查,不能对侦查过程中使用的侦查手段进行事先的预防,而只能进行事后监督。所以我国刑事诉讼中既不存在像德国侦查法官,也没有英美法系中的治安法官的设置,法官只充当一个中立的裁判者的角色。与德国相比,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庭前没有侦查法官的设置,只有检察机关将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法官才能介入诉讼。侦查法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查明案情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功能主要是为了维护被告人权利,相比之下,我国的侦查机关具有相当大的侦查权利,侦查手段广泛多样,并且很少受到限制,除了逮捕犯罪嫌疑人需要由检察机关批准外,侦查机关有权自行决定其他一切侦查手段的行使。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分别负责案件侦查和起诉,呈现出流水作业的模式,从而对侦查手段的监督难以发挥实质成效。
英美法系对被告人侦查阶段的保护比较充分,作为大陆法系代表的德国在刑事诉讼中表现出职权主义,但在侦查阶段也有侦查法官对被告人的权利进行保护。所以对于我国现阶段被告人权益保护比较薄弱的情形下,德国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其次,我国法官也可以进行审前阅卷,经过96年刑事诉讼法改革后,取消了全案移送制度,目的是防止法官在庭前形成预断。检察机关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将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移送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法律并没有规定哪些证据是主要证据,因此由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于防止法官形成审前预断的作用有所削弱。而且,德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法官庭前阅卷权利是让法官对案件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在庭审中更好的主导证据调查,完成法官的查证责任。在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法官也不再像德国刑事诉讼法中法官那样,像一个积极的探寻者,努力发现案件真实情况。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疑问,即这种庭前阅卷的权利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或者,谁来决定什么是主要证据才能真正防止法官在庭前形成预断?我国没有英美法系那么完善的配套制度或者制度环境可以保障法官在消极中立的情形下,保障被告人权利和发现案件真实,不能做到完全的消极,所以,应当对移送法院的证据材料进行技术理性规定,使法官对案情有所了解而又不先入为主,形成预断。
最后,在庭审中,法官不负有查证责任,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强化了控辩双方的举证和辩论,但仍然保留了审判人员在法庭上的主导地位,赋予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调查权。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法庭可以采取法律规定的措施,行使调查权,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的证据。
另外,控辩双方仍然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刑事诉讼法第159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法官的证据调查权限定对双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有疑问时,为了弄清该证据而进行调查,法官不能因为某项证据可能对查清案件事实有帮助,在双方当事人没有申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调查。在德国,被告人、证人的讯问原则上由审判长为之,法官如果认为某项证据对查明案件事实有积极意义,可以主动进行调查。我国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检察机关承担,被告人只有在某几种特殊罪名情况下承担举证责任,在公诉机关提出的证据达不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法院将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法院并不承担证明责任。庭审后全案移送制度,也使我国法庭审理难以彻底走出庭审走过场的泥潭。
在被告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侦查手段缺乏监督,法官庭前全案阅卷到庭后阅卷作为判决基础的情况下,加强法官对侦查手段的监督,对侦查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对维护被告人权利、查明案件真实情况有重要意义。虽然为了摆脱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使法官不再积极查明案件事实,但在相关配套制度没有建立的情况下,过分削弱法官的职权,被告人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检察机关对抗,最后庭审仍然避免不了走过场,被告人权利仍然得不到保障,只是由法官超职权主义变成了侦查机关的超职权主义。
⑷ 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哪儿有
最高人民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www
2003年11月9日 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现结合人民审判工作实际,对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若干具体问题解释如下: 一、管辖第一条人民直接受理的
最高人民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1998年6月29日由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由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98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
刑事诉讼法(全文)
2006年3月29日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
刑事诉讼法解释- 找法(Findlaw)
刑事诉讼法解释; ·刑事诉讼若干问题第307条的
http://hi..com/chyc8501/blog/item/0d5e5548c855a42808f7ef18.html
解释(02-14 ); ·《刑事诉讼法解释》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02-14 ); ·关于(刑事诉讼法)第200条的规定的解释(02-14 );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
⑸ 刑事诉讼法2021年全文
全文实在是太多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比较重要的条例: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我们作为社会的公民,我们是有权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比如当我们遇到了人身侵犯的时候,比如我们跟别人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然后协商没有结果的时候,也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会按照我们的提交申请,然后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审判具体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会徇私,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当然了,我们为了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可以找代表律师来帮助自己处理案件的,因为是我们找的律师,所以要进行付费,具体付费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案件,来跟律师进行协商或者是沟通,因为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做,所以我们找到了律师,就应该相信他们的能力。
⑹ 刑事诉讼法全文
您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回据不足,不符答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1款: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指认定事实存在模糊之处时,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裁定。亦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当案件事实在证明过程中出现不确定的因素时,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或认定。该原则也被称为罪疑惟轻原则,是指犯罪事实上存在与否在证据上尚有合理怀疑时,则本乎刑罚解释谦抑性的作用,应为有利于被告之推定。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⑺ 刑事诉讼法全文漏罪,新罪的处理是怎样的
您好,刑事诉讼法全文漏罪、新罪的处理如下:
1、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这种刑期计算方法称为“先并后减”。
2、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这种刑期计算方法称为“先减后并”。
⑻ 哪里有刑事诉讼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21
去看 ,不能完全复制
⑼ 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在哪里可以下到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97
推荐法律图书馆,有很多法学方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