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释义第35条
A.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重点法条】第五十五条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内实和容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相关法条】《行诉解释》第54条。
【意思分解】1、掌握本条的禁止性规定。该原则意思是:(1)被告可以同一事实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不同的行为;(2)被告可以不同的事实、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或相同的行为。(3)被诉具体行政机关因违反法定程序而被撤销,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受此限制。2、行政机关违反该禁止性规定的后果:(1)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2)并按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处理。
B. 行政诉讼法原告举证范围
按现行现行法律规定,行政诉讼中,原告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另外,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原告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十七条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第三十八条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第三十九条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C.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请参考复:制
第三篇
行政判决不得加重处罚原则
http://wkjd.gdcc.e.cn/ViewInfo.asp?id=735
D. 行政诉讼法若干解释第93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
专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属院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后,应当在30日内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由本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
E.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
文字多复这里放不下,网上一搜“制法释[2000]8号”即可得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0]8号 2000年3月8日公布 自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
F. 行政诉讼法35条诉讼过程是从提起诉讼开始计算还是从法院立案开始计算
诉讼过程是从法院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直到案件审结。
《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第三十五条规定: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G. 行政诉讼法〉若干解释》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代理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回公民调查,答收集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
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H.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九十五条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专
第九十五条被申请执行的属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
(二)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
(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
I.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55条的理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 第五十回五条 人民法院审答理行政案件不得加重对原告的处罚,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的除外。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得对行政机关未予处罚的人直接给予行政处罚。
理解:上级人民法院不得作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行政诉讼决定。行政诉讼机关禁止自己作出或要其他机关作出对诉讼人较原行为更为不利的决定,既不能加重处罚、苛以更多义务,也不能减损既得利益或权利。这样的规定,有利于消除申请人的顾虑,鼓励其通过行政诉讼渠道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J. 行政诉讼法解释36条的适用
你说的是这条吗 ? 第三十六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如果是的,那法院肯定会不予受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