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类推适用民法

行政法类推适用民法

发布时间: 2022-03-22 01:44:37

民法新旧法适用原则

既然已经出台新法律了,则应该按新法处理,新法优于旧法。不能用刑法行政法的原则来类推民法原则。基层不同。

② 3.行政法和民法有什么不同

民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1、当事人主体地位不同。行政关系的主体一方为国版家机关,另权一方为行政管理相对人,国家机关依职权发出命令或决定,支配相对人的行为,相对人则仅有服从的义务,双方当事人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地位。而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处于平等的地位。
2、法律关系中体现的意志不同。行政法律关系取决于行政机关单方意志,这种意志内容实质是国家意志,因而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具有法定性,行政机关的管理权利不允许放弃,否则即为失职、渎职。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志,因而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具有任意性,民事权利可以放弃。3、调整原则不同。强制性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民法以自愿原则为核心.
4、调整的对象不同,民法调整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而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并不平等 。

③ 行政法民法在保护公民权利上有什么侧重点

行政来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源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要求行政机关履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加强治安等各项职责。因此,行政机关必须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及行政司法等各种手段,来有效地规范、约束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制止危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与行政管理秩序,确保行政机关充分、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
2.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的违法和滥用
由于行政权力客观上存在易腐性、扩张性以及与个人权利的不对等性,因而必须对其加以监督和制约。在各类监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督就是行政法监督。行政法通过规定行政权力的范围、行使方式及法律责任等方式,可以达到有效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违法或滥用的目的。15221322

④ 民法行政法还能用吗

行政法是关于国家与国家权力的法律,民法是关于市场和人的法律.民法是从市民社会中自然形成的,其理念是自由主义,其文化基础是自由主义文化。行政法的理念是国家主义,其文化基础是国家统治的理论。自由与统治永远是一对矛盾。民法的价值理念之一是对抗国家力量的侵犯;行政法的价值目标之一是防止国家权力的膨胀并维护私权的合理存在。应该说,这二者都是从自由主义文化出发的。
民法的功能是保护私权并对抗公权。行政法的功能是规范与限制行政权的扩张。然而,民法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张扬私权,但它又容易导致私权的泛滥。行政法是以国家本位主义为基础,它可以保护私权行使,但是它的某些行政偏好又可能助长不适当的行政扩权。个人本位与国家本位都是社会利益两种极端的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很难达致对立的统一。当然,二者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假如没有个人本位主义与私权,就不可能有自由与平等的追求,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人的解放与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假如没有国家本位主义与统治权,就不可能形成统治与秩序。但是,社会是在努力克服不断出现的各种对立与矛盾中而发展的,单靠行政法与民法自身的力量是不能兼顾这一目标的.民法与行政法均强调形式正义,行政法通过行政权的行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私权的泛滥;民法通过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和责任制度可以阻止行政权的对私权的无端侵扰.

⑤ 民法通则原则是否可以适用于行政处罚法

不适用,不同的法律分类。民法通则是民事法律,因此民法通则原则是具体法律原则,只能适用民法,行政处罚法只适用行政法原则。
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无论是对法的创制还是对法律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基本法律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原则,如宪法所规定的各项原则。
具体法律原则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于某一法律部门中特定情形的原则,民法通则的法律原则、行政法类法律原则等。

⑥ 刑法民法行政法分别针对什么

⑦ 描述行政法基本原则与民法,刑法基本原则的异同

刑法、民法、行政法原则比较


一、刑法原则:

1. 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指犯多大的罪,便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就判处轻重相当的刑罚,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法。

3.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 1、定罪平等;2、 量刑平等 ;3、 行刑平等

二、民法原则:

1. 平等原则: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

《民法通则》第3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任何自然人、法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地享有权利,其权利平等地受到保护。

2. 自愿原则: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3. 公平原则: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

4. 诚信原则: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 守法原则:

《民法通则》第6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6. 公序良俗原则:

《民法通则》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7.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损害同样受到保护的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即构成权利滥用。

三、行政法原则:

1、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

1) 依法行政原则.

2)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3) 越权无效原则.

4) 信赖保护原则.

5) 比例原则.

2、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则:

1)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2) 行政公开原则.

3) 行政公正原则.

4) 行政公平原则.

3.、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 :

2004年国务院10号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是作为依法行政的六大基本要求的角度提出的

1) 合法行政原则

2) 合理行政原则

3) 程序正当原则

4) 高效便民原则

5) 诚实守信原则

6) 权责统一原则:

分为两个子原则: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则;第二是责任行政原则

⑧ 行政法,民法,刑法合用于什么对象

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版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权。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民法: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行政法: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法律关系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⑨ 在我国,刑法是不允许类推的,那么可以类推的法律有哪些 比如,民法商法行政法程序法

刑法禁止不利于被告的类推,言外之意,并不禁止有利于被告的类推。至于民法,一版般是可以运用权类推的,即法官在审判时,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解决法律规定不到的地方。行政法理论上也禁止类推,因为行政法规范行政主体的行政权,而法对于权力的规范是,法无明文禁为之。程序法也是不可以类推的,必须严格按照程序依法办事,否则行政的程序的违法可以导致行政行为的无效或可撤销,诉讼程序的违法可以导致判决的无效等。

⑩ 行政法和民法有什么不同呢行政法主要是处理那些事

民法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行政法处理的范围是不平等主体之间

热点内容
济南专业离婚律师 发布:2025-07-28 21:31:37 浏览:711
全国高自考指定教材经济法原理与实务 发布:2025-07-28 21:27:09 浏览:101
经济法中关于消费法的案例 发布:2025-07-28 21:25:40 浏览:702
经济法中的表意人 发布:2025-07-28 21:05:25 浏览:697
劳动法2016计划生育假 发布:2025-07-28 21:05:13 浏览:236
申请书伪造签字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7-28 21:04:25 浏览:214
行政诉讼法2017全文解读 发布:2025-07-28 21:01:55 浏览:585
上海市委党校有法律硕士吗 发布:2025-07-28 21:01:04 浏览:841
福州盈科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7-28 20:59:35 浏览:792
刑法学大概 发布:2025-07-28 20:47:01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