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妇女儿童劳权益劳动法

妇女儿童劳权益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3-23 05:09:24

㈠ 三八妇女节该享受哪些权利 我们还上班的是否有违背保护妇女儿童法

劳动法》中还明确,用人单位在三八节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如果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㈡ 简析《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合同法》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之间的联系

1,几个法律位阶相同,处于同一法律地位
2,在劳动领域,要适用前两种,不适用后两种
3,关于妇女儿童保障法与劳动法的规定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补充

㈢ 劳动法是怎么保护妇女权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女职工权益的保护规定在以下法条中。

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第五十九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第六十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3)妇女儿童劳权益劳动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配套法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女职工权益保护的规定

第一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调整。

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㈣ 关于劳动法,请专业的进来

试用期可以辞退

㈤ 妇女儿童老年人的特殊权益具体是什么

法律对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权利有特殊保护吗?

我国宪法和有关的法律对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权利作了专门规定,给予特别保护。

对妇女权利的保护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准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为了充分保护妇女权益,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各方面的权利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此外,在婚姻法、选举法、继承法、劳动法等许多法律中也对妇女的权益作了各种保护性规定。比如劳动法中规定:妇女同男子同工同酬,在录用职工时不得歧视妇女,或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劳动法禁止其从事的劳动;女职工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等等。对有犯罪嫌疑的妇女,在一定情况下,也给予特殊保护。比如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怀孕和哺乳婴儿的妇女,不适用逮捕。

我国对老人、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也十分重视,宪法规定了对老人、未成年人的保护性条款。国家还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性法律。这些法律规定的内容十分全面,比如,禁止虐待老人,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国家应创造条件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对儿童负有的教育、培养义务;国家应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和文体娱乐场所,出版多种青少年和儿童读物,培养青少年和儿童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等等。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为了保护残疾人权益,国家制定了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国家制定了许多特殊的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制度,比如,根据有关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并视情减免杂费。国家对残疾人的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实行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国家法律规定幼儿教育机构应接受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普通初中学校、小学,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和少年入学;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如遭拒绝,残疾人及其亲属、监护人可要求有关部门处理,以维护其合法的受教育权。同时,国家也规定对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由特殊教育机构进行教育。

㈥ 劳动法孕妇辞退赔偿2019标准是怎么样的

1、劳动法及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公司不能和怀孕妇女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自己同意解除。如果强制解除的话,解除无效,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按照未解除劳动合同下的孕妇待遇给付补偿。

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3、单位在产上假之前辞退怀孕职工,应支付产假工资:产假128天×津贴或工资= 元;

4、《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5、第8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6、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7、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4条规定: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㈦ 保障妇女什么权利是宪法和劳动法中贯彻按劳分配

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㈧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90天。产假可分为产前假和产后假两部分。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产后假75天,系指生育后的75天休假。国家规定产假90天,是为了能保证妇女恢复身体健康。因此,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产前假一般也不得放到产后使用。若孕妇提前生产,才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

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1名婴儿,增加产假15天;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

对流产者,劳动部和上海市政府分别作了规定,《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 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42天产假。 ”《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根据劳动部的《通知》作了从宽规定:妊娠3 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30天;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者给予产假45天。

4、哺乳期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乳母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是:(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已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2)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3)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氟、溴、甲醇、 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

《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作出更为详尽的规定:(1)女职工生育后,在其婴儿1周岁内应照顾其在每班劳动内授乳2次(包括人工喂养)。每次单胎纯授乳时间为30分钟,亦可将2次授乳时间合并使用。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一胎,每次喂乳时间30分钟。婴儿满1周岁后,经区、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确诊为体弱的, 可适当延长女职工授乳时期,但最多不超过6个月。 哺乳时间在本单位内授乳往返时间,应算作劳动时间。(2)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6个半月。(3)哺乳假的工资按本人原工资的80%发给。单位增加工资时,哺乳假应作出勤对待。

(二)根据女职工的生理特点规定保健措施

女职工保健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注意女性生理和职业特点,其主要内容为:

1、月经期保健。宣传普及月经期卫生知识。女职工在100人以上的单位,应逐步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健全相应的制度并设专人管理,对卫生室管理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女职工每班在100人以下的单位,应设置简易的温水箱及冲洗器。 对流动、分散工作单位的女职工应发放单人自用冲洗器。

2、婚前保健。对欲婚女职工必须进行婚前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咨询,并进行婚前健康检查及指导。

3、孕前保健。积极开展优生宣传和咨询。对女职工应进行妊娠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她们在月经超期时主动接受检查。患有射线病、慢性职业中毒、近期内有过急性中毒史及其他有碍母体和胎儿健康疾病者,暂时不宜妊娠。

4、孕期保健。自确定妊娠之日起,应建立孕产妇保健卡(册),进行血压、体重、血、尿常规等基础检查。对接触铅、汞的孕妇,应进行尿中铅、汞含量的测定;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孕期保健和营养指导;推广孕妇家庭自我监护,系统观察胎动、胎心宫底高度及体重等;实行高危孕妇专案管理,无诊疗条件的单位应及时转院就诊,并配合上级医疗和保健机构严密观察和监护;女职工较多的单位应建立孕妇休息室;从事立位作业的女职工,妊娠满7个月后,其工作场所应设立工间休息座位。

5、产后保健。进行产后访视及母乳喂养指导;产后42天对母子进行健康检查;产假期满恢复工作时,应允许有1-2周时间逐惭恢复原工作量。

6、哺乳期保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提倡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对有未满周岁婴儿的女工,应保证其授乳时间;婴儿满周岁时,经县(区)以上(含县、区)医疗保健机构确诊为体弱儿,可适当延长授乳时间,但不得超过6个月。 有哺乳婴儿5名以上的单位,应逐步建立哺乳室。

7、更年期保健。宣传更年期生理卫生知识,使进入更年期的女职工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怀;经县(区)以上(含县、区)的医疗或妇幼保健机构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者,经治疗效果仍不显著的,且不适应原工作的,应暂时安排适宜的工作;进入更年期的女职工应每1-2年进行一次妇科疾病的查治。

㈨ 新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问题

1、国家最新规定的复女制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律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
2、该规定的网络链接为:http://www.gov.cn/zwgk/2012-05/07/content_2131567.htm

热点内容
著名拆迁律师 发布:2025-07-28 14:29:37 浏览:582
泉州法院图片 发布:2025-07-28 14:29:36 浏览:359
国家市场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5-07-28 14:01:53 浏览:640
交通事故司机替换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8 13:38:17 浏览:988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舞者第四集 发布:2025-07-28 13:37:42 浏览:442
法院谈话二审 发布:2025-07-28 13:28:57 浏览:769
律师表白 发布:2025-07-28 13:19:13 浏览:780
计量技术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28 13:12:56 浏览:68
农村土地相关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28 13:10:53 浏览:638
司法鉴定结案 发布:2025-07-28 13:10:36 浏览: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