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农民工工资标准
⑴ 对于农民工工资国家如何规定的 对农民工工资政策
对于农民工工资国家的规定如下:
《劳动法》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7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⑵ 对于农民工工资国家如何规定的
对于农民工工资,国家主要有以下规定:
按劳分配与同工同酬:
-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这意味着农民工应当与其所在单位的其他劳动者享有同等的工资待遇,不应因其身份而受到歧视。
工资水平逐步提高:
- 国家规定,工资水平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这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增长,农民工的工资也应当得到相应的提升,以保障其生活水平。
工资支付规定:
-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果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这一规定确保了农民工能够及时、足额地获得其应得的劳动报酬。
综上所述,国家对农民工工资的规定旨在保障其合法权益,确保其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
⑶ 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标准
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标准由建筑单位自行决定。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综上所述,工资是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保障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需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⑷ 新劳动法拖欠农民工工资多少可以定罪
一般来说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只是承担民事责任。拖欠农民工工资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如下(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 一般来说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只是承担民事责任。
拖欠农民工工资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如下: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