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法原则的文章
『壹』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具体要求是什么
行政法的抄基本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严格依法进行。第二,合法行政中的“法”法律渊源表现为法律、法规和规章。第三,行政机关必须遵守“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
(二)合理行政原则
“合理行政”的主要含义是行政决定应当具有理性,属于实质行政法治的范畴,尤其适用于裁量性行政活动。
(三)程序正当原则
程序的正义就是对程序施加了道德标准和要求,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的程序才能叫做符合程序正义的程序。
(四)高效便民原则
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机关能够依法高效率、高效益地行使职权,最大程度地方便人民群众。
(五)诚实守信原则
我国《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行政机关的诚信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在《行政许可法》第八条中。该条规定如果行政机关因不诚信的行政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依法负补偿责任。
(六)权责统一原则
权责统一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享有法定职权时,同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贰』 行政法程序正当原则法条
行政法程序正当原则是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主要涉及行政机关的程序性义务、行政决定的程序保障、程序合法性的审查和追究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规范程序、公示公告、听证、意见征询等。
行政法程序正当原则是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一个基本法律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规范程序。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依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并且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次,公示公告。行政机关在采取行政行为前,应当事先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公告,以便于有关当事人知悉和发表意见、提出异议。第三,听证。对那些行政决定可能对其权利、义务产生重大影响、或者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案件,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质证,并且应当在听证结束后作出相应的裁决。最后,意见征询。行政机关在制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时,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征求公众意见,并加以考虑。
如何追究程序违法行政行为的责任?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于程序违法的行政行为(如未经公示、公告、听证等),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行政行为。同时,行政机关和其工作人员也应当对违法行政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法程序正当原则是保障行政管理活动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之一。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公示公告,听证质证,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确保行政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九条 行政机关采取行政行为,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本着公正、公开、公平、合法的原则进行。
『叁』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属于形式法治的范畴,在结构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法律优先(法已规定不可违),是消极意义的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管理活动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不得违背已有的相关规定。比如某乡派出所就小新与小胡之间打架斗殴事件,做出2000元的罚款。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派出所可以做出警告或500元以下的罚款。从该法条中可以看出,法律对派出所实施的活动已经给予明确规定,而本案乡派出所的行为显然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既违背了法律优先原则。
2.法律保留(法无规定不可为),是积极意义上的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对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事情,不可以作为。比如说法律明确规定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此为法律保留。故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若设定行政处罚,则该行政法规违背法律保留原则。
二、合理行政原则
合理行政原则主要在于控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应当具有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合理与适当,符合一般社会的价值追求,属于实质法治的范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公平公正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比如说小新与小胡同样是开车闯红灯,由于该交警与小新是大学同学,因此仅对小新予以口头警告,而对小胡做出500元的罚款。可以看出交警并没有平等对待,故违背了公平公正原则。
2.考虑相关因素。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时,需要考虑与案件有关的各种因素,不得考虑无关因素。像星座、相貌、性别、亲属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因素就是无关因素。上述案例中,交警考虑小新是自己的大学同学,仅对其做出口头警告。可以看出交警的行为明显考虑的是无关因素,故违背了合理行政原则。
3.比例原则。
第一,合目的性。行政机关所采取的行政措施必须符合法律目的。比如拆迁为了旧城改造等公共利益,但如果是领导为了中饱私囊,这显然与最初目的相悖。
第二,适当性。是指行政机关所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存在正当性。比如行政机关为了达到目的,采取“断水、断电、夜间执法”等执法方式,明显执法手段不合理。
第三,损害最小。在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对当事人损害最小的方式。比如说行政机关在拆除两层违章建筑就能达到行政目的时,而采用了拆除五层建筑,这明显违背了损害最小原则。
三、程序正当原则
在行政法律规范当中,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同样重要,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更加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利益,具体包括:
1.行政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公众监督,避免腐败。比如行政机关举行听证时,原则上要公开,除非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除外。
2.公众参与。在行政机关作出重辩竖要决定时,应当听取公众意见。比如行政机关在举行听证时,不光要告知当事人的事实、理由和主要依据,还要听取他们的陈述和申辩,最终达到结果公正。
3.公务回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与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为了确保最终结果公平公正,应当回避。比如小杨打架斗殴,父亲老杨在公安局工作,在处罚小杨时就需要回避。
四、高效便民
1.行政效率原则。首先是应当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禁止不作为。其次要遵守法定时限,禁止不合理延迟时限。
2.便利当事人原则。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始终要坚持以民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禁止增加当事人的负担。
像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次性告知;七证合一;公安机关网上受理案件,群众可进行网上报案;设置便民服务窗口,24小时接待民众;公安机关进行案件分类分流,在短时间内高效解决案件。这都体现了政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更好地履行高效便民原则。
五、诚实守信原则
1.行政信息真实原则。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
2.信赖利益保护原则。非经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法定事由需要撤销、废止、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人因此而遭受的财产损失予以补偿。
那么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课前那道题,县政府发布通知,对于广泛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将按照人数给予金钱奖励,某企业一次性吸纳5名残疾人就业,但政府拒绝支付奖励金。试问县政府的行为违背了那个基本原则?本案中,对于县政府发源腊的通知,公民基于信赖而实施了相关行为,而最终县政府并未实际履行承诺,其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可以携裂大看出考题中若出现类似的政府出尔反尔的行为,考生应当注意该题考查的就是诚实信用原则。
六、权责统一原则
1.行政效能原则。法律法规应当赋予行政机关相应的执法手段,确保政令统一。
2.行政责任原则。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权责统一原则的考查,题目中常见的表现有: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等相关词眼。比如交警依照交通安全法对违章司机进行罚款、扣分、暂扣或吊销驾照,如果交警滥用职权随意罚款,依法应承担责任。这就是权责统一原则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