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吧管理條例2016
Ⅰ 專業電子競技館和電競網咖的區別
1、專業性不同。
電競館開業是有條件的,它必須要有承辦,策劃,指導,執行賽事的能力,同時還必須有一批熱愛電子競技和精通電子競技游戲的人才加盟。
以及高配置的智能化硬體(滑鼠鍵盤電腦顯示器)、技術人員,它需要舉辦自己的賽事,還需要和游戲商家保持緊密的溝通。有條件的電競館甚至可以打造自己的IP。而網吧只是具備娛樂性。
2、科技感不同
VR、AI技術是大勢所趨,電競館的創造性技術革新使大眾參賽觀賽體驗做到極致,讓虛擬的游戲人物和環境的真實感呼之欲出,做到沉浸式體驗。
興起的「DOTA」、「LOL」、「魔獸世界」再到現在所謂的絕地求生、APEX,新潮的科技體驗讓競技者置身虛擬賽場中,熱血再次沸騰。但網吧只是具備普通的娛樂功能。
(1)網吧管理條例2016擴展閱讀:
網吧有年齡限制,必須滿18歲才可以進入網吧。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zd人進入營業場所。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在營業場所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志。
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每天8:00-20:00進入「網吧」。16歲以下未成年人進入「網吧」時必須有監護人陪同國家規定,「網吧」等互聯網服務機構不得允許未成年人夜間上網。
Ⅱ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對於網吧營業時間嚴格限定於幾小時之幾小時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對於網吧營業時間有著明確的規定,回即每日營業時間限於答8時至24時。
根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
第二十三條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信息。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保存時間不得少於60日,並在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在保存期內不得修改或者刪除。
(2)網吧管理條例2016擴展閱讀: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一)在規定的營業時間以外營業的;
(二)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的;
(三)經營非網路游戲的;
(四)擅自停止實施經營管理技術措施的;
(五)未懸掛《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或者未成年人禁入標志的。
Ⅲ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對於網吧營業時間嚴格限定於幾小時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
拓展:
1、《互聯網上網版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是為了為權了加強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管理,規范經營者的經營行為,維護公眾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保障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健康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制定的法規。2002年9月29日,《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3號發布,自2002年9月29日起實施。
2、根據2011年1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88號《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16年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66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Ⅳ 麻煩發一份《 北京市安全管理條例》,
2016《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全文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北京制定了《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全文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下簡稱《安全生產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以下統稱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遵守《安全生產法》和本條例;有關法律、法規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第三條 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第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第六條 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對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支持、督促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及時協調、解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的主要領導人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正職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和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各級人民政府的其他領導人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其他負責人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領導責任。
第九條 市和區、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指導、協調和監督政府有關部門履行安全生產監督和管理職責,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檢查。
公安、建設、質量技術監督、國土資源、煤炭、電力、國防科技工業等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政府有關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分別對消防、道路交通、建築施工、特種設備、礦山、電力、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等方面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商務、文化、教育、衛生、旅遊、交通、市政、農業、人民防空等政府有關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市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負責有關行業或者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增強職工和全社會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
第十一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對在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防止生產安全事故、參加搶險救護、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第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下列安全生產條件:
(一)生產經營場所和設備、設施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要求;
(二)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產單位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相關操作規程;
(四)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五)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具備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依法經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七)從業人員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特種作業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八)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條件。
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單位,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並督促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組織制定並督促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四)定期研究安全生產問題;
(五)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六)組織制定並實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七)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第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內容和考核要求,形成包括全體人員和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責任體系。
第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應當包括:
(一)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制度;
(二)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三)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設備和設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五)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管理制度;
(六)安全生產獎勵和懲罰制度;
(七)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
(八)其他保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
第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由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人予以保證,並對由於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後果承擔責任。
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產單位實行提取安全費用制度。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或者安全費用,應當專項用於下列安全生產事項:
(一)安全技術措施工程建設;
(二)安全設備、設施的更新和維護;
(三)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
(四)勞動防護用品配備;
(五)其他保障安全生產的事項。
第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情況進行記錄,並按照規定的期限保存。
第十九條 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培訓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崗位安全操作技能;
(四)安全設備、設施、工具、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維護和保管知識;
(五)生產安全事故的防範意識和應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識;
(六)生產安全事故案例。
第二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每年接受的在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時間不得少於8學時。
新招用的從業人員上崗前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時間不得少於24學時;換崗的,離崗6個月以上的,以及生產經營單位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的,均不得少於4學時。
法律、法規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時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一條 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按照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執行。
前款規定以外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託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第二十二條 礦山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設計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政府有關部門審查。
生產經營單位申請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設計審查申請表;
(二)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安全專篇;
(三)安全評價報告;
(四)有關安全設施的設計文件以及設計單位資質證明。
經審查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需要變更的,應當經原審查部門審查同意。
第二十三條 礦山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
生產經營單位申請安全設施驗收,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安全設施驗收申請表;
(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綜合報告;
(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第二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並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並由有關人員簽字。維護、保養、檢測記錄應當包括安全設備的名稱和維護、保養、檢測的時間、人員等內容。
第二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備、設施上,設置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安全警示標志。
安全警示標志應當明顯、保持完好、便於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識別。
第二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並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
登建檔當包重大危險源的名稱、地點、性質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內容。
第二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以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備案。
第二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區域、生活區域、儲存區域之間應當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
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和倉庫周邊的安全防護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築物內,並與員工宿舍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
生產經營場所和員工宿舍應當設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封閉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堵塞員工宿舍的出口。
第二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中載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等安全生產事項。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
第三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為從業人員無償提供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以貨幣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第三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檢查情況應當記錄在案,並按照規定的期限保存。
生產經營單位對本單位存在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治理負全部責任,發現事故隱患的,應當立即採取措施,予以消除;對非本單位原因造成的事故隱患,不能及時消除或者難以消除的,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並及時向所在地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設置戶外廣告、牌匾,應當進行經常性檢查和維護,確保安全、牢固。
第三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爆破、吊裝、建設工程拆除等危險作業,臨近高壓輸電線路作業,以及在密閉空間內作業,應當執行本單位的危險作業管理制度,安排專門人員負責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操作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作業前,負責現場安全管理的專門人員應當就作業安全要求向作業人員作出詳細說明,並以雙方簽字的形式予確認。
第三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的,應當與承包單位、租賃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承包、租賃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出租存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設備。
第三十五條 歌舞廳、影劇院、體育場(館)、賓館、飯店、商(市)場、旅遊區(點)、網吧等公眾聚集的經營場所,其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經營場所設置標志明顯的安全出口和符合疏散要求的疏散通道,並確保暢通;
(二)在經營場所配備應急廣播和指揮系統、應急照明設施、消防器材,並確保完好、有效;
(三)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
(四)有關負責人能夠熟練使用應急廣播和指揮系統,掌握應急救援預案的全部內容;
(五)從業人員能夠熟練使用消防器材,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以及本崗位的應急救援職責;
(六)經營場所實際容納的人員不超過規定的容納人數。
第三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舉辦大型社會活動的,應當制定符合規定要求的活動方案和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並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
活動舉辦期間,舉辦單位應當落實各項安全措施,保證活動場所的設備、設施安全運轉,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維持現場秩序,必要時可以申請公安機關協助。在人員相對聚集時,舉辦單位應當採取控制和疏散措施,確保參加活動的人數在安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
第三章 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七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實行屬地原則,由生產經營活動所在地的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實施。
第三十八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對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目標管理;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專題研究本地區安全生產工作,組織、協調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治理。
市人民政府對所屬有關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綜合考核;區、縣人民政府對所屬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安全生產作進行合考核。考核結果納入政績考核內容
Ⅳ 去網吧沒帶身份證怎麼辦
根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信息,以方便公安行政部分調閱審查,如果忘記帶身份證,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如果剛好身份證丟了或者找不到了,又有重要的事情要上網,那麼可以用臨時身份證、居民戶口薄、帶照片的居民居住證、駕駛證和學生證等來代替身份證去網吧登記個人信息,實行上網消費。
第二,如果是在職士官或者離隊軍人去網吧上網,還可以用軍官證、武警警官證、士兵證、軍隊學員證、軍隊文職幹部證、軍隊離退休幹部證、軍隊職工證等來代替居民身份證去網吧上網登記。
第三,如果是港澳台同胞或者海外僑胞來我大陸網吧上網,也可以用護照、港澳同鄉回鄉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往來港澳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等證件。
第四,如果是外國友人或者具有特殊職業和工種的人來網吧上網,還能用外國人居留證、外國人出入境證、外交官證、領事館證、海員證、鐵路乘車證等代替常住居民身份證去網吧登記上網。
(5)網吧管理條例2016擴展閱讀: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企業的名稱、住所、組織機構和章程;
(二)有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資金;
(三)有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並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條件的營業場所;
(四)有健全、完善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
(五)有固定的網路地址和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計算機等裝置及附屬設備;
(六)有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並取得從業資格的安全管理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
(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Ⅵ 去網吧里上網忘帶身份證,怎麼辦
根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信息,以方便公安行政部分調閱審查,如果忘記帶身份證,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如果剛好身份證丟了或者找不到了,又有重要的事情要上網,那麼可以用臨時身份證、居民戶口薄、帶照片的居民居住證、駕駛證和學生證等來代替身份證去網吧登記個人信息,實行上網消費。
第二,如果是在職士官或者離隊軍人去網吧上網,還可以用軍官證、武警警官證、士兵證、軍隊學員證、軍隊文職幹部證、軍隊離退休幹部證、軍隊職工證等來代替居民身份證去網吧上網登記。
第三,如果是港澳台同胞或者海外僑胞來我大陸網吧上網,也可以用護照、港澳同鄉回鄉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往來港澳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等證件。
第四,如果是外國友人或者具有特殊職業和工種的人來網吧上網,還能用外國人居留證、外國人出入境證、外交官證、領事館證、海員證、鐵路乘車證等代替常住居民身份證去網吧登記上網。
(6)網吧管理條例2016擴展閱讀: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有關規定
第二十一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在營業場所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志。
第二十二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
第二十三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信息。
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保存時間不得少於60日,並在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在保存期內不得修改或者刪除。
第二十四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履行信息網路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職責,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禁止明火照明和吸煙並懸掛禁止吸煙標志;
(二)禁止帶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三)不得安裝固定的封閉門窗柵欄;
(四)營業期間禁止封堵或者鎖閉門窗、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五)不得擅自停止實施安全技術措施。
Ⅶ 2016年新政策滿十六周歲能進網吧
截至2017年初,沒有這樣的新政策規定的,須年滿18周歲才能單獨到網吧、網咖等場所版消費。
《互聯網上網權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1條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條規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Ⅷ 16歲的身份證可以上網
不行的,要到18周歲,也就是你的身份證上的年齡要夠18歲才能在網吧用,平時只能證內明身份,要開卡的話還是容要到18歲,除非網吧違反規定或者黑吧。
說16歲的是因為這條規定,《民法通則》第十一條第二款: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但這條也只是告訴你你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能夠獨立進行民事活動而已。
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02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3號公布《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已被修訂,於2011年1月8日開始實施。第三章 經營第二十一條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在營業場所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志。
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Ⅸ 網吧抽煙怎麼處罰
根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版場所權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門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一、利用明火照明或者發現吸煙不予制止,或者未懸掛禁止吸煙標志的
1、據此,派出所罰款是針對經營單位的,而不是針對吸煙人本身,網吧有當事人交納罰款是錯誤的,扣押身份證更是違法行為,如果派出所工作人員參與網吧經營,是法律明令禁止的。
2、 當事人可以嚴正地向網吧提出來,如果網吧拒絕改正,當事人可以就身份證被扣押向公安機關報案,並依法向公安機關紀檢部門投訴派出所工作人員參與網吧經營的事情。
3、對當事人已交給網吧的罰款,可以要求網吧退還,如果網吧拒不退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