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問責條例
1. 如何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維問的
首先是來要深刻領會精神源實質,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准則》和《條例》,深刻領會、准確把握其精髓和實質,並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切實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結合實際抓執行。把紀律融入到各項工作和隊伍管理中,將反腐倡廉工作實際與《准則》和《條例》「對表」,進一步梳理監督執紀問責的思路方法。將「兩個清單」、「四種形態」、「六大紀律」等理論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去,在紀律執行中體現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
然後是要自覺踐行廉潔自律規范,自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要牢固樹立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做到講規矩、守紀律,知敬畏、存戒懼,自覺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標准,在嚴守黨紀上遠離違紀紅線,逐漸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衛制度的良好習慣。要解決好領導幹部忠誠履職、敢於擔當的問題,不當「老好人」,敢於得罪人。要敢於較真、善於較真,運用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手段,確保把黨規黨紀落實到位。
2. 學習《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應重點抓住哪些方面
《問責條例》是對黨內法規制度的補充和完善,是一次較真碰硬的制度探索,讓管黨治黨的責任更嚴更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以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之後的又一次黨內制度創新,是深入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是確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那麼,要抓住「四個突出」,嚴格問責。
首先,突出主體責任。《問責條例》條例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問責處罰,「落實責任」是《問責條例》的關鍵。各級黨組織肩負著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而黨員領導幹部則是推進管黨治黨的「關鍵少數」,二者相配合、齊使勁,才能真正管好黨治好黨。《問責條例》無疑是把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紀律規矩挺在了前面,勾勒出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底線」。 其次,突出擔當精神。「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幹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把管黨治黨責任擔當起來」,是《問責條例》的核心。構建權力與責任相適應的問責機制,是制度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喚醒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找准責任邊界,最終形成責任倒逼機制。
再次,突出問題導向。《問責條例》對於問責的范圍作出了明確劃定,主要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方面開展問責,對失職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和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既要追求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首次從黨的制度層面規定,嚴肅追究三方責任。
最後,突出凝心聚力。《問責條例》的導向需要各級領導幹部牢記使命、忠誠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強化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和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較真碰硬、傳導壓力。領導幹部要履職盡責,黨員要身體力行,只有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只有「步調一致」,才能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一。
3. 如何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首先是要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廣大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准則》和《條例》,深刻領會、准確把握其精髓和實質,並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切實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結合實際抓執行。把紀律融入到各項工作和隊伍管理中,將反腐倡廉工作實際與《准則》和《條例》「對表」,進一步梳理監督執紀問責的思路方法。將「兩個清單」、「四種形態」、「六大紀律」等理論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去,在紀律執行中體現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
然後是要自覺踐行廉潔自律規范,自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要牢固樹立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做到講規矩、守紀律,知敬畏、存戒懼,自覺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標准,在嚴守黨紀上遠離違紀紅線,逐漸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衛制度的良好習慣。要解決好領導幹部忠誠履職、敢於擔當的問題,不當「老好人」,敢於得罪人。要敢於較真、善於較真,運用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手段,確保把黨規黨紀落實到位。
4. 如何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細化問責情形,確保全面問責。《實施辦法》聚焦《問責條例》規定的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維護黨的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等方面問題,結合農業部實際,逐項細化為20項具體標准。同時,根據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的要求,強調因苗頭性問題被提醒談話或者誡勉談話後仍然整改不力的也應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實行終身問責。
細化責任區分,確保精準問責。《實施辦法》以職責職權為依據區分具體責任,確保權責對應一致、責任清晰明白、問責科學精準。規定由黨組織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的事項應當問責的,對黨組織進行問責,同時對參與決策的班子成員進行問責,重點對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進行問責。對明確提出反對意見的,可視情況免予問責或適當減輕失責情節。由領導班子成員個人決定或者批準的事項應當問責的,對該班子成員個人進行問責。
細化問責程序,確保規范問責。《實施辦法》分別依據中央國家機關黨組織管理許可權、幹部管理許可權和紀律處分許可權,細化問責程序,確保問責工作規范開展。從農業部黨組以及人事勞動司、直屬機關黨委、直屬機關紀委和各司局、派出機構、直屬單位黨組織三個層次明確規定了問責主體和問責許可權。明確問責決定原則上由有管理許可權的黨組織作出,對於事實清楚、依據充分的問責情形可不經調查直接作出問責決定。
細化問責監督,確保落實問責。《實施辦法》規定實行問責情況通報曝光制度、問責審理制度、問責情況定期報告制度、問責情況監督檢查制度,要求人事勞動司、直屬機關黨委、直屬機關紀委加強對問責工作的監督檢查,對有責不問或者問責方式不當、問責決定不落實的,及時督促糾正,情節嚴重的嚴肅追究相關黨組織(黨組)和黨的領導幹部的責任。同時規定,中央紀委駐農業部紀檢組對農業部問責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部黨組要求部系統各級黨組織、紀檢組織認真學習貫徹文件,黨的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堅持鐵面問責,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確保《實施辦法》落實到位、發力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