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條例
㈠ 急求《黑龍江省城市公交條例》最新版全文,急用
為推進實施《佳木斯市城市公共客運交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及主要任務
(一)工作目標。改革中巴車和公交單車個體承包經營模式,
實行企業經營公司化運作、公交資源市場化配置、營運車型現代化換裝、市場秩序法制化監管、社會效果公眾化評價的新體制,實現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和規范營運的整體提升,滿足市民安全經濟舒適出行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二)主要任務。
1、推進城市公共客運交通運載工具的更新換代,促進公共客運服務功能、服務質量的整體提升,2009年12月31日前市區中巴車全部退出營運市場。
2、取消單車個體經營模式,城市公共交通營運車輛實現公司化經營。
3、做強做實佳運公交公司、九龍公交公司兩戶客運企業,並由其承擔市區公交客運營運任務。
4、採用無人售票、乘車一卡通、全程硬碟監視、語音報站、GPS衛星定位系統等手段,實現城市公交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
5、加強輿論宣傳,引導中巴車經營者理解、支持《辦法》的實施,調動並激發廣大市民參與、協助、推動具體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6、預防《辦法》實施過程中突發性事件,做好應對處置預案,確保行業和社會穩定。
二、組織領導及職責分工
(一)組織領導。為確保《辦法》的實施,市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市長任組長,市交通局、市委宣傳部、市信訪局、法制辦、公安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等部門組成的市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辦法》實施過程中的組織協調、指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局,辦公室主任由市交通局局長兼任。
(二)責任分工。
市交通局:作為推進實施《辦法》的主要責任部門,做好謀劃、組織、協調、指揮、考評等工作;負責督辦各成員單位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工作推進;負責中巴車下線的補助辦法、公司化經營股份合作具體分工的制定和落實;負責做好公交客運行業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穩定工作;負責公交客運市場管理、公交車輛車容車貌和運營秩序整治;協助和配合各成員單位做好相關工作。
市委宣傳部:負責制定宣傳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負責實施過程中的宣傳報導工作,利用報紙、電台、電視台、網路等各種媒體,採取專訪、約訪、答記者問、設專欄等多種方式,報導人民群眾的呼聲、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議、國家相關法令法規的規定等,確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輿論氛圍;負責監督網路動向,防止利用網路散布虛假信息和不滿言論,欺騙和煽動鬧事行為的發生。
市公安局:准備足夠的警力和設備,確保發生突發性事件能夠迅速控制局面;對行業重點人群和重點人員預先進行掌控,並採取相應穩控措施,一旦出現不穩定狀況要依法及時對重點人員進行訓誡;協助、配合其他執法部門執法,對逾期強行營運的中巴車要依法予以處罰。
市信訪局:負責制定公交客運行業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預案;負責信訪的接待、答疑、對話、勸返工作,協助公安機關掌控重點人員。
市法制辦:負責《辦法》施行中執法監督、協調工作;負責《辦法》的適用解釋、執行效果評估工作;負責向省備案及匯報相關工作。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退出城市公交客運市場的從業人員再就業工作,提供盡可能多的就業崗位供其選擇。
市民政局:負責退出城市公交客運行業特困人員的社會救助工作。
三、工作步驟
(一)推進工作。
1、發布施行《辦法》通告,提高《辦法》的權威性,提升全體市民、廣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對《辦法》的重大意義、基本內容、原則要求的理解,增強實施工作的群眾性支持力度。
2、各成員單位特別是交通管理部門要把《辦法》的施行工作做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精心謀劃,科學組織,做好做實。抽調精幹力量,由主要領導掛帥、主管領導具體參與、組成工作推進組,實施推進。同時要向兩戶公交企業派駐督辦協調指導組,督促工作進度,協調指導企業具體工作。
3、落實中巴車下線事宜。中巴車下線辦法確定為兩種:一是要求回購的,按照市政府統一確定的中巴車下線一次性補助價格,即中巴車折舊後殘值加5萬元,支付給中巴車車主,做到領錢、下車、走人;二是要求繼續合作經營的,按照中巴車退出、無人售票、公司化經營三項原則,由經營者與擁有該線路經營權的公司進行商談,確定合作經營的年限、投股比例、利潤分配方式、運營管理模式。中巴車車主可任選一種辦法,以書面形式向領導小組辦公室遞交申請,經審查確認後,依法簽訂書面協議後依協議履行兌現。
4、佳運公交公司和九龍公交公司制定切實可行的中巴車回購和合作經營實施方案,盡快與願意繼續合作的中巴車主進行商談,確定合作方式;通過信貸、融資、募集股金、按揭貸款等多種方式籌集購車資金和回購補助金,確保購車資金拿得出、下線人和車走得了。
5、強化輿論宣傳工作。從《辦法》發布後至年底前為重點宣傳階段,各部門要利用各自陣地,採取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強大的輿論氛圍。
(二)穩定工作。《辦法》實施可能引發的不穩定問題及應對措施:
1、中巴車主上訪。⑴由市信訪局、交通局、公安局、法制辦選派業務人員,選定地點,集體接訪;⑵由市信訪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預先與省建設廳、省信訪局等有關部門溝通匯報,取得理解和支持。
2、突發性事件。公安機關要組織足夠的警力和救援車輛,依法採取強行驅散圍攻人員和拖走車輛等有效手段,加以控制和解決。對少數策劃、煽動、帶頭鬧事者,要依法果斷處置。
3、中巴車主停運、罷運。由市交通局、公交客運企業負責啟動應急預案,組織足夠的備用車輛投入營運,必要時可啟用機關企事業通勤車輛上線補位,確保城市公交不癱瘓。
4、少數壞人利用網路散布謠言,攻擊黨和政府、污衊領導人、煽動不明真相的人鬧事。有關部門要及時清理,並對涉嫌違法的網吧予以查處。
5、個別心懷不滿、報復社會的人在公交車上搞恐怖破壞。由市公安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加強安保措施,預防此類事件發生。
(三)後期管理工作。中巴車下線截止時間後,對強行繼續經營的中巴車,市公安局和交通局要相互配合,聯合執法,對車輛依法查扣;有關部門要立即轉入正常管理階段,加大檢查、稽查和執法力度,保證公交客運市場的秩序,確保不出現反彈。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明確職責。實施《辦法》是當前全市一項重要工作,各有關單位要主要領導負總責,主管領導具體參與,並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按標准完成所承擔的工作任務,確保實施工作的順利進行。市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將採取跟蹤問效、跟效問責的辦法,對工作推拖、扯皮、失職、失誤的人員進行查處,問責論處。
(二)精心組織,協調配合。各有關單位要本著對黨和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政治敏銳性,強化大局意識、協作意識和責任意識,在市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力推進,確保《辦法》的實施步調一致,規范行動。在工作中遇到新情況和新問題,要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經研究形成決定後再行處理。
㈡ 乘車規則
城市公交巴士乘車規則:
一、乘客在站牌處排隊候車,待車停穩後有序上下車無人售票車前門上後門下,不準扒門爬窗、強行上下,車到終點站後全部下車。
二、遵守社會公德,舉止文明,相互禮讓,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和懷抱嬰兒者讓座,乘客在車廂內不準躺卧、多佔和腳踏座位,不準大聲喧嘩、打鬧、斗毆。
三、嚴禁擅自開關車門,不準亂動和損壞車輛設備及服務設施。
四、乘車期間不得將身體伸出車外,不得妨礙他人正常乘坐或者影響他人人身安全。
五、赤膊、無人陪護的醉酒者、精神病患者及學齡前兒童,謝絕上車。
六、嚴禁攜帶易燃、易爆、易碎、有毒、有害等危險品以及易污損或者有礙乘客安全和健康的物品上車。
坐火車:
車門口:車門人多擁擠,旅客爭先恐後地往車上擁,在車門口擠成「馬蜂窩」,等擠得滿頭大汗時,錢包手機蹤影不見。
防範措施:上車時不要搶、排好隊有秩序上車,一擠就會給賊造成可乘之機。特別是手機最容易被盜,小偷作案的方法是一拔(將手機皮套打開,手機拔走),二割(用刀片將手機保險繩割斷,一拿走人)。另外,手機放在褲子後兜和上衣口袋也容易被偷走,最好是把手機和錢包裝在包里,上車安定後再掛腰間。
打的:
不要在機動車道上打出租汽車。需要乘坐計程車時,應在路邊伸手示意,切不可站在車行道上攔截,要在計程車站或者計程車可以停車的地方上、下車。一般在上車後再告訴司機前往的地址,這既可防止司機拒載,又不會因為站在車外對話而發生意外。
㈢ 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的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四十三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場站建設、車輛配備、服務質量、安全措施等標准。
第四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公共交通法律、法規以及規劃、標准、經營協議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四十五條發生自然災害、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安全事故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經營者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車輛的統一調度、指揮,政府應當給予合理補償。
第四十六條經營者停業、歇業或者因道路改造等情況確需臨時歇業的,應當經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並於10日前在線路站牌上公告。
第四十七條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投訴受理和處理制度,公布舉報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信箱,接受乘客投訴,並自受理投訴之日起20日內,將處理意見書面答復投訴人。
第四十八條執法人員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有兩名以上人員參加,並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證件。
第四十九條執法人員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要求被檢查單位和個人提供相關許可證件。對沒有車輛運營證,又無法當場提供其他有效證明的經營車輛,可以予以暫扣,並出具暫扣憑證。
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材料。
第五十條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城市公共交通突發事件發生後,電力、通信、供水、燃料供應等相關單位,應當優先保證城市公共交通用電、通信、用水、燃料等需要。
第五十一條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遵循國家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的有關規定。
㈣ 貴州省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六十條的情節嚴重的在什麼情況下
㈤ 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的第四章 線路經營
第二十三條城市公共交通線路的設置、調整,應當符合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確定的線路布局和客流需要,並廣泛聽取公眾、專家和有關部門的意見。
第二十四條國家實行城市公共交通線路經營許可制度。
對新開辟的線路、經營期限屆滿需要重新確定經營者的線路或者在經營期限內需要重新確定經營者的線路,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應當與經營者簽訂線路經營協議,並核發線路經營許可證。
禁止拍賣、重復授予線路經營許可證。
第二十五條線路經營協議應當包括線路、經營期限、站點、載客量、發車頻率、首發車和末班車時間、車輛數、車型等內容。其中,線路和經營期限應當在線路經營許可證中予以註明。
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線路經營協議中的發車頻率、首發車和末班車時間作出調整。
第二十六條從事線路經營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依法取得線路經營許可證後,方可從事線路經營:
(一)有獨立的法人資格;
(二)有符合線路經營要求的運營車輛、場站設施、運營資金;
(三)有合理、可行的線路經營方案;
(四)有與經營業務相適應並取得駕駛員客運服務資格證的駕駛員;
(五)有健全的客運服務、行車安全等方面的運營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條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對取得線路經營許可證的經營者,按照線路經營許可證確定的運營車輛的數量核發車輛運營證。
第二十八條從事公共交通服務的駕駛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並依法取得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核發的駕駛員客運服務資格證後,方可從事公共交通駕駛活動:
(一)年齡不超過60周歲,身體健康,無職業禁忌症;
(二)取得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並且3年內未發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
(三)經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考核合格。
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對被吊銷駕駛員客運服務資格證的駕駛員,自吊銷之日起5年內,不得核發駕駛員客運服務資格證。
從事公共交通服務的售票員、調度員經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第二十九條線路經營許可證、車輛運營證、駕駛員客運服務資格證不得塗改、出租、出借或者轉讓。
第三十條經營協議約定的經營期限屆滿前6個月,線路經營者可以向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申請延續經營期限;線路經營者運營服務狀況達到經營協議要求的,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在經營期限屆滿前3個月予以批准,並與經營者重新簽定經營協議。
第三十一條線路經營者因破產、解散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正常運營時,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保證公共交通服務的連續、穩定。
第三十二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因實行低票價、月票以及老年人、殘疾人等減免票措施形成的政策性虧損給予補貼。
第三十三條從事出租汽車經營的企業或者個人,應當符合運營車輛、資金、停車場所、駕駛員資格等有關條件,並依法取得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後,方可從事出租汽車經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公安部門等有關部門制定。
㈥ 國家的城市公共交通條例什麼時候出台
我還等著呢
㈦ 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的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未按照法定程序編制、審批、修改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城市軌道交通專項規劃的,由上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依法核發線路經營許可證的;
(二)拍賣、重復授予線路經營許可證的;
(三)未依法核發車輛運營證的;
(四)未依法核發駕駛員客運服務資格證的;
(五)未依法發放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的;
(六)發現未依法取得經營許可而從事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的單位和個人,不予查處或者接到舉報後不依法處理的。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塗改、出租、出借或者轉讓經營許可證、車輛運營證、駕駛員客運服務資格證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經營許可證及相應的車輛運營證、駕駛員客運服務資格證。
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線路經營許可證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經營許可證,沒收違法所得,並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經營許可證從事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運營,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線路經營者未經批准,擅自停業、歇業或者臨時歇業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線路經營許可證及相應的車輛運營證。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經營許可證及相應的車輛運營證、駕駛員客運服務資格證:
(一)運營車輛不符合有關標準的;
(二)未按照核準的線路、站點、班次運營的;
(三)強迫乘客乘車,甩客、敲詐乘客的。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經營者使用無客運服務資格證的駕駛員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經營許可證。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破壞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
(二)侵佔城市規劃確定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的;
(三)擅自移動、關閉、拆除城市公共交通設施或者挪作他用的。
第六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未按照有關規定建設安全監測保障系統或者未設置消防、防汛、防護、報警、救援器材和設備的;
(二)軌道交通經營者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對安全保障系統進行檢測、維修、更新和改造;
(三)未制定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的。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㈧ 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的第三章 設施建設
第十六條建設航空港、鐵路客運站、公路客運站、客運碼頭、城市道路、居住區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應當按照標准配套建設相應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
本條例所稱城市公共交通設施,是指公共交通場站、換乘樞紐、公共交通專用道、優先通行信號裝置、軌道交通設施等。
第十七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在軌道交通、換乘樞紐、場站建設以及車輛和設施裝備配置與更新等方面,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政府性基金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城市交通建設,並向城市公共交通傾斜。
第十八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城市規劃中確定相關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確定的停車場、車輛段、保養場、首末站、調度中心、控制中心、換乘樞紐等設施用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應當符合國家關於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定額指標的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城市規劃確定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
第十九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建設換乘樞紐,並配套相應的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場,配備指向標識、線路圖、時刻表、換乘指南等服務設施。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道路的實際狀況,開設公共汽車和電車專用道,設置公共汽車和電車優先通行信號系統,結合城市道路的新建、擴建和改建,在主幹道設置港灣式站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應當逐步擴大公共汽車和電車專用道的覆蓋范圍,確保公共汽車和電車的優先通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
第二十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建設公共交通線路運行顯示系統、多媒體綜合查詢系統、乘客服務信息系統。
第二十一條公共交通場站的所有權人應當採用招標方式確定場站管理單位。場站管理單位應當制定運營管理制度,維護公共交通場站內的運營秩序,保障安全暢通。
進入公共交通場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場站運營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城市公共交通設施,不得擅自移動、關閉、拆除城市公共交通設施或者挪作他用。
㈨ 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的第五章 服務質量和安全責任
第三十四條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乘客對經營者運營服務質量進行評議,並將評議結果記入信用檔案。
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將評議結果向社會公布,並作為撤銷線路經營許可的依據之一。
第三十五條經營者應當加強對運營車輛的檢查、保養和維修,保證運營車輛符合下列要求:
(一)技術性能和設施完好,並符合機動車安全、污染物排放等標准;
(二)車輛整潔,符合相關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
(三)按照規定放置運營服務的相關許可證件;
(四)按照規定設置指示標志、價格表、投訴電話等。
第三十六條經營者應當加強對駕駛員、售票員、調度員的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駕駛員、售票員、調度員從事運營服務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執行有關服務規范;
(二)按照核準的線路、站點、班次運營,不得擅自變更;
(三)不得強迫乘客乘車,不得甩客、敲詐乘客。
第三十七條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檢查各項安全防範措施落實情況,保證運營安全,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並制定具體的城市公共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第三十八條軌道交通建設單位和經營者應當保證安全資金投入,設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制定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救援器材設備,定期組織演練,並依法承擔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的安全責任。
軌道交通經營者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向乘客宣傳安全乘運的知識和要求。
第三十九條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建設安全監測保障系統,並設置消防、防汛、防護、報警、救援等器材和設備。
軌道交通經營者定期對軌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統進行檢測、維修、更新和改造,保證其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第四十條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安全保護區。在安全保護區內進行可能影響安全運營作業的,作業單位應當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護方案,在徵得軌道交通經營者的同意後,方可申請辦理有關的行政許可手續。
第四十一條發生自然災害、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安全事故以及其他突發事件後,經營者應當啟動城市公共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搶救傷者、排除障礙、恢復正常運行,並及時、如實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四十二條經營者應當按照規定的收費標准向乘客收取費用,並出具省級稅務部門監制的稅務發票。
㈩ 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規范城市公共交通秩序,保障運營安全,維護乘客、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城市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的制定、設施的建設、線路的經營、服務質量和安全責任以及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業。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採取有效措施,提高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優化運營結構,確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為公眾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經濟舒適的公共交通服務。
第四條城市公共交通應當遵循統籌規劃、政府主導、積極扶持、有序競爭、方便群眾的原則。
第五條國家鼓勵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方式,改進公共交通系統,推進智能化公共交通體系建設。
第六條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公共交通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監督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監督管理工作。
出租汽車由城市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具體管理部門由城市人民政府確定。
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的行為進行檢舉、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