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網路電台規章制度

網路電台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1-12-30 17:54:19

『壹』 誰知道如何查找廣電總局發放的各種規章制度

見參考資來料:
相關法律自

行政法規

·電影管理條例

·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

部門規章

·《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補充規定二

·《電影企業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

·《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

·關於廢止部分法規性文件的決定

·廣播電影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辦法

更多>>

規范性文件

·廣電總局關於發布《有線廣播電視光纜干線網傳輸設備安裝驗收規范》的通知

·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參與、主辦或播出全國性或跨省(區、市)賽事等活動管理的通知

·廣電總局關於發布《電視演播室燈光系統設計規范》的通知

·廣電總局關於發布《聲音素材交換——Hi8格式的技術規范》一項廣播電影電視行業標準的通知

·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畫片審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

更多>>

『貳』 南京財經大學廣播台的規章制度

一、廣播台的工作時間為一周六天,每天播音分早、中、晚三次。早晨播音內容為錄播新聞,時間為六點三十至七點三十;中午節目為午間資詢,時間為十二點至十二點三十;下午播音內容為每組各自節目,時間為五點四十至六點二十。
二、每天節目要准時播出,播音員不得曠播、漏播,不得遲到、早退。如有特殊情況,應先和其他工作人員協調並得到台長或副台長同意後方可調換。
三、各節目組在完成當天節目後要搞好台內衛生,為各節目組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四、各節目組要按照《南京財經大學廣播台操作規程》的規定操作機器,做完節目後要按順序關機,離開廣播台務必要關閉總電源,鎖好門窗。
五、廣播台例會時間為每周一13:00開始,所有成員不得無故遲到,特殊情況應事先向台長請假並獲得許可。
六、當天值班播音員去黨委宣傳部領取當天報刊雜志。
七、廣播台設立雜志、CD借閱規則,並由專人負責雜志管理。每次借閱和歸還雜志必須登記在指定記錄在電子表格上。
八、廣播台定期購買CD、磁帶和MD等,由專人負責整理,每次節目結束必須將其歸還到位。
九、不得帶非廣播台人員不得進入播音間。
十、不得在播音間內喝水和吃東西
十一、必須按值班表值班並保持台內整潔,如有特殊情況,必須與其他人員協調,並得到台長或副台長的批准方可調換。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組織機構
南京財經大學廣播台是黨委宣傳部直接指導的社團。
第二條 宗旨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致力於黨的路線、方針、學校的政策與教育方向,弘揚校園文化,反映師生心聲,校內各部門動態,集合社會新聞、體育新聞、娛樂等方面的資訊,豐富學生生活,為豐富校園文化作出貢獻。
第三條 總任務
學習播音知識,開展廣播實踐活動,為學校宣傳工作服務。
第四條 基本任務
1.學習和貫徹黨的基本路線與方針政策,掌握廣播理論實踐的基本知識;
2.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以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3.反映學校師生情況,做好師生間的橋梁工作;
4.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宣傳我校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科研成果,
5.積極做好新聞采訪、編輯播音稿件、廣播報道工作。
第二章職能劃分
第五條原則
廣播台採取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民主測評、綜合考核後選舉產生台長、副台長、台長助理(福建路校區)以及秘書長等。
台長職責:
1.接受分管廣播台老師的領導,發揮上傳下達作用;
2.組織日常活動;
3.負責對外聯系,加強對外聯合,增進與各高校廣播台和省級廣播電台的合作與交流。
副台長職責:
1.組織籌備每次例會,並在例會上匯報情況,做好對外宣傳;
2.對廣播工作實施監督,對值班、會議出勤進行考核,記錄播音員工作情況(材料經過黨委宣傳部審評後送到各院系存檔)。
台長助理(福建路校區)職責:
1.制定工作計劃,聽取播音員工作報告;
2.組織各項活動,並做好會議記錄;
3.財務,有詳細的財務記錄,負責考核記分。
秘書長職責:
1.制定工作計劃,聽取播音員工作報告
2.組織各項活動,並做好會議記錄;
3.有詳細的財務記錄,負責考核記分。
4.負責廣播台各類文件的起草、整理、保管工作;
第三章 權利義務
第六條 公開招聘
每學年面向全校公開招聘對播音有興趣的同學,試用三個月後經過考核正式加入校廣播台(詳見《南京財經大學廣播台招新細則》)。
第七條 基本條件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較高的政治條件;
2.熱愛廣播事業,具有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分析能力;
3.能吃苦耐勞,有事業心和責任心;
4.學習成績在班上屬於中上水平。
第八條 權利
1.憑廣播台記者證在全校采訪;
2.經有關負責人同意,列席各項活動和會議;
3.有對學校工作提合理化建議的權利;
4.有選舉和被選舉權;
5.有參加年度評優的資格,突出表現者有受獎勵的權利;
6.綜合測評中有按規定加分的權利;
第九條 義務
1.必須樹立較強的新聞宣傳意識,不斷鑽研播音專業知識,提高播音水平;
2.必須遵守校紀校規和廣播台規章制度,若有違紀,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
3.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保持良好的成績
4.按時高質量嚴格完成各組基本播音任務;
5.按時完成黨委宣傳部以及其他部門領導布置的任務;
第十條 評優
1.以《南京財經大學廣播台播音員考核細則》為基礎建立個人檔案,實行亮化考核
2.年末根據個人檔案總分高低15%的比例評優,詳見《南京財經大學廣播台播音員考核細則》
第十一條 紀律
1.加入和退出廣播台必須履行一定的組織手續
2.廣播台記者證只作為本人采訪憑證,不得轉借他人或作他用
3.無故缺席集體活動或值班三次以上(含三次),不能認真完成廣播任務者,學習成績下降或考試不及格者,勸其退出廣播台或除名。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本章程最終解釋權歸屬黨委宣傳部。 扣分項目:
1.無故曠播(含早間和晚間)未與台長事先請假一次扣20分;
2.無故曠會(包括例會和各類緊急會議)未與台長事先請假,一次扣10分,開會遲到(包括例會和各類緊急會議)10分鍾以上,一次扣5分;
3.無故不履行值班義務且未與台長事先請假一次扣10分;
4.每組做完節目未履行打掃衛生義務一次扣5分;
5.每組值班人員未履行拖地義務一次扣5分;
6.未經允許帶非播音員進播音間一次扣30分並嚴重警告;
7.未經允許播出尋物啟事及各類商業廣告、通知一次扣10分;
8.外借資料不歸還一次扣5分;
9.在播音間喝水一次扣5分;
加分項目:
1.提出建設性建議或為我台完成額外工作加5-20分;
2.跟蹤其他活動進行采訪一次加5分;
3.每月優秀欄目組加10分;
學期平均分數低於六十分者不參加社團積極分子和優秀播音員的評比;優秀播音員評選,以亮化考核為基礎,採取全體播音員投票制度,民主評出。
優秀欄目組由節目策劃部對各組節目錄音進行審核確定。 南京財經大學廣播台記者證系南京財經大學廣播台為方便播音員記者進行新聞采訪而提供的身份證明。為了規范記者證的使用,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特製定如下規定。
1.記者證只能用於廣播台的新聞采訪活動相關的場合,任何人不得利用記者證謀取個人方便和私利。違者一經發現,將被收回記者證,並勒令其退出廣播台。
2.記者證僅限本人使用不得轉借他人
3.愛惜記者證,不得隨意在記者證上寫劃,更不允許隨意塗改,如果發現原件有錯誤,立刻告知廣播台,以便更換
4.記者證一旦丟失,不得自製,應立即到廣播台掛失,以防被他人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5.廣播員若退出廣播台,其記者證要及時到廣播台蓋章作廢。
6.此規定解釋權歸屬南財黨委宣傳部、廣播台,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叄』 違反無線電管理法規和規章制度要承擔哪些責任

刑法》第二百八十八條【擾亂無線電管理秩序罪】違反國家規定,擅自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或者擅自使用無線電頻率,干擾無線電通訊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肆』 校園之聲網路電台的電台大事記

1月 中國校園之聲設立優秀聽友投票官網,開始組織進行月度優秀聽友評選;
中國校園之聲LOGO更改為紅色中英對照「中國校園之聲 CHINA CAMPUS RADIO」簡稱CCR;
3月 電台增設【520圖書館】讓當家更好的提高專業知識;
4月 中國校園之聲廣告合作平台--校園E條街-隆重開張, 淘寶廣告位開始對外招商;
5月 電台各大規章制度全面更新,電台規范化管理又進一台階;
6月 第二季暑期實習生拉開帷幕;6月18日,電台24小時全網直播試行! 6月28日,中國校園之聲新浪微電台華麗上線,玩微博,聽節目兩不誤;
7月 七夕情人節特別節目:愛就在身邊;電台與聖馬可合唱團合作正式開始;7月29日,中國校園之聲入駐國內最受歡迎的手機音樂播放軟體天天動聽,同日清泉王子胡夏做客中國校園之聲; 中國校園之聲聯手騰訊評論頻道打造流行評論節目《最in話題》.
8月 中國校園之聲對外開設免費播音主持相關軟體培訓.
10月 中國校園之聲新聞在線對外開放,實現聽電台看新聞兩不誤.
10月10日 中國校園之聲舉辦「forever love」主題台慶活動;
11月 電台導航系統改版,分為常用導航、收聽和閱讀、在線辦公三大板塊.電台開設台長信箱,聽友可留言直接對話台長. 校園E條街改版開張,主打明星周邊. 1月 中國校園之聲廣告平台開放;
2月 中國校園之聲舉辦首屆簡歷大賽;
3月 FM102.0主持人向前、品味廣播聯盟主持人梓楓加盟中國校園之聲;
4月 中國校園之聲開展「反腐倡廉」主題微公益活動;
5月 電台正式使用協同OA辦公系統.
8月 中國校園之聲全國最大的手機收聽軟體入駐蜻蜓FM.
9月 中國校園之聲入駐騰訊微電台,並且正式開通微信互動;
10月 中國校園之聲舉辦以「三菜一湯」為主題的三周年台慶特別節目晚會
11月 網路進行全面更新;電台開始首輪工作人員微博認證;
12月 中國校園之聲官方微信正式認證;中國校園之聲新增酷狗收聽方式; 1月 開始採用新版網站系統,與陽光企業網站管理系統合並發布.3月開始採用規范的文件發布平台.4月 開始設計使用郵件通訊及相關事務處理流程規范.5月始推廣採用郵件通訊系統,並有流程規范.
10月 中國校園之聲兩周年晚會成功舉辦,全國50多家實體媒體同祝福. 1月 電台首個元旦晚會圓滿成功!
2月 YOYO任代理台長,對節目進行改革,節目類型更加多樣化,內容更進一步貼近大學生.本次改版包括電台內部及網站改版.台長、副台長,播音部、編導部、策劃部、宣傳部、技術部、外聯部負責人就職.校園之聲網路電台與安徽師范大學藍天BBS開始高校聯盟.
3月 「中國校園之聲網路電台」正式被採用.
4月 電台網站開始全面改版,意義空前,電台開始全面走上正軌,效果空前.電台開始實行節目組制度,並在全國開展高校聯盟,首批加入聯盟的高校有安師大、安徽商貿、蕪湖高校、長春理工大學、湖南大學等.同月,電台首屆「我型我秀」活動頒獎典禮-我與春天有個約會也圓滿謝幕.
5月 電台開始使用月度主題, 當月主題是 愛到「風」狂!六月:不一樣的夏天;七月:繽紛假期,你我共享;八月:重新出發;九月:3D生活:低碳、低壓、低調;十月:拾夢;電台首頁再度改版,與主題月跟進.
10月 電台再見夢的起點,一起拾夢.一周年晚會轟轟烈烈上演.前輩應邀嘉賓紛紛回台共慶周歲.網上報名系統、電子考核系統、電子檔案系統開始上線,電台管理進入電子化時代.
11月 電台開始新一年的征程,內部架構進行重新調整.12月始,電台開始重視活動的籌辦,當月舉辦各種諸如艾滋病日、聖誕節等主題活動. 10月10日,中國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在校大三學生湯盛根創辦「心空」網路電台.
10月 「心空」網路電台論壇開始架設並於當天對外開放作為聽友交流互動平台.主播小宇開始首度發聲,並通過互聯網向全球聽友同步傳遞美好.「心空」網路電台論壇互動平台正式開通,聽友可以通過平台與主播同步互動.電台開始第一季招聘,迎來了小遠、小Q(晟晟)、小希、弋北、譚媛、婁婁.擴建,開設各大宣傳版塊,如博客、貼吧、空間、校內(人人網)、並開始聯誼.電台最初開設節目有:音樂類、情感類、新聞資訊類、情感類、笑話類等.
11月 電台開展首次大型晚會,光棍節特別活動--「脫光之夜」,反響良好.電台開通人人網公共主頁.電台進行組織變革,管理結構漸為清晰,小希升副台長.邀請任飛作為電台的榮譽主播.邀請夏梓昂、Xuan子等電台知名NJ作為電台主播.
12月 電台因發展的需要,與原來的重慶陽光網路電台合並,正式更名為校園之聲網路電台.電台成功搬家.12月5日起在全國開展首次對外活動---「我型我秀」,通過這次活動選拔出電台形象代言人-陸鈞彥.

『伍』 廣播室的規章制度有哪些詳細一點

廣播室管理制度

一、廣播室必須有專人管理,責任到位。
二、廣播室設備應統一編號,登記入帳,做到帳物相符,室內設備安裝應科學、有序。
三、公司廣播設備為管理市場專用,不得私自將設備外借或私用。
四、愛護廣播設備,嚴格按規程操作,認真做好設備的防塵、防潮和日常保養工作,如有設備損壞,應立即進行維修,以保證設備經常處於可使用狀態,經批准報廢報損的設備,按報廢報損制度執行。
五、各種廣播設備未經有關領導同意,不得私自使用,經批准出借的設備,按出借制度執行。
六、廣播內容要配合服裝市場的工作,廣播內容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播放的音樂要健康向上,能活躍學生身心。
七、日常活動的播音,廣告,通知,招認等內容。
八、音響器材使用要規范,要愛護音響設備器材,避免人為損壞。
九、廣播室要保持室內整潔,切實作好防火、防盜工作,做到責任到人。
十、做好安全防範工作,下班前關閉電源開關和門窗
窗口|列印本頁|瀏覽:513 |添加時間:2008-11-17廣播室規章制度1、台長職責:管理成員,管理廣播室的紀律和履行自己的職務。2、副台長的職責:幫助台長管理成員,安排打掃衛生及整理廣播站物品。3、播音員應遵守以下條例:①播音員必須按照時間表來值放,不得遲到,不能隨意帶非廣播成員進放廣播室。②如有人點歌,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傍晚5:30—6:00,過了這個時間就不能再點歌,除非有特殊情況,點歌者應在廣播室外填寫,再由廣播成員拿入廣播員讀放及點歌者要寫在自己的名字。③遵守廣播紀律,不得亂動電腦,不懂操作就得問。播音員上班遲到或不來,超過兩次,作記過處理。④播音員要服從指示、安排,認真實行職務,端正工作態度。⑤播音員上班必須帶上自己的工作證,如若有丟失,請即時到台長那報失補辦。⑥播音員值放,屬於什麼欄目的,要事先准備好稿子。4、自願遵守以上幾種條例,如有違者,給予相應的處罰。廣播台全體成員名單台長:倪凡 副台長:李春琴播音成員:張寶玉、劉彩虹、李美娟、黃麗琴操丹丹、萬曉婷、胡君燕、高婷、何阿珍 校團委
窗口|列印本頁|瀏覽:513 |添加時間:2008-11-17廣播室規章制度1、台長職責:管理成員,管理廣播室的紀律和履行自己的職務。2、副台長的職責:幫助台長管理成員,安排打掃衛生及整理廣播站物品。3、播音員應遵守以下條例:①播音員必須按照時間表來值放,不得遲到,不能隨意帶非廣播成員進放廣播室。②如有人點歌,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傍晚5:30—6:00,過了這個時間就不能再點歌,除非有特殊情況,點歌者應在廣播室外填寫,再由廣播成員拿入廣播員讀放及點歌者要寫在自己的名字。③遵守廣播紀律,不得亂動電腦,不懂操作就得問。播音員上班遲到或不來,超過兩次,作記過處理。④播音員要服從指示、安排,認真實行職務,端正工作態度。⑤播音員上班必須帶上自己的工作證,如若有丟失,請即時到台長那報失補辦。⑥播音員值放,屬於什麼欄目的,要事先准備好稿子。4、自願遵守以上幾種條例,如有違者,給予相應的處罰。廣播台全體成員名單台長:倪凡 副台長:李春琴播音成員:張寶玉、劉彩虹、李美娟、黃麗琴操丹丹、萬曉婷、胡君燕、高婷、何阿珍 校團委

『陸』 什麼是網路新聞宣傳管理制度

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全文)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信息產業部今天聯合發布《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規定全文如下:

第一條為了促進我國互聯網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規范互聯網站登載新聞的業務,維護互聯網新聞的真實性、准確性、合法性,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互聯網站。

本規定所稱登載新聞,是指通過互聯網發布和轉載新聞。

第三條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

國家保護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負責全國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依照本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中央新聞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屬新聞單位依法建立的互聯網站(以下簡稱新聞網站),經批准可以從事登載新聞業務。其他新聞單位不單獨建立新聞網站,經批准可以在中央新聞單位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建立的新聞網站建立新聞網頁從事登載新聞業務。

第六條新聞單位建立新聞網站(頁)從事登載新聞業務,應當依照下列規定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審核批准:

(一)中央新聞單位建立新聞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審核批准。

(二)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建立新聞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准。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屬新聞單位建立新聞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審核同意,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准。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新聞單位在中央新聞單位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的新聞網站建立新聞網頁從事登載新聞業務,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審核批准,並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備案。

第七條非新聞單位依法建立的綜合性互聯網站(以下簡稱綜合性非新聞單位網站),具備本規定第九條所列條件的,經批准可以從事登載中央新聞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的業務,但不得登載自行采寫的新聞和其他來源的新聞。非新聞單位依法建立的其他互聯網站,不得從事登載新聞業務。

第八條綜合性非新聞單位網站依照本規定第七條從事登載新聞業務,應當經主辦單位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審核同意,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准。

第九條綜合性非新聞單位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宗旨及規章制度;

(二)有必要的新聞編輯機構、資金、設備及場所;

(三)有具相關新聞工作經驗和中級以上新聞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專職新聞編輯負責人,並有相應數量的具有中級以上新聞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專職新聞編輯人員;

(四)有符合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的新聞信息來源。

第十條互聯網站申請從事登載新聞業務,應當填寫並提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統一制發的《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申請表》。

第十一條綜合性非新聞單位網站從事登載中央新聞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的業務,應當同上述有關新聞單位簽訂協議,並將協議副本報主辦單位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備案。

第十二條綜合性非新聞單位網站登載中央新聞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應當註明新聞來源和日期。

第十三條互聯網站登載的新聞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

(三)損害國家的榮譽和利益;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宣揚封建迷信;

(六)散布謠言,編造和傳播假新聞,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

(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九)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十四條互聯網站鏈接境外新聞網站,登載境外新聞媒體和互聯網站發布的新聞,必須另行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准。

第十五條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已取得從事登載新聞業務資格的,情節嚴重的,撤消其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資格:

(一)未取得從事登載新聞業務資格,擅自登載新聞的;

(二)綜合性非新聞單位網站登載自行采寫的新聞或者登載不符合本規定第七條規定來源的新聞的,或者未註明新聞來源的;

(三)綜合性非新聞單位網站未與中央新聞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簽訂協議擅自登載其發布的新聞,或者簽訂的協議未履行備案手續的;

(四)未經批准,擅自鏈接境外新聞網站,登載境外新聞媒體和互聯網站發布的新聞的。

第十六條互聯網站登載的新聞含有本規定第十三條所列內容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七條互聯網站登載新聞含有本規定第十三條所列內容之一或者有本規定第十五條所列情形之一的,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責令關閉網站。並吊銷其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第十八條在本規定施行前已經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互聯網站,應當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60日內依照本規定辦理相應的手續。

第十九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柒』 請提供有關市級電視台的管理制度(全套)

可能土豆網有~!!

『捌』 請問哪位有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章制度就是做備案用的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滿足公眾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的需求,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的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新聞信息,是指時政類新聞信息,包括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事件的報道、評論。

本規定所稱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包括通過互聯網登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和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

第三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國家鼓勵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傳播有益於提高民族素質、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健康、文明的新聞信息。

第四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管全國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的設立

第五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分為以下三類:

(一)新聞單位設立的登載超出本單位已刊登播發的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二)非新聞單位設立的轉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三)新聞單位設立的登載本單位已刊登播發的新聞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根據《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和有關行政法規,設立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審批。

設立本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備案。

第六條 新聞單位與非新聞單位合作設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新聞單位擁有的股權不低於51%的,視為新聞單位設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新聞單位擁有的股權低於51%的,視為非新聞單位設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第七條 設立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健全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章制度;

(二)有5名以上在新聞單位從事新聞工作3年以上的專職新聞編輯人員;

(三)有必要的場所、設備和資金,資金來源應當合法。

可以申請設立前款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的機構,應當是中央新聞單位,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屬新聞單位。

審批設立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除應當依照本條規定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關於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發展的總量、結構、布局的要求。

第八條 設立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除應當具備本規定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三)項規定條件外,還應當有10名以上專職新聞編輯人員;其中,在新聞單位從事新聞工作3年以上的新聞編輯人員不少於5名。

可以申請設立前款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的組織,應當是依法設立2年以上的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法人,並在最近2年內沒有因違反有關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申請組織為企業法人的,注冊資本應當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

審批設立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除應當依照本條規定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關於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行業發展的總量、結構、布局的要求。

第九條 任何組織不得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與境內外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企業進行涉及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合作,應當報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

第十條 申請設立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填寫申請登記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章制度;

(二)場所的產權證明或者使用權證明和資金的來源、數額證明;

(三)新聞編輯人員的從業資格證明。

申請設立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的機構,還應當提交新聞單位資質證明;申請設立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的組織,還應當提交法人資格證明。

第十一條 申請設立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中央新聞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屬新聞單位以及非新聞單位應當通過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提出申請。

通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提出申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日內進行實地檢查,提出初審意見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應當自收到初審意見之日起40 日內作出決定。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提出申請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40 日內進行實地檢查,作出決定。批準的,發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不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十二條 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屬於中央新聞單位設立的,應當自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之日起1個月內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備案;屬於其他新聞單位設立的,應當自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之日起1個月內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備案。

辦理備案時,應當填寫備案登記表,並提交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章制度和新聞單位資質證明。

第十三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依照本規定設立後,應當依照有關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的行政法規向電信主管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四條 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股權構成、服務項目、網站網址等事項的,應當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申請換發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根據電信管理的有關規定,需報電信主管部門批准或者需要電信主管部門辦理許可證或者備案變更手續的,依照有關規定辦理。

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股權構成、網站網址等事項的,應當向原備案機關重新備案;但是,股權構成變更後,新聞單位擁有的股權低於51%的,應當依照本規定辦理許可手續。根據電信管理的有關規定,需報電信主管部門批准或者需要電信主管部門辦理許可證或者備案變更手續的,依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章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規范

第十五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按照核定的服務項目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

第十六條 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轉載新聞信息或者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應當轉載、發送中央新聞單位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信息,並應當註明新聞信息來源,不得歪曲原新聞信息的內容。

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不得登載自行采編的新聞信息。

第十七條 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轉載新聞信息,應當與中央新聞單位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簽訂

書面協議。中央新聞單位設立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將協議副本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備案;其他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將協議副本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備案。

中央新聞單位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簽訂前款規定的協議,應當核驗對方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不得向沒有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提供新聞信息。

第十八條 中央新聞單位與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開展除供稿之外的互聯網新聞業務合作,應當在開展合作業務10日前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報告;其他新聞單位與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開展除供稿之外的互聯網新聞業務合作,應當在開展合作業務10日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報告。

第十九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登載、發送的新聞信息或者提供的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煽動非法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

(十)以非法民間組織名義活動的;

(十一)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二十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建立新聞信息內容管理責任制度。不得登載、發送含有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第一款、第十九條規定內容的新聞信息;發現提供的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中含有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第一款、第十九條規定內容的,應當立即刪除,保存有關記錄,並在有關部門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

第二十一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記錄所登載、發送的新聞信息內容及其時間、互聯網地址,記錄備份應當至少保存60日,並在有關部門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二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依法對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有關單位、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依法進行實地檢查時,應當出示執法證件。

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應當對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進行監督;發現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登載、發送的新聞信息或者提供的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中含有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第一款、第十九條規定內容的,應當通知其刪除。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立即刪除,保存有關記錄,並在有關部門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

第二十四條 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屬於中央新聞單位設立的,應當每年在規定期限內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提交年度業務報告;屬於其他新聞單位或者非新聞單位設立的,應當每年在規定期限內通過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提交年度業務報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根據報告情況,可以對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的管理制度、人員資質、服務內容等進行檢查。

第二十五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接受公眾監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應當公布舉報網站網址、電話,接受公眾舉報並依法處理;屬於其他部門職責范圍的舉報,應當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擅自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或者違反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超出核定的服務項目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的,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依據各自職權責令停止違法活動,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電信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的書面認定意見,按照有關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停止其互聯網信息服務或者責令互聯網接入服務者停止接入服務。

第二十七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登載、發送的新聞信息含有本規定第十九條禁止內容,或者拒不履行刪除義務的,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電信主管部門根據有關主管部門的書面認定意見,按照有關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停止其互聯網信息服務或者責令互聯網接入服務者停止接入服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登載、發送的新聞信息含有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內容的,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依據各自職權依照前款規定的處罰種類、幅度予以處罰。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轉載來源不合法的新聞信息、登載自行采編的新聞信息或者歪曲原新聞信息內容的,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依據各自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未註明新聞信息來源的,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依據各自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依據各自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履行備案義務的;

(二)未履行報告義務的;

(三)未履行記錄、記錄備份保存或者提供義務的。

第三十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向沒有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提供新聞信息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一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以及電信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所稱新聞單位是指依法設立的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和通訊社;其中,中央新聞單位包括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設立的新聞單位。

第三十三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完)

『玖』 求傳媒社團的規章制度

給你個範文把: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麥田影視戲劇傳媒社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麥田影視戲劇傳媒社是校學生社團聯合會領導下的面向民院在校大學生,為推動校園文化發展而創立的文藝類社團。

第二條 社團宗旨:立足校園,面向社會;通過開展表演教學,音樂話劇,影視創作,公益演出等活動。豐富廣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完善校園文化體系,推動校內外公益演出,促進學生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

第三條 指導思想:培養興趣、彰顯特色、互助友愛。

第四條 社團目的:培養同學們普通話語言表達水平,提高表演能力,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公益道德。

第二章 社團規章制度

第五條 社團領導成員一月開一次大會,對本月所舉辦的活動予以總結,並安排下月活動。

第六條 凡社團正式會員每月開設影視傳媒培訓課一次(包括導演、攝影、編劇、創意策劃等)每次兩節,上課前五至十分鍾為吸收會員意見和建議時間。

第七條 社團各項活動由主要領導人員商討實施。

第八條 活動過程中,各幹部、會員應積極主動配合工作,各盡其責,齊心協力,每個人都要有集體主義精神。

第九條 活動中,社團成員不得與相關活動單位人士發生矛盾,不得隨意動用其物品,否則後果自負。

第十條 本社團財務一律公開。

第十一條 經費來源:會費、社會贊助、捐贈以及院校撥款。

第三章 活動與任務

第十二條 認真開展影視戲劇活動,結合會員自身興趣特點,因材施教,使其學有所成,學有所樂。

第十三條 積極組織參加文化藝術交流和演出比賽。

第十四條 認真完成上級下達的活動任務。

第十五條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或與其他兄弟院校、機關單位聯合舉辦公益文化活動。

第四章 社團機構與會員

第十六條 凡屬於我校在籍大學生有影視戲劇愛好,有志於公益事業並承認社團章程,經學校組織審核即可成為本社會員,每年一屆。

第十七條 社員權利:
1、有社內選舉與被選舉權。
2、有參加社團一切活動的權利,條件限制時服從安排。
3、對社團工作進行監督和批評的權利。
4、入社自由以及書面申請退社。

第十八條 社員義務:

1、遵守社團章程

2、積極參加社團組織的教學演出活動,無故勿缺,有正當理由向社長(或董事會)做出申請。

3、主動向社團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

4、支持社團各項比賽。

5、宣傳社團宗旨,維護社團聲譽形象,不得做出有損社團形象的事。

6、社長(或董事會)保留罷免權。

第十九條 新任社長(或董事會)從各負責人中選出,副社長(或理事會)從各部負責人中選出。社長擁有對工作不積極,能力不強的負責人的職務的罷免權。社員若有意參加負責人競選,請交書面申請一份,內容必須包含個人簡介、盡責宣言自己所競選的職務。

第二十條 社團下設:

社長一名(董事會三名)、副社長兩名(理事會兩名)、各部門負責人、部長助理及社員。

第二十一條 職責:

社長(或董事會) 全面管理社團;擬定每學期的工作計劃,做好學期總結,並向上級匯報。協調組織幹部工作,主持各項會議等。

副社長(或理事會) 全力協助社長開展工作,管理社費,登記社員意見和建議以及活動的出勤率,管理社員的實事檔案。外聯、統計和單項活動的策劃與總結等。

策劃部:策劃出有創意的社團內活動安排及每學期的工作計劃。

宣傳部:負責社團內的一切宣傳工作和收集匯報社員意見和建議。

財務部:負責社內一切財務收支的管理。

人事部:主管社團內人力資源的調度和人員的分配工作。

音樂部:製作音樂劇、廣播劇、影視配音,原創翻唱歌曲的錄制及後期音效和MIDI製作。

影視部:內設劇務組、攝制組、節目組、創作組、製作組等小組,執行本部門的影視作品(dv劇、音樂mv、紀錄片等)

美工部:處理社內一切相關的圖片工作,FLASH製作,3D MAX等。

網路工程部:社團網站、網路電台的建設與維護以及與網路相關的工作。

外聯部:負責社團活動對外安排。

第二十二條 社團各項事物分工到人,各盡其責,並積極協調幫助其他各部門的工作,為社團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麥田影視戲劇傳媒社

2007年9月

『拾』 無線電台執照管理規定的個人業余無線電台管理辦法

業余無線電台管理辦法
《業余無線電台管理辦法》已經2012年10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第26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業余無線電台的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促進業余無線電活動的有序開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置、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對業余無線電台實施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本辦法所稱業余無線電台,是指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確定的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所需的發信機、收信機或者發信機與收信機的組合(包括附屬設備)。第三條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依法對業余無線電台實施監督管理。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和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統稱無線電管理機構。第四條設置業余無線電台,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取得業余無線電台執照。國家鼓勵和支持業余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研究、普及和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下的應急無線電通信活動。依法設置的業余無線電台受國家法律保護。
第二章業余無線電台設置審批
第五條國家對業余無線電台實施分類管理。業余無線電台分類管理規定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另行制定。第六條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熟悉無線電管理規定;(二)具備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規定的操作技術能力;(三)無線電發射設備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准;(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單位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其業余無線電台負責人應當具備前款第一項規定的條件,技術負責人應當具備前款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條件。個人申請設置具有發信功能的業余無線電台的,應當年滿十八周歲。第七條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應當向設台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提交下列書面材料:(一)《業余無線電台設置(變更)申請表》;(二)《業余無線電台技術資料申報表》;(三)個人身份證明或者設台單位證明材料的原件、復印件。申請人為單位的,還應當提交其業余無線電台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身份證明材料的原件、復印件;(四)具備相應操作技術能力證明材料的原件、復印件。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在驗證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證明材料的真實性後,應當及時將原件退還申請人。第八條設置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通信的業余無線電台,由設台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設置通信范圍涉及兩個以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涉及境外的業余無線電台,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可以委託設台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負責除業余信標台、用於衛星業余業務的空間業余無線電台(「用於衛星業余業務的空間業余無線電台」以下簡稱「空間業余無線電台」)等特殊業余無線電台以外的業余無線電台的設置審批,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第九條設置空間業余無線電台,應當符合本辦法和空間電台管理的相關規定。第十條業余中繼台的設置和技術參數等應當符合國家以及設台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的規定。業余中繼台應當設專人負責監控和管理工作,配備有效的遙控手段。第十一條業余無線電台無線電發射設備應當依法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准證》。申請人可以使用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的自製、改裝、拼裝的無線電發射設備辦理審批手續。對業余無線電台專用無線電發射設備進行型號核准,應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中有關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指標的規定為依據。業余無線電台專用無線電發射設備不得用於其他無線電業務,其發射頻率應當在業余業務或者衛星業余業務頻段內。第十二條申請材料不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當場或者在五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和本辦法規定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當場或者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不符合規定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並說明理由。第十三條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統一印製。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有效期不超過五年。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有效期屆滿後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三十日以前向核發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辦理延續手續。第十四條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應當載明所核定的技術參數和發射設備等信息;單位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其執照還應當載明業余無線電台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業余無線電台的技術參數不得超出其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所核定的范圍。需要變更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核定內容的,應當向核發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辦理變更手續,換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第十五條終止使用業余無線電台的,應當向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注銷執照。第十六條禁止塗改、仿製、偽造、倒賣、出租或者出借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第十七條根據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的委託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自核發、換發、注銷執照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將相關情況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
第三章業余無線電台使用
第十八條使用業余無線電台,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熟悉無線電管理規定;(二)具備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規定的操作技術能力,取得相應操作技術能力證明。第十九條業余無線電台使用的頻率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業余業務、衛星業余業務作為次要業務使用頻率或者與其他主要業務共同使用頻率的,應當遵守無線電管理機構對該頻率的使用規定。業余無線電台在無線電管理機構核准其使用的頻段內,享有平等的頻率使用權。國家對業余無線電台免收無線電頻率佔用費。第二十條業余無線電台的通信對象應當限於業余無線電台。在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下,業余無線電台可以和非業余無線電台通信,但應當及時向所在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報告,其通信內容應當限於與搶險救災直接相關的緊急事務或者應急救援相關部門交辦的任務。第二十一條未經所在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批准,業余無線電台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廣播或者發射通播性質的信號。第二十二條業余無線電台在通信過程中應當使用明語及業余無線電領域公認的縮略語和簡語,數據文件交換應當使用公開的方式。但是,衛星業余業務中地面控制電台和空間電台之間交換的控制信號可以除外。業余無線電台試驗新的編碼、調制方式和數字通信協議等,應當事先公開並向所在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提交相關技術信息。第二十三條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應當對無線電發射設備進行有效監控,確保正常工作,保證能夠及時停止其造成的有害干擾。第二十四條業余中繼台應當向其覆蓋區域內的所有業余無線電台提供平等的服務,並將使用業余中繼台所需的各項技術參數公開。第二十五條依法設置的通信范圍涉及兩個以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涉及境外的業余無線電台,可以在設台地以外的地點進行異地發射操作,但應當遵守所在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的相關規定。第二十六條在業余無線電台操作培訓中,已接受無線電管理規定等培訓的人員,可以在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或者技術負責人的現場輔導下,在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核定范圍和國家有關業余無線電台操作許可權規定確定的范圍內,進行發射操作實習。第二十七條業余無線電台通信不得發送、接收與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無關的信號,不得傳播、公布無意接收的非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的信息。第二十八條業余無線電台供其設置人、使用人用於相互通信、技術研究和自我訓練。禁止利用業余無線電台從事下列活動:(一)發布、傳播違反法律或者公共道德的信息;(二)從事商業或者其他與營利有關的活動;(三)阻礙其他無線電台通信;(四)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活動。第二十九條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使用人應當加強自律,接受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其委託單位的指導、監督和檢查。第三十條業余無線電台的通信時間、通信頻率、通信模式和通信對象等內容應當記入電台日誌。電台日誌應當保留兩年,供無線電管理機構檢查。
第四章業余無線電台呼號
第三十一條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使用人應當正確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第三十二條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編制和分配。無線電管理機構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應當同時指配業余無線電台呼號。業余信標台和空間業余無線電台等特殊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指配,其他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由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指配。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已經為設置人指配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的,不另行為其指配其他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第三十三條業余無線電台在每次通信建立及結束時,應當主動發送本台呼號;在發信過程中應當至少每十分鍾發送本台呼號一次。業余中繼台應當周期性發送本台呼號,兩次發送的時間間隔不得超過十分鍾。第三十四條在他人設置的業余無線電台上進行發射操作或者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的業余無線電台在設台地以外的地點進行異地發射操作的,應當按照本辦法所附《業余無線電台呼號說明》的規定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第三十五條禁止盜用、轉讓、私自編制或者違法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第三十六條無線電管理機構依法注銷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應當同時注銷業余無線電台呼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在注銷五年後可以另行指配。業余無線電台執照被依法注銷後一年內,設置人又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指配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業余無線電台執照被依法注銷後一年內,設置人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可以申請使用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但應當事先徵得指配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的無線電管理機構的書面同意。設置人應當在取得業余無線電台執照後一個月內,向指配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的無線電管理機構備案。
第五章監督檢查
第三十七條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對業余無線電台實施監督檢查。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使用人應當配合。第三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其上級無線電管理機構可以撤銷執照:(一)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申請條件的申請人核發執照的;(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執照的;(三)依法可以撤銷執照的其他情形。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注銷執照:(一)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個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二)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三)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單位依法終止的;(四)業余無線電台執照依法被撤銷、吊銷的。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無線電管理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的規定處罰:(一)擅自設置、使用業余無線電台的;(二)干擾無線電業務的;(三)隨意變更核定項目,發送和接收與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無關的信號的。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警告或者三萬元以下的罰款:(一)塗改、仿製、偽造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或者倒賣、出租、出借及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二)盜用、出租、出借、轉讓、私自編制或者違法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的;(三)違法使用業余無線電台造成嚴重後果的;(四)以不正當手段取得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五)不再具備設置或者使用業余無線電台條件而繼續使用業余無線電台的;(六)向負責監督檢查的無線電管理機構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的真實材料的;(七)超出核定范圍使用頻率或者有其他違反頻率管理有關規定的行為的。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組織或者個人在境內設置、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其所在的國家或者地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相關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未簽訂相關協議的,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第四十三條本辦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本辦法施行前頒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照本辦法執行。

熱點內容
2014國際經濟法熱點 發布:2025-07-13 02:05:50 瀏覽:120
小學生法律知識競賽簡答題 發布:2025-07-13 02:05:48 瀏覽:264
勞動法公司工裝 發布:2025-07-13 01:59:08 瀏覽:915
屬於經濟法調整的 發布:2025-07-13 01:56:48 瀏覽:197
婚姻法24條貼吧 發布:2025-07-13 01:56:36 瀏覽:819
張金玉法學 發布:2025-07-13 01:47:10 瀏覽:779
高中道德作文 發布:2025-07-13 01:46:38 瀏覽:843
全國模範法官公示 發布:2025-07-13 01:40:52 瀏覽:657
律師雅稱 發布:2025-07-13 01:26:06 瀏覽:204
桐柏老法院 發布:2025-07-13 01:25:22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