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北京市政府規章

北京市政府規章

發布時間: 2022-03-11 14:14:27

『壹』 《北京市供熱採暖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216號)

北京抄市供熱採暖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216號)
http://ke..com/view/3298912.htm

『貳』 北京市政府142號令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42號)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三章 特別規定
第四章 保障與救濟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工資支付行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 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本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 行。

第三條 政府根據本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勞動力供求狀況,及時制定和發布本市工資水平 宏觀指導政策。

用人單位根據政府宏觀指導政策和本單位的經濟效益,在與勞動者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合理 確定和調整工資支付水平。

第四條 市和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部門)負責本行政區 域內工資支付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

市和區、縣人事部門按照職責,依法對本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工資支付 進行管理和監督。

第五條 各級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有關工資支付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進行 監督, 有權對用人單位違法支付工資行為提出意見或者向有關部門反映,並支持和幫助勞動者依法 維護其合法權益。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制定本單位的工資支付制度;制定工資支付制度應當徵求工 會或者職工代表的意見,並向本單位的全體勞動者公布。

工資支付制度應當主要規定下列事項:
(一)工資支付的項目、標准和形式;
(二)工資支付的周期和日期;
(三)工資扣除事項。

第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工資標准;工資標准可以根據勞動者 所在崗位或者所從事的工作確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有關工資標准調整、變更的事項。

用人單位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可以在集體合同中約定工資支付事項。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以貨幣形式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有價證券等代替貨幣支付。

用人單位應當將工資直接支付給勞動者本人。本市鼓勵和逐步推行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

銀行開立個人賬戶,通過銀行按月支付給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應當向其提供一份其本人的工資支付清單。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小時、日、周、月為周期支付工資。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計發工資的,應 當在工作任務完成後即時支付勞動者工資。但用人單位應當至少每月向勞動者支付一次工資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應當按照規定的日期足額支付,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支 付日期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的,應當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遵守本市最低工資的規定,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 准。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不得隨意扣除勞動者工資。

除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事項外,用人單位扣除勞動者工資應當符合集體合同、勞動 合同的約定或者本單位規章制度的規定。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按照前款規定扣除勞動者工資的 ,扣除後的余額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依法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一次性付 清勞動者工資。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資支付周期編制工資支付表,並至少保存二年備查。工 資支付 表應當主要包括用人單位名稱、勞動者姓名、支付時間以及支付項目和金額、加班工資金額 、應發金額、扣除項目和金額、實發金額等事項。

勞動者有權查詢本人的工資支付記錄。

第三章 特別規定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 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一)在日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 加班工資;

(二)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或 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 資。

第十五條 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用人單位安排其在標准 工作時 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根據本規定第十四條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計件單價的150%、200% 、300%支付加班工資。

第十六條 用人單位經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在綜合計算工時周期內,用人 單位應 當按照勞動者實際工作時間計算其工資;勞動者總實際工作時間超過總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 ,視為延長工作時間,應當按照本規定第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安排勞動 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本規定第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支付加班工資。

第十七條用人單位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不適用本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

第十八條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實行小時工資制。小時工資由用人單位與勞動 者協商確定,但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准。

用人單位招用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可以不執行本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但用人單位 安排 其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其小時工資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法定休假日小時 最低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和法定休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由市勞動保障部門 確定、調整和公布。

第十九條 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等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 付其工資。

第二十條 婦女節、青年節等部分公民節日期間,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休息、參加節日 活動的,應當視同其正常勞動支付工資;勞動者照常工作的,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十一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病休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 或 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第二十二條 勞動者在事假期間,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資。

第二十三條 勞動者生育或者施行計劃生育手術依法享受休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其工資。

勞動者因產前檢查和哺乳依法休假的,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其正常勞動支付工資。

第二十四條 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或者擔任集體協商代表履行代表 職責、參加集體協商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其正常勞動支付工資。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被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拘役適用緩刑、有期徒刑適用緩刑或者被 假釋、 監外執行、取保候審期間,用人單位未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繼續在原單位正常勞動的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以及本單位規章制度的規定支付其工資。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困難暫時無法按時支付工資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情 況,並經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協商一致後,可以延期支付工資,但最長不得超過30日。

第二十七條 非因勞動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停工、停業的,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 ,用人 單位應當按照提供正常勞動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勞動者提 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但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用人單位沒有 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勞動者基本生活費。國家 或者本市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八條 用人單位破產、終止或者解散的,經依法清算後的財產應當按照有關法律 、法規、規章的規定優先用於支付欠付的勞動者工資和社會保險費。

第二十九條 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企業、專業承包企業(以下統稱為發包單位)或者 勞務分 包企業,有發包、分包或者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的違法行為,該組織 或者個人拖欠勞動者工資時,發包單位或者勞務分包企業應當直接向勞動者支付所拖欠的工資。

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企業或者專業承包企業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或者分包價款,專業 承包企業或者勞務分包企業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在拖欠的工程款或者分包價款支付後,專業 承包企業和勞務分包企業應當將所得款項優先用於支付拖欠的勞動者工資。

第四章 保障與救濟
第三十條 本市建立企業欠薪應急保障制度。在本市重點行業的企業中試行設立工資預 留賬戶制度,企業預留部分資金專項用於發生欠薪時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應急保障。

試行設立工資預留賬戶的行業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具體管理辦法由市勞動保障部門會同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有權向勞動保障部門舉報,也可以依 法申請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

(一)未按照約定支付工資的;
(二)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工資的;
(三)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或者不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的;
(五)違反工資支付規定的其他情形。

本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勞動者發生有關工資支付爭議申請仲裁的,由人 事爭議仲裁機構受理並依法裁決;對其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二條 勞動保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工資支付違法行為的舉報處理制度,公布舉報 電話,為勞動者舉報提供便利條件。

勞動保障部門接到舉報後,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立案後應當及時 依法調查處理,並在60日內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

第三十三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對其中工資支付爭議事實清楚 且不及時支付會造成勞動者生活困難的,可以部分裁決先予支付。

第三十四條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北京市行政機關歸集 和公布 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的規定,將用人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剋扣、拖欠勞動者工資以及嚴 重干擾、阻撓、抗拒監督檢查等違法行為和處理情況,記入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系統。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 當全額支付勞動者應得工資,同時支付所欠工資25%的補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的;
(三)低於本市規定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和法定休假日小時最低工資 標准支付工資的。

有前款情形之一情節嚴重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責令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所欠工 資數額與25%補償金總和的二倍以內賠償金。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制定工資支付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由勞動保障部 門給予警告,並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按照《 北京市最低工資規定》處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在接受勞動保障部門監督檢查時,隱瞞事實真相,出具虛假工資 報表, 隱匿、毀滅工資支付記錄、拒絕提供相關資料,以及其他嚴重干擾、阻撓、抗拒勞動保障部 門監督檢查的,勞動保障部門視其情節輕重,可以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勞動保障部門工作人員接到舉報或者對用人單位違反工資支付規定、侵害 勞動者 權益的行為不及時查處,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 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 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第四十一條 本規定中所稱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 內從事的勞動。

第四十二條 剋扣工資是指除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的行為外,用人單位扣減勞動者工資的行為。

無故拖欠工資是指除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以及本規定第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以外,用人 單位延期支付工資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 勞動者的日工資按照國家工時制度的規定,每月以平均工作時間20.92天 折算,小時工資按日工資除以8小時折算。

第四十四條 根據本規定第十四條計算加班工資的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根據第十九條 支付勞 動者休假期間工資,以及根據第二十三條第一款支付勞動者產假、計劃生育手術假期間工資 ,應當按照下列原則確定:

(一)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工資標准確定;

(二)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以及休假期間工資標准 確定;

(三)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 依照前款確定的加班工資基數以及各種假期工資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五條 本規定自2004年1月22日起施行。1994年11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25號令發布、根據1997年12月31日市人民政府第12號令修改的《北京市最低工資規定》第九條同時廢止。 (完)

『叄』 北京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屬於A行政規章 B行政法規 C行政法律 D地方性法規

A行政規章

############

A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為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行政規章的效力低於五種法的形式,但同樣是我國法的淵源之一。

北京市是直轄市,其行政機關是人民政府,符合主體要求。

***********************

B行政法規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

顯然,北京市人民政府不是國務院,主體不適格。

***********************

C行政法律

法律:按照法律制定的機關及調整的對象和范圍不同,法律可分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

基本法津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規定和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帶有基本性和全面性的社會關系的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等。

一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或修改的,規定和調整除由基本法律調整以外的,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關系的法律,如《商標法》、《產品質量法》、《國家賠償法》等。

法律是依據憲法的原則和規定製定的,其地位低於憲法,但高於其他的法律淵源。

顯然法律(狹義)是不能由政府制定的,更不用說地方政府了,行政法律的制定主體一定是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

********************

D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具有地方性,只在本轄區內有效,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

顯然,地方性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地方人大及常委會,而不是地方政府。

注意上面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不是人民政府,不是行政機關,而是人大及其常委會,是權力機關制定的。

################

從制定主體上,一目瞭然只有A符合主體條件,其他均不符合主體條件。

『肆』 《北京市實施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辦法》 是地方政府規章還是其他規范性文件

應該是後者

『伍』 北京市某區政府發布的政府采購實施辦法 是地方政府規章嗎

是當地政府的一些工作規范,各地政府采購中心均有自己的工作規范

『陸』 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條例、法規等屬於地方性法規嗎

是地方性規章。如果北京人大通過的,就是地方性法規。

『柒』 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的性質

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屬於地方規章,只能在北京范圍內實施。
如果和法律、法規相抵觸的,以法律、法規為准。

『捌』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77號文件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177號
《北京市餐飲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定》已經2006年10月12日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長:王岐山
二00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北京市餐飲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提高餐飲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水平,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建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規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對消防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第三條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第四條市和區,縣商務行政主管部門對餐飲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行業監督管理;公安消防,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分別對餐飲經營單位的消防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等實施專項監督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餐飲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指導,協調和監督政府有關部門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行業協會協助政府有關部門指導會員單位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制定安全生產制度,規程,提供相關服務.
第五條餐飲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第六條餐飲經營單位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第七條餐飲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託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第八條餐飲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餐飲經營單位應當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情況進行記錄,記錄至少保存2年.
第九條餐飲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第十條餐飲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定期研究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產措施,並對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第十一條餐飲經營單位應當建立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制度,對本單位容易發生事故的部位,設施,明確責任人員,制定並落實防範和應急措施.
第十二條餐飲經營單位應當在每日營業開始前和結束後,對火源,氣源,電源等部位進行全面安全檢查.檢查應當做好記錄.
第十三條餐飲經營單位的變配電室總額定容量在630千伏安以上且電壓等級為10千伏的,應當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值班應當做好記錄.
變配電室不得存放危險物品和雜物.
第十四條變配電室應當配備用電設備和配電線路平面分布圖等安全技術資料,以及必要的作業工具和勞動防護用品,並在明顯位置設置變配電系統操作模擬圖板.
變配電室的門,窗,電纜溝應當設置防水設施和擋鼠板.
第十五條餐飲經營單位設置的電源線路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臨時用電線路應當採取有效防護措施;電氣設備應當安裝漏電和過載保護裝置.
第十六條餐飲經營單位應當保證安全出口的暢通;不得封閉,堵塞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處不得設置門檻.
疏散門應當向疏散方向開啟,不得採用卷簾門,轉門,吊門,側拉門.門內和門外1.4米范圍內不得設置踏步.
第十七條營業區域內的安全出口數目,安全疏散距離,疏散門和疏散通道的寬度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
第十八條營業區域內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及其轉角處應當設置發光疏散指示標志.指示標志應當能夠在斷電且無自然光照明時,指引疏散位置和疏散方向.
指示標志應當設置在安全出口的頂部和疏散通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牆面上;設置在疏散通道上的指示標志的間距不得大於10米.
第十九條營業區域內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重點部位應當設置應急照明燈.應急照明燈的連續照明時間不得少於20分鍾,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得低於0.5勒克斯.
第二十條營業區域內落地式的玻璃門,玻璃窗,玻璃牆應當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安全警示標志應當明顯,保持完好,便於公眾識別.
第二十一條餐飲經營單位在營業區域內進行裝修,維修,改造等施工且不停止營業的,應當與施工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安全責任;施工區域應當與其他營業區域相隔離,並採取安全措施,確保安全.
第二十二條餐飲經營單位將經營場所出租給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的,應當與承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餐飲經營單位對各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
第二十三條營業區域內實際容納的消費者人數不得超過最大容納人數.
最大容納人數按照營業區域面積計算,人均不得小於1.4平方米.
第二十四條當接近最大容納人數或者人員相對聚集時,餐飲經營單位應當採取有效的控制和疏散措施,確保安全.
第二十五條餐飲經營單位操作間的集煙罩和煙道入口處1米范圍內,應當每日進行清洗.中餐操作間的排油煙管道應當每60日至少清理1次,清理應當做好記錄.
第二十六條餐飲經營單位使用,儲存的危險物品,應當單獨存放,專人管理.
第二十七條餐飲經營單位不得為消費者提供標定重量超過5千克的液化石油氣瓶作為用餐火源;服務人員應當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氣瓶.
操作間使用液化石油氣的,灶具與氣瓶之間的凈距離不得小於0.5米,灶具與氣瓶連接的軟管長度不得超過2米.軟管應當經常檢查,定期更換.
第二十八條餐飲經營單位使用和備用的液化石油氣瓶標定總重量超過100千克或者氣瓶總數超過30瓶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設置氣瓶間.
高層建築內的餐飲經營單位不得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
第二十九條營業區域設置在地下的餐飲經營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設置在地下2層以下;
(二)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氣,不得儲存危險物品;
(三)疏散通道長度超過40米或者超過20米且無自然通風的,應當安裝機械排煙設施.
第三十條餐飲經營單位應當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應急救援組織,危險目標,啟動程序,緊急處置措施等內容.
應急救援預案應當每半年至少演練1次,並做好記錄.
第三十一條餐飲經營單位的有關負責人應當掌握應急救援預案的全部內容;其他人員應當能夠熟練使用消防器材,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以及本崗位的應急救援職責.
第三十二條餐飲經營單位應當設置能夠覆蓋全部營業區域的應急廣播,並能夠使用中英文兩種語言播放.
第三十三條餐飲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應當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採取有效措施,組織人員疏散,防止事故擴大,並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報告公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商務等有關部門.
第三十四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發現餐飲經營單位存在安全生產問題,屬於行業監督管理或者專項監督管理職責的,應當及時以書面形式督促有關部門處理.
第三十五條餐飲經營單位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按照下列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一)未建立安全生產例會制度或者未制定安全生產措施的,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二)未建立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制度的,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三)未按時清理排油煙管道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四)未設置能夠覆蓋全部營業區域的應急廣播或者不能使用中英文兩種語言播放的,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規定,按照安全生產,消防,特種設備安全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罰.
第三十七條本規定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

『玖』 北京市政府十五號令都規定哪些內容了

北京市住宅鍋爐供暖管理規定(北京市政府15號令)。請大家仔細閱讀,特別是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二條。 第一條 為加強本市住宅鍋爐供暖管理,保證採暖用戶的正常採暖,維護供暖單位的合法權益,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利用鍋爐向住宅供暖的單位(以下簡稱供暖單位)及其採暖用戶(包括單位和個人),均須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 市、區、房地產管理局是本市住宅鍋爐供暖工作的管理機關,負責監督、檢查本規定的實施。 市、區、縣住宅鍋爐供暖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供暖辦)負責住宅鍋爐供暖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條 新建、改建、擴建住宅鍋爐供暖工程的設計方案,必須徵得房地產管理機關同意;工程竣工後,必須有房地產管理機關參加驗收。 新建、改建、擴建住宅鍋爐供暖工程需在當年向住宅供暖的,應在當年9月底以前完工。 第五條 供暖單位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有確定的採暖用戶和相應的供暖設備,供暖設備必須能夠正常使用; (二)有相應的專業管理幹部、技術人員及培訓合格的司爐、維修、化驗等人員; (三)有滿足正常供暖需要的資金。 第六條 房地產管理機關應當對供暖單位進行資質審查,經審查符合條件的,發給「鍋爐供暖證』。 第七條 供暖單位與採暖用戶應當簽定協議,就管理范圍、管理責任、服務方式、供暖費繳納等內容達成一致,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並嚴格按照協議執行。 供暖單位與採暖用戶簽定的協議,應當向當地區、縣供暖辦備案。 第八條 供暖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當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必須保證供暖,並根據實際情況或者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要求提前或者延長供暖。 (二)供暖期間實行每天24小時連續供暖,保證採暖用戶的室內溫度不低於16℃。 (三)對司爐、維修等人員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訓,督促、檢查司爐、維修等人員持證上崗;並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度和各項管理制度。在供暖期間向採暖用戶公布值班地點、值班電話及服務公約。 (四)嚴格按照規定標准收取供暖費。供暖費必須專款專用,供暖單位不得改變供暖費的用途。 (五)負責供暖設備的維修、養護和更新改造(供暖單位和採暖用戶另有協議的除外),供暖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必須在當年9月底以前完成。 (六)供暖開始前應當進行點火調試,供暖系統的冷態試運轉及試壓、充水等工作必須在當年10月底以前完成。 (七)每年9月底以前,必須到房地產管理機關按照要求登記備案,接受房地產管理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並嚴格遵守環保、勞動、消防、物價等方面的管理規定。 (八)按照規定向市、區、縣供暖交納管理費。 管理費標准由市物價局、市財政局審核,經市人民政府批准生執行。 第九條 供暖單位在供暖期內因意外事故或者其他不可抗拒原因需暫停供暖的,應及時通知採暖用戶,並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恢復供暖。停暖時間超過12小時的,必須通知房地產管理機關。 非經市房地產管理機關批准,供暖單位不得以任何其他原因停止供暖。 第十條 採暖用戶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愛護供暖設備,保持供暖設備的完好,積極配合供暖單位對供暖設備的檢修、維護工作。 (二)不得擅自增加散熱器、擴大採暖面積或者拆改室內採暖設備。 (三)嚴禁取用供暖系統循環水。 (四)按照規定的期限和標准向供暖單位交納供暖費。 採暖用戶是單位的,由單位統一向供暖單位交納;採暖用戶是個人的,由房屋承租人所在單位交納;房屋承租人無工作單位的,由房屋承租人個人交納。 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壓從暖管線,不得在供暖管線安全防護范圍內堆物堆料、排放污水、挖坑取土。 第十二條 供暖單位違反本規定的,由房地產管理機關視情節輕重,給予下列處罰: (一)未取得「鍋爐供暖證」擅自供暖的,責令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仍未取得「鍋爐供暖證」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二)在規定的供暖期內擅自推遲或者提前 結束供暖的,責令立即供暖,並按減少供暖天數每天處1000元罰款,同時將未供暖期間的供暖費退還給採暖用戶。 (三)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停止供暖的,或者未經市房地產管理機關批准擅自停止供暖的,責令立即供暖,並按停止供暖天數每天處1000元罰款,同時將未供暖期間的供暖費退還給採暖用戶。 (四)因供暖單位責任造成採暖用戶室內溫度不足16℃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五)未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的,可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六)不按照規定到房地產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可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三條 採暖用戶擅自曾加散熱器、擴大採暖面積、拆改室內採暖設備或者取用供暖系統循環水的,應當恢復原狀,並賠償供暖單位的經濟損失;情節嚴重、影響正常供暖的,由房地產管理機關處責任人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處責任單位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四條 採暖用戶與供暖單位發生糾紛,可申請房地產管理機關協調解決。 採暖用戶無正當理由拒絕繳納供暖費的,房地產管理機關可以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按日累計加收應繳供暖費1%的滯納金;情節嚴重、拒不繳納的,經市房地產管理機關批准,供暖單位可以對其停止供暖。 第十五條 占壓供暖管線或者在供暖管線安全防護范圍內堆物堆料、排放污水、挖坑取土造成供暖管線損壞的,由房地產管理機關現令責任單位或者個人立即改正,除賠償經濟損失外,處責任單位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處責任人2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六條 本規定具體執行中的問題,由市房地產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

『拾』 北京由什麼管理中央政府

您對北京的概念出現了偏差。北京,是我國的首都,說明北京是我國國家機關各個部門的所在地。但是北京的各個地方都由北京市管理。沒有把那一塊地方劃出去歸中央管的。中央管全國各個省市和自治區,當然也包括全北京市。

熱點內容
民法2答案 發布:2025-05-22 10:20:34 瀏覽:640
行政訴訟法第69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2 10:02:18 瀏覽:209
法官上班時間開房 發布:2025-05-22 09:42:00 瀏覽:296
李建明律師 發布:2025-05-22 09:37:36 瀏覽:464
上海市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地址 發布:2025-05-22 09:36:09 瀏覽:350
重慶法院檢察院2017 發布:2025-05-22 09:11:38 瀏覽:277
民航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2 08:49:34 瀏覽:920
協警考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2 08:33:55 瀏覽:894
河南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22 08:29:10 瀏覽:134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目錄 發布:2025-05-22 08:27:43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