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納稅法律法規

納稅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3-11 14:33:53

A. 什麼是單行稅收法律法規

單行法是和一般法相對應的稱謂。一般法規定的是比較綜合的法律問題,專而單行法是屬對一般法中規定的某個特別法律事項進行的特別規定。

稅收單行法是指就某一類納稅人、某一類征稅對象或某一類稅收問題單獨設立的稅收法律、法規或規章
稅收單行法受稅收通則法(稅收基本法)的約束和指導,是相對於稅收通則法而言的,即稅收通則法以外的稅法都屬於稅收單行法,包括規范各稅種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稅收實體法、稅收程序法、稅收處罰法、稅收爭訟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以單行法的形式規范的。稅收單行法與稅收通則法的分類與稅法體系的結構有關。有些國家的稅法典包含了稅收單行法與稅收通則法的全部內容,因此,無法從立法上作這種劃分。有的國家則只有稅收單行法而沒有稅收基本法,如我國。但從發揮稅法體系的整體功能來看,稅收基本法與稅收單行法相互配合的稅法結構更為理想。它的立法條例一般和法律法規的立法條例是相似的。

B. 關於納稅的法律,謝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

C. 各項稅收法律法規中,屬於部門規章的有哪些

關於稅務方面的,部門規章主要有: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文化事業建設費徵收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的各部門、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的調整部門管理事項的規范性文件是部門規章。

部門規章,習慣上也稱規章,是國務院下屬的各個部、委員會、直屬廳、局、屬制定的,一般沒有公布令,名稱一般都叫做「辦法」、「規定」。

(3)納稅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范圍

作用體現在處理不同等級稅法的關繫上,效力低的稅法與效力高的稅法發生沖突,效力低的稅法即是無效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

D.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哪幾部屬於行政法規的有哪幾部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現行稅法中屬於行政法規的有28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8修訂)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3修訂)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九、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2011修訂)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船舶噸稅暫行辦法(2011修訂)

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十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十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2007)

十九、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2007修訂)

二十、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

二十一、外國在華常住人員攜帶進境物品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二十三、殘疾人專用品免徵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四、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收政策的規定

二十五、關於對進出口產品征、退產品稅或增值稅的規定

二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進口稅辦法

二十七、國務院關於現役革命軍人在徵收農業稅時如何計算農業人口的規定

二十八、財政部關於稅收管理體制的規定

(4)納稅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規的總稱。是稅收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稅法包括稅收法令、條例、稅則、施行細則、徵收辦法及其他有關稅收的規定。稅法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或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機關制定公布。

稅法體系中按稅法的功能作用、許可權劃分、法律級次的不同,可分為不同類型的稅法。

一、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稅收實體法主要是指確定稅種立法,具體規定各稅種的徵收對象、徵收范圍、稅目、稅率、納稅地點等。稅收程序法是指稅務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稅收管理法、納稅程序法、發票管理法、稅務機關組織法、稅務爭議處理法等。

二、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可分為國內稅法、國際稅法、外國稅法等。

三、按照稅收立法許可權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等。

參考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政策

參考資料網路-稅法

E. 納稅服務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修訂後的《稅收征管法》第七條、第八條明文規定了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服務的范圍和納稅人應享有服務的權利。
(一)《稅收征管法》第七條規定:「稅務機關應當廣泛宣傳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普及納稅知識,無償地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服務。」可見,規范的納稅服務是行政執法行為的組成部分。它應當包括宣傳送達、咨詢輔導、稅務登記、表票供應、納稅人信用等級制度等多項涉稅服務。
(二)《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這是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知情權的規定。由於我國實行多稅種的復合稅制,同時,為了規范執法、便於操作,司法規定也越來越詳細、越來越復雜,因此,稅務機關加強稅法宣傳服務十分必要。納稅程序是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步驟和方法,也是稅務機關依法征稅的程序。因此,重視程序、嚴格按程序辦事尤其重要。目前,辦稅服務廳應該公布完整的辦稅程序和服務規范,方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了解有關程序性規定。
(三)《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要求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情況保密。稅務機關應當依法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情況保密。」這是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享有保密權的規定。《實施細則》第五條對需要保密的情況作了具體闡述,即「稅收征管法第八條所稱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保密的情況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稅收違法行為不屬於保密范圍。」因為稅務機關在進行納稅宣傳服務時,可以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良好納稅記錄進行表彰和宣傳,但對稅收違法行為不能為其保密,可以對欠繳稅款、有偷逃騙抗稅行為的納稅人公開曝光。在公開表彰與曝光時,要注意避免泄漏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
(四)《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三款規定:「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減稅、免稅、退稅的權利。」這是對納稅人享有減免稅權利的明確。這就要求稅務機關制訂快捷、方便、高效的減免稅辦理程序,以規范化的服務為符合條件和資格的納稅人辦理減免稅手續。
(五)《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四款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對稅務機關所作出的決定,享有陳述權、申辯權;依法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國家賠償等權利。」這是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享有申辯權、陳述權及尋求司法救濟權利的法律規定。這就要求稅務機關在實施稅務稽查和行政處罰時,一定要耐心聽取納稅人陳述有關情況,必要時輔導他們撰寫「納稅人自述材料」,做好有關「陳述、申辯筆錄」的記錄工作。負責受理納稅人復議申請和賠償申請的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應熱情接待,耐心指導,快速辦理。
(六)《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五款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控告和檢舉稅務機關、稅務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這是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控告和檢舉權的法律規定。在實際工作中,直接與稅務人員打交道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容易發現稅務人員的不良行為,對這一類投訴、控告和檢舉,負責受理信訪的人員要熱情服務、做好記錄,在調查清楚真實情況後,要按規定向舉報人反饋查處情況。

F. 我國有哪些稅務法製法規

稅收法律法規比較多,從類別分有兩類:實體法和程序法:
一、程序法就一部:《稅收征版管法》及權其實施細則;
二、實體法就比較多:按照規范的范圍和領域分為:
1、流轉類:
(1)《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2)《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3)《消費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4)《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2、所得稅類:
(1)《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
(2)《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
3、財產行為稅類
(1)《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
(2)《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
(3)《房產稅暫行條例》
(4)《城市房地產稅》
(5)《契稅暫行條例》
(6)《印花稅暫行條例》
(7)《資源稅暫行條例》
(8)《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
(9)《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
(10)《車船稅法》及其實施條例
4、《關稅法》
每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還會制定很多的補充規定,具體可以查閱國家稅務總局的官網。
希望對你有幫助!

G. 納稅的規定是什麼

納稅的規定是就是納稅人根據稅法的要求向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稅款,提供本著資料的一些基本或具體的規定.而違反規定就要被處罰.

如納稅申報規定

征管法

第二十五條 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第二十六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定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申報、報送事項。
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
經核准延期辦理前款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並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

征管法實施細則

第三十條 稅務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制度。經稅務機關批准,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方式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
數據電文方式,是指稅務機關確定的電話語音、電子數據交換和網路傳輸等電子方式。
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採取郵寄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的,應當使用統一的納稅申報專用信封,並以郵政部門收據作為申報憑據。郵寄申報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
納稅人採取電子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的,應當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關資料,並定期書面報送主管稅務機關。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在納稅期內沒有應納稅款的,也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納稅人享受減稅、免稅待遇的,在減稅、免稅期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第三十三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准,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應退稅項目及稅額、應減免稅項目及稅額,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延期繳納稅款、欠稅、滯納金等。
第三十四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並根據不同的情況相應報送下列有關證件、資料:
(一)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
(二)與納稅有關的合同、協議書及憑證;
(三)稅控裝置的電子報稅資料;
(四)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和異地完稅憑證;
(五)境內或者境外公證機構出具的有關證明文件;
(六)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第三十五條 扣繳義務人辦理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時,應當如實填寫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的合法憑證以及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第三十六條 實行定期定額繳納稅款的納稅人,可以實行簡易申報、簡並征期等申報納稅方式。
第三十七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確有困難,需要延期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向稅務機關提出書面延期申請,經稅務機關核准,在核準的期限內辦理。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可以延期辦理;但是,應當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後立即向稅務機關報告。稅務機關應當查明事實,予以核准。

違反納稅申報規定的法律責任

(一)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或者扣繳義務人、代徵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國家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由國家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一般納稅人不按規定申報並核算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除按前款規定處罰外,在一定期限內取消進項稅額抵扣資格和專用發票使用權,其應納增值稅,一律按銷售額和規定的稅計算征稅。

H. 公民有依照法律規定納稅的義務,是由什麼規定的

《憲法》第五十六抄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納稅義務是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向國家繳納一定稅款的責任。其特點是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中國的稅收主要分為三部分:(1)對流轉額徵收的,包括工商稅、增值稅、鹽稅、關稅、集市交易稅和牲畜交易稅等
(2)針對收益額的征稅,包括工商所得稅、國營企業所得稅、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農業稅(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國全面廢除農業稅。)
(3)針對財產、行為的征稅,包括城市房地產稅、契稅、燒油特別稅、建築稅、屠宰稅、車船使用牌照稅
中國的稅收原則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體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一致性。中國1954年憲法規定了納稅義務,但1975年、1978年憲法取消了這個規定,1982年憲法恢復。一切偷稅、漏稅的行為,都是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

I. 中國現行的稅收基本法律,法規和規章有哪些

參考來時間: 2011年收集的。

中國現行自的稅收基本法律、法規和規章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13日中華人 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34號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08
年1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38號修訂並公布,自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1993年12月25 日財政部文件(93)財法字第38號發布,2011年10月28日中華
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65號第二次修改並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13日中華人 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35號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08
年1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39號修訂並公布,自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1993年12月25 日財政部文件(93)財法字第39號發布,2008年12月15日中華
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1號修訂並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2000年10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94號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民法2答案 發布:2025-05-22 10:20:34 瀏覽:640
行政訴訟法第69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2 10:02:18 瀏覽:209
法官上班時間開房 發布:2025-05-22 09:42:00 瀏覽:296
李建明律師 發布:2025-05-22 09:37:36 瀏覽:464
上海市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地址 發布:2025-05-22 09:36:09 瀏覽:350
重慶法院檢察院2017 發布:2025-05-22 09:11:38 瀏覽:277
民航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2 08:49:34 瀏覽:920
協警考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2 08:33:55 瀏覽:894
河南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22 08:29:10 瀏覽:134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目錄 發布:2025-05-22 08:27:43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