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常州犬條例

常州犬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11 15:00:55

Ⅰ 我想知道中國有沒有關於養大型犬的法律法規,我該怎麼辦

中國沒來有關於大型犬的法律法規,源只有對飼養動物的法律法規。

法律規定了禁止飼養烈性犬,但未對非烈性犬作出具體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八十條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四條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1)常州犬條例擴展閱讀:

大型犬通常指體高在61厘米以上,體重30公斤以上的犬類。

常見品種有:大白熊犬、聖伯納犬、古英國牧羊犬、蘇格蘭牧羊犬、金毛尋回犬、拉布拉多獵犬和阿拉斯加雪橇犬 西伯利亞雪橇犬 美國鬥牛犬等。

作為戶外的大型犬它們具備有力、專注、充滿魅力、強壯、和精力充沛的特質,而且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

Ⅱ 新的養犬條例規定一戶只能養一隻狗,這里的一戶是指一個戶口本,還是指一處住宅

在重點限養區內的市民,如果有本市常住或暫住戶口、獨戶居室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可經批准飼養小型觀賞犬,但一戶只能養一條狗。這個指的是戶口。建議把孩子落那個房子一個不就得了

Ⅲ 養犬條例 法律條文

民、衛生、環境保護法 (你是哪的?要是北京的,我就知道你為什麼這么專問)

《中華屬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相關處罰規定:「第七十五條: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各個地區有不同的養犬管理條例 但是我告訴你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高於500的罰款都不交

Ⅳ 養犬管理條例和限制養犬規定是一體的嗎

民法通則》的相鄰權對養狗權進行了限制;《侵權責任法》、《治安管理處版罰法》規定了狗傷人擾民,狗主人權應承擔民事賠償或接受行政處罰;對因看管不嚴造成嚴重人身傷害後果的,可以過失傷害罪等追究狗主人刑事責任。
另外各地市均有相應規定,譬如大連市實施〈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辦法》明確規定市區禁養48種大型犬類

Ⅳ 養犬管理條例

不同地區的養犬條例各有不同。

2018年10月17日,湖南長沙宣布出台《長沙市養犬管理條例》,並於2019年5月1日起開始施行。條例規定,長沙養犬施行分區域管理制度,分為禁止養犬區、嚴格管理區和一般管理區。其中,嚴格管理區每戶限養1隻普通犬。

10月29日,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政府發布《文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文山市區犬類管理的通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其中規定,在文山市區養犬的,攜犬出戶時,犬只必須使用束犬鏈,犬鏈長度不得超過1米,並由成年人牽引。7時至22時禁止遛狗。


(5)常州犬條例擴展閱讀:

2018年11月15日,浙江杭州也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違規養犬和不規范遛犬行為的專項治理活動,並為此推出文明養犬檢查點。

根據《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犬類主管部門一旦發現有遛犬不牽繩行為,可暫扣犬只並對養犬人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但在整治期間,該起罰點調整為400元,情節嚴重的還將沒收犬只,吊銷《養犬許可證》。

據杭州城管委介紹,《規定》中明確提到,杭州市允許攜帶小型犬觀賞犬出戶的時間為19時至次日7時。此次整治期間,違規攜犬出戶的將由犬類主管部門暫扣犬只,對養犬人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將沒收犬只,吊銷《養犬許可證》。

Ⅵ 中國養犬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相關處罰規定,第75條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錯誤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動物孔向他人的出¥200以上¥500以下罰款。
各個地區有不同的養犬管理條例。關於你的損害,你可依據侵權行為法第78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起訴狗的主人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賠償醫葯費等損失。

Ⅶ 公安警犬管理條例規定

公安機關警犬技術工作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全國公安機關警犬技術工作,充分發揮警犬技術對於預防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警犬技術工作是指警犬技術的組織管理、訓練使用、警犬繁育、疾病防治、飼養管理、裝備保障等工作。
第三條 各級公安機關應當將警犬作為技術裝備配發,各警種應當根據警務工作需要按一定比例裝備警犬。
第四條 各級公安機關應當注重警犬技術工作的技術創新,提高服務公安工作、服務實戰的水平。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五條 全國警犬技術工作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統一管理。
第六條 公安部直屬警犬基地、研究所在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的領導下,分片管理全國警犬技術工作。
第七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應當指定一個部門,負責管理本轄區警犬技術工作。
第八條 公安部邊防管理局、消防局、警衛局參照本規定,分別負責管理邊防、消防、警衛部隊的警犬技術工作。

第三章 警犬技術人員
第九條 警犬技術人員是指從事警犬技術管理、教育訓練、使用以及警犬繁育、疾病防治、飼養管理等工作的人員。
第十條 警犬技術人員由省級以上公安機關進行資格認證,實行持證上崗制度。
第十一條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是使用警犬技術從事警務活動的主體。
從事警犬氣味鑒別、搜爆、搜毒等執法工作的人員應當為人民警察,其中從事警犬氣味鑒別工作的應當具備專業技術資格。
第十二條 警犬技術人員可以由文職或者其他輔助人員擔任。除在人民警察帶領下,不得直接從事執法活動。

第四章 警犬
第十三條 警犬是指公安機關用於繁育、訓練和使用的各類犬的總稱。
第十四條 警犬由省級以上公安機關進行資格認證。
第十五條 全國實行統一的警犬檔案、身份管理。

第五章 警犬技術教育訓練
第十六條 警犬技術教育訓練是指警犬的基礎訓練、專業訓練和復訓及警犬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
第十七條 警犬技術教育訓練由公安部直屬警犬基地、研究所、學校,以及其他具備培訓資質的警犬技術教學訓練部門承擔。
第十八條 警犬技術教育訓練應當納入省級公安機關年度教育培訓計劃,警犬復訓每年不少於30天。
第十九條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按照教育訓練的相關規定,指定專門機構對警犬技術教師教官進行培訓和資格認證。

第六章 警犬使用
第二十條 警犬使用是指警犬技術人員利用警犬開展警務工作的活動,包括氣味鑒別、追蹤、物證搜索、搜捕、搜毒、搜爆、巡邏、警戒、守候、抓捕、防暴、救援等。
第二十一條 警犬使用應當遵循依法、及時、科學、安全的原則。警犬應當隨警作戰。
第二十二條 警犬使用中,警犬技術人員應當與其他警務人員相互配合。
第二十三條 上級公安機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調用下級公安機關的警犬技術人員和警犬。

第七章 警犬繁育、疾病防治、飼養管理
第二十四條警犬繁育實行全國統一管理的兩級繁育體系。公安部直屬警犬基地、研究所為公安部一級警犬繁育單位,經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考核達標的省級警犬基地為二級警犬繁育單位。
第二十五條 警犬疾病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養防並重的方針,提高犬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水平。
第二十六條 警犬飼養管理應當科學、規范,保障警犬的健康和安全。

第八章 裝備保障
第二十七條 各級公安機關應當根據各警種工作需要,配備警犬訓練、使用等所需裝備。
第二十八條 各級公安機關應保障警犬技術工作經費,將警犬技術經費列入本級公安機關年度預算。
第二十九條 省級公安機關應當建立警犬基地,設區的市(地)級公安機關可以建立用於訓練的警犬基地,執行《公安機關業務技術用房建設標准》。

第九章 附則
第三十條 鐵路、交通運輸、民航、森林公安機關和海關緝私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可以結合實際,根據本規定製定實施細則。
第三十一條 警犬技術的教育訓練、使用程序和警犬繁育、疾病防治和飼養管理等工作細則,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制定。
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警犬工作暫行規定》(〔85〕公發2號)同時廢止。

Ⅷ 養犬管理條例2021

摘要 2021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將正式實施,表示遛狗栓繩也被正式寫入了法律,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明確規定:

Ⅸ 常州市養犬管理條例

[ 所屬層級類別 ]:江蘇 [ 所 屬 類 別 ]:城鄉建設[ 生 效 日 期 ]:2002-06-01[ 發 布 單 位 ]:常州市人民政府 [ 發 布 文 號 ]:常政發[2002]67號[ 是 否 有 效 ]:有效 [本文來自: 法易網 www.148365.com ]--------------------------------------------------------------------------------
第一條 為加強犬類管理,防止狂犬病的發生,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公共秩序,保護市容環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市區范圍內從事犬類飼養、養殖、交易、展覽、表演、診療服務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市對養犬實行犬類飼養證制度。未取得犬類飼養證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養犬。
第四條 本辦法由市公安機關負責組織實施。
市畜牧獸醫、衛生、工商、城管等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協同做好犬類管理工作。
第五條 本市城區和各區人民政府所在地、所屬各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為重點限養區,其餘地區為一般限養區。
第六條 重點限養區內個人每戶可以飼養一條小型觀賞犬,嚴禁飼養大型犬、烈性犬; 一般限養區內經批准飼養的大型犬、烈性犬必須實行拴養或者圈養。
重點限養區內許可飼養的小型觀賞犬的品種及規格由市公安機關會同市畜牧獸醫部門確定。
第七條 本市單位和個人申請養犬,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 單位因護衛、表演、科研等需要;
(二)個人有本市常住戶口或者本市暫住證件,單戶居住,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八條 本市任何單位和個人需要養犬的,應當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報區級公安機關批准。
第九條 申請養犬,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出具的犬類檢疫、免疫證明,從境外進口的犬,還應當提交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二)本市常住戶口、暫住證件或者有關簽證的復印件;
(三)居住地社區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出具的單戶居住證明;
(四)單位確需飼養特種犬的證明材料;
(五)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十條 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養犬申請之日起的15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符合條件的,發給《犬類飼養證》和犬牌;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給予書面答復,並說明理由。
公安機關應當在發出《犬類飼養證》後7日內將發放《犬類飼養證》的情況抄送所在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和衛生防疫機構,養犬人應當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及時到衛生防疫機構接受狂犬疫苗預防接種。
第十一條 禁止冒用、塗改、偽造和買賣《犬類飼養證》和犬牌。
對棄養、走失的犬、無證犬和野犬,由公安機關負責處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留養。
第十二條 《犬類飼養證》每年審驗一次。
《犬類飼養證》毀損、遺失的,養犬人應當在7日內向原發證機關申請辦理補證手續。
第十三條 養犬人將准養犬轉讓、贈與他人的,應當向原發證機關申請辦理變更手續。
准養犬死亡、丟失、隨單位或者個人遷居的,養犬人應當在7日內向原發證機關辦理變更或者注銷手續。
第十四條 經批准養犬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省物價、財政部門的規定繳納養犬管理費(包括登記注冊費和年度管理費)。
收費部門應當向同級物價部門申領收費許可證,在收費場所醒目處公示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並使用財政部門核發的收費票據。
第十五條 經批准養犬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除因領證、檢疫、免疫接種、診療、交易、展覽、表演等需要外,不得攜犬進入廣場和其他公共場所;
(二)不得攜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小型出租汽車除外)和公用電梯;
(三)在重點限養區內,小型觀賞犬可以由成年人牽領,於20時至22時之間出戶,但應當掛犬牌、束犬鏈;所有經批准飼養的大型犬、烈性犬必須實行拴養或者圈養;
(四)犬在戶外排泄糞便的,攜犬人應當立即予以清除;
(五)養犬不得干擾他人的正常生活;
(六)定期為犬預防注射疫苗。
第十六條 准養犬生育幼犬的,養犬人應當在幼犬出生後30日內妥善處置。
第十七條 犬咬傷他人的,養犬人應當立即將受傷者送到醫療衛生機構診治,並依法負擔醫療費用和有關賠償費用;同時應當將傷人犬送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檢查,如確診系狂犬病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撲殺處理,養犬人應當按照規定支付有關費用。
第十八條 從事犬類養殖經營活動,養殖場的設置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 距離居民區、飲用水水源1000米以上;
(二)具有沖洗、消毒和污水、污物無害處理等設施;
(三)犬舍、犬籠牢固,外牆高度在3米以上,所養犬一律實行圈養;
(四)符合動物防 疫條件,配備專業獸醫人員。
第十九條 從事犬類交易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 銷售的犬來源合法;
(二)銷售的觀賞犬符合規定的犬類品種和規格;
(三)銷售的犬具有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核發的檢疫、免疫證明;
(四)在批準的地點銷售,不得流動銷售;
(五)每月將銷售情況報告所在地公安機關。
第二十條 除動物園外,重點限養區內不得設置犬類養殖場和交易場所。開辦犬類養殖場和交易場所,應當經市畜牧獸醫部門和公安機關審核同意,並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後方可營業。
第二十一條 為犬類服務的商店嚴禁同時銷售人用食品,並應當以醒目的文字和圖形標明獸用。
第二十二條 開辦為犬類服務的診療機構,必須取得畜牧獸醫部門發放的動物診療許可證。
第二十三條 單位因實驗需要飼養、養殖犬類的,必須按照《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的規定辦理手續。
第二十四條 舉辦犬類展覽、表演等活動的,舉辦者應當在舉辦之日的7日前,向市公安機關報告。
第二十五條 未經公安機關批准,外地人員不得攜大型犬、烈性犬進入本市重點限養區。外地人員攜小型觀賞犬來本市市區,必須具有犬類所在地縣級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出具的犬類檢疫、免疫證明,並經市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復核。
境外人員攜犬來本市市區的,還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在發現狂犬病疫情的地區,責任疫情報告人應當按照乙類傳染病管理的規定向疫情發生地衛生防疫、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出傳染病報告卡,由衛生防疫、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依法處理。
第二十七條 發現飼養的犬出現狂犬病症狀時,養犬人應當及時自行撲殺或者請求公安機關撲殺,並向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未按規定撲殺的,由公安機關組織強行撲殺處理,養犬人應當按照規定支付有關費用。
禁止將狂犬和被狂犬咬傷、咬死的禽畜出售、食用,禁止亂棄死犬和被狂犬咬傷、咬死的禽畜。
第二十八條 對冒用、塗改、偽造和買賣《犬類飼養證》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十九條 對非法開辦犬類交易市場和未領取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犬類銷售、養殖等經營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處罰。
第三十條 對未經批准擅自養犬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由市容管理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責令其限期處理或者予以沒收,並可以處每隻10元至50元罰款。
第三十一條 對違章養犬或者拒絕、阻撓捕殺違章犬,造成咬傷他人或者導致人群中發生狂犬病的,由衛生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二條 對轉讓、塗改、偽造犬類檢疫證明的,由畜牧獸醫部門沒收違法所得,收繳檢疫證明;轉讓、塗改檢疫證明的,並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違法所得超過5000元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違法所得超過30000元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拒絕、阻礙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者縱犬傷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五條 犬類管理***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Ⅹ 《家犬管理條例》是否現行有效

《家犬管理條例》沒有被廢止。家犬管理條例依然有效,

《家犬管理條例》:

一、為預防和消滅狂犬病,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持市容整潔,保證工作、生產、學習、生活和社會活動的正常進行,鞏固安定團結,特製訂本條例。

二、縣級以上城市及近郊區、新興工業區禁止養犬。生產(包括牧犬)、科研用犬、警犬必須實施檢疫免疫。發現可疑病犬,要立即捕殺,以保證安全。

三、各級人民政府定期組織獸醫站、衛生防疫站及有關部門,施行對犬免疫注射。凡工廠、倉庫及農村社員、外僑等私人養犬者,都必須接受對犬免疫注射。注射狂犬病疫苗後,進行登記、收費,發給「家犬免疫證」,並在犬身作統一標記。

四、凡未注射狂犬病疫苗的犬(包括無標記犬),一律視為野犬,公安人員、民兵以及廣大群眾都有權捕殺,不負任何責任。

犬如傷人,追查犬主。犬主應負被咬傷者的全部醫療費用及造成的一切損失。

五、群眾出售狗皮時應交回「家犬免疫證」。

六、凡被犬咬致傷者,應及時送醫院治療;並由醫院向當地衛生防疫站申請狂犬病疫苗注射,防止狂犬病發生。其他家養哺乳動物被犬咬傷者,送獸醫站處理。野生哺乳動物被犬咬傷者,要立即捕殺。

七、如有違犯本條例者,按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罰款,直至起訴追究刑事責任。

八、各級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可參照本條例制訂管理實施細則,認真執行。



家犬管理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城市禁止養犬】:

也就是說,城市養寵物狗實際上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從一開始,城市養犬就應該是被徹底禁止的。一些愛狗人士肆無忌憚違法養犬,由於沒有得到有效的懲罰,很多人專門跟風,仿效這種行為。導致養狗的人增加。而愛狗人士勢力的壯大,現在已經造成了一個狗屎遍地,人狗矛盾空前尖銳的時代。

看清《家犬管理條例》實際上就是規定了徹底城市禁狗的這個真相,我們也會更加理解文明養犬是最大的謊言。聰明的人其實早就知道了,文明養狗這個謊言就是迷惑人的。可以這么說吧,狗患問題嚴峻到如此地步,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文明養犬的說辭欺騙性太強。有了文明養狗這個擋箭牌,相關部門就把老百姓禁狗的真實訴求篡改成了文明養犬,實際上就是對養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熱點內容
公司委託的相關法律條文 發布:2025-05-22 10:33:23 瀏覽:462
民法2答案 發布:2025-05-22 10:20:34 瀏覽:640
行政訴訟法第69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2 10:02:18 瀏覽:209
法官上班時間開房 發布:2025-05-22 09:42:00 瀏覽:296
李建明律師 發布:2025-05-22 09:37:36 瀏覽:464
上海市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地址 發布:2025-05-22 09:36:09 瀏覽:350
重慶法院檢察院2017 發布:2025-05-22 09:11:38 瀏覽:277
民航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2 08:49:34 瀏覽:920
協警考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2 08:33:55 瀏覽:894
河南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22 08:29:10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