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微信群規章制度
⑴ 同學微信群的規章制度有哪些
關於班級群的問題,幾乎每個新學期都會迎來吐槽。比如佔用老師和家長太多精力,家長感覺每天都在開家長會,老師感覺工作生活沒有了界限。班級群用得好,必須要制定規則,除了文中提到的,也歡迎大家在後台留言。
現在孩子們上學,幾乎每個班都建立了微信群,老師有什麼通知,在群里一說,所有家長馬上就能收到。
同樣,班裡有什麼事情,家長和老師們也可以在群里討論,相當於在網上開家長會,大大提高了家校溝通的效率。
但是關於班級群,老師和家長都有要吐槽的地方,其實只要大家都遵守規則,班級微信群就可以發揮良好的作用。
比如以下幾條班級微信群的原則,老師和家長們就應該記住。
01
每一個群成員都是平等的
班級微信群的成員,無非是這個班級的老師和全體學生的家長。
老師是學生的管理者,但不是家長的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發號施令,甚至說踢誰就踢誰。
同樣,家長也不能把老師看成服務人員,覺得自己孩子花錢上學就得你說了算。不管你的背景有多大,能力有多強,也不能對老師頤指氣使。
在群裡面,沒有上下級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也沒有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大家地位平等,目標一致,都是為了把孩子教育好。
02
與班級無關的事情不說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微信群都是屏蔽或靜音的,但班級微信群的重要性,使得我們必須隨時關注,及時收看群里的每一條消息。
如果有人像在其他群一樣,隨便發一些廣告、雞湯,甚至在裡面閑聊,會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與班級無關的事情不說,保持群里內容的純潔性。
03
不宜公開的內容不發到群里
微信群屬於公共場合,個別問題可以私聊,不宜把公開的內容展現給所有人看。
不管是家長對個別老師管理上的意見,還是老師對個別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私下溝通更為恰當。這樣做,既不會影響到其他人,也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今年5月份,就發生過一位老師把班裡的成績發到了微信群,引發了某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家長的不滿,要求當事老師登門道歉的事情。
雖然老師覺得委屈,但不公布學生成績是上級的明確規定,家長的訴求確實有根據。
04
不說不文明或過激的話
這是做人的基本素質,在班級群里更應該模範遵守。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可能存在意見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有時候會產生誤會。
此時,大家要心平氣和地討論,少一些情緒化的表達。
大家的目的是想讓孩子健康成長,自己更應該做表率。如果自己先沉不住氣,如何教育好孩子。
曾經有家長在班級群里辱罵老師,最終被警方處罰的新聞見諸報端,這樣的事情本不應該出現。
05
不刻意討好老師
家長都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照顧一些,這是人之常情。
但有些家長為此就在班級群里刻意討好老師,只要老師一出現,就在後面問候、恭維,一連串刷屏的「老師辛苦了!」「謝謝老師!」
嚴重一點說,這是一種情感行賄,不但在群里產生大量重復的無效信息,浪費了其他人的精力,也是一種破壞班級良好風氣的行為。
班級群的信息應該指向明確,少而精。
老師在群里發一些信息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地附上一句「收到回復」或「不必回復」,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這一現象。
06
發信息要有時間觀念
家長想隨時了解孩子信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老師們有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可能每句話都及時回復,及時看到。
所以,家長在發信息的時候,不能要求老師馬上回復,也要盡量避開休息時間,不要給老師造成困擾。
反過來,老師布置任務或安排事情也是如此,要考慮家長的實際情況,不能什麼時候想起來就發。
從本質上講,微信和電話一樣,也是一個通訊工具,大家都要有最基本的使用禮儀。
總的來說,建立班級微信群,有利於家校交流,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了方便。
只要每個人都遵守這些最基本的規則,班級微信群就只會成為班級管理的好助手,而不會成為大家的負擔。
⑵ 建立微信群,需要遵守哪些規章制度
不要發廣告和亂七八糟的內容。
搶紅包,有搶就有發,不要一味的搶專。
微信群是供大家屬溝通和聯絡感情的平台,希望大家不要在群里爭吵。
⑶ 班級群的群規怎麼定
前幾天,一位同事說,孩子剛入幼兒園,班裡建了一個微信群。沒想到,群里整天就幾位家長和一位老師在海闊天空的聊些無用的話題。好幾次,那幾個大叔級的家長還公開的」撩逗「女老師,一些家長都看不下去了。想退群,又怕得罪了老師或錯過了學校的信息。
班級微信群,也應該有個規矩才對!
當下「班級微信群」已成為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
在每個家長和老師的手機中,誰沒有一兩個「班級群」。這些群從最早的Q群,到現在的微信群,家長和老師之間交流更方便了。許多事情,老師只要在群中一說,應者如雲。學生情況,布置作業,檢查閱讀,開展活動,訂閱報刊,許多工作在班級群中就輕松的進行了。
作為新生事物,班級微信群的運作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近來,有關心教育的人士提出,應該給班級微信群定個規矩了。筆者深以為然。
在班級校微信群里,要實現廣大家長和教師在網路信息交流平台里自由而有限度的發言,既離不開參與者自身意識和素養的提高,也離不開有關平台治理和有效發言規則的制定。有的家長微信群,在創建之初就擬定了「公約」,明確其運行規則和禁忌,確保了成員發言時的尺度和方式,不失為一種可供借鑒的方法。
要給班級微信群定規矩,有一些事情,家長和老師先要弄清楚:
第一,班級微信群目的問題:不論是學校的微信群,還是培訓機構的微信群,其目的只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包括孩子學習和成長的一切問題,是這個班級群建立的核心和目的。
第二,班級微信群性質問題:有專家認為:家長群雖然是老師建立的,老師是群主,但老師和家長背後的關系卻是工作關系,而且更類似公務員與納稅人的關系。既然如此,群就應該是一個公共領域,而不是老師自己說了算的私人空間。
第三,班級微信群組成問題:因為班級群的目的和性質使然,班級群的組成只能是學校的老師(包括校長、主任、班主任、任課老師,生活老師)、家長(本班級學生的父母、或者是受監護人委託的親屬)和該班級的學生。
第四,班級微信群運行、內容問題:因為群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所以,班級群中要杜絕一切與教育無關的內容。
首先,功利性問題;要禁止廣告,文章鏈接,關注、投票等內容。
其次,展示性問題。有一些家長,習慣於在朋友圈中曬孩子的一切,自己的經歷,雞湯類的文章,這些,只能增加其它家長的厭惡情緒,嚴格杜絕。
再次,成員之間私人式的交流。筆者見到,幾個家長在班級微信群里約
⑷ 班級微信群規怎麼制定
各位家長,本群只用於溝通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請不要亂發消息,謝謝配合
⑸ 同學微信群規章制度
同學微信群按時間先後順序有以下規律:
1、一般畢業後多年才會恢復聯系,群專主發起人一屬般混得中游,但很熱心;
2、首批拉入、加入的為活躍分子,混得可以,之後人傳人逐漸展開拉入越來越多同學,有些被迫拉入也從不說話;
3、距離產生美,聊當年、聊老師,久別勝新婚,玩表白,搞曖昧,人格分裂型發言,從所說的話反推就是其真實性格;
4、放肆過後,原本不說話的還是不說話,原本很多話的也說到沒話說;玩不到一塊的還是沒共同語言,以前玩得好的共同語言也不多了,歲月就是把殺豬刀;
5、沒事干,搞個聚會吧?來得了的、來不了的,各種百態人生。其實激情已經釋放沒了,真到聚會時,除了見面相互調侃,大家已經沒什麼新鮮感了。心眼多的鑽被窩、心眼少的嘮嗑、不多不少亂摸、一個心眼的唱歌、缺心眼的猛喝。
6、聚會過後,各種回想各種曬照片,約好來年再聚,群內漸漸安靜下來。
7、輪到不說話的開始偶爾說幾句。
⑹ 自己班的群規怎麼寫
自己班的群規可以按照方法寫:
為更好的利用現代化網路信息技術,加強家校溝通聯絡,共同關愛孩子的成長,我班建立微信群。為進一步規范群的管理工作,特製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群規
1、班級微信群用於家校溝通交流,禁止補習班老師、家庭教師、家長朋友等無關人員加入。
2、群成員一律實名制。具體操作步驟:進入微信群後,點擊屏幕右上角的圖標,在打開的菜單中對「我在本群的昵稱」進行修改即可。命名規則:學生姓名+爸爸/媽媽,不改昵稱者會立即清除。
3、微信群只用於教育方面的溝通交流,不做其他內容聊天使用。群內成員發言請心平氣和勿帶戾氣。
4、個別學生的糾紛問題不要在群內交流,請私聊。
5、群內只允許發文字,想發語音請私聊。
6、為提高交流的針對性,家長與群內具體成員的交流,要@相關對象。
二、在群內有以下行為的家長直接清退出群。
1、發布帶有煽動性、過激性的言論。詆毀學校及師生形象,出現有違社會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語言。
2、發布不良政治傾向、宗教、色情、暴力等內容或鏈接。
3、發布病毒鏈接或詛咒轉發類文字。
三、在群內有以下行為的家長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清退出群。
1、惡意刷屏(相同的文字或者圖片連續出現3次及以上視為刷屏)。
2、發紅包、發廣告、發投票鏈接、發搞笑圖片和笑話、求贊朋友圈、求轉發評論朋友圈、發」輕松籌「或類似的籌款產品鏈接。
3、傳播泛濫的常識性謠言。
以上班級群管理制度即日生效,請各位家長遵守執行。謝謝配合!
(6)班級微信群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微信群主負有監管職責。群主應規范群成員在信息交流時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在遇到群成員發布謠言、敏感話題、黃賭毒、國家機密等話題時應制止,如果不對違規人員進行有效管理,群主是要承擔責任。
即「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對於群員發布的違法內容,群主應予警告,直至將該群員踢出群聊。網路空間屬於公共空間,網路秩序也是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利用信息網路惡意編造、散布虛假信息。
起鬨鬧事,辱罵、恐嚇他人,引發社會公共秩序嚴重混亂,應當追究法律責任,造成較大危害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廣大網民應該理性發言,對於惡意造謠,辱罵詆毀的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