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經濟責任及法律責任

經濟責任及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1-22 11:28:59

A. 經濟責任是什麼

一、經濟責任主要是以金錢為責任標的;基於產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為約定經濟責任 與 法定經濟責任。
二、法定中的經濟責任有很多,根據法律調整的對象不同,可以分為公法中的經濟責任和私法中的經濟責任。
1、公法中的經濟責任主要有這三種:罰金、罰款、滯納金。
2、私法中的經濟責任主要有這幾種,即「補償金、賠償金、違約金、定金、訂金、押金(保證金)、滯納金」。

B. 經濟法律責任

目前還沒有規范統一的概念和解釋。

1、對經濟法律責任從本質上進行規定,應該是:經濟法律責任是特定經濟關系通過經濟法律對違背其要求的經濟主體規定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

(孫皓暉主編:《經濟法學原理》,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5頁。)

2、經濟法律責任就是指經濟法律關系的當事人違反經濟法所規定的義務或者基於某種特定的法律事實而在經濟法上承擔的法律後果。

(杜飛進著:《論經濟責任》,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頁。)

3、經濟法律責任,就是經濟法主體不正確行使權利或違反義務時,依法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史文清主編:《新編經濟法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1年版,第84頁。)

4、經濟法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因實施了違反經濟法律法規的行為而應承擔的由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義務。

(李昌麒著:《經濟法——國家干預經濟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2頁。)

5、經濟法律責任是指人們違反經濟法規定的義務所應付出的代價。

(漆多俊著:《經濟法基礎理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N年版,第187頁。)

6、經濟法律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因其進行了經濟違法行為或未能完成經濟義務時,所應承受的處罰的責任。

……

C. 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條件和依據

(一)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一般條件
1.主體必須有經濟違法行為存在。經濟違法行為不僅是產生經濟法律責任的前提,而且也是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必備條件。經濟法主體的違法行為既包括違反法定經濟義務的行為,如偷稅、抗稅、騙稅、生產偽劣產品、銷售侵權產品等,也包括不正確地行使權利的行為,如錯誤吊銷營業執照、超額罰款、擅自審批、擅自減免稅款等;既包括作為的違法行為,如私設金融機構、詐騙貸款等,又包括不作為的經濟違法行為,如偷稅、玩忽職守等。
2.主體的違法行為必須給國家、社會或個人造成損害事實。經濟法律責任既是一種經濟責任,又是一種社會責任。因為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給國家、社會或個人造成的損害,既包括經濟的,也包括人身的;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無形的;既包括現實的,也包括潛在的;既包括對國家和社會的,也包括對個人的。因此經濟法律責任從本質上講具有經濟性,但從實現方式來看未必都具有經濟性。
3.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主體要承擔經濟法律責任,不僅要有經濟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而且要求經濟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須具有內在的、必然的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無論是管理、調控主體,還是管理和調控的受體其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無關,或者說違法行為僅僅是損害事實產生的外部的、偶然的條件,一般就不應要求經濟法主體承擔經濟法律責任。
4.主體在主觀上必須具有故意或者過失。主體承擔經濟法律責任,不僅要具備客觀方面的條件,還必須同時具備主觀方面的條件,即要具備法定的故意或者過失的主觀因素。所謂故意是指主體對其經濟違法行為具備明知的認識因素和希望或者放任的意志因素。所謂過失是指主體對其經濟違法行為是當知而因疏忽大意未知或已知但輕信能避免的心理態度。當然也有個別的經濟違法行為,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但這是特殊原則,並以法定為限。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經濟管理職權過程中,侵犯相對主體的經濟權利時,應承擔經濟法律責任,而不論其主觀上有無過錯及其內容。
(二)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依據
1.事實依據。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事實依據,是指經濟違法主體實施的具體的、特定的經濟危害行為。首先,這種行為是客觀存在的,而不僅僅是經濟法主體的某些意願、想法或者傾向,它必須具有客觀性、外在性;其次,這種行為又是特定的、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概括的,它必須具有特定性、針對性。行為人實施的每一種經濟行為都必須是特定領域內的具體經濟行為,不可能存在超越具體經濟行為之上的一般經濟行為和抽象經濟行為,對於後者不能對其予以經濟懲罰;再次,這種行為從政治上、法律上、道德上都是應當予以否定評價的,而不是值得提倡、稱贊、鼓勵的,它必須具有消極性、否定性;最後,這種行為是在經濟法主體的自由意志支配之下所外化出來的,它必須具有能動性、反映性。馬克思指出:「如果不談談所謂自由意志、人的責任、必然和自由的關系等問題,就不能很好地探討道德和法的問題。」
2.法律依據。承擔經濟法律責任不僅要求具有事實根據,而且要求具有法律依據,也即是說,經濟法律責任不僅是事實責任,而且是法定責任,非法定的經濟責任,不能成為經濟法律責任,更不能依據經濟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行為人予以懲罰。
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法律依據就是經濟法律、法規對各種經濟法律責任的明文規定。大多數的經濟法律、法規中都有專章或專節規定「法律責任」或「罰則」,在無專章或專節規定的法律、法規中,也大多包含有「法律責任」或「罰則」的條款。這些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對實施違法行為的主體即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予以明確規定;二是對主體實施的違法行為的性質、種類、情節、程度、後果等予以明確規定;三是對違法行為人實施懲罰的國家機關予以明文規定;四是對違法主體應承擔的具體懲罰措施予以明文規定。
(三)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條件和承擔依據的關系
從總體上講,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條件和承擔依據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條件是從行為、後果、因果關系、事實、法律、主觀、客觀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因素來揭示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因素,這些條件是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的。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依據則是從事實或法律的某一方面來揭示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原因。而這些事實或者法律往往是承擔條件中最關鍵性的因素,或者說是根本性條件。因此,不能把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條件和承擔依據完全對立起來。

D. 有權追究責任但不限於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是啥意思

意思就是說,除了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以外,別的責任也是需要承擔的。

E. 經濟責任與經濟法責任一樣嗎

不一樣。

  1. 經濟法責任是以法律責任的部門法性質對法律責任進行分類的結果,回是經濟法主答體因其違反經濟法義務或者不當行使經濟法權利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上的不利後果。經濟法主體因實施了違反經濟法律、法規的行為而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以及直接基於法律的規定而加於行為人的負擔。

  2. 經濟責任是指以金錢為責任標的。基於產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為約定經濟責任 與 法定經濟責任。法定中的經濟責任有很多,根據法律調整的對象不同,可以分為公法中的經濟責任和私法中的經濟責任。

F. 經濟責任是不是獨立的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的種類有三:民事責任、刑事責任以及行政責任。
經濟責任是一種民事責任,是民事賠償損失方面的責任。
完全同意,說的簡單明了

G. 經濟法律責任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經濟法律責任
經濟法律責任是指在國家干預和調控社會經濟過程中因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而依法應強制承擔的否定性、單向性、因果性經濟義務。
經濟法律責任的特徵
1.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消極的、否定的法律義務,具有否定性。法律責任是一種法律義務,但並非所有的法律義務都是法律責任,因為法律義務既有積極的,又有消極的,既有肯定的,又有否定的。法律責任只是一種消極的、否定的法律義務,而不能同時包含積極的、肯定的法律義務。也就是說,法律責任是在政治上、道德上、法律上、主觀上、客觀上都應受到非難和遣責的。經濟法律責任也同樣具有這種消極性和否定性。 2.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單向的、非對等的法律義務,具有單向性。從法律上講,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義務和義務也是對等的,但經濟法律責任只是違法主體的單向義務,不存在對等性。 3.經濟法律責任是一種法定的強制性義務,具有法定性、強制性。純粹法學派創始人凱爾森認為:「法律責任的概念是與法律義務相關的概念,一個人在法律上對一定行為負責。或者他在此承擔法律責任,意思就是,如果作相反行為,他應受到制裁。」從現代漢語上看,義務一詞主要表示按法律規定應盡的責任,從一定意義上講,責任和義務是相通的。因此,經濟法律責任同其他法律責任一樣,從本質上講,它們都是一種法定的強制性義務。它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具有法定性;同時,它是由國家強制行為人接受的,又具有強制性、不可替代性。此外,行為人也是不能放棄履行這種強制性義務的。 4.經濟法律責任是因經濟主體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因果性、後續性義務,具有因果性。經濟法律責任不是憑空產生的消極義務,而是與經濟法主體的先前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它既是後續義務,又是因果義務,沒有經濟法主體的違法行為,就不可能產生經濟法律責任。因此經濟法律責任的消極性和否定性是因其經濟違法行為的消極性和否定性所決定的。同時,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義務產生經濟法律責任,而經濟法律責任又必然使違法者產生了法定的第二義務或後續性義務。 5.經濟法律責任是在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經濟義務,具有經濟性。經濟法律責任同其他法律責任的主要區別或者根本區別就在於它是在國家干預和調節社會經濟過程中產生的責任。這種決定了責任的內容具有經濟性。
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條件和依據
(一)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一般條件 1.主體必須有經濟違法行為存在。經濟違法行為不僅是產生經濟法律責任的前提,而且也是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必備條件。經濟法主體的違法行為既包括違反法定經濟義務的行為,如偷稅、抗稅、騙稅、生產偽劣產品、銷售侵權產品等,也包括不正確地行使權利的行為,如錯誤吊銷營業執照、超額罰款、擅自審批、擅自減免稅款等;既包括作為的違法行為,如私設金融機構、詐騙貸款等,又包括不作為的經濟違法行為,如偷稅、玩忽職守等。 2.主體的違法行為必須給國家、社會或個人造成損害事實。經濟法律責任既是一種經濟責任,又是一種社會責任。因為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給國家、社會或個人造成的損害,既包括經濟的,也包括人身的;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無形的;既包括現實的,也包括潛在的;既包括對國家和社會的,也包括對個人的。因此經濟法律責任從本質上講具有經濟性,但從實現方式來看未必都具有經濟性。 3.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主體要承擔經濟法律責任,不僅要有經濟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而且要求經濟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須具有內在的、必然的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無論是管理、調控主體,還是管理和調控的受體其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無關,或者說違法行為僅僅是損害事實產生的外部的、偶然的條件,一般就不應要求經濟法主體承擔經濟法律責任。 4.主體在主觀上必須具有故意或者過失。主體承擔經濟法律責任,不僅要具備客觀方面的條件,還必須同時具備主觀方面的條件,即要具備法定的故意或者過失的主觀因素。所謂故意是指主體對其經濟違法行為具備明知的認識因素和希望或者放任的意志因素。所謂過失是指主體對其經濟違法行為是當知而因疏忽大意未知或已知但輕信能避免的心理態度。當然也有個別的經濟違法行為,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但這是特殊原則,並以法定為限。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經濟管理職權過程中,侵犯相對主體的經濟權利時,應承擔經濟法律責任,而不論其主觀上有無過錯及其內容。 (二)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依據 1.事實依據。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事實依據,是指經濟違法主體實施的具體的、特定的經濟危害行為。首先,這種行為是客觀存在的,而不僅僅是經濟法主體的某些意願、想法或者傾向,它必須具有客觀性、外在性;其次,這種行為又是特定的、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概括的,它必須具有特定性、針對性。行為人實施的每一種經濟行為都必須是特定領域內的具體經濟行為,不可能存在超越具體經濟行為之上的一般經濟行為和抽象經濟行為,對於後者不能對其予以經濟懲罰;再次,這種行為從政治上、法律上、道德上都是應當予以否定評價的,而不是值得提倡、稱贊、鼓勵的,它必須具有消極性、否定性;最後,這種行為是在經濟法主體的自由意志支配之下所外化出來的,它必須具有能動性、反映性。馬克思指出:「如果不談談所謂自由意志、人的責任、必然和自由的關系等問題,就不能很好地探討道德和法的問題。」 2.法律依據。承擔經濟法律責任不僅要求具有事實根據,而且要求具有法律依據,也即是說,經濟法律責任不僅是事實責任,而且是法定責任,非法定的經濟責任,不能成為經濟法律責任,更不能依據經濟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行為人予以懲罰。 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法律依據就是經濟法律、法規對各種經濟法律責任的明文規定。大多數的經濟法律、法規中都有專章或專節規定「法律責任」或「罰則」,在無專章或專節規定的法律、法規中,也大多包含有「法律責任」或「罰則」的條款。這些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對實施違法行為的主體即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予以明確規定;二是對主體實施的違法行為的性質、種類、情節、程度、後果等予以明確規定;三是對違法行為人實施懲罰的國家機關予以明文規定;四是對違法主體應承擔的具體懲罰措施予以明文規定。 (三)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條件和承擔依據的關系 從總體上講,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條件和承擔依據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條件是從行為、後果、因果關系、事實、法律、主觀、客觀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因素來揭示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因素,這些條件是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的。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依據則是從事實或法律的某一方面來揭示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原因。而這些事實或者法律往往是承擔條件中最關鍵性的因素,或者說是根本性條件。因此,不能把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條件和承擔依據完全對立起來。
經濟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
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產生經濟法律責任,而經濟法律責任則是違法主體依法應承擔的否定性經濟義務,這種否定性經濟義務應當是經濟法律責任的內容。經濟法律責任只能通過國家對違法主體實施一定的強制措施或者違法主體接受一定的法律制裁來實現或完成。經濟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包括:經濟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經濟制裁是指對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並依法應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單位和個人所採取的具有經濟和財產權益內容的懲罰性措施。它是經濟法律責任的主要實現方式,具有懲罰性和補償性雙重功能。經濟制制裁不同於民事制裁中的財產性懲罰措施,不能把經濟制裁與民事制裁劃等號或者混同。同時經濟制裁也具有獨立性,而不是完全從屬於行政制裁或其他制裁。經濟制裁主要適用於管理受體的經濟違法行為而產生的經濟法律責任。至於管理主體即國家機關在干預經濟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產生的經濟法律責任也是存在的。對於前一種經濟法律責任所適用的經濟制裁措施主要包括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等;對於後一種經濟法律責任所適用經濟制裁措施主要是指行政侵權賠償即國家賠償

H. 經濟責任是法律責任的一個單獨方面么為什麼

法律責任可以分為經濟法律責任、民商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等,經濟法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I. 經濟責任、經濟法責任、經濟法律責任的聯系與區別

經濟法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別: 經濟法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別: 法律責任可以分為經濟法律責任、民商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等,經 濟法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一) 產生的依據不同 經濟法律責任產生的直接依據是行為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 經濟違法行為是指經濟法主 體在國家干預和調控經濟的過程中故意或者過失地違反經濟法律、 法規, 並依法應承擔經濟 法律責任的行為; 民商法律責任產生的直接依據是平等的民商事主體的民商事違法行為, 民 商事違法行為是指民事主體、 商事主體在民事、 商事活動中故意或者過失地違反民商事法律、 法規, 並依法應承擔民商法律責任的行為; 行政法律責任產生於行政法主體的行政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是行為主體違反了國家行政法律、 法規的行為; 刑事法律責任產生於刑事違法 行為, 雖然有些經濟違法行為具有經濟違法和刑事違法雙重屬性, 但一般經濟違法行為和嚴 重經濟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的界限應當是明確的,只有刑事違法行為才會產生刑事責 任。同時,刑事違法行為也並非只能產生於經濟領域。 (二)產生的過程不同 經濟法律責任產生於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的過程中, 而在市場運行過程中由 於市場調節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不能歸結為經濟法律責任; 民商事法律責任則是產生於民商 主體在進行平等的民商事活動過程中, 兩種活動過程的區別主要在於需不需要國家直接或間 接進行干預和調控; 刑事法律責任除了可以在此領域和過程產生之外, 還可以在其他非國家 干預經濟的過程和領域內產生。只要發生嚴重侵犯國家、社會、個人權益,嚴重擾亂社會秩 序的行為,就可以產生刑事法律責任。 (三)內容不盡相同 雖然經濟違法行為造成的後果具有多樣性和非財產性, 雖然經濟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也 並非都具有經濟性, 但經濟法律責任應主要是一種經濟責任, 這是因為其產生的依據具有經 濟性;民商法律責任雖然也具有經濟性,但因民商事違法行為的多重性,也就決定了其法律 責任的內容必然具有多樣性,其中,非經濟性的人身責任就是重要的民事責任形式;雖然經 濟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都是在國家機關進行行政管理和監督過程中產生的, 但其活動的 內容存在較大區別, 因而由此活動所產生的法律責任也必然存在很大差異。 經濟法律責任主 要是一種經濟責任,而行政法律責任則是非經濟性或者說主要是非經濟性的。 (四)實現的方式不同 經濟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是經濟制裁、 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 但以經濟制裁和行政制裁 為主。民商事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是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但以民事制裁為主。行政法律責 任的實現方式包括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 但以行政制裁為主。 其中行政制裁又可以分為行政 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 刑事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包括刑罰處罰和非刑罰處罰, 但以刑罰處罰 為主。 (五)追究責任的程序不同 經濟法律責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行政訴訟程序和刑事訴訟程序,此外還包括行政復議、 國家賠償等程序。 民商事法律責任的追究程序是民事訴訟程序和仲裁程序等。 刑事法律責任 的追究程序主要是刑事訴訟。

J. 刑事責任,民事責任,直接責任,經濟責任誰能幫我詳細解釋這些,最好舉例子

1、刑事責任——是指觸犯刑法,依照刑法進行追究責任的。比如:某人將他人達成輕傷內,按照刑法應容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民事責任——因違反民法有關規定,應承擔的責任。前面的例子 「某人將他人達成輕傷」,因侵害了他人的健康權,應賠償他人醫療費、誤工費等,就是民事責任。
3、直接責任——因其行為直接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應負的責任。比如:某人將他人達成輕傷,他人的傷害是由某人的直接行為引起的,其負的責任(刑事、民事)的就是直接責任。
4、經濟責任——是指以給付金錢為承擔責任形式的責任。比如:甲購買乙手錶,為保證成交談好價格後,為確保能買到表,乙支付甲100元定金。但過了兩天,甲不同意買了,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甲應雙倍返還定金(即還200元),甲負的責任就是經濟責任。

熱點內容
鹽城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9-22 19:10:14 瀏覽:591
民法上的客體 發布:2025-09-22 19:08:06 瀏覽:340
小型服裝廠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9-22 19:04:55 瀏覽:113
武漢大學法學院2008年法律碩士 發布:2025-09-22 19:04:47 瀏覽:60
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英語文本 發布:2025-09-22 19:03:15 瀏覽:382
2017年勞動法3738 發布:2025-09-22 18:53:31 瀏覽:283
規范性文件對應行政法規 發布:2025-09-22 18:38:33 瀏覽:677
規章制度員工接受書 發布:2025-09-22 18:38:27 瀏覽:610
免費下載廚房熱菜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2 18:37:48 瀏覽:674
律師賣保險 發布:2025-09-22 18:36:24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