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子女的法律責任嗎
⑴ 離婚孩子歸女方,男方應該承受什麼法律責任
夫妻雙方離婚了,孩子歸女方,男方應該承擔撫養責任,即付給女方孩子的撫養費。
孩子的撫養費裡麵包括教育費,生活費和醫療費。
⑵ 成年子女離婚法律怎麼判
離婚時成年子女不需要處理撫養權,因為孩子已經成年後,父母沒有撫養的義務,自己獨立生活。如果孩子已經成年但還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或者有需要給付撫養費的法定情形的,根據實際情況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⑶ 離婚孩子歸女方,男方應該承受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夫妻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歸女方,男方需要和女方共同撫養孩子滿十八周歲,期間男方需還要向女方支付贍養費,直至孩子滿十八周歲
⑷ 父母離婚在法律上對子女有何影響
父母離婚在法律上應該對子女沒有影響吧,只是在生活上讓父母讓子女感覺父母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⑸ 父母離婚後孩子跟雙方還存在法律關系嗎
您好,根據法律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⑹ 離婚子女撫養權法律上是怎樣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規定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准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離婚子女的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一、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另行起訴
離婚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長到有識別能力時,主動提出與另一方一起生活時,應另行起訴。
離婚後,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請求,不涉及原離婚案件,不是對原離婚案件子女撫養問題的判決、調解協議的糾正,而是出現了處理原離婚案件當時不存在的子女撫養方面的新情況,所以,應當作新的案件另行起訴。
二、具有法定事由,應予支持變更撫養關系
具體的法定事由: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10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此外,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予准許。
三、變更撫養關系糾紛應注意的事項
1、撫養關系的變更應由雙方協商,如果離婚後夫妻雙方無法就變更撫養關系達成協議,只能通過訴訟途徑解決,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予准許。
如未達成上述協議,離婚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的,應另行起訴;
2、正確把握「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從司法實踐及相關案例來看,家長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收入情況發生重大改變、經常變更居住地、長期存在不良嗜好、工作方式發生重大改變等等,都可以作為是「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重要證據來考慮;
3、收集變更撫養關系證據途徑。民事訴訟一般要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提起變更撫養關系糾紛訴訟的一方必然要承擔起大部分的舉證責任,如果一方認為與子女共同生活的另一方存在法律上認可的變更撫養關系的情況,應當從以下方面著手展開收集證據:
(1)到對方的工作單位,請求工作單位出具相關的證明材料以證明其收入及工作變動情況,如對方屬於國家公職人員,一般其工資是可以查詢確定的;
(2)與對方的鄰居、朋友處請求其出具對方長期不良嗜好的證明,或者請求其出具對方未盡到撫養義務、虐待子女的說明;
(3)如經常變更居住地,可向對方租房的房屋所有權人了解其簽訂租賃合同的情況;
(4)如因對方拖欠債權人的債務,可向對方的債權人請求其出具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證明;
(5)如對方患有嚴重疾病或傷殘的,需要醫療及醫學鑒定部門出具相關的證明材料。
⑺ 離婚後一方不來看望子女應該負法律責任嗎有哪些規定
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受教育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了,人們對法律的意識程度也越來越強了 。當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就包括婚姻的問題,那麼近些年來我國的離婚水平是非常高的,那麼對於離婚來說的話,許許多多的人都不清楚其中的一些知識 。對於雙方離婚來說的話,比較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孩子的一個撫養問題 ,那麼如果離婚以後一方不來探望孩子,應該負法律責任嗎 ,對這一方面來說的話,有哪些規定呢 。婚姻法對這方面有了一定的規定,父母對孩子有一定的撫養義務,孩子對於父母也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如果父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者是說不能夠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賦予撫養費里的權利,如果父母一方因為其他原因不能夠履行撫養的義務的話,那麼應該給予一定的撫養費用 。
⑻ 繼承債務離婚子女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離婚的子女不需要繼承債務,無論是離婚還是沒有離婚,子女都無需繼承債務,除非子女繼承了遺產,此時需要繼承債務,但是繼承人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條
分割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但是,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
繼承人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清償責任。
⑼ 父母離婚後兒女觸犯法律了,父母的責任是一人一半嗎
要看兒女是否成年,如果年滿十八周歲,屬於完全行為能力的人,需要自己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