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案具有法律效力嗎
Ⅰ 什麼叫議案
議案,是指向國家議事機關(立法機關或國家權力機關)提出的議事原案。如法律議案(簡稱法案)、預算案、決算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案、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彈劾案、質詢案,以及有關全國性和地方性的重大事項的議案等。
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議案提出後,一般先交由某個專門機構進行審議,然後再提交議事委員會討論,最後通過會議表決以決定其是否成立。
名稱由來:
漢語拼音:yì』àn
英文:proposal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或立法機關開會時列入議程、交付審議的有關國家和地方性重大事項的建議和方案。包括法律案、預算案、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彈劾案等。英國還將議案分為公議案、私議案和混合議案3種。凡涉及全國各地並與政府政策有關的議案為公議案。涉及地方當局、某些團體、集團或某些個人的權力或利益的議案為私議案。兼有公私兩種議案特點的議案為混合議案。
Ⅱ 人大代表提交的議案通過審議後並開始實施時,那麼該議案不能稱為法律吧,那他到底該成為什麼呢除了具有
議案通過後,不會馬上實施。有個有權機關公布的過程。有的規定公布即實施。有的是先公布,定一個實施的時間。嚴格說,法案通過後,不是法律。暫不生效,不具有法律效力。
Ⅲ 人民代表大會上沒被通過的議案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務會議上沒有通過的法律草案,沒有法律效力。
Ⅳ 人大通過的議案為什麼具有法律效力
因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Ⅳ 法律草案與法律議案的區別和聯系
法律草案是指批准復發制布以前的標准徵求意見稿、送審稿和報批稿。它是承擔編制任務的單位或個人,根據立法意向起草的初步文稿。
法律議案則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或立法機關開會時列入議程、交付審議的有關國家和地方性重大事項的建議和方案。議案須經過議案的提出、初步審議、正式辯論、修正、表決、通過和公布等過程。議案一般由享有提案權的機關或個人提出,所提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在中國,除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常務委員會和本級人民政府可以直接提出議案外,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也可以提出議案。議案提出後,由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提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或交付議案審查委員會審查後提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然後作出決定。
二者都是正式法律出台前的准備工作,這是其聯系;但議案才是進入正式立法議程的立法方案,具有程序意義,而草案則還未能進入這一階段。
Ⅵ 議案和建議的區別有哪些
什麼是議案?
議案是指由法定機關和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或者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並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
法律對議案的提出、議案的內容和處理程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1)議案的提出者必須是法律規定的機關或者代表。地方組織法規定,地方各級人大舉行會議的時候,主席團、常務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本級政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聯名,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代表5人以上聯名,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同時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人大各專門委員會,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5人以上聯名,可以向本級人大常委會提出議案。
(2)議案的內容必須是屬於法律規定的本級人大或者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依法應當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等機關,或者就其他組織處理的問題制定行政法規、調整行政區劃、調整機構編制、申請經濟文化建設項目、增加勞動工資、解決某項專款等事項,不宜作為議案提出。
(3)議案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每次會議的主席團第一次會議上,都要對代表提出議案的截止日期作出決定。法定的提案機關和代表,可以在大會舉行前或在大會期間提出議案,但必須是在主席團決定的議案截止日期前提出。
(4)提出的議案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寫清案由、案據和方案。案由是指議案提出的理由;案據是指議案提出的根據;方案是指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具體意見。如果是立法案或地方性法規修正案,應當附有法律、地方性法規草案或者修正草案。
代表團或代表聯名提出的議案的主要處理程序有哪些?
議案的處理程序是由法律規定的。代表團或代表聯名提出議案後,主席團可以有以下三種處理方法:一是決定列入大會議程;二是不列入大會議程;三是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1)對於列入大會議程的議案,主席團交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同時可以並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最後由主席團決定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
(2)對於不列入大會議程的議案,經大會主席團審議決定後,可以作為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由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交由有關機關、組織研究處理。
(3)對於經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列入會議議程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交有關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提出意見,由人大常委會審議決定。
(4)向大會提出的議案,在交付大會表決前,提案人可以要求撤回。經主席團同意撤回的議案,會議對該議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什麼是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人大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是人大代表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對各方面工作的看法、建議、主張、批評和意見等的總稱,通常被簡稱為「代表建議」。
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在代表大會舉行期提出的,即是向代表大會提出的;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提出的,即是向人大常委會提出的。
人大代表建議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縣級以上各級人大代表的建議,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由本級人大常委會的辦事機構交有關機關和組織研究處理並負責答復。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代表的建議,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交有關機關和組織研究處理並負責答復。負責辦理代表建議的機關組織應在交辦之日起3個月內,以書面形式答復代表。經交辦機關同意,少數復雜的問題可以延長至6個月內答復。代表對答復不滿意的,可以提出意見,由原辦理機關、組織在一個月內重新辦理答復。
議案與建議、批評和意見有什麼區別?
議案與建議、批評和意見的主要區別在於:
(1)議案是法定機關和法定提案人依照法定程序提請代表大會或人大常委會列入會議議程進行審議並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建議、批評和意見則是人大代表向代表大會或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對各方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2)議案必須是由法律規定的機關,或者代表按法定的聯名人數,依照法定的程序提出,而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可以代表個人提出,也可以代表聯名提出。
(3)議案內容必須是屬於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而建議、批評和意見則是對各方面工作都可以提出。
(4)議案的書寫形式要求有案由、案據和方案,法律案還要附有法律修改草案,而建議、批評和意見的書寫形式沒有法定要求。
(5)議案與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處理程序不同。議案由大會主席團或者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由主席團或者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而建議、批評和意見,是由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交由有關機關、組織研究處理。
Ⅶ 兩會中的「提案」和「議案」到地有何區別
議案是指由法定機關和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或者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並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法律對議案的提出、議案的內容和處理程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1)議案的提出者必須是法律規定的機關或者代表。(2)議案的內容必須是屬於法律規定的本級人大或者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事項。(3)議案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提 出。(4)提出的議案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寫清案由、案據和方案。
提案是政協委員向人民政協組織,並通過政協組織向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政府就有關國家或地方大政方針、社會生活等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的形式。
人大代表議案與政協委員提案的不同之處在於: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組織,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另外,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
Ⅷ 議案是如何成為法律的
議案是如何成為法律的圖表
1、提出法案
┃
1、 提出法案: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組織和人員,依據法定程序向有權立法的機關提出關於制定、認可、修改、補充和廢止規范性法文件的提議和議事原型。
2、 審議法案:有權機關對法案運用審議權,決定其是否應當 列入議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對其加以修改。
3、 表決和通過法案:有權的機關和人員對法案表示最終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態度━━表決者對法案是贊成還是不贊成的態度。經過表決、法案如果獲得法定數目以上人員的贊成、肯定、同意,即為通過。
4、 公布發:有權機關或人員、在特定時間內,採用特定方式將法公之於眾。
┃
2、審議法案
┃
3、表決和通過法案
┃
┃
4、公布發
Ⅸ 人大代表提出的議案通過便有法律效力
我國憲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專。全國人屬大組織法第四十六條作了補充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Ⅹ 議案和提案有什麼區別
議案必須列入大會的議程予以審議,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關部門今後決策時參考,有可能被採納,也有可能不被採納。因此「提案」與「議案」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文種。
首先,提案只能由政協委員提出,議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議案一經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協委員提案是民主監督的一種形式,沒有法律的約束力。
最後,在提出時間方面,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
議案:「議案」是國務院2012年4月發布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規定的15種公文文種之一。
提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權的機關或議員(代表)提出,但其內容必須是屬於議事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才能成為議案。
(10)議案具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解析兩會議案提案之變
在收集的議案、建議、提案中,約七成已不止一次提出,但仍保持熱度,伴隨形勢變化不斷補充新內容、通過新視角被深入探討。
代表委員持續關注的議題中,深化改革、簡政放權、依法治國、反腐倡廉是高頻詞,民生熱點和黨風政風是聚焦點。而以霧霾為焦點的環保問題則被補充了新看法、新對策。
今年政協1號提案聚焦簡政放權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至少22次提及簡政放權。截至目前,國務院已相繼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項行政審批事項。 "簡政放權是激發市場活力、讓群眾從改革中獲益的重要問題。
國務院已經大力推進這項工作,但是,如何讓那些'含金量'高的審批權真正下放,同時解決一些幹部'為官不為'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說。
此外,包括大城市病、交通擁堵、霧霾等在內的"硬骨頭",被認為涉及尖銳矛盾,需要下猛葯和打持久戰。 從2013年PM2.5進入公眾視野,到不斷有水污染、土壤污染事件被曝光,保護環境、治理污染一直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今年,一些代表委員抵京後首先抬頭看天,成了一條引人注目的兩會花絮。在收集到的提案議案中,涉及空氣等環保議題的就接近10%,多達50餘條。
網路-議案
網路-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