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
1. 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的主題是什麼
亞當斯密究其一生撰寫的《國富論》與《道德情操論》兩大鉅作竟是這般充滿了沖突。就如同多數閱讀者所看到的一樣,亞當斯密當然了解 同時對營生者高論《國富論》的利己(自利),又循循善誘貴族認同《道德情操論》的利他(同情)兩個觀點,多麼像是自掌嘴巴的丑者。所以亞當斯密《 道德情操論》一書遲至他逝世後才由友人代為刊印面世,更何況亞當斯密的遺 願是火化《道德情操論》!!這讓我們了解到當我們閱讀《道德情操論》時, 勢必要時時面對幾個基本的意識問題:第一、有別於《國富論》的利己,《道德情操論》所闡述的核心概念「同情」是什麼?「同情」又如何在人與人間發 生關系?第二、所謂的「同情」如何成為一種「持平的旁觀者」?第三、以「 同情」為基礎的「持平的旁觀者」是什麼?他實際的作用為何?
在第一篇的第一章中,亞當斯密在首段便這樣描述到:「人的天賦中總是明顯地存在著這樣一些本性,這些本性使他關心別人的命運,把別人的幸福看 成是自己的事情…. 這種本性就是憐憫或同情,就是當我們看到或逼真地想像 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時所產生的感情。」
在〈 第三卷第二章〉討論到詩歌鑒賞時亞當斯密所持的觀點也是如此「詩歌的優美 是一種有關精細鑒賞力的問題。一個年輕的初學者幾乎不可能確定自己的詩歌 是否優美,因此,再也沒有什麼比得到朋友和公眾的好評更能使他喜氣洋洋; 再也沒有時麼比相反的評價更能使他深感羞辱…. 」。
這促使他悲觀地發現一種令人失望的狀 況,那便是〈第一卷第三篇第三章〉的章節說明所說的「人們往往欽佩富人和 大人物,輕視或怠慢窮人和小人物」。我們似乎可以就此推論,在未受「道德 限制」當我們要獲得他人同情時,所表現的行為似乎往往都是炫耀性質的,亞 當斯密個人也認為這是道德情操的敗壞。
從「同情」發展到「公正的旁觀者」,是《道德情操論》一書最重要的邏輯轉換。「累積原則」,認為同情、不同情已經不僅僅只是人際關系中的和 諧或沖突感,而是成為具社會仲裁性質的獎勵和懲罰了。
在第一個問題中,我們了解到亞當斯密以互動原則,說明人的同情所帶來的愉 悅;在第二個問題中,亞當斯密則利用累積原則,將人類的同情「經驗」推展 到社會仲裁(也就是「公正的旁觀者」)的「理性」。我們不妨利用下面的圖示來說明:
互動原則:同情的產生→認同的愉悅感、不認同的排斥感。
↓
累積原則:由個人經驗累積成人類經驗,因為人的天賦保證,使得經驗成為理性。↓
互動原則+累積原則=「公正的旁觀者」
↓
「公正的旁觀者」保證了社會(人類總和)的價值觀(對何種行為感到愉悅,對何種行為 感到排斥),於是「公正的旁觀者」反向制約個人的行為。
有時忽略甚至鄙視這一切,並且他在對自己一舉一動的全部合宜性有充分把握之前,絕不會輕易地這樣做。在這種場合,他的自我贊同無須由別人的贊同來證實。這種自我贊同,如果不是他唯一的,至少也是他主要的目的,即他能夠或者應當追求的目的。對這個目的喜愛就是對美德的喜愛。…… 亞當斯密說的:「它是理性、道義、良心、心中的 那個居民、內心的那個人、判斷我們行為的偉大的法官和仲裁人。」〈第三卷 第三章〉強迫著人們盡管在自利的狀況下,還能維持公利的要求。
道德上的贊同與不贊同的情感,是以人類天性中最強烈和最 充沛的感情為基礎的;雖然他們有可能發生一些偏差,但不可能完全被歪曲。
當人類的共有經驗或情感轉變時,也會重新塑造出新的理性標准和「公正的旁 觀者」。
轉自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的先修論述 --簡論《道德情操論》http://he.cycu.e.tw/life/Philosophy/bookclub/adem.htm
2. 亞當·斯密的理論觀點
亞當·斯密(1723年6月日-1790年7月17日),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亞當·斯密的父親也叫亞當·斯密。
是律師、也是蘇格蘭的軍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關監督,在亞當·斯密出生前幾個月去世;母親瑪格麗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兒。亞當·斯密一生與母親相依為命,終身未娶。
一、《道德情操論》(1759)六、賦稅理論
亞當·斯密提出四大賦稅原則,即公平、確定、便利、經濟。
公平:一國國民應盡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國民應按其在政府保護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納稅。
確定:各國民應當繳納的稅捐,須確定並不得隨意變更,繳納時期、繳納方法、應付稅額,都應對納稅人清楚宣示。便利:一切稅捐,都應在最適合於納稅人的時間與方法收之。
經濟:每一稅捐都應善加設計,務使公民繳付國庫以外,在他的財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動。
折疊
3. 《道德情操論》是亞當斯密的著作么
是的。
是亞當斯密的主要著作之一,另外一本是《國富論》
《道德情操論》(1759)
在亞當斯密生活的那個時代,「道德情操」這一短語,是用來說明人(被設想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動物)的令人難以理解的能力,即能判斷克制私利的能力。因此,亞當私密竭力要證明的是:具有利己主義本性的個人﹝主要是追逐利潤的資本家﹞是如何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為,從未而建立一個有必要確立行為准則的社會而有規律的活動。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建立的經濟理論體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論》的這些論述為前提的。
《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不僅是亞當斯密進行交替創作、修訂再版的兩部著作,而且是其整個寫作計劃和學術思想體系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道德情操論》所闡述的主要是倫理道德問題,《國富論》所闡述的主要是經濟發展問題,到21世紀的觀點看來,這是兩門不同的學科,前者屬於倫理學,後者屬於經濟學。亞當斯密把《國富論》看做是自己在《道德情操論》論述的思想的繼續發揮。《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這兩部著作,在論述的語氣、論及范圍的寬窄、細目的制定和著重點上雖有不同,如對利己主義行為的控制上,《道德情操論》寄重託於同情心和正義感,而在《國富論》中則寄希望於競爭機制;但對自利行為的動機的論述,在本質上卻是一致的。在《道德情操論》中,亞當斯密室把「同情」作為判斷核心的,而其作為行為的動機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4. 如何看待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
《道德情操論》主要講了這么一個觀點:同理心讓我們能夠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問題,也能站在一個公正的旁觀者角度看問題。同理心是我們道德觀的基礎,但它也有一些問題。比如說同理心讓我們希望得到的別人誇獎和羨慕,而且我們更容易對那些有錢的人而不是窮的人產生同理心,這讓我們本性非常虛榮。
但如果站在社會的角度來看,我們的這一本性是好的。因為我們虛榮,想要別人的愛和羨慕,我們才會去消費。因為每個人自私的本性,這個社會反而能夠非常順利地運轉。
《國富論》里,斯密進一步指出了這一運轉的基礎是什麼,也就是市場這一「看不見的手」。他舉了幾個例子,比如農場主因為想要城裡一些小裝飾品(baubles and trinkets),所以源源不斷地向城市輸送事物,這讓城市的繁榮發展成為了可能。農場主絕不是因為對城裡人的同情或慈善才送給他們食物的,而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利益,但這樣反而讓城市更好更持續地發展。斯密說,顧及自己的利益、想讓自己更開心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國家就是應該讓人民都更開心。因此他認為國家主要的目的應該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當時更主流的一些觀點,比如增加國家財富。
亞當*斯密更進一步指出,我們之所以買賣有兩個主要基礎,一是分工,二是自由交換。而市場在宏觀的層面上讓我們每個人的自私自利成為了對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這就是市場的偉大之處。
5. 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都有哪幾種譯本
市面上所見有3個版本的《道德情操論》。最早的版本是蔣自強、欽北愚、朱鍾棣、沈凱璋等所譯的商務版,由商務印書館1998年出版,2004 年重印(下稱「蔣版」)。2003年的時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余涌所譯的《道德情操論》(下稱「余版」)。而此次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道德情操論》由韓巍所譯(下稱「韓版」),韓版最早由西苑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2007年輾轉至光明日報出版社再版,直至2008年中國城市出版社又一次出版韓版。另外還有
1圖書信息
書 名: 道德情操論
作 者:[英]亞當·斯密 ,樊冰譯
出版社: 山西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6-1
ISBN: 9787807672869
開本: 16開
定價: 32.00元
2圖書信息
書名:道德情操論
作者:(英)斯密 著,謝宗林 譯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8-1
字數:380000
頁數:437
開本:大32開
I S B N:9787802114302
定價:30.00
《道德情操論》是亞當61斯密的倫理學著作,他一生中共修訂過六次。斯密從人類的情感和同情心出發,討論了善惡、美醜、正義、責任等一系列概念,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系、和諧發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論》對於促進人類福利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為基本的作用,是市場經濟良性運行不可或缺的「聖經」,堪稱西方世界的《論語》。僅供參考。
6.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與道德情操論
額,網上一搜就有啊,這2個地址你再下下,我剛試過····
一起復制 再粘貼到IE地址欄里
道德情操論:
http://119.147.41.16/down?cid=&t=3&fmt=&usrinput=道德情操論&dt=1002003&ps=0_0&rt=0kbs&plt=0
國富論:
http://119.147.41.16/down?cid=&t=3&fmt=&usrinput=國富論&dt=1002011&ps=0_0&rt=0kbs&plt=0
這2本看完,領悟透徹就不錯了,不要當玄幻小說看哦。
呵呵,開玩笑啦~
7. 求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PDF
http://www.08lr.cn/soft/656.html
道德情操論 作者:亞當•斯密
蔣自強 欽北愚 朱鍾棣 沈凱璋 譯
胡企林 校
《道德情操論》PDF電子專書由本站根據WORD文檔轉換屬而來。
8. 《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
亞當斯密的兩本巨著:《國富論》、《道德情操論》,對西方影響最大的非後者莫屬!
9. 如何評價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
怎麼評價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
亞當·斯密出尚在18世紀初,其著作《國富論》與《道德情操論》都對後世影響頗深。其中《國富論》是在1776年,也就是美國發表《獨立宣言》的那一年首次出版的,而《道德情操論》其實出版的時間更早,但是中間更改並且再版的次數也更多,從1759年第一次出版到1790年,一共有六個版本。
這兩本書從來都不是徹底分裂的,相反,正是《道德情操論》中對人之為社會性動物的思考與討論成為了在《國富論》中探討經濟與商業的基礎之一。斯密認為,即使在人人都追求各自利益的情況下,商業社會也會繁榮,他需要探究的正是其中的原因,即在一個公正框架下之內,自由之都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