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安徽立法啃老族

安徽立法啃老族

發布時間: 2021-11-30 22:14:33

1. 觀許峰啃老有感作文.

日前,山東省政府法制辦推出《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草案)》,
根據徵求意見稿,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無業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財物。
老人有了向「啃老」說「不」的權利,這當然是件好事,但靜下心來一想,也許你見過為數不少的不願付給父母贍養費的無良子女,但你是否見過拒絕子女經濟需求的狠心爹娘?就算有,也不過寥寥。於是,《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草案)》看似合理的規定,在舐犢情深面前,卻幾乎成了一紙空文。就這項規定本身而言,也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例如:「有無獨立生活能力」如何界定?啃老啃到何種地步才算觸犯法律?等等。
「啃老」現象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狹義的「啃老」指的是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就業的機會,賦閑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廣義的「啃老」則指的是藉助父母經濟實力維持生活而非完全在經濟方面獨立。狹義「啃老」已成千夫所指,加強價值觀教育、就業觀引導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廣義「啃老」卻深深植根於社會,我認為,這並非加強教育那麼簡單。試想一下,如果大多數年輕人步入社會後憑自己努力便能得到一份體面尊嚴、足以體現自身價值的收入,年輕人為何還會集體性地甘願啃噬自己的父母?反觀現實,在時下生活成本不斷增高的現實環境下,如果不藉助父母之力、不「拼爹」,又有多少年輕人有能力獨自養家糊口、成家立業?單是住房一項,恐怕足以壓彎他們的脊樑吧。當然,通過「拼爹」,在教育上、擇業上早就占盡先機的官二代、富二代們,確實並不需要「啃老」,但是,他們的「好教育」、「好工作」、「好創業」,何嘗不是一種變相的「啃老」呢?
「啃老」現象所以普遍存在,追根溯源,最終涉及的還是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道德倫理層面上的「自立自強」當然不應忽視,但更深層的公平正義社會秩序的構建,才是更為根本、不可或缺的基礎。
某政協委員建議取消「啃老族」享受各種社會福利的資格,以鞭策其行動起來。然而,從現實考量,「啃老族」所能享受的社會福利本就少得可憐,如果年輕人有保障房居住、有失業保險金、有再就業及創業支持等等社會福利作為後盾,還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啃老」?可見,「啃老」也是一把辛酸淚啊!
綜上,社會環境問題無疑是「啃老族」存在的主因,若想從立法方面削減「啃老族」人數,恐怕不甚現實。治本之策乃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雖說說來容易做來難,基本消除「啃老」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但只要我們的政府有此意識,我相信我們終可以等到那一天。

2. 啃老會立法嗎

立法禁啃老
立法禁啃老,杭州市法制辦擬定的《杭州市老年人權益保障規定(草案)》第二次徵求意見稿已經開始面向社會徵求意見。這部法規在保護老年人權益方面作出了多項規定,其中包括禁止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啃老」,對於虐待老人的養老機構最高可罰款3萬元。
江蘇省就對《江蘇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修改稿)》進行了修改,增加了對「啃老」現象的規定:「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物業或者其他理由,騙取、剋扣或者強行索取老年人的財物」。此次,對於「立法禁啃老」網友們態度不一,有人認為「清官難斷家務事,立法禁啃老實屬多此一舉,純屬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也有人認為「那些不學無術、游手好閑的子女就應該用法律來約束和制裁」;更多的網友則表示「啃老肯定是不對的,要是房價車價能降下來,誰會願意去啃老」;還有網友表示「有時間立法禁止啃老,還不如想辦法解決就業問題」。
筆者認為「立法禁啃老」這一說法,本身就是這項對法規的誤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老年人對個人的財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不得以竊取、騙取、強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財產權益。」而地方部門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中「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物業或者其他理由,騙取、剋扣或者強行索取老年人的財物」條款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中相關條款擬定的,並不是全新立法。
再者,該項條款並沒有說成年子女不能得到父母的資助,只是強調老人對自己的財產有完全的支配權,重在強調父母沒有義務滿足有獨立生活能力子女的一切精神上、物質上的要求。其本意是希望年輕人在生活上、經濟上早日獨立。
的確,現在的社會就業壓力大,房價物價不斷上漲,是造成一些大部分年輕人啃老的年輕人來說原因,買房依靠父母付首付,結婚由父母操辦也是中國的國情,生完孩子由老人幫忙照顧也是社會傳統。而把這些都一概以「啃老」視之,從而對「立法禁啃老」大肆抨擊,只能說是沒有認真看條款。條款中明確指出「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物業或者其他理由,騙取、剋扣或者強行索取老年人的財物」,針對的是惡意啃老,父母對子女的主動資助顯然不在被禁行列。

3. 父親告兒子不做工,父養了二十幾年有這個法律嗎

這種就是典型的啃老,可以去告有這個法律,而且法律也會支持

4. 現今中國應立法懲治「啃老族」你是否支持這一看法

哎,我是有病在家啃老,有什麼辦法呢。。。如果能工作誰願意呆在家裡

5. 立法限制啃老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1、傳統觀念 老人的扶持子女的想法
2、還有法律後果 老人死後 沒有遺囑的情況下 按法定繼承 還是子女繼承老人的財產
3、現實的經濟情況 房價飆升 年輕人剛入社會 沒有經驗 工資較低 生存壓力大 需要扶持
4、針對面較廣 沒有定義什麼樣就是啃老族 啃老族的定義是在一種灰色地帶 不好區分

6. 啃老族的啃老立法

《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已經實施15年,對其進行「大修」,其專中,「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屬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無業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財物。」這一特別禁止成年子女「啃老」的條款,把這部條例的「大修」工作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人認為,父母對於是否繼續資助成年子女本身就有決定權,立法實在沒有必要;有人認為,針對「啃老」立法有助於彌補法律空白,對「啃老族」起到警示作用。

7. 安徽安慶一男子在步行街上刺傷多人,他為什麼會這么做

6月5日下午,一男子在安慶市人民路步行街上持刀行凶,多人被捅。

事發

後來遇到一位工友,她父親是機械廠的黨委書記,經常給他們講:無論有多大事,多大的問題,不論拖多久,都不要急,總會有一天要得到解決。她是無意間講她的父親,卻被我這個有心人學會了這一招。遇著有什麼事了,在心裡想,別管它,總要有結果的。好多的問題,沒帶思想壓力,還真的是解決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需要時間、閱歷的積累,閱歷和時間、經驗能給我們帶來全方位的成長和進步,突發問題的處理能力也會隨著我們全方位的成長而提高。

8. 擬立法禁止啃老族

社會一天不解決就業問題一天都不應該擬法禁止啃老的。像渣打銀行要存50萬才有可能成其員工,立法禁止啃老就逼著部分人為了就業去買職位,擴大了社會不公平就業,另外買職位比啃老更可怕,你覺得呢?所以法律未能保障就業及勞動者合法權益下,都絕不能立法禁止啃老,這只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性。

9. 什麼是啃老族

啃老族,又稱吃老族、傍老族、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灣的譯音,NEET的全稱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於英國,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在英國,尼特族指的是16~18歲年輕族群;在日本,則指的是15~34歲年輕族群。
「啃老族」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閑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齡都在23-40歲之間,並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學畢業人數逐漸增加,因為高學歷的心態,使他們
啃老族
啃老族(2張)
不願意從事較低的薪資工作,感覺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代部分被稱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勞的工作不願去從事,要求工作輕松錢又多,就呈現空等狀態,沒工作也沒讀書。 [1]
社會特性編輯
可分為四類「追求夢想型、喪失自信型、自閉型和家庭溺愛型」。
啃老族
啃老族
追求夢想型
對於自己的現實工作有理想,非要達理想才能滿足自己所需,會有一直轉換工作的情形。
喪失自信型
因一次的工作經驗失敗,對往後就業會有挫折感,信心遭受打擊,不敢再面對就業。
自閉型
從小與社會接觸環境自然隔閡造成。
家庭溺愛型
從小受到家人的期待,認真讀書只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擁有高學歷卻不懂自己將來打算,遂成米蟲的心態 。
生活狀態編輯
曾有一謎語形象生動地刻畫出這幫「啃老族」的生活狀態,說的是「
啃老族
啃老族
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而謎底就是「啃老族」。
在城市裡,年輕人靠「啃老」過活,家庭存在「啃老」問題。「啃老族」的現象隨著人口壓力的增多,經濟水平高速發展,物價的升高,將會愈加普遍。
啃老立法編輯
《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已經實施15年,對其進行「大修」,其中,「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無業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財物。」這一特別禁止成年子女「啃老」的條款,把這部條例的「大修」工作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人認為,父母對於是否繼續資助成年子女本身就有決定權,立法實在沒有必要;有人認為,針對「啃老」立法有助於彌補法律空白,對「啃老族」起到警示作用

10. 啃老族引發的法律爭論

道德問題立法,恐怕「法深無善治」
「啃老」確實不是一件好事回,成年人依答舊寄食父母,精神上無法斷奶,生活上不能獨立,當父母老去,該如何是好呢。不可否認,法律立法禁止「啃老」,是以法治德。可是,用法律約束道德,是否真的可行呢?
「獨立生活能力」要怎麼界定?啃老啃到什麼程度才算違法?等等諸多問題註定了「啃老」現象的復雜性,尤其是中國人的傳統家庭倫理。不少家庭中,父母都是心甘情願被「啃老」的。

熱點內容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 發布:2025-05-23 00:20:26 瀏覽:264
怎麼理解合同法403 發布:2025-05-23 00:11:45 瀏覽:383
冤假錯案法院最新規定 發布:2025-05-23 00:10:19 瀏覽:387
民商法專業詞彙 發布:2025-05-23 00:03:10 瀏覽:533
航空安全條例 發布:2025-05-22 23:47:21 瀏覽:672
薊縣律師 發布:2025-05-22 23:46:43 瀏覽:763
沛縣最出名的律師 發布:2025-05-22 23:32:04 瀏覽:280
幹部理想信念從政道德教育制度 發布:2025-05-22 23:31:17 瀏覽:793
勞動法能保護公司權益 發布:2025-05-22 23:26:57 瀏覽:466
經濟法雖能區分但 發布:2025-05-22 23:17:09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