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對道德綁架的

對道德綁架的

發布時間: 2021-12-03 13:10:46

㈠ 談談對道德綁架的措施

  1. 政府出台相關的法律,規范道德綁架現象

  2. 健全社會制度,合理分配資源

  3. 加強網路監督力度,適當糾正輿論導向

  4. 加強民眾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網路文明教育

  5. 公民個人應樹立正確價值觀,明辨是非

㈡ 道德綁架是什麼意思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觀點一(保守主義):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准、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麼都稱之為道德綁架的人,等於連這樣的道德底線和道德義務都要取消。

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

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線一詞本身概念極其模糊,哪怕一個人跨越了道德底線,但凡他的行為還在法律范疇允許之內,其行為就可以被接納和理解。僅有對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社會才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其行為為錯誤。

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個人道德標准或是毫無明確定性的,所謂的社會道德標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線論對沒有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對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進行批判,從根本上即是道德綁架。所以,正因為道德本身並不存在義務屬性,道德義務一詞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本身不應存在。

㈢ 對於道德綁架,你有什麼看法

我個人覺得,道德這兩個字意義深遠,每個人都有這不一樣的理解和批判,只是站在位置和角度不一樣,沒必要去指著或拿道德去詆毀她人。

㈣ 對道德綁架的看法

寫作思路及要點: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內心所想。

正文:

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補充內容:其實不是聖人的標准,聖人也不一定掏錢救助所有有困難的人,應該說用是超乎人類和說話人自己的標准,去要求別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捨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並非他的道德義務;

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的邏輯混亂。

㈤ 如何應對道德綁架

當你面對道德綁架的時候,我覺得對於這樣的事情你應該做到不屑一顧,這樣的話面對他是最好的。

㈥ 如何對待道德綁架100

道德綁架都是強加於別人的行為

㈦ 對你道德綁架的人你怎樣對待

我會對她視而不見,打著對我好的幌子,其實就是她自我的想法,不尊重我的意見。

㈧ 對待道德綁架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有感「道德綁架」】
時報副刊8月31日《道德綁架與道德散架》一文 ,對我很有感觸,一提綁架二字 ,誰都對這罪惡的貶義詞鄙棄、排斥,若把它配在高尚的道德褒義詞上實屬不妥,因為道德不是硬 性的法律強制,而靠自覺的善舉。道德是法律之母 ,就像個健全人內心無形的道德懲 戒法庭,共居的人類社會,誰能脫離德與法的庇佑呢?人在遇險危難時誰都想來人解救,當被別人解救時,一般都會心生感激而懷他日報償以達心平,如果能報而不報,定會受到良心責備,尤在夜眠不寐時那脫不掉地內心道德法庭,會無情的叩問著良心,受著愧疚、懊悔、不平的煎熬。道德又象基金入伙「救助會」,遇到難處可救急,在為別人好時也是為自己好,這種倫理道德在家庭、親友、鄰里間,都普遍有約定俗成的規范著,你怎能脫離這些「綁架」呢 ?
但作為人性的道德標准,就不能只強調「禮尚往來」的倫理平衡了,而是必須要求「施惠勿念,受恩沒忘「的高尚情操,不圖報償的利他利眾的科學思想和言行,「助人為樂」主要樂在感到胸襟寬暢、充實、坦盪,常做好事不做壞事,到死也感無愧於心,含笑九泉。人生不都追求快樂和幸福嗎,其實能使心情快樂與否,主要還在受人們的贊許與唾罵之間,不顧臉皮的卑劣小人有幾?斯賓諾莎的「做善事必有快樂相隨」不假,所以「道德綁架」思想應改為「我愛道德、使我快樂」。 天津。86歲盧建申[email protected]

㈨ 對於道德綁架你是怎樣看待的

道德綁架的實質是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結果一內般是做了的也少容有自豪感,不做的則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忐忑不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社會是經常發生的。比如半強迫性的捐款、本不該進行的道歉等等。道德綁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為在強調群體和統一價值觀的社會中,輿論具有足以殺人的功能。因而就出現了不自願的捐款和滿含委屈的道歉。中國是一個道德社會,在我們的社會中,人們對道德力量的恐懼有時候甚於對法的力量的恐懼。應該說具有西方現代文化理念的人,與傳統的道德社會是格格不入的。我們每一個人的確會經常遭遇並難以承受許多道德的綁架,然而,這也不是說道德社會就一無是處,如果你適應了,還會去依靠它。而具體到某一事件,比如范美忠事件,又不能說公眾對他或對教師群體進行了道德綁架。在任何時候,教師保護學生的利益,都屬於公眾正常的期待,也屬於相關法規的正常要求。

熱點內容
薛城律師 發布:2025-05-21 17:42:52 瀏覽:188
法治訊息 發布:2025-05-21 17:40:25 瀏覽:60
司法考試名稱 發布:2025-05-21 17:26:18 瀏覽:173
福州請律師多少錢 發布:2025-05-21 17:18:11 瀏覽:84
法律咨詢方案範例 發布:2025-05-21 17:17:57 瀏覽:283
公民法和私法 發布:2025-05-21 17:15:42 瀏覽:50
張起淮的律師費多少錢 發布:2025-05-21 17:15:06 瀏覽:529
協議書怎樣寫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1 17:01:55 瀏覽:648
規章制度最基本的一個層次是 發布:2025-05-21 17:00:19 瀏覽:497
法律責任總體上包括 發布:2025-05-21 16:59:45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