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的形態

道德的形態

發布時間: 2025-01-29 02:04:55

道德變化發展的形態有( )。

道德變化發展的形態有:原始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

道德發展是個體心理發展的一個方面。個體認識社會倫理道德規則和准則,形成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的過程。既受到個體周圍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也受到個體的成熟和認知、情緒發展,特別是其從事的交往和道德活動的制約。

道德起源於實踐,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

❷ 道德的特點

道德的五個特徵:1、廣泛性。在廣泛的社會活動中,都會受到一定約束。2、自律性。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3、穩定性。道德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社會意識形態。4、民族性。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5、後天性。道德不是天生的,是長期形成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法律規范表現出較大的變動性。在一個時期是符合法律的行為,而到另一時期,這一行為則可能失去其法律意義。而道德則不同,它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社會意識形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道德觀念,是這一民族或國家文化傳統的積淀,其表現便是傳統道德觀念成為人與人相處默契的習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總是和民族情緒、社會心理交織在一起的,具有相對穩定性。

4、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5、後天性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熱點內容
他人毆打兒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15:52:20 瀏覽:87
男女朋友之間寫的保證書有沒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15:40:46 瀏覽:115
行政訴訟法修改亮點2017 發布:2025-05-06 15:34:30 瀏覽:733
行政法上的原則 發布:2025-05-06 15:21:27 瀏覽:561
交通法規逆向 發布:2025-05-06 15:16:17 瀏覽:944
法治政府五種意識 發布:2025-05-06 15:16:10 瀏覽:171
泌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6 15:13:43 瀏覽:961
供電職業道德 發布:2025-05-06 15:00:11 瀏覽:494
國際都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14:58:35 瀏覽:676
對經濟法的體會和理解3000字 發布:2025-05-06 14:53:35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