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和立法本意相違背

和立法本意相違背

發布時間: 2025-04-03 21:21:41

⑴ 如何評價合同法第50條和民法通則第65條

  1. 應從構成、性質、法律後果承擔等角度分析上述兩種制度,深挖法律如此規定的原因,即探求立法者的立法意圖。

  2. 可以在此基礎上分析法條運用的結果與立法者本意是否有相違背處,若有則提出修改的建議。若再深挖一下,可以探討一下民法與商事法律制度之間的關系,甚至談論一下民商是否應當分立的問題。

  3. 具體點:民法通則65條第一和第二款的規定體現了法律行為私法自治與強行法規的平衡;第三款談到了委託關系內部約定與第三人的關系,總的方向是內部約定不得對抗第三人的合理信賴,但是此款的規定依然是站在「委託-代理」的內部關繫上去談論的,未將第三人的合理信賴作為基點,可以說體現了我國民法相對於「交易安全」更偏重於保護「已得財產」
    相應的合同法第50條則站在「交易安全」的立場去進行了全新的表述,確定了第三人合理信賴的完全主導地位——第三人的信賴已經起到了補正合同效力的作用,但是此條規定過分的保護了交易安全,未從民法上去區分過錯的情形及結果會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損失,相對於民法上的無權代理制度,此條規定更像是一個商法上的表見合夥或者隱名代理制度,可以說合同法第50條是在用商事法則去通關民商兩個領域,似乎有點矯枉過正了,這也可以說是我國民商合一的一個體現。

  4. 《民法通則》第65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法揣瘁廢誆肚搭莎但極責任。
    合同法第50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該代表為有效

⑵ 合同法52.53條內容

第五十二條 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熱點內容
等民法典 發布:2025-08-18 20:42:50 瀏覽:720
社區法律知識培訓計劃 發布:2025-08-18 20:31:03 瀏覽:395
校園法律顧問考核 發布:2025-08-18 20:26:56 瀏覽:847
怎麼寫刑政訴訟法 發布:2025-08-18 20:09:19 瀏覽:766
健身房私教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8 19:55:35 瀏覽:713
勞動法出差補貼 發布:2025-08-18 19:49:53 瀏覽:10
刑事訴訟法中的偵查主義如何理解 發布:2025-08-18 19:47:25 瀏覽:273
行政訴訟法司法考試案例題 發布:2025-08-18 19:32:28 瀏覽:1000
上虞法律咨詢在哪裡 發布:2025-08-18 19:15:35 瀏覽:508
擺脫道德綁架 發布:2025-08-18 18:49:18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