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黨如何立法

黨如何立法

發布時間: 2021-01-17 10:33:13

『壹』 如何理解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具體體現在黨領導立法

黨領導立法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領導立法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立法是否要堅持黨的領導,黨怎樣領導立法,通過什麼方式領導立法,都必須在制度和機制上落實。

1、黨的領導可以把握立法的政治方向

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大政方針,不是以法律的形式而是以黨的主張的形式表現出來,體現在中國共產黨的一系列決議中,再把這些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轉變為法律。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黨的主張、政策和這些法律本質上是一致的。



(1)黨如何立法擴展閱讀:

黨的領導的實質就是幫助人民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因此,黨的領導不是靠行政權力來實現的,而是靠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黨同群眾的密切聯系,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來實現的。

黨的領導只能依靠自己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依靠向人民群眾作宣傳教育工作,使人民群眾自覺地接受和執行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領導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於黨所處的客觀環境及其所面臨的直接任務的不同。

實現黨的領導作用的具體形式和方法的不同,因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於黨的領導的含義曾經作出不同的表述。

『貳』 在立法過程中共產黨如何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在我國立法權歸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所有,但是中共中央的立法建議對憲法和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黨中央的主張在人大會議上經過表決通過,把黨的主張上升為國家意志。

『叄』 為什麼我國在立法工作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不要忘記是執政黨,既然是執政,就要在各個部門,當然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僅供參考

『肆』 如何在黨的領導下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一切的核心力量。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從憲法這個根本法看,我國憲法確立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黨的領導地位。從歷史角度看,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可以說,堅持黨的領導,事關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事關黨和國家的命脈。
一、黨領導立法。
就是根據黨和國家大局、人民群眾意願,黨提出立法建議,制定體現人民根本利益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法。要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二、黨保證執法。
就是黨通過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和工作領導,監督和促進執法部門嚴格執法。要在黨的領導下,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不斷推進行政機關事權規范化、法律化,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堅決懲治·腐·敗現象,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
三、黨支持司法
就是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有領導有步驟地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確保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不得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不得讓司法機關做違反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
四、黨帶頭守法。
就是各級黨政機關和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必須率先垂範、帶頭遵守憲法法律。要強化各級黨員幹部的法律意識,強化法治思維,嚴格遵循法定許可權和法定程序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運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保持對憲法法律的忠誠之心、敬畏之心,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觸碰法律紅線、不得逾越法律底線。
可以說,要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辦好,最關鍵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這樣才能有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對於這一點,我們要旗幟鮮明地講、理直氣壯地講。要向幹部群眾講清楚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讓人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視聽。

『伍』 .結合實際談談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私法,全民守法的深刻內涵

一、科學立法——法治中國的前提
科學立法,首先要求繼續立法。雖然中國於2010年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立法任務已全部完成。有許多重點領域還需加強立法,個別領域尚有「立法真空」。當前,特別要重點加強在深化體制改革、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以及網路監管等重點領域的立法。
二、嚴格執法——法治中國的關鍵
針對中國的現狀,重點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建立交叉執法制度。對於一些重要領域,如食品、葯品、環境等問題嚴重的領域,可以實施異地交叉執法,由外地執法部門來本地執法,本地執法部門到外地執法,以防止地方保護主義。
第二,為執法者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要提高對執法者及其家屬的有效保護,對於報復執法者及其家屬的違法者要予以嚴懲,使其不敢想不敢為。
第三,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對於公民的權利,要做到尊重、保護、規范、限制並舉。而有的地方還存在「兩手軟」:對於公民的權利尊重、保護不夠,規范、限制也不夠;或者「一收就死」、「一放就亂」。
第四,要樹立政府的權威。法治政府必須是個嚴格執法的政府,是有效執法的政府。應該看到,對社會秩序的維護不力,對各種違法行為的放任,都會導致社會成員安全感的喪失,導致對公民的合法權利乃至社會公眾利益的侵害,同時執法者無視公民的合法權利違法執法、粗暴執法,與執法者自身人身安全保障不力,都不是法治狀態。
三、公正司法——法治中國的防線
要實現司法公正,需要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要實現司法公正,應當讓司法成為真正的司法,讓司法回歸司法,既不能讓司法機關變成立法機關以司法解釋代替國家法律,更不能讓司法機關成為行政機關。讓司法機關真正地從事司法工作,實現和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
同時,要實現司法公正,需要建立起社會監督機制。要實現司法公正,還要建立司法權威,不讓一份判決成為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四、全民守法——法治中國的基礎
全民守法,要繼續抓好法治宣傳和教育,扎實推進「六五普法」活動。要營造「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圍。嚴格規范公民自身行為,引導公民學會在享受自己的權利和自由時,尊重別人的權利和自由。要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使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使每一個普通群眾都真正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合法權益,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更為關鍵的是,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幹部要切實尊崇憲法和法律,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唯有加快推動全民守法、建設法治社會進程,才能為構築法治中國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陸』 黨領導立法還是立法機關領導立法

中國共產黨的地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執政黨。因此,中國共產黨是領導立法。國家權力機關、政府、政協等都要接受共產黨的領導。當然我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柒』 黨章規定黨必須保證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什麼機關經濟文化組織和人民團體積極主

黨章規定黨必須保證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監察機關、經濟、文化組織和人民團體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協調一致地工作。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必須保證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監察機關,經濟、文化組織和人民團體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協調一致地工作。

黨必須加強對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群團組織的領導,使它們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充分發揮作用。

黨必須適應形勢的發展和情況的變化,完善領導體制,改進領導方式,增強執政能力。共產黨員必須同黨外群眾親密合作,共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7)黨如何立法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走中國人民自願選擇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捌』 在中國,立法如何反映法律與政策之間的關系

黨的政策與法的關系:
黨領導人民制定和修改憲法,把黨的主張上升為憲法,反映的就是人民的意志,因為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是廣大人民群眾願望、要求、利益的體現。憲法是黨的正確主張和人民共同意志相統一的法律體現。
(一)法是實現執政黨政策的工具
在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以法的形式肯定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對鞏固共產黨領導人民所取得的勝利成果,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綱領,貫徹各項方針,政策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黨的政策是國家立法之源
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處於領導地位。樹立黨在國家活動中的威性是中國各項事業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必然要求,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主要依靠黨實行民主的科學的決策,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前進。體現在我國黨委領導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中國社會主義具體實踐與探索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往往先經黨的代表大會討論分析並向全國人大提出立法建議,再由全國人大以法的形式予以公布。關於政治方面和重大經濟,行政方面的立法,在制定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應將立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呈報中共中央審批。
(三)黨的政策與法的靈魂的結合
在我國,黨的政策與法的靈魂二者統一於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實現黨的領導首先要靠黨的政策的正確。政策的正確與否一個重要的檢驗標准就是看是否符合最大多數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經的起檢驗,從而得到人民的擁護。而法的靈魂是實現公平與正義。法所要維護的就是其所轄范圍下所有個體的權益並確保其公平。一切公民個人生存權,發展權,自由權,表達權與參與權無不通過法的形式得以肯定。
由此可見,政黨政策所予以終極指向的與法所訴求的共同點都著眼於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

『玖』 黨的十八大如何體現了科學立法原則

科學立法不僅包含了對立法質量的要求,也包含了完善立法、為執法司法守法提供法律依據的意蘊。科學立法本身也要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及時制定、修改法律法規,不斷健全法律制度。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立法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逐步建立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1年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10月27日發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白皮書,截至2011年8月底,中國已制定現行憲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規706部、地方性法規8600多部,涵蓋社會關系的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進科學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要求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法律體系,需要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 努力使每一項立法符合憲法精神。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這是對立法工作的重大要求。立法符合憲法精神,主要是要做到:(1) 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我國實行的是統一而又分層次的立法體制,在不同層次的法律規范中,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 制定、修改法律法規要以憲法為根本依據。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具有最大的權威性、穩定性,是制定、修改法律法規的基礎和依據。(3) 制定、修改法律法規要體現貫徹實施憲法的要求。憲法規定了一個國家的性質、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等重大問題,但要落到實處,還必須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作出進一步具體規定。完善憲法相關法,健全憲法實施的法律制度,是完善法律體系的重大任務。

2 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推動作用。法的功能和作用一般可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規范功能,二是社會作用。法的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之分的觀點,是由英國新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家拉茲首先提出的。立法的引領推動作用,更多或者主要體現在法的社會作用上。歷史經驗充分證明,法對行為方式的養成和社會生活的引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相當繁重,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的壓力非常大,法不僅是實踐經驗的總結,更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引領改革,推動發展。發揮立法的引領推動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銜接、相同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先立法、後行動,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成為社會一體遵循的法律規則,真正將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3 切實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按照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的要求,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應當重點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促進文化事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體制創新、保護生態環境等領域,著力研究和推進立法工作。建議重點加快制定基本醫療衛生法、慈善事業法、公共圖書館法,制定、修改土壤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引領推動相關領域改革;加強財政稅收立法,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在2020年前,全部將國務院根據授權制定的稅收方面的行政法規制定法律;制定行政機構編製法、行政程序法、行政收費法、國家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修改立法法、有關組織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完善國家機構設置、運行監督程序和反貪污腐敗等方面法律制度;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文化產業促進法等,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和文化產業發展;制定社會組織法、社區矯正法、社會救助法、電信法,修改刑法、軍事設施保護法等,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度。

4 更加註重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法律體系是動態的、發展的、開放的,它需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推進而不斷完善。立法工作要把握改革要求、發展變化,統籌做好立、改、廢、釋工作。及時對現有法律法規修改完善,是完善法律體系的一項重要任務。要通過法律法規修改、廢止和立法的解釋等方式,及時對現行法律法規進行補充完善,努力使法律制度適應發展變化的現實情況。要建立法律法規定期清理工作制度,適時開展法律法規清理工作。

5 積極探索法的編纂工作。法的編纂又稱法律編纂、法典編纂,是指「將現存同類法或同一部門法加以研究審查,從統一的原則出發,決定它們的存廢,對它們加以修改、補充,最終形成集中統一的、系統的法」。法的編纂有助於推動法制統一,促進法的體系完善,有助於實現法的科學化、系統化。在中國古代,唐朝《永徽律》就是在《武德律》、《貞觀律》兩部法典的基礎上編纂的;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就是經過編纂而成的法典;在美國,有經過編纂而成的統一的聯邦刑法典、商法典等。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可以在總結過去立法經驗,改造、統一、簡化有關同類法的基礎上,編纂《刑法典》、《民法典》、《商法典》。法典編纂的時機已經成熟,法典編纂的時代已經來臨。

『拾』 在我國中國共產黨具有立法權但沒有司法權。這話對嗎

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

熱點內容
楊紫烜經濟法第六版 發布:2025-05-20 00:47:11 瀏覽:22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 發布:2025-05-20 00:15:21 瀏覽:448
口頭協議有保人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00:15:13 瀏覽:819
2017年經濟法變化 發布:2025-05-20 00:13:54 瀏覽:74
范冰冰的魔法學院下載 發布:2025-05-20 00:12:13 瀏覽:391
朋友之間喝酒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19 23:50:09 瀏覽:297
道德模範宣傳語 發布:2025-05-19 23:38:01 瀏覽:595
社團部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9 23:25:57 瀏覽:884
根據民法典第一 發布:2025-05-19 23:21:16 瀏覽:950
美國立法禁止 發布:2025-05-19 23:15:45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