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總額百分之三十

合同法總額百分之三十

發布時間: 2021-03-01 14:24:59

㈠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時,應認定為過分高於。。那我損失一百萬,那對

實際損失100萬,合同約定130萬,可請求支持130萬,合同約定30萬,可請求增加至100萬.

㈡ 合同總價值的百分之三合法嗎

樓主,你好。
根據你的敘述,該約定是合同雙方關於違約金的約定。關專於違約金,法律有規定屬: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根據以上規定可知,你們的約定是合法的。但如果該違約金過分高於因違約造成的損失時,當事人有權要求法院適當減少。
以上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合同法有規定支付金額未滿百分之三十的處理嗎

您是不是想問所有權的問題啊,合同糾紛么?請說下詳細情況

㈣ 合同法哪條規定定金不能超過20

合同法中並沒有相關規定,擔保法中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擔保法》第八十九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九十條定金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當事人在定金合同中應當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第九十一條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

(4)合同法總額百分之三十擴展閱讀:

合同的含義

雙方或多方當事人(自然人或法人)關於建立、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此類合同是產生債的一種最為普遍和重要的根據,故又稱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所規定的經濟合同,屬於債權合同的范圍。合同有時也泛指發生一定權利、義務的協議。又稱契約。如買賣合同、師徒合同、勞動合同以及工廠與車間訂立的承包合同等。

㈤ 合同法規定手續費百分之三十五是否合理

合同法沒有
規定手續費
的比例
是否合理要看當事人是否同意

㈥ 合同法里有違約金不能超過百分之三十的規定嗎

違約金是否能超過實際損失的30%,還要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版事人的過錯權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進行確定。
法律依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㈦ 法院在判決中能否支持按標的額的百分之三十承擔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就是支付違約金,違約金必須要有合同約定,沒有約定的,法內院不能判決支付違約金,而容應當以實際損失賠償支付賠償金。如果當事人約定了按標的額百分之三十承擔違約責任,那法院可以依據這個約定判決,但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違約金過分高於過低於實際損失,當事人有權請求法院提高或者降低違約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過分高於或低於,是指超過百分之三十。

㈧ 想問下合同法里有違約金百分之三十這么一說嗎。

1、合同是雙方意思自治的結果,只要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都是專有效的。
2、合同法上並沒屬有違約金百分之三十的規定,因為合同強調的是意思自治,只要你們之間的約定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即可,違約金未定百分之二十、三十、四十等等,有是你們之間的約定,是合法有效的。
3、但是違約金如果過高的話,對方可能要求降低,具體降低多少由法官根據實際的損失程度來判斷,而且是可以減少,而不是必須得減少。
4、一般的違約金過高或者過低的,如果超過損失的130%或者低於損失的70%,即為過高或者過低。

㈨ 應當承擔賠償總額的百分之多少呢

違約金是否能超過實際損失的30%,還要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回況、當事人的答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進行確定。
法律依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熱點內容
2016年勞動法產檢規定 發布:2025-09-18 03:43:42 瀏覽:631
國網公司規章制度以什麼為主 發布:2025-09-18 03:31:02 瀏覽:359
論民法基本原則論文 發布:2025-09-18 03:31:01 瀏覽:313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共 發布:2025-09-18 03:27:23 瀏覽:847
法學宣在線 發布:2025-09-18 03:27:15 瀏覽:463
腦控刑法 發布:2025-09-18 03:24:13 瀏覽:99
刑法分論框架 發布:2025-09-18 03:22:07 瀏覽:608
刑事訴訟法82條第一項尋釁滋事 發布:2025-09-18 03:13:21 瀏覽:690
廣西整治法官 發布:2025-09-18 02:57:08 瀏覽:198
勞動法規定培訓時間規定 發布:2025-09-18 02:47:12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