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法屬於商法還是經濟法
1.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主觀題考經濟法和知識產權法嗎
客觀題就是選擇題
一共考一天
上午考刑法,刑訴,理論,行政,國際法
下午是民法,民訴,商經,國私,國經
主觀題
理論,刑法,民法,刑訴,民訴,行政商經二選一
2. 一般而言,《著作權法》屬於下列哪一個法律部門
屬於民法
《著作權法》調整的是著作權法律關系,屬於調整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在民法的范疇之內,所以應屬於民法。
3. 商法和知識產權的關系,影響
選,應來當對這兩個概念源進行區分、了解
知識產權法是指因調整知識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國際商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國際商法是調整國際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第二,要感受這兩個專業
如果必須二選一,你相對喜歡的是什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第三,我們的建議僅供參考
如果去某一個國家學習一個很窄的知識,我個人認為意義不大。相對理論,法律更注重實踐,對一個領域了解不如對大局的把握來得實際。而且知識產權法律本身不起源於英國,發展最好的也不是英國,反而國際商法感覺更好一些,畢竟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商業文明的建立英國的功不可沒,很多東西值得學習。
4. 下列選項中屬於獨立法律部門的是() A知識產權法 B商法 C公司法 D民法商法
D、民法商法。
民法商法包括內容如下:
我國目前尚無一部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則》為基本法律,輔之以其他單行民事法律,包括《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拍賣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等。
目前我國商法主要有《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法》等。
(4)知識產權法屬於商法還是經濟法擴展閱讀
一國法律體系的性質由一個國家社會制度的性質所決定。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這就決定了我們構建的必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的法律體系,它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它包括的全部法律規范,它確立的各項法律制度,必須有利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以體現人民共同意志、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本質要求。
這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法律體系的本質區別。哪些法律需要制定,哪些法律不需要制定,具體法律制度的內容如何,都要從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出發,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從人民群眾的根本意志和長遠利益出發。
5. 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還是經濟法
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知識產權法是指因調整知識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節知識產權規定如下:
第九十四條: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權(版權),依法有署名、發表、出版、獲得報酬等權利。
第九十五條: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專利權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六條: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依法取得的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第九十七條:公民對自己的發現享有發現權。發現人有權申請領取發現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公民對自己的發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權申請領取榮譽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
(5)知識產權法屬於商法還是經濟法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法的特徵如下:
(1)無形財產權。
(2)確認或授予必須經過國家專門立法直接規定。
(3)雙重性:既有某種人身權(如簽名權)的性質,又包含財產權的內容。但商標權是一個例外,它只保護財產權,不保護人身權。
(4)專有性:知識產權為權利主體所專有。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經權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別規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這種權利。
(5)地域性:某一國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6)時間性: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規定一定的保護期限,知識產權在法定期限內有效。
6. 知識產權屬不屬於經濟法的內容
從傳統法學來看,知識產權屬於民法的一部分,因為它的權利客體智利成果屬於典回型的民事權利客答體,知識產權兼具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內容,傳統認為是民法的一部分。
但是經濟法興起以後,有人按照經濟法的特徵,認為知識產權法應歸入經濟法的范疇。因為經濟法特殊的雙重調整手段、對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雙重保護特徵,知識產權法都具備,裡面有根多的行政手段,在保護個人利益的同時,又對個人利益進行了限制,如著作權、專利權里都有在無法取得權利人許可的情況下使用著作權、專利權的規定,同時知識產權法的國際性和經濟性又很強,所以現在有把知識產權法看作經濟法的趨勢。
7. 知識產權保護法屬於什麼法
目前,對於知識產權法屬於哪個部門,學術界大概有四種說法:
①知識產權法屬經濟法部內門,特容別是知識產權法中的工業產權法。其重要依據是知識產權糾紛原來由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審理。
②知識產權法劃入科技法部門,其依據是知識產權法與科技關系密切。且知識產權法中的專利制度、專有技術制度等與科技活動密切相關。
③知識產權法是民法的分支。許多民法學者持有這種觀點,其主要依據是:我國《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和第六章第三節把知識產權納入了其調整范圍。知識產權是一種與物權、債權並列的獨立的民事權利。而且民法中基本原則與基本制度也普通適用於知識產權法。
④知識產權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順應部門法適應社會關系調整需要而逐步分解細化的趨勢,將知識產權獨立成了一個法律部門。
8. 知識產權法屬於民商法還是行政法
傳統民商法調整抄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財產關系,行政法調整公權力機關與普通公民之間的關系,而經濟法則是這兩者的綜合,既要保護市場主體的平等權利,又要維護市場秩序的和諧發展。在彌補了民商法無法強制保護弱者權利的同時,又限制了行政權力對於公民權利的侵犯。
公民對自己的發現享有發現權。發現人有權申請領取發現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公民對自己的發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權申請領取榮譽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
(8)知識產權法屬於商法還是經濟法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
1、知識產權法律:如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
2、知識產權行政法規:其主要有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
9. 法學(民商法方向)和法學(知識產權法方向)有什麼區別
法學(民商法方向)和法學(知識產權法方向)的區別:
(1)兩種立法的價值趨向不同
民商法立法的目的在於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立法的立腳點在於充分維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的個人利益,而不是側重於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
知識產權法來說,立法的目的則在於維護和實現整個社會或者全人類的公共利益,為了達到此目的,必須依法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利和利益。
(2)法律內容存的差別
民商法主要是實體法,而知識產權法中除了關於權利的實體性規定以外,還同時有大量的程序性規定,可以說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結合。
知識產權法中的大部分規定都是強制性規定,任何人,包括權利人在內,都必須無條件的遵守和執行。
(3)責任的產生方式不同
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中對責任的不同規定,實質上是兩種法律中的權利不同屬性的反映。
民商法把承擔責任的方式緊緊地限定在民事責任的范圍中是合適的。
對於知識產權法來說,由於知識產權並不是簡單的私權,反映在承擔責任的方式上肯定應該存在差別,這樣是合理的,也反映著兩種法律的差別。
(4)承擔的責任不同
商法比較偏經濟方面,有很強的技術性(會涉及較多經濟學內容)。
知識產權法專業畢業的學生能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等從事商標代理、專利代理等專門知識產權事務,同時也能在公、檢、法等部門從事專門的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及其他法律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