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國際經濟法碩士導師
Ⅰ 國際經濟法課程主講老師是誰
國際經濟法主講老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國際經濟法碩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市國際法學會理事。
Ⅱ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的研究生導師哪個比較好
都很好
中國政法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法大,誕生於1952年,位於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Ⅲ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的國際經濟法的研究生導師都有哪些老師啊需要雙方溝通么
沒有這個專業~
Ⅳ 清華傳播學碩士生導師有哪幾位
師資力量:
現有教學科研人員20人,其中本單位人員中:教授6人,其中60歲以上1人,45-60歲3人,45歲以下2人;副教授2人,均為45歲以下;講師4人,均在45歲以下。其中獲博士學位者5人,碩士學位者6人。另有兼職教授4人。學科點教學科研隊伍完整,梯隊合理,學術力量雄厚。
教師簡介(帶*者為學術帶頭人):
*孫寶寅教授: 1938年生,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理事,中國科技傳播研究會會長。
專業方向:科技傳播。
*劉建明教授: 1942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教育部文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教育學會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理事。
專業方向:新聞理論研究。
*熊澄宇教授: 1954年生,美國楊伯翰大學博士,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教育部遠程教育專家組成員、教育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專業方向:新媒體傳播研究。
*尹鴻教授: 1961年生,北京師范大學博士,電影學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入選者、清華大學「百名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
專業方向:影視傳播研究。
*李希光教授: 1959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碩士,新華社高級記者,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
專業方向:國際傳播及新聞實務研究。
*陸達研究員: 1950年生,清華大學博士,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軟體行業學會教育軟體分會常務理事,傳播學碩士生導師。
專業方向:新媒體傳播研究。
*李星教授: 1956年生,留美博士,電子學博士生導師兼傳播學碩士生導師,CERNET中心副主任,863專家組成員,教育部遠程教育專家組成員。
專業方向:新媒體傳播研究。
劉惠芬副教授: 1960年生,清華大學碩士。
崔保國副教授: 1962年生,日本東北大學博士。
胡鈺講師: 1972年生,清華大學碩士。
梁寧講師: 1973年生,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碩士。
秦春講師: 1966年生,中國人民大學碩士。
金兼斌講師: 1968年生,香港浸會大學博士。
唐科講師: 1973年生,北京師范大學博士。
李小萍講師: 1962年生,華東理工大學學士。
Ⅳ 考研國際經濟法怎麼樣
全國國際經來濟法最好的大學自是武漢大學。另外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國際經濟法碩士培養站也很好。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 ,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經濟法學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發展起來。
Ⅵ 北大法學院國際經濟法考研復試有哪些老師參加啊需要提前聯系導師么
當然要聯系導師了,跟導師良好的溝通也對你的面試和以後學業發展有幫助的啊。
至於哪些老師這個課說不好,自己准備好最重要了。
去聽講座吧,盛世清北2月中舉辦的,針對復試。一定會很有幫助的,祝你成功啊!
Ⅶ 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我在英國讀了一年的國際經濟法研究生,目前已經拿到國際經濟法碩士學位(Merit)。比較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不知道題主准備去哪個國家,我的回答范圍僅限在英經歷。
國際經濟法內容涵蓋范圍很廣,主要包括WTO貿易規則,國際貨運規則(買賣法,運輸和保險),國際商事仲裁規則等。國際經濟法實務的起點很高,一般的律所搞不定,基本是國際型大律所以及大型咨詢服務公司的業務了(當然你也可以去做進出口貿易,那還嘔心瀝血讀個法學院幹嘛,加入商學院的華人混派大軍就好了)。因其業務的國際性,加上作為律師(咨詢師),如果題主想從事該行業,英語必須過硬。
至於好不好考,英國大學的招生秘書是看你的導師推薦信,大學四年成績單,和personal statement三樣基本就夠了。不存在考不考的問題(除非是考語言)。英國牛津大學的法學院英語准入線是雅思7.5, 其它靠譜點的也得6.5-7分,其中寫作和口語有最低要求分數線。
作為我那一屆法學院研究生中唯一中國人,我牆裂建議你把語言學好了。比方一天連續3-4節課,最後的1-2節課一定就是seminar。教授給的書單結合問題(例如案例分析)要一一討論,教授也會根據我們課堂表現評價該學科最終得分。如果口語不好,那真是千言萬語說不出口,被同學反殺,被教授追問。。但口語好了,盡管你是除了關鍵點之外胡說八道一番,期末小論文寫得一般也會拿到高分(本人親證哈哈哈)。 我第一學期就是因為仍存僥幸心理,成績不夠好,導致最後3學期平均分差了一點點,沒拿到Distinction(一等榮譽學位),獎學金泡湯。關於語言,言盡於此了。
就業前景看你個人吧,我去年底剛畢業,長期在英國,剛回來考完今年的國家司法考試。我的職業規劃是先拿到中國律師執業資格,瞄準對華貿易咨詢行業。首先我認為,自己讀這么多年的法學院最後不當中國律師很可惜,也怕浪費念本科的時間。其次要結合個人能力,我是理論方面比較水的那種,這次司考能不能過還兩說,如果不行就乖乖去打工吧。。。我這種模式僅供參考,坑了不要回來找我謝謝。。
拿我的導師舉例,法國人,本來是國際經濟法事務律師,後因業務入坑國際商事仲裁,評價這行專業性強,需要前人帶後人,但他覺得好好『玩』。我個人從本科起也一直喜歡國際商事仲裁,准入門檻低一點,因還不完善,很多很多有趣的問題值得研究。在此想念一下這個紅鼻子老頭。
最後,就業前景都是自己開拓的。祝你盡快找到組織!
Ⅷ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的研究生導師哪個比較好
你好,2樓和3樓回答過了這個專業和對外經貿大學的比較不好說.比較兩個學校的某個專業要有客觀的標准大量的數據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Ⅸ 請有經驗人士談談北大法學國際經濟法的碩士研究生到底有多難考
知產可能只招一個抄,襲國經都是3、4個的一般,從數量來說還是不少的,報錄不是最低的應該,北大法學很少有專業招超過5個的,北大網站上都有招生簡章的,而且也有歷年的成績,可以去參考一下。網上有很多相關資料,有心的話就搜集一下吧~不過考北大如果不是特別牛還是做好考幾次的准備,初試過了復試照樣很殘酷啊
Ⅹ 清華法學國際法出題人
國際法應該是李兆傑教授或者賈兵兵教授;國際經濟法應該是車丕照教授和傅廷中教授;國際私法李旺和陳衛佐老師(都是前者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