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解釋三第十一條的理解
① {婚姻法解釋(三)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辦
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內、支付合理對價並辦容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任何一方出售房屋的,應徵得配偶方的同意,侵犯配偶方知情權與平等協商權的,配偶方有權要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或向出售房屋的夫或妻一方追償所得價款。 這兩個有矛盾嗎? 訂立合同時賣方提供的證明是虛假的而合同成立了,房屋交易中心沒有調查過嗎?為何不公證呢?要是那樣就一切會清楚的,而恰恰就沒提到要經過必要的程序來保證這合同合法。我們有理由相信,以後夫妻一方只要想到要賣夫妻共有的財產就可以弄虛作假(當然交易是公平的前提下),把婚姻當兒戲,這是對另一方的不忠,而法律恰恰在保護這種用欺騙手段訂立的合同,合法的並不一定合理,證明材料沒證實是真實的就已經當真了,這真是真亦假來假亦真!
② 求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一條的合理之處謝謝參與,有重謝
新婚姻法解釋三第十一條規定: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解讀一:如何理解「夫妻對共有房屋的處分權」?
《婚姻法》第十七條就早有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分權。」《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七條更將「平等處分權」進行補充性規定,「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決定權。夫或妻非因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房屋作為夫妻婚後絕對的重要財產,也是非日常生活所需處理的財產,當然屬於前述法律規定的應當經夫妻協商一致才能處分的財產范圍,任何一方擅自處分的,屬於無權處分行為。
解讀二:那麼,無權處分行為的法律效力如何呢?
根據《合同法》關於對「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認定,無權處分人與他人訂立的合同效力待定。什麼是「效力待定」呢?簡言之,即該合同在法律上仍不發生合同生效的法律效力,而是要等到權利人表示對合同認可才行,如果權利人不追認,則合同自始無效。
③ 如何批判《婚姻法〈解釋三〉》第11條
《婚姻法〈解釋三〉》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解讀一:如何理解「夫妻對共有房屋的處分權」?
《婚姻法》第十七條就早有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分權。」《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七條更將「平等處分權」進行補充性規定,「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決定權。夫或妻非因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房屋作為夫妻婚後絕對的重要財產,也是非日常生活所需處理的財產,當然屬於前述法律規定的應當經夫妻協商一致才能處分的財產范圍,任何一方擅自處分的,屬於無權處分行為。
解讀二:那麼,無權處分行為的法律效力如何呢?
根據《合同法》關於對「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認定,無權處分人與他人訂立的合同效力待定。什麼是「效力待定」呢?簡言之,即該合同在法律上仍不發生合同生效的法律效力,而是要等到權利人表示對合同認可才行,如果權利人不追認,則合同自始無效。
④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十一條 沒有辦理產權登記的條件,而未辦理產權登記的如何處理
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抄一方襲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我們可以看出,人民法院支持另一方主張追回的條件是:
1,第三人不是善意購買(一方和第三方串通)。
2,未支付合理對價(房子值20萬,買方只支付了2萬)。
3,雖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但未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上述三個條件是必須同時滿足的,缺一不可。如未辦理產權登記,我們認為,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以房子是雙方共同財產,未經她同意的房屋買賣合同是無效的,要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善意取得人退還房子,法院應是支持的。
⑤ 如何理解婚姻法解釋(二)11條如何理解婚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是對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專他歸夫妻共同所有的屬財產的解釋。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於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⑥ 根據《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徵求意見稿)》第十一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
你的問題我看不清楚,請補充完整。
⑦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一條什麼意思啊
【引用自壹壹〇(涉及到敏感字眼,只好採取這種辦法)法律咨詢網】
徵求意見稿第十一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不動產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應考慮離婚時不動產的市場價格及共同還貸款項所佔全部款項的比例等因素,由不動產權利人對另一方進行合理補償。
針對這一條,有人認為,此規定會導致離婚案件增多,合理不合情,甚至有人認為女方權益被擠壓。其實不然。
第一,適用此條條件嚴格。首先是一方婚前個人出資首付款,此外婚後不動產要求是辦理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下,提請大家注意,在這里,將房產證辦理至首付款支付方下時,另一方其實和首付款支付方之間有一次協商的機會。
第二,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也就是說即使是歸首付方,接下來的銀行貸款很明確是屬於個人債務,另一方沒有損失,權利和義務很對等。
第三,對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立法者措辭很謹慎,使用了「考慮離婚時不動產的市場價格」和「共同還貸款項所佔全部款項的比例等因素」的表述,由不動產權利人對另一方進行合理補償,其目的就是防止民眾認識上的誤區。
第四,《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第十六條規定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不動產所有權取得取決於不動產登記簿的登記,這樣的規定是為了保障不動產的自由流通,促進不動產在市場中的經濟價值,徵求意見稿正是秉承和發展了這一理念。
第五,從徵求意見稿第六條「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應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但另一方對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貢獻的,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規定來看,立法者並未完全排除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的可能性。
針對以上情況,下面舉一例論證之。張三(男)和李四(女)於2009年5月登記結婚,張三2007年5月個人出資以銀行按揭貸款的方式購買了一套商品房,房屋產權證登記在張三名下。設房屋總價值100萬,張三個人支付首付款30萬,自購房至登記結婚期間償還銀行貸款10萬,經評估結婚時張三名下的房屋已升值10萬。設雙方因感情不合於2010年5月離婚,經查雙方婚後同償還一年銀行貸款共計5萬,經評估此時房屋價值已升值至150萬。我們說,即使法院判決認定房屋為張三個人財產,但與此同時也會考慮向李四給予合理補償的問題。比如,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償還的銀行貸款、共同還貸款項所佔全部款項的比例、離婚時不動產的市場價格以及李四對上述房屋的孳息或增值收益取得的貢獻等等。
通過上述的簡要分析,我想這樣的規定是很合理的,充分體現了誰付出,誰獲益原則,所以,民眾大可不必過於擔心離婚案件驟增、女性權益得不到合理保護,要相信法律是公平的。
【作者簡介】
董玉國,安徽省蚌埠市眾信公證處任職。
這個鏈接,解釋了您的問題,而且有個例子。應該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⑧ 懂法律的進: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中的第十一條
你理解的很對,現實中夫妻共有房產登記在一人名下的,存在大量的擅自賣版房現象,另一方的利益通常權得不到保護,因為房款被轉移,且沒有其它財產。
善意購買的判定原則是,如果你無法證明買方明知房產屬於夫妻共同所有,則推定買方為善意。
支付合理對價的判定原則是,買方支付了與市場價值相當的購房款,不存在明顯過低的現象。
⑨ 您回答的關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中的第十一條補充問題
該條款中的善意購買和支付合理對價是相互聯系的。善意是指,無內惡意、無過錯。在出售容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的買賣合同中表現為,買方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該買賣合同的賣方對房屋無處分權或是買方基於事實關系有理由相信賣方對房屋有處分權,這就屬於善意,在民法上可適用善意取得的規定,這時買方(即第三人)的房屋取得合法,受法律保護。支付合理對價,是指在有償合同中,權利人想要義務方履行義務就必須對義務方支付與其所負義務合理的對價,這里的對價可以是財產,也可以是行為。
所謂相當,是概數,並不是確定是數量;明顯過低也是如此。在司法實踐中,會將其量化,但是這一規定並不是因為要量化而存在的。因為明顯低於市場價格有很大的幅度,所以要具體的分析。但是它也有一底線,就是以普通正常人的認知,認為該價格不應過分低於某一市場價格,這時就可以認為買方在買賣合同中並非善意。也就可以推定在改買賣中,買方已經事先知曉該房屋的權屬及狀態。2006年賣的房子很明顯是要按買賣當時的市場價格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