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國合同法
1. 下列買賣合同中,屬於我國《合同法》規定的特種買賣合同的有( )。
正確答案:A,B,C,D
解析:法律有特別規定的買賣合同為特種買賣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專》屬(以下簡稱《合同法》)規定的特種買賣合同如下:分期付款買賣合同、憑樣品買賣合同、試用買賣合同、招投標買賣合同、拍賣合同、連續交易買賣合同和房屋買賣合同等。
2. 不屬於我國合同法調整范圍的有哪些關系
1、不適抄用我國《合同法》調整的合同:(1)沒有財產內容的身份合同,如收養合同、離婚協議、監護合同。(2)行政合同。(3)執行企業內部生產責任制的協議。
2、優先適用其他法律,僅在其他法律沒有規定時可以參照《合同法》的合同。
3. 我國合同法45條規定屬於什麼規則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法條文義解釋
本條是對附條件合同效力的規定。《民法通則》第62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愛符合附條件時生效」。合同行為作為典型的民事法律行為,自然可以附條件。雙方當事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特別的約定條件,並以條件是否成就來決定合同的效力。包括生效條件和解除條件。這里的「成就」是條件的實現,既符合條件的情形發生。
附條件的合同的主要意義在於:民法理論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只有行為人的某種實際需要才能作為設立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根據,而性為人對該項需要的動機,則不能作為設立民事權利和義務的根據。但是,社會是錯綜復雜的,有時候,當事人的需要由於條件還沒有成熟還不能稱為從事民事法律行為的根據,然而當事人還想把將來的條件成熟時需要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在事先用合同的方式確定下來,只要條件一成熟,合同就立即生效。附條件合同即是為了滿足這種需要而發揮作用。
當事人所附條件的特點:(1)必須是將來發生的事實。(2)必須是將來可能發生的,不能以將來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情形作為條件。(3)必須是不能預知的,即當事人在約定的時候並不能確定其是否一定發生、何時發生。(4)是當事人設定的,而不是法律明文規定的。(5)所附條件必須是合法的事實。違法的事實不能作為條件,如雙方當事人不能約定某人殺死某人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6)所附條件是當事人用來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附屬意思表示。它同當事人約定的所謂供貨條件、付款條件是不同的,後者是合同自身內容的一部分,而附條件合同的所附條件只是合同的附屬內容。
所附條件可分為生效條件和解除條件。生效條件是指使合同的效力發生或者不發生的條件。在此條件出現之前,也即本條所說的條件成就之前,合同的效力處於不確定狀態,當此條件出現後,即條件成就後,合同生效;當條件沒有出現(或成就),合同也就不生效。例如甲與乙簽訂買賣合同,甲同意把房子賣給乙,但是條件是要在甲調到外地工作過後。這個條件一旦出現後,則賣房的合同即生效。
解除條件又稱消滅條件,是指對具有效力的合同,當合同約定的條件出現(即成就)時,合同的效力歸於消滅;若確定該條件不出現(不成就),則該合同仍確保其效力。
所附條件又可以分為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積極條件就是所附的是以某種客觀事實的出現為其條件內容,消極條件就是所附條件是以某種客觀事實的不發生為其一條件的內容。
附條件的合同中,所附條件的出現對該合同的法律效力有決定性作用,根據本條的規定,附條件合同在所附條件出現時分為兩種情況:生效條件的出現使該合同產生法律效力;附解除條件的合同中,解除條件的出現使該合同失去效力。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附條件的合同雖然要在所附條件出現時生效或者失效,但是對於當事人仍然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當事人不能隨意變更或者解除。一旦符合所附條件時,一方如果不履行,就要賠償因此給對方造成的損失。所以,附條件的合同效力可分為條件成就前的效力和條件成就後的效力。條件未出現前的效力對於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表現為當事人不得自行撤銷、變更合同的拘束力和可基於條件出現時對該合同生效的期待權;在附解除條件的合同中則表現為當事人可期待條件出現時合同效力歸於消滅的期待權。條件出現後效力在附生效條件的合同中表現為該合同生效,在附解除條件的合同中則表現為條件出現後合同的效力歸於消滅。
由於附條件的合同的生效或者終止的效力取決於所附條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即出現或不出現),並且所附條件事先是不確定的,因此,任何一方均不得以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方法惡意地促成條件的成就或者阻止條件的成就(出現)。因此,本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己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4. 我國《合同法》調整范圍
合同法來的概念和特徵合自同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應界定為除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協議以外的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主體間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為目的進行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為。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一)合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行為。合同的這一特徵區別於單方法律行為。單方法律行為是基於民事主體單方的意思所決定,而合同則是雙方或多方民事主體的合意,且合同是合法行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得到國家法律的承認和保護。
(二)合同是以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為。民事主體之間訂立合同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宗旨的,即訂立合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三)合同是平等主體在平等自願基礎上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構成的基礎。
(四)合同是非身份關系的協議。我國婚姻法中有關結婚、離婚以及《民法通則》中關於監護以及繼承法上關於遺贈扶養協議的合同,是屬於身份上的合同,依照我國合同法第2條第2款之規定,並非合同法上所稱的合同。
5.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以下合同中屬於實踐性合同的是( )
實踐性合同,又稱要物合同,是除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須交付標的物或完成其他給付才能成立的合同。
在傳統民法中,借用合同、借貸合同、保管合同、運輸合同等屬於實踐性合同。
6. 下列屬於我國《合同法》調整的法律關系是( )。 A.收養關系 B.勞動合同 C.稅款代扣合同
不受合同法調整的主要關系類型
1)有關身份關系的合同
如婚姻合同(婚約)適用專《婚屬姻法》、收養、監護合同適用《收養法》等專門法。
2)有關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權的行政合同
例如政府特許經營合同、公務委託合同(如稅款代扣合同即是)、公益捐贈合同、行政獎勵合同、行政徵用補償合同等。
3)勞動合同
4)政府間協議
例:下列屬於我國《合同法》調整的法律關系是( )(09真)
A、收養合同
B、勞動合同
C、稅款代扣合同
D、贈予合同
答案:D
7. 根據我國《合同法》,與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屬於( )。
【答案】D
【答案解析】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已經成立,但合同效力能否產生尚不能確定的合同,主要包括:①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②無代理權人以他人的名義訂立的合同。
8. 我國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合同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一、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內強容加給另一方。二、自願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三、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四、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五、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9. 42.下列屬於我國《合同法》調整的法律關系是( )。 A.收養關系 B.勞動合同 C.稅款代扣合同 D
1、答案為A,合同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通過協議設立、變更、終止民事回權利義務關系的財產答關系,人身關系和法定之債不歸合同法調整。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
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