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導致合同法無效的事有哪些

導致合同法無效的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1-24 10:27:22

㈠ 合同法規定合同無效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虛假表示與隱藏行為無效,違反強制性規定及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惡意串通的行為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㈡ 導致合同無效的原因有哪些

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㈢ 《合同法》規定的幾種無效情形有哪些

一、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具體而言:

1、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之規定,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為發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欺詐而為的民事行為,是行為人在他方有意的欺詐下陷於某種錯誤認識而為的民事行為。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串通一氣,共同實施訂立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也稱為隱匿行為,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合法的行為來掩蓋其真實的非法目的,或者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內容上是非法的行為。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規無明確規定,但合同又明顯地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時,可以適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條款確認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約目的、訂約內容都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釋》第4條明確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後,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㈣ 根據合同法,什麼是無效的合同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回訂立合答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六條 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㈤ 按照《合同法》規定,引起整個合同無效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抄合同法》第襲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㈥ 《合同法》規定的幾種無效情形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來和國合自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㈦ 合同法的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無效合同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條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㈧ 合同法上有哪些無效的合同

合同法無效合同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無效;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合同當事人不具有簽約能力、違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的合同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㈨ 導致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些

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㈩ 有哪些情形能導致合同無效

在我國《民法典》當中有對合同無效的法律規定,其中合同法中主要是規定了哪些情況下導致合同無效,而司法解釋中則明確認定合同無效是所要參考的法律依據。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200條第一項 發布:2025-08-15 07:33:33 瀏覽:560
勞動法工人罰款標准2015 發布:2025-08-15 07:28:35 瀏覽:741
行政法規不執行 發布:2025-08-15 07:27:59 瀏覽:267
打賞主播的經濟法 發布:2025-08-15 07:14:52 瀏覽:367
首誠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8-15 07:14:46 瀏覽:797
公司法解釋四生效 發布:2025-08-15 07:08:25 瀏覽:161
深圳市勞動法對癌症病人 發布:2025-08-15 06:59:53 瀏覽:616
中國制定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8-15 06:59:19 瀏覽:977
寧夏司法廳李振國 發布:2025-08-15 06:59:06 瀏覽:91
民事訴訟法第250條釋義 發布:2025-08-15 06:58:26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