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權合同法解釋一
Ⅰ 怎樣理解<合同法>中代位權的問題
盡量通俗。
1.「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版求以自己的名義代權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
老鼠欠貓的銀子,貓又欠狗的銀子。 貓沒有銀子還,而且還不問老鼠要帳。這個時候狗就可以直接問老鼠要銀子。
2.「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
但是如果老鼠欠貓的是魚,而且狗不吃魚。那麼狗就不能問老鼠要魚。
Ⅱ 合同法中如何使用代位權
根據抄《合同法》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2、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3、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4、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Ⅲ 關於」合同法」中的代位權
債權消滅是指10萬元部分消滅,這部分誰也不欠誰的了。乙丙之間償還給甲的回10萬元債權消失答。另外丙欠乙的10萬元還是存在的。
根據《合同法》解釋。「次債務人應該直接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履行完畢後,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權消滅,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債務也消滅」.僅指行使代位權的債務部分。
Ⅳ 合同法解釋一
「不符合...規定的,」後面半句是說地域管轄方面, 而十三條與管轄無關,可知是十四條.
Ⅳ 代位權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你好,代位權,就是指在抵押、質押期間,抵押、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抵押權人、質押權人可以就所獲得的補償金、賠償金、保險金等優先受償。
Ⅵ 合同法解釋一第十五條的疑問
你好,你可能對復這兩個解釋沒看明白制
十五條有兩個部分:
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後,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符合本解釋第十三條的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
也就是說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致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這時可以由債權人把債務人和次債務人同時告上法庭。
第二部分:說不符合本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的,告知債權人向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也就是說(次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務人)的到期債務,但是(債務人)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次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了。告知另行起訴。
我理解的立法目的:不能讓案件重復管轄了,因為(債務人)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次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說明其他法院已經審過,或者在審理,或者審過了,債權人起訴的法院如果再受理判決,那麼之前那個法院的文書到底有沒有效力呢?所以不能合並審理!
Ⅶ 合同法中什麼是代位權
根據來《合同法》第七十自三條的規定,代位權是指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
人負擔。
Ⅷ 代位權的司法解釋
1999年月1日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於代位行使的前提條件、范圍及代位權訴訟等一系列問題作了進一步的規定。
具體條例
(一)債權人代位權的概念和職能債權人代位權,是指債務人怠於行使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並危及債權人債權的實現,債權人為保全其債權,以自己的名義代替債務人向第三人行使權利的權利。債權人代位權的職能主要是保全債權,彌補強制執行法的不足。
(二)債權人代位權的成立要件第一,須債務人享有對第三人的到期權利。如果債務人對他人沒有權利存在或者曾經存在的權利已行使完畢,債權人則失去代位行使的權利,就無法行使代位權。債權人可代位行使的債務人的權利是受法律限制的,《合同法》第73條第1款明確將債權人代位權的標的限定於債權,且須為到期債權。學者認為《合同法》的這一規定不符合債權人代位權制度的立法目的,代位權行使。
(三)債權人的代位權債權人代位權制度是由法國《民法典》在立法中最先確立的。我國《合同法》第73條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他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1999年12月1日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代位行使的前提條件、范圍及代位權訴訟等一系列問題作了進一步的規定。
Ⅸ 合同法中「代位權」指的是什麼
合同法中的代位權是指什麼
合同法中的代位權是指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債版權人因此遭受損害而向人民權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債權的權利。代位權是以傳統的代位權理論為基礎,針對近年來我國嚴重存在的三角債以及債務人逃債廢債現象而確立的新的債的保全制度。從這一概念可以看出其特點:
代位權不同於撤銷權。代位權和撤銷權同為合同的保全制度,所謂合同的保全,又稱責任財產的保全、債權的保全,是指法律為防止債務人的財產不當減少或者應當增加而未增加,因此給債權人的債權帶來損害時,允許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或撤銷權,以保障其債權的實現。代位權針對的是債務人的作為行為,避免責任財產的不當減少。
(9)代位權合同法解釋一擴展閱讀:
代位權不同於代理權。
一是名義不同,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代位權人是以自己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
二是許可權不同,代理人的許可權是委託授權或者指定、法定的范圍以內,代位權人的許可權是債權人的債權范圍以內;三是訴訟資格不同,代理人就其在代理權范圍以內的行為一般不具有原告資格,代位權人一般具有原告資格;四是後果不同,正常代理的法律效果歸於被代理人,代位的法律效果是債權人債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