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的是區別於其他法律部門的重要方面

經濟法的是區別於其他法律部門的重要方面

發布時間: 2022-02-18 19:28:44

1. 經濟法是不是獨立的法律部門

經濟法之所來以是一個獨立的法源律部門,決定於它有著特定的調整對象.
它只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的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不調整其他關系;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與其他法的部門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也運行就是說經濟法調整的在國家協調的本國經濟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是有自己的特徵的,同其他法的部門的調整對象既不是交叉的,也不是重疊的。

2. 經濟法和經濟法學的區別

經濟法是與市場經濟活動聯系最為密切的法律部門之一
經濟法學是研究經濟法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經濟立法、經濟執法、經濟守法活動,以及經濟法學基本理論和實務操作的學科,應當全面、完整反映調整特定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重要作用、立法意義和理論依據。

、經濟法與經濟法學
經濟法與經濟法學,是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是經濟法學的研究對象;經濟法學的產生和發展為經濟法的完善發展創造了條件,經濟法學所提出的各種經濟法學說、概念、理論、原理及對各種經濟法制度建設的探討為經濟法的完善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可借鑒的建議。經濟法與經濟法學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屬於不同的范疇。不過,有學者在重新考察了經濟在我國初始使用的含義之後,又發現,經濟法被分化出了新的語義,這一語義使經濟法在某些時候等同於經濟法學。
二、經濟的法與經濟法
「經濟的法」的觀點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經濟活動中的法律問題,因而凡是與經濟有關的法統統可稱之為經濟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廣義上的經濟法,其法域幾乎涉及部門法體制下的所有部門。「經濟法」則是更多地從狹義的角度講的,這一語義被嚴格限定在經濟法作為部門法的特定范疇之內,即只有反映國家作為社會的代表干預、參與及調節經濟,以及社會公益等經濟法本質屬性,且調整特定經濟關系的法,才屬於經濟法的范疇。
三、經濟法學與法經濟學
法學和經濟學的相互滲透和交叉,是現代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集中體現在法經濟學和經濟法學的產生和發展。法經濟學是以經濟學的理論、模型、方法來解構法律的成長規律、結構、效益及創新的學說,核心思想是「效益」。它側重於用經濟學的准則和價值觀來評判法律問題,認為一切法律都應以有效地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財富為目的。經濟法學是以經濟法為研究對象的一個部門法學,探討經濟法理論問題並揭示經濟法規律的法學學科。它側重於用法學的准則和價值觀分析經濟問題,研究對特定經濟社會關系的法律調整或規制。二者既有聯系,又存在區別。
(一)兩者的聯系
兩者的聯系體現在,都是對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法律現實和法律現象進行研究的理論,都涉及法學和經濟學理論,都研究法律制度與經濟運行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兩者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基礎理論、目的的不同等方面。
1.在研究對象上
法經濟學幾乎涉及所有的部門法領域,既包括經濟法,又包括憲法、刑法行政法;而經濟法學則僅以經濟法這一部門法為研究對象。
2.在研究方法上
法經濟學是用經濟學理論方法來研究探討法律理論和法律制度運行及其他具體的法律問題,主要對規范性法律文件和判例進行經濟分析,它之所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就在於它的研究方法的獨特性;而經濟法學運用法學理論方法研

3. 經濟法是什麼法律部門 a獨立 b行政法c民法d重要

選a。經濟法具有自己獨立的調整對象。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經濟法所干預、管理和調控的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

4. 為什麼說經濟法是一個獨立而又重要的法律部門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回現階段,它答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的內涵包括:競爭法、消費者法、銀行業法、證券法、財稅法、勞動法、土地法規、環保法等

5. 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

基本內容

經濟法與民商法
經濟法與行政法
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
經濟法與民法的兩者都調整經濟關系,兩者的一些概念、原則、制度、手段可以通用。區別在於① 民法與經濟法調整的內容不同。② 民法以個體權利為本位,在微觀經濟領域,經濟法以社會責任為本位,在宏觀經濟領域。③ 民法與經濟法的主體系列各不相同。
經濟法在調整經濟關系時,必要時也採取行政手段。但經濟法與行政法又有所不同,具體表現為:①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 關系不同於行政法所調整的行政管理關系。②經濟法主體之間的關系與行政法不同。③經濟管理法律關系追求的是一定經濟目的與經濟效益,行政法的目的在於使得控制行政權力,提高行政效率。

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都是調整經濟關系,但二者也有著很大的區別:① 經濟法主要是一個國家內部的法律關系,國際經濟法多是跨國的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② 經濟法的調整方式多為綜合方式,國際經濟法的則多為民事方式③ 經濟法的責任方式多種多樣,國際經濟法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責任方式。

要點精解
1、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一個比較鑒別的問題,其更多的關繫到經濟法是否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存在,1980年代中期,在法學界就曾經有過民法與經濟法的大討論。如今法學界一般認為經濟法具有獨立性,經濟法的范疇也從「大經濟法」理性回歸到我們今天對經濟法的理解上來。2、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有著其特殊的理念、本位、調整對象,調整方式以及基本原則等內容。社會本位就是其最重要的一個特徵之一,基於國家、社會、個人的三元結構劃分,經濟法在社會層面擔負起了重任,與行政法和民商法共同構成了現代性的法律體系。3、經濟法以其新穎性和活力形成了這樣一種手段,這種手段可以用來突破法律部門之間舊有的疆界,並把從不同的傳統規范、尤其是從傳統的商法規范中引申出來的各種原理重新組合一個整體。這也是其與其他部門法相比的一個重要特徵。

復習指導
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前幾年一直是考研命題中的熱點,一般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識點。比較困難的是一些比較邊緣的題目,例如:試論述消費者權益法是經濟法的一個部門。這就不僅要求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著比較好的把握,更是要對什麼是經濟法,經濟法與其他法律部門有何種聯系和區別都要有著熟練的運用。可見對經濟法基礎理論的掌握是應付此類綜合性較強的考題的關鍵。

6. 經濟法學與經濟法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經濟法: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專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屬發展規律的理論。

2、經濟法學:研究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學科。

二、起源不同

1、經濟法起源:人類經濟學起源於中國古代以實踐為代表的價值觀,均富、損有餘而補不足為代表的平等觀,交相利、義利統一為代表的生產關系觀,通功易事為代表的貿易觀,農本工商末為代表的產業觀等等早期經濟思想。

2、經濟法學起源:經濟法學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德國制定了《關於限制契約最高價格的通知》、《煤炭經濟法》、《碳酸鉀經濟法》、《防止濫用經濟力法令》等一批經濟法規范性文件。

這一新的法律現象引起了德國法理學界的廣泛關注並得到了研究。隨著經濟法學研究和教學的發展,一批經濟法學著作相繼出版,並提出了一些有影響的經濟法學理論,逐步產生了經濟法學。



三、研究對象不同

1、經濟法研究對象:經濟學的對象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

2、經濟法學研究對象:經濟法學以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

7. 【急】經濟法與其他法律的區別是什麼

經濟法主要是適應經濟類的問題

8. 簡述為什麼經濟法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經濟法不但是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而且是一個重要的法的部門。法律部門的劃分應當根據調整對象來劃分。一個國家之所以有許許多多的法律部門,是因為法律規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多樣性。根據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對象(即社會關系)的不同,可以將一國現有的法律規范劃分為若干類,每一類就是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因此,每個獨立的法的部門都必定有其特定的調整對象,為了對這些特定的對象加以調整,就需要通過各種手段或者方式來進行。如果沒有特定的調整對象,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而沒有特定的調整手段,不一定改變某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的地位。因此,劃分法律部門的標准應當是調整對象,而不是調整手段或方法。

經濟法到底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關鍵是看經濟法是否具有自己特定的調整對象。經濟法具有自己的調整對象,並且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特定的。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進行了探討。有的學者認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包括經濟管理關系、維護公平競爭關系以及組織管理性的流轉和協作關系三類。有的學者認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可以具體界定為四類:國家經濟管理關系;市場運行關系;組織內部經濟關系;涉外經濟關系。還有學者認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具體分為企業組織管理關系、市場管理關系、宏觀調控關系和社會保障關系四類。不管人們對與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存在怎樣的差異,或者在表述上有怎樣的不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經濟法具有自己特定的調整對象。它調整的是特定的經濟關系,這種經濟關系是有一定范圍的,而不是一切經濟關系,即不象有的人所想像的經濟法就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認為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的觀點之所以是錯誤的,就是因為調整經濟關系的不只是經濟法,實際上基本所有的法都從一定程度上調整經濟關系。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關系,其中就包括經濟關系;行政法、刑法等實體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關系進行調整。

9. 為什麼說國家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國際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也是一個綜合性的法律部門!與相鄰門類
有多方面的錯綜和交叉"這部分內容實用
性較強!考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下面
就國際經濟法與其他法律部門的區別聯
系作一簡要分析"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的關系!大體
上!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國際公法規范屬
於國際經濟法范疇!調整國際政治關系以
及其他非經濟關系的國際公法規范則不
屬於國際經濟法范疇#一些綜合性的國際
公約!既調整某方面的國際政治關系!也
涉及某方面的國際經濟關系!則其中調整
國際經濟關系的有關條款!屬於國際經濟
法范疇"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的區別主
要體現在$首先!權利義務主體不同!國際
公法主體限於國家%各類政府間國際組
織!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則除國家%政府間
國際組織外!還包括民間國際商務組織%
國際商務仲裁機構以及不同國籍的國民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其次!調整的對象
不同!國際公法調整國家之間的政治%外
交%軍事等各方面的關系!國際經濟法的
調整對象則是國家%國際組織相互之間的
屬於經濟領域的各種關系!以及國家或國
際組織與異國國民之間%不同國籍的國民
之間的屬於經濟領域的各種關系#再次!
淵源不同!國際公法的淵源主要是各種領
域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而國際經濟法
的淵源則主要是經濟性的國際條約和國
際慣例!也包括國際私人商務慣例以及各
國國內涉外經濟立法"總之!國際經濟
法與國際公法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既
密切聯系!又明顯區別"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的關系!這里
的國際私法是指(沖突規范)!即指定含有
涉外因素的民商事關系應當適用哪一國
法律作為准據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作為
沖突規范的國際私法包括調整涉外私人
間經濟關系的沖突規范!以及用以調整涉
外私人間人身關系的沖突規范"前者屬於
國際經濟法的淵源!後者則不屬於"國際
經濟法與國際私法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首
先!權利義務主體不同!國際私法的主體
常限於不同國籍國民及各種民間國際組
織機構!國家和政府間國際組織一般不作
為國際私法的主體!只有在國家和政府間
國際組織以非主權實體的身份即一般私
法法人的身份從事超越一國國籍的經濟
活動時!才可能成為國際私法的主體!而
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則通常包括國家和政
府間國際組織"其次!調整對象不同!國際
私法調整超越一國國界的私人間人身關
系和經濟關系!國際經濟法調整超越一國
國界的私人間經濟關系!以及私人%國家%
國際組織相互之間的經濟關系#再次!發
揮調整功能的途徑或層次不同!國際私法
是關於民商法的法律適用法即沖突法!不
屬於實體法!本身並不直接確認當事人的
權利義務關系或者解決有關的訟爭!而國
際經濟法既包括沖突法!也包括實體法和
程序法#復次!法律規范的淵源不同!國際
私法的淵源主要是有關法律適用方面的
國內立法%國際慣例以及國際條約!而國
際經濟法的淵源則不包括國際私法上述
淵源中有關人身方面的法律適用規范!而
突出了其中有關經濟方面的法律沖突規
范和法律適用規范!還包括屬於實體法和
程序法性質%有關經濟領域的國際公法規
范%國際私人商務慣例以及各國的國內涉
外經濟立法"
國際經濟法與內國經濟法的關系!
內國經濟法泛指各國用以調整各種經濟
關系的各種國內立法"根據屬地管轄權!
各國對於部分或者大部分在本國境內開
展的國際經濟交往活動享有管轄權#根
據屬地優越權原則!各國的國內法在管
轄本國境內的涉外經濟交往活動%調整
本國境內的涉外經濟關系方面!應當優
先適用"因此!各國國內經濟立法中適用
於涉外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當然是國
際經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各國調
整本國境內涉外經濟關系的各種法律規
范!其立法形式分為(涉外涉內統一)和
(涉外涉內分流)兩種!前者是指某些法
律規范既適用於內國某種經濟關系!又
適用於境內同類的涉外經濟關系!後者
是指調整內國經濟關系和調整涉外經濟
關系的法律規范是分別的!不能混用"對
於(涉外涉內統一)立法的經濟法!其既
是內國經濟法!又是國際經濟法"確認各
國經濟立法的涉外部分屬於國際經濟
法!要注意排除來自某些強權發達國家
的兩種有害傾向!一種是排除或削弱弱
小國家涉外經濟立法的(域內效力)!另
一種是無理擴張或強化發達國家涉外經
濟立法的(域外效力)"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商務慣例的關系!
國際商務慣例主要是指由各種國際民間
團體制定的調整國際私人經濟關系的各
種商務規則"國際商務慣例是國際經濟法
的淵源之一!但是其與國際經濟法的其他
淵源相比!有重大的獨特之處!主要體現
於$第一!國際商務慣例的確立並非基於
國家的立法或者國家間的締約!而國際經
濟法的其他法律淵源則都必須經過國內
立法或者國際締約等程序才能確立#第
二!它對於特定當事人具有的法律約束力
來源於當事人的共同協議和自願選擇!而
不是來源於國家主權!而國際經濟法的其
他法律淵源的效力則直接來源於國家強
權或其他強制權力!其約束力不依賴於當
事人的意志#第三!當事人對於國際商事
慣例可以全盤採用!也可以有所增刪!而
對於其他國際經濟法法律淵源!尤其是其
中的強制性規定!當事人則沒有選擇的自
由#第四!國際商務慣例對當事人的約束
力雖然不是直接來源於國家強制力!但是
其實施或者兌現則需要藉助於國家的主
權或者其他強制權力"

10. 經濟法作為一個新的法律現象和法律部門,請區別於傳統法律部門在

法法的調整對象

熱點內容
高密法官霍 發布:2025-07-18 23:11:21 瀏覽:354
滿俠大律師 發布:2025-07-18 23:10:07 瀏覽:224
行政訴訟法失效 發布:2025-07-18 23:10:05 瀏覽:549
刑法戰爭 發布:2025-07-18 23:10:04 瀏覽:591
刑法第三章共幾條 發布:2025-07-18 23:00:59 瀏覽:863
勞動合同法2006 發布:2025-07-18 22:49:08 瀏覽:722
勞動法7個半月流產假期 發布:2025-07-18 22:31:03 瀏覽:525
道德講堂一堂一檔 發布:2025-07-18 22:26:32 瀏覽:14
工程有關法律碩士 發布:2025-07-18 22:11:16 瀏覽:9
法律碩士試題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18 22:11:12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