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不足額

合同法不足額

發布時間: 2022-02-19 03:05:48

㈠ 如何理解合同法中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司法解釋,對明顯不合理低價的判決

您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九條 對於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並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撤銷。

本條第2款對「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提出了一個一般的參考示範標准:「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
但是,因為轉讓財產的行為和轉讓財產的性質具有復雜性,很難用一個標准予以衡量。季節性產品和易腐爛變質的時令果蔬在臨近換季或者保質期將屆滿時,為回籠資金大幅甩賣,轉讓價格可能低於市價的70%,不能一概認為其「明顯不合理」。在市場疲軟、有價無市、資金佔用利息損失巨大的情況下,低於市價的70%轉讓財產有利於挽回經營損失時,也不能一概認為其「明顯不合理」。反之,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即使以市價的70%甚至80%、90%轉讓財產,如果造成債務超過以致支付不能,且債務人與受讓人對此均有認知,亦未必不能認定其構成詐害行為,而任由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有鑒於此,本條規定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70%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一般」意味著排除特殊情形,如前述的換季或保質期前回籠資金的甩賣;「可以」意味著應視具體情形而定,不作剛性約束;「視為」是立法上使用的法律擬制用語,債務人、受讓人可以提出相反事實和證據予以推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㈡ 關於勞動法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按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法,同時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㈢ 《合同法》規定,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等違約責任

1、應當承擔復繼續履行、採製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㈣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這個勞動報酬也包括提成么

嚴格來說,提成不能包括在內。提成有提成自定的支付方式的。

㈤ 勞動合同法中「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如何理解!

你先提出勞動仲裁就好.......

這個算是【未及時足額發放】

㈥ 勞動合同法38條中關於」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剋扣工資就屬於未足額發放工資,可以因此提出解除勞動關系,要求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㈦ 如何理解企業不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不及時足額的重點應在足額二字,而不在於及時

就是公司不按規定時間發放工資,那麼可以反映到勞動局解決,拖欠工資嚴重的,那麼可以到法院申請工資支付令。

㈧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我想問問拖多久才算未及時

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必須每月至少發放一次,小時工資,日工資周工資也可以按日,按周發放,並且要足額發放。
所以我認為,「未及時發放工資」以勞動法規定為准。必須每月發放一次。

㈨ 如何理解《勞動合同法》第38條中「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不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應包含兩層含義,具體如下:

  1. 就行為性質而言,應當是「不及時支付」或/和「不足額支付」,

  2. 就支付對象而言,應當僅指「勞動報酬」。

「不及時/足額支付」情形,包括如下幾種

(一)不及時支付勞動報酬:即用人單位無故未按照勞動合同或雙方約定時間支付勞動報酬,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無故拖欠薪資」。對此,原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四條有明確定義,「 「無故拖欠」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付薪時間未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包括:

(1)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爭等原因,無法按時支付工資;

(2)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徵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後,可暫時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其他情況下拖欠工資均屬無故拖欠。」

(二)剋扣勞動報酬:原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3條定義:「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勞動報酬)。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

(1)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

(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

(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

(4)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5)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截至目前,此定義仍可用於判斷是否構成「剋扣」。

㈩ 勞動合同法中「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有沒有最短時間限制,至少拖延幾天才算是未及時急急!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內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容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還有,你這是在離職之後用人單位沒有給你結工資還是你在職的時候用人單位還沒有及時支付工資?如果是前者的話,是不能得到經濟補償的,如果是後者的話,勞動者是可以即時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給予經濟補償的。

熱點內容
高密法官霍 發布:2025-07-18 23:11:21 瀏覽:354
滿俠大律師 發布:2025-07-18 23:10:07 瀏覽:224
行政訴訟法失效 發布:2025-07-18 23:10:05 瀏覽:549
刑法戰爭 發布:2025-07-18 23:10:04 瀏覽:591
刑法第三章共幾條 發布:2025-07-18 23:00:59 瀏覽:863
勞動合同法2006 發布:2025-07-18 22:49:08 瀏覽:722
勞動法7個半月流產假期 發布:2025-07-18 22:31:03 瀏覽:525
道德講堂一堂一檔 發布:2025-07-18 22:26:32 瀏覽:14
工程有關法律碩士 發布:2025-07-18 22:11:16 瀏覽:9
法律碩士試題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18 22:11:12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