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無效婚姻案例分析題

婚姻法無效婚姻案例分析題

發布時間: 2022-02-27 00:24:53

㈠ 婚姻的無效與可撤銷案例分析

1、 《婚姻法》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乙與丙無效婚姻

2、不符合,自1994年到2001年,甲與乙一直有聯系。
《民訴法》第一百六十七條 公民下落不明滿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二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是欺騙法院
第一百六十九條 被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3、會宣判重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LZ的案例實在太沒邏輯了。

㈡ 婚姻法試婚案例及分析

你在稍微的修改一下就好:婚外情協議能否生效?

時間:2005年6月6日10:27 來源:河北侯鳳梅律師事務所

周某、唐某兩人深深地沉浸在婚外情的「幸福」中無法自拔,但又都無法舍棄自己已有的家庭。於是雙方協商後起草了一份協議,在協議中約定「雙方彼此照顧關心對方,但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影響對方的家庭和生活;雙方經濟獨立,不得因彼此間的婚外情而向對方主張權利」。但是事情的發展,誰也無法預料---婚姻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固守著傳統的家庭觀念,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觀念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一些人出於各種目的,開始在家庭之外尋找新的情感寄託,最終的結局自然是多種多樣,有人還將這種糾紛起訴到了法院。

談判對手成了情人

現年40歲的周某是某市一家小型企業的老闆,家境殷實,家庭和睦,日子過得相當舒坦。隨著企業的穩步發展,周某終於覺得可以松一口氣了,決心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200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一次業務談判中,他遇到了比自己年輕十多歲的外公司女職員唐某。一場業務談判下來,外表秀麗、充滿青春朝氣的唐某深深感染了他。經過幾次接觸,周某發覺自己已經離不開唐某了。有了這種感覺,周某不自覺地留意、關心起唐某來,每天同唐某通電話已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年輕貌美的唐某此時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自見周某的第一天起,唐某也被周某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在唐某心裡,周某正是她一直欣賞的那種成功、自信的男人。開始她還刻意和周某保持一定的距離,漸漸地她也就接受了這份特殊情意。終於在一次晚宴後,兩人正式確定了彼此間的情人關系。

自願簽下「免責協議」

在現實中,不論是周某還是唐某,對自己的家庭還是有深厚感情的。每次激情過後,兩人都會因自己的不忠行為而對家庭產生一種愧疚感,但一看到對方,這種感覺又很快煙消雲散,兩人深深地沉浸在「幸福」之中無法自拔。雖然他們都覺得彼此真心喜歡對方,但他們知道誰都無法舍棄自己已有的家庭。於是雙方起草了一份協議,在協議中約定「雙方彼此照顧關心對方,但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影響對方的家庭和生活;雙方經濟獨立,不得因彼此間的婚外情而向對方主張權利」。「免責協議」簽訂後,兩人更是沒有了任何顧慮,在一起度過了一段至今兩人還都經常回憶的「美好時光」。

女方流產索賠遭拒

就在雙方相處半年後,唐某突然發現自己有了身孕,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她斷定腹中的孩子是周某的。唐某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電話將此事告訴了周某,誰知周某聽完後,先是在電話里催促唐某趕緊到醫院把孩子處理掉,接著就對唐某進行了一通埋怨。唐某的心當即就涼了半截,為了處理懷孕的事,唐某被迫找了個理由辭去了工作,同時又花了數百元錢做了流產手術。在這期間,周某除了偶爾打個電話外,再沒有給唐某任何安慰和照顧,所有這一切大大改變了周某在唐某心中的形象。身體康復後,唐某找到周某,希望他能夠承擔一點精神和經濟上的責任。而早有準備的周某拿出了先前兩人簽訂的「免責協議」,鄭重告誡唐某不要違反協議,否則對雙方的家庭都沒有好處。

簽補充協議又反悔

周某的態度徹底摧毀了唐某心中僅存的一絲幻想,但她堅持向對方索要1萬元的失業補助、手術費和營養費。在唐某再三交涉之下,周某最終給唐某送去了5000元現金,為了徹底解決此事,周某又與唐某簽了一份協議,約定「出於雙方友情的考慮,由周某支付唐某1萬元現金,唐某以後不得再糾纏此事。」雙方還約定除去周某已經支付的5000元以外,其餘5000元由周某擇日支付。

昔日的情人公然違反自願簽訂的免責協議,周某心裡總是覺得不舒服,他認為唐某懷孕與自己無關,更不願意做「冤大頭」,所以在補充協議簽訂後他並沒有按期支付剩餘的5000元補償費。唐某於是手持第二份協議書將周某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周某支付剩餘的5000元補償費。

判令周某履行義務

一審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後認為,由於兩人的婚外性行為損害了我國的婚姻制度,簽訂的補充協議書與現行的社會道德標准不相符,不受法律保護,因此判決駁回唐某的訴訟請求。唐某不服,上訴到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中級法院認定:雖然雙方的婚外情違反了社會道德標准,但就事後處理問題所作的約定沒有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第二份協議書合法有效,周某應當依約履行。對於唐某的損失,周某應承擔一部分,而雙方的第一份「免責協議」屬無效合同,法院不予支持。遂作出終審判決:周某應於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支付5000元賠償款給唐某。

律師點評:

自願簽訂協議不都有效

合同是設定民事主體之間權利和義務的方式之一,但是,並不是雙方之間自願達成的任何合同內容都受法律保護。依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上述規定的合同內容是無效的,無
效的合同內容自然對雙方不產生約束力。在本案中,周某和唐某簽訂的第一份「免責協議」,是為了達到雙方之間繼續保持婚外情的目的,這份協議顯然違反了婚姻法和合同法的禁止性規定,因此法院依法認定其無效是正確的,周某自然也就不能援引這份無效的協議進行所謂
的「免責」。

民事違法可協議救濟

民事違法行為發生後,法律允許當事人採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救濟,當事人可以通過簽訂協議對救濟的方式方法進行約定。本案中周某和唐某簽署的第二份協議,其內容就屬於對以前違法行為後果的處理,依據法律規定,這種民事處理行為本身並不違法,由於該協議屬於雙方自願簽署,因此這份協議是有效的,周某必須受其約束,也正是基於此,法院最後判令其履行協議約定的支付義務。另外,從民法理論上來說,唐某的懷孕系周某和唐某的共同不法行為造成的,主觀上具有共同的過錯,應當共同分擔唐某相應的損失,因此從這一角度講,即使當初雙方未達成第二份補充協議,唐某也可以請求法院判令周某進行必要的補償。

我國在修改後的婚姻法中明確規定:夫妻雙方有相互忠誠的義務;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其目的就是為了維護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與此同時,婚姻法還規定:因一方有婚外同居行為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可以在離婚時請求法院判令對方予以損害賠償。如果同居雙方在同居期間以夫妻名義共同居住或者非法登記結婚,構成重婚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㈢ 婚姻法案例分析題答案,急求!!!

原被告之間的夫妻關系成立,法院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婚姻登記機關有誤原告可以要求更正,如果持證人身份證號碼、住址照片等信息都是正確的,只是名字有誤可以要求更正或提起行政訴訟解決。

㈣ 婚姻法案例分析

目前對於忠誠協議,有三種不同意見,一種認為有效,一種認為無效,一種是不受理的態度,即對協議效力不作判斷,但法律不予保護,如當事人願意履行,法律也不禁止。如上海就是採用的這一做法:
《上海高院民一庭民事法律適用問答選登(二)》問題3:夫妻在婚前或婚後所簽訂的一方應當對另一方忠實,不得有婚外情,如有違反,違反的一方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的約定,是否具有可訴性,法院應否支持當事人的訴請?
答:《婚姻法》第四條所規定的忠實義務,是一種道德義務,而不是法律義務,夫妻一方以此道德義務作為對價與另一方進行交換而訂立的協議,不能理解為確定具體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所以,經高院審委會討論,已明確,(1)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的規定,對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2)對夫妻雙方簽有忠實協議,現一方僅以對方違反忠實協議為由,起訴要求對方履行協議或支付違約金及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除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情形外,夫妻一方在離婚案件中以對方違反忠實協議或違背忠實義務為由,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或損害賠償的,審理該案的人民法院對此訴請不予處理。(4)之前已審結並發生法律效力的相關案件不再調整。

北京有支持忠誠協議的案例,但總體上,大部分法官認為協議無效,不能保護。但有效論者也認為,如果協議約定了高額的賠償費,明顯高於一方的實際履行能力,法官應本著公平原則做調整。

㈤ 關於婚姻法的案例分析

1、婚前繼承的遺產不屬於家庭共同財產!

2、根據具體合同內容確定!一般來說不屬於家庭共同財產!
3、屬於,可以。
4、無權,已經約定實行分別財產制!

㈥ 婚姻法案例分析題

王某(男)與彭某(女)是小學同學,同村居住,1992年雙方18歲的時候,由父回母給他們訂了親,遂以夫妻答名義住在了一起,並生育一子。2000年,王某外出務工,結識了女工秦某,不久即租房同居,並於2002年2月起訴到法院要求與彭某離婚。彭某則以《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的規定為根據提出反訴,要求保護自己與王某的婚姻關系,排除秦某的妨害行為。請問人民法院應如何對待雙方的訴請?
解析:
(1)當事雙方1992年以夫妻名義同居時不到法定婚齡,王某起訴「離婚」時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人民法院應告知當事人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如果雙方補辦了結婚登記,按照離婚訴訟審理;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則按照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2)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不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即使雙方補辦了結婚登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彭某僅以《婚姻法》第4條為依據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㈦ 一道關於婚姻法的案例分析

1、婚姻的有效性以結婚登記為准,並不以事實婚姻為准。
2、甲跟乙是無效婚姻,專倒是甲跟丙已經屬成為了合法夫妻。
3、如果甲跟乙想解除關系,直接分手就可,本來就不存在婚姻關系,但是甲乙要對孩子的撫養承擔義務。
4、如果甲跟丙想解除關系,則必須去辦理離婚手續。
希望我的答案您能滿意

㈧ 婚姻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不可,血緣關系法律不認可斷絕。
2,無權,婚姻自由,是法定原則,任何人專無權干涉。
3.陳悅和陳屬林。以及陳教授的在世父母對其遺產享有繼承權。他們同屬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陳林雖是非婚生子女但與婚生子女同樣享有繼承權)。張玲非法律認可的配偶,不享有繼承權。
以上見解,僅供參考。

㈨ 求婚姻家庭法案例分析題答案。

一、判決離婚。服刑人員配偶之離婚請求通常能得到法院的支持。法院在判定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時,需要綜合考慮婚姻基礎、婚後感情、婚姻現狀及有無和好可能等多方面因素。除了婚姻法第32條明確規定的四種情形外,一方被判處長期徒刑也是法官判決准予離婚的一種重要的法律依據(高法解釋第11條)。通常情況下,只要對方被判處有期徒刑,其配偶的離婚請求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二、1)趙艷沒有贍養王君的義務。繼子女與繼父母是否構成撫養關系需綜合考慮各方面原因,本案中趙艷已23歲系成年人,王君沒有撫養趙艷,不構成撫養關系。
2)王強有贍養王君的義務。王君與王強的父親已構成收養關系,收養關系等同於親子關系。《婚姻法》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義務。王君沒有其他子女,因此王強作為孫子女在有贍養能力時需承擔贍養義務。

熱點內容
法學名家講堂 發布:2025-07-13 23:40:03 瀏覽:734
經濟法討論共享單車 發布:2025-07-13 23:28:31 瀏覽:60
教育行業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13 23:27:06 瀏覽:484
人民網法學報告會 發布:2025-07-13 23:27:02 瀏覽:843
經濟法和涉稅實物法律 發布:2025-07-13 23:22:04 瀏覽:353
民法典邊緣 發布:2025-07-13 23:19:08 瀏覽:150
道德傳承與實踐論文 發布:2025-07-13 22:52:10 瀏覽:900
幼兒園安全責任法律 發布:2025-07-13 22:51:25 瀏覽:786
學校財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13 22:46:05 瀏覽:198
走道德寬度 發布:2025-07-13 22:45:25 瀏覽: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