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眾籌

合同法眾籌

發布時間: 2022-02-27 00:53:23

Ⅰ 項目眾籌成功實現盈利怎麼回報投資者

項目眾籌實現盈利怎麼回報投資者取決於項目眾籌時所採用的模式,參照Massolution的一份報告,目前眾籌主要有四種模式:

  1. 債權模式

投資者對項目進行投資,獲得一定比例的債權,未來給投資者約定利息與本金。

2. 股權模式

投資者對項目進行投資,獲得一定比例的股權,實現盈利時,按照股權比例給投資者分紅。

3. 獎勵模式

投資者對項目進行投資,實現盈利時,給投資者提供產品與服務。

4. 無償模式

投資者無償對項目進行投資,不需要回報。

Ⅱ 有哪個債權眾籌平台能申請借款,就是網站申請借款需求,由別人投資的純線上申請借款,哪個平台可以

摘要 個人網貸的風險:

Ⅲ 貨車統籌保險合法嗎

貨車應該自願保險合同,但是為了保險和萬一統籌保險應該是合法的

Ⅳ 什麼叫股權眾籌啊

權眾籌是指,公司出讓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資者,投資者通過出資入股公司,獲得未來收益。這種基於互聯網渠道而進行融資的模式被稱作股權眾籌。另一種解釋就是「股權眾籌是私募股權互聯網化

股權眾籌從是否擔保來看,可分為兩類

1、無擔保的股權眾籌:無擔保的股權眾籌是指投資人在進行眾籌投 資的過程中沒有第三方的公司提供相關權益問題的擔保責任。目前國內基本上都是無擔保股權眾籌。

2、有擔保的股權眾籌:是指股權眾籌項目在進行眾籌的同時,這種擔保是固定期限的擔保責任。但這種模式國內到目前為止只有貸幫的眾籌項目提供擔保服務,尚未被多數平台接受。

因為股權眾籌涉及私募等存在法律上的風險,主要表現為:

  1. 觸及公開發行證券或「非法集資」紅線的風險

  2. 存在投資合同欺詐的風險

  3. 股權眾籌平台權利義務模糊

目前為止,股權眾籌已經明確歸屬於證監會監管,籌備中的《對股權眾籌平台指導意見》提出,公司股東不得超過200個,單個股東投資金額不得超過2.5萬元,整體投資規模控制在500萬元內。所以,目前來看,股權眾籌也逐步開始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

可以參考來源股權眾籌:http://ke..com/link?url=cjsOt2PIJpmVAXaJKlvG-3F-nH42_ANSgkJc7sao9VoVE30YjP3I1U3e-Q2nLdCsJEuOiA7v07AOonA-D9PgcK

Ⅳ 關於網貸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P2P網貸平台運營及收費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424條規定: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合同法》第426條規定: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

關於借款協議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條: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

關於對借款提供擔保的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訂立借款合同,貸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擔保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三條: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債務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表示的,應認定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合同法》第211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款)。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合同法》第二十三章「居間合同」中明確規定,居間人提供貸款合同訂立的媒介服務,可依法向委託方收取相應的報酬。因此貸款服務機構的存在和服務費的收取都是符合法律規定並受法律保護的。

(5)合同法眾籌擴展閱讀:

網路借貸 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即P2P網路借貸)和網路小額貸款。個體網路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在個體網路借貸平台上發生的直接借貸行為屬於民間借貸范疇,受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規范。

網路小額貸款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網路小額貸款應遵守現有小額貸款公司監管規定,發揮網路貸款優勢,努力降低客戶融資成本。網路借貸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

網貸屬於債券投資,收益明確,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而大眾常把它與股權眾籌混淆,股權眾籌屬於權益投資,收益具有靈活性,投資人通過出資入股公司,獲取未來收益,如京北眾 籌、36氪等都屬於股權眾籌平台。

無論是債券投資還是權益投資,都存在一定風險,投資者應充分認識風險,有充分的風險自擔的意識和思想准備,在此前提下自行判斷並承擔項目的風險。

Ⅵ 眾籌簽的合同法律效力大嗎

眾籌是由發起人、跟投人、平台構成。具有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回注重創意答的特徵,是指一種向群眾募資,以支持發起的個人或組織的行為。一般而言是透過網路上的平台連結起贊助者與提案者。
眾籌是受法律保護的,但是不要突破范圍,否則可能會演變成非法集資。

Ⅶ 企業眾籌,民間借貸糾紛

意思就是你毀約
你和企業眾籌
每月給你分紅
現在你想一次性要回投資
屬於你毀約
打官司看你合同怎麼寫
畢竟企業每月給你分紅
律師費按照你40萬比例走

Ⅷ 股權眾籌和非法集資有什麼區別

非法融資和非法集資是刑法中規定的不同種類的罪名,非法集資涉及的兩大主要罪名按照刑法規定,從事非法集資可能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者集資詐騙罪。非法融資是指未經有關部門批准,並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兩者之間還是又很大的區別,首先、兩者在人數上有區別:1、集資,是通過「集」獲得資金,意味著至少向兩人或者兩個人以上的人獲得融資。2、融資,指通過一個以上主體(包括一個主體)獲得融資。其次,兩者在行為上有所區別:1、非法集資一般泛指超過法定融資對象人數上限獲得社會資金的行為。比如有限責任公司最高股東上限為80人,但該公司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接受超過80人的投資,即可定性為非法集資。2、非法融資主要體現在「非法」上,指通過不法手段獲得的融資,比如通過證件和相關證明造假騙取銀行貸款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熱點內容
青陽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13 23:51:23 瀏覽:682
刑法不執行 發布:2025-07-13 23:51:18 瀏覽:504
杭州律師名單 發布:2025-07-13 23:49:29 瀏覽:185
明皓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7-13 23:49:24 瀏覽:423
法學名家講堂 發布:2025-07-13 23:40:03 瀏覽:734
經濟法討論共享單車 發布:2025-07-13 23:28:31 瀏覽:60
教育行業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13 23:27:06 瀏覽:484
人民網法學報告會 發布:2025-07-13 23:27:02 瀏覽:843
經濟法和涉稅實物法律 發布:2025-07-13 23:22:04 瀏覽:353
民法典邊緣 發布:2025-07-13 23:19:08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