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關於離婚後的監護人

婚姻法關於離婚後的監護人

發布時間: 2022-02-27 01:26:49

❶ 父母離婚後孩子的監護人的規定是什麼

離婚後父母還是孩子監護人。
「撫養」和「監護」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
父母離婚,未獲得子女撫養權的一方,仍對子女有監護權。父母雙方不因離婚而喪失孩子的監護人資格。
也就是說父母離婚後不論孩子歸哪一方撫養,父母雙方還都是孩子的監護人,都應履行監護義務、承擔監護職責。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民法典》第二十七條,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❷ 《婚姻法》中離婚雙方對監護人的責任有哪些規定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❸ 離婚後我還是小孩的法定監護人嗎

父母離婚後,子女的撫養權可以歸其中一方;但是雙方依然均是雙方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依法履行對孩子的監護人責任,是當父母的「底線」。許多家長朋友對「監護人」的稱謂感到陌生,因為我們一般談論的是孩子的撫養權爭議,很少有監護權的爭議,其實作為孩子的父母,雙方就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這不僅是權利,也是義務。

(3)婚姻法關於離婚後的監護人擴展閱讀:

撫養權與監護權的區別:

1、監護權不受父母之間婚姻關系解除的影響

夫妻離異之後,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不受影響,因為,父母對子女的親權、監護權不受父母之間婚姻關系解除的影響。父母離異之後爭奪的是子女的撫養權而不是監護權,因為,監護權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沒有對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父母任何一方對未成年子女都擁有法定監護權。

2、監護人並不都是應對被監護人盡撫養義務的人

父母作為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負有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但有的情況下,監護人並不是撫養人。實際上,只有當監護人同時又是撫養人時,他對被監護人才既要盡撫養義務,也要承擔監護責任。

3、父母間不存在監護權變更問題,變更的是撫養權

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只有在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才由該條規定的其他人依序擔任監護人。

❹ 離婚後孩子的監護人是誰

離婚後孩子的監護人仍然是父母。
《民法總則》和《婚姻法》規定的很明確。
即使一方不能直接撫養孩子,但監護權是存在的,是任何人也剝奪不了的。

❺ 《婚姻法》中離婚後監護權包括哪些內容

《婚姻法》中離婚後監護權一般是指對未成年兒童的監護和雖已成年但沒有行為能力的比如精神病人、植物人等離婚前有當事人就行使監護權得監護。監護權的具體內容一般為:1人身監護權:具體包括:(1)住居所指定權。未成年人不得隨意離開監護人指定的住所和居所。此權利由監護人行使。對於精神病人,亦同。(2)交還請求權。當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被人劫掠、誘騙、拐賣、隱藏時,監護權享有請求交還被監護人的權利。(3)被監護人身份行為以及身上事項的同意權。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獨立行使身份行為和獨立決定身上事項,必須經監護人同意,方能行使。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職業的許可,法律行為的補正等,都由監護人為之。(4)扶養義務。這一義務源於親屬權的義務,監護人應當為被監護人提供扶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等費用,但被監護人有財產的除外。對被監護人無法定扶養義務之人,不承擔此項義務。(5)對被監護人監督、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被監護人是未成年人的,其教育、監督的權利和義務,與親權的內容相同;被監護人是精神病患者的,監督的權利義務有特殊的內容,除了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不受侵害外,還負有監督精神病人不得侵害他人的權利。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監督不力,被監護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監護人應承擔賠償的義務。如果是單位擔任監護人的,《民法通則》規定不承擔此項賠償義務。(6)對於精神病人的特定護養、救治義務。應根據具體情況,對被監護人進行醫治,促使其康復。2財產監護權。監護人應全面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權益。其主要內容為:對被監護人財產的管理權。
縱橫法律網-山東豐浩律師事務所-周長秀律師

❻ 離婚後的孩子監護人是雙方還是一方

孩子監護人仍然是雙方,並非一方,這與撫養權不同。

熱點內容
青陽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7-13 23:51:23 瀏覽:682
刑法不執行 發布:2025-07-13 23:51:18 瀏覽:504
杭州律師名單 發布:2025-07-13 23:49:29 瀏覽:185
明皓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7-13 23:49:24 瀏覽:423
法學名家講堂 發布:2025-07-13 23:40:03 瀏覽:734
經濟法討論共享單車 發布:2025-07-13 23:28:31 瀏覽:60
教育行業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13 23:27:06 瀏覽:484
人民網法學報告會 發布:2025-07-13 23:27:02 瀏覽:843
經濟法和涉稅實物法律 發布:2025-07-13 23:22:04 瀏覽:353
民法典邊緣 發布:2025-07-13 23:19:08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