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定金違約金合同法

定金違約金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1-21 19:37:48

⑴ 按照我國合同法,違約金、定金和賠償損失是否可以同時適用

只有在定金、違約金不足以彌補損失的時候才能和損害賠償金並用.1定金可以和損害賠償金並用:回其實是答指,定金可以和超出定金部分的損害賠償金並用,定金與損害賠償金並用的總額不超過全部損失;如王利明教授;無論怎樣,大家應注意區分「並用」的不同含義。2.同樣,違約金可以和損害賠償金並用:其實是指,違約金可以和超出違約金部分的損害賠償金並用,違約金和損害賠償金並用的總額不超過全部損失。從《合同法》第114條規定來看,違約金低於損失的,法律主張通過對違約金的調整來實現彌補不足的損失,而不是主張違約金和損害賠償金並用。3至於定金、違約金不能並用,不用多說.

⑵ 定金 違約金 損害賠償金的區別及適用原則

定金來、違約金、賠償金的區別及適用自原則,比較如下:

一、違約金與定金

1、《合同法》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2、出現違約情況,不能同時適用,由非違約方選擇最有利的一個。

二、定金與損害賠償金

1、功能互補,一個是懲罰性的,一個是補償性的,因此可以並用。

2、《買賣合同解釋》第二十八條:定金和損失賠償的數額總和不應高於因違約造成的損失。

三、違約金與賠償金

1、原則上不能同時用,都具有補償性。

2、違約金小於損失的,可要求增加;違約金過分高於損失的,可要求適當減少;違約金高於損失但不過分,適用違約金不再調整。

(2)定金違約金合同法擴展閱讀:

1、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的適用規則如下。首先,定金與違約金的適用關系。由於我國的定金在性質上屬違約定金,具有預付違約金的性質,因此它與違約金在目的、性質、功能等方面相同,兩者是不可並罰的。

2、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了當合同既約定定金,又約定違約金的,可以且也只能由非違約方選擇一種對其最有利的責任形式。應當注意:這條規定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同時存在違約金和定金責任的情形。

⑶ 按照我國合同法,違約金、定金和賠償損失是否可以同時適用

定金和違約金不能同時並用外,定金和賠償金、違約金和賠償金是能夠並用的回。我國《合同法》第答116條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由此可見,定金與違約金雖然都具有制裁違約的性質,但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兩種責任是不能同時並用的。由於定金責任是一種獨立的責任形式,其適用不以實際發生的損害為前提,所以,定金不能替代賠償金,也就是說既不能將定金作為賠償金的最高限額,也不能在計算賠償金時將定金列入其中,定金和賠償金是可以並用的。

⑷ 定金和違約金可以在同一合同中適用嗎

我國《合同法》第116條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內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容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由此可見,同一合同中定金條款和違約金條款是不可以同時適用的,當事人可以根據對自己有利的原則選擇適用違約金條款或者定金條款。

⑸ 合同法有無對違約金的規定

根據合同法:
《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專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屬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所以,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徵,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
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
《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 少。但是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在訂約時對一方違約後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一種預先估算,與違約後守約方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規定預定違約金,除了給當事人施加心理壓力外,也避免了違約後損失計算的麻煩和當事人證明損失大小的麻煩,使當事人能迅速確定自己應當承擔的具體責任。因此,當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違約金額、或者當違約金過分高於損失時,則需承擔證明損失大小的責任。

⑹ 合同法中違約金是怎麼規定的

律師解答:
合同法對於違約金問題的主要規定如下:
(1)如果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等於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對違約金進行約定。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減少。」要正確適用該條,關鍵在於正確解釋該條違約的性質。
該條規定的違約金屬於約定的違約金,而不是法定的違約金,沒有爭議。但該條規定的違約金性質上是屬於賠償性違約金,還是懲罰性違約金,亦或二者兼有,則沒有形成一致意見。
大多數學者認為,該條款規定的違約金,在實質精神上是以賠償違約金為原則的。理由是違約金與損失懸殊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減,違約金是對損失額的預定。
另外合同法解釋二還有規定,條文如下: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通過反訴或者抗辯的方式,請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調整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八條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⑺ 我國合同法對違約金有什麼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內對方支付一定數額容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熱點內容
國際商法自治性研究 發布:2025-08-26 04:05:21 瀏覽:872
法學院王淼 發布:2025-08-26 04:02:14 瀏覽:582
如實供述刑事訴訟法第幾條 發布:2025-08-26 03:36:03 瀏覽:614
縣區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8-26 03:24:37 瀏覽:605
法治宣傳畫漫畫小學生 發布:2025-08-26 03:16:47 瀏覽:531
勞動法慢乙肝 發布:2025-08-26 03:16:39 瀏覽:222
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 發布:2025-08-26 03:13:51 瀏覽:151
安全生產法是否屬於行政法 發布:2025-08-26 03:03:14 瀏覽:107
華為公開挑釁勞動法 發布:2025-08-26 02:58:50 瀏覽:315
實用經濟法企業 發布:2025-08-26 02:53:19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