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和合同法的區別

經濟法和合同法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1-21 19:54:53

合同法是屬於經濟法還是民法

合同法是復民法的制范疇。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在學術上有兩種觀點,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我國現行立法採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觀點,認為《民法通則》是民法這個法律部門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屬於大民法的范疇。

⑵ 經濟法論述題,如何理解合同法的本質和地位

合同法本質上是財產流轉關系的法律規范。合同法以債權債務關系、即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為直接調整對象,其深層的社會關系則是社會的財產流轉關系。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靜態的財產關系和動態的財產關系,即財產所有和財產流轉關系兩大部分。

合同法調整的是其中的動態的財產流轉關系,它反映的是平等主體間在轉讓產品或貨幣,完成工作和提供勞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債務的清償或履行,具體體現著財產從一個民事主體到達另一個主體的合法移轉過程。這是合同法與物權法法律分工的明顯不同。合同法與物權法雖都是財產法,然而物權,尤其是其中的所有權,直接規定社會財產的歸屬關系,其所要解決的是現存財產歸誰所有的問題,主要是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因而,所有權及至整個物權,本質上是規定和反映社會財產關系的靜止狀態。

而合同法作為調整債權關系的法律規范,規定和反映的是社會財產或其他勞動成果從生產領域移轉到交換領域,並經過交換領域進入消費領域,其內容主要表現為轉移已佔有的財產,轉換的目的或是實現對財產的佔有,或是創造一個新的佔有。

因此,合同是當事人處分財產或獲得財產的重要法律手段,充分反映著流通領域內的財產運動狀態。合同法則通過確認和保障合同當事人正當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依法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對這種財產流轉關系進行規范和調整。

合同法是民法體系中的民事單行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民法是憲法之下的部門法,而民法本身又是一個龐大的法律體系,這個體系是由若干調整某種民事關系的單行法組成的,如商標法、專利法、繼承法等,合同法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在制定的物權法也是這樣的單行法。在民法的基本原則和制度適用於合同法的同時,合同法以其特別或具體的制度和規定對各種合同關系進行調整。

⑶ 經濟法與合同的關系是什麼

經濟法無抄論是與合同,還是襲與合同法都沒有關系。
經濟法是指國家關於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大類法律,主要包括企業法類、市場規製法類、宏觀調控法類及其他一些法律。
與合同最有關的當然是合同法,而合同法則是民法大類中債權類法里的一種法律。

⑷ 合同法是經濟法還是民法

合同法是民法抄的分支也是組成部襲分
民法的定義非常廣比如婚姻法、侵權責任法、物權法等等都是算「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比如《合同法》調整財產關系比如《婚姻法》調整人身關系等。此外,不能將《民法通則》等同「民法」,《民法通則》是我國的民法典,而「民法」是需要法律規范的總和。

⑸ 《消法》為什麼是經濟法,它與合同法之類的有何區別.

因為經濟來法是國家從整體源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國家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的一部法律。

商法、合同法的特點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不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活動的法律。

⑹ 經濟法中,我國合同法怎樣區分合同的不同

按合同所規定的內容的不同,可以將合同分為買賣合同、委託合同、保管合同等不同的種類。根據合同法或者其他法律是否對合同規定有確定的名稱與調整規則為標准,可將合同分為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1、有名合同是立法上規定有確定名稱與規則的合同。又稱典型合同。

如《合同法》在分則中規定的買賣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等各類合同。

2、無名合同是立法上尚未規定有確定名稱與規則的合同,又稱非典型合同。

3、區分兩者的法律意義在於法律適用的不同。

有名合同可直接適用《合同法》分則中關於該種合同的具體規定。對無名合同則只能在適用《合同法》總則中規定的一般規則的同時,參照該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中最相類似的規定執行。

⑺ 合同法屬於經濟法嗎

包括啊,經濟法包括合同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銀行法,證券法等。
我們國家沒有統一的經濟法典,經濟法就是由這些組成的。

經濟法是包括合同法的,我可沒有瞎說。
我們上課用的經濟法教材里就有合同法這一章。

我就不明白了合同法怎麼就不能屬於經濟法了,經濟法是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合同平等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法自然是調整這種關系的法規
在現代社會的經濟生活中,買賣有可能要簽訂買賣合同。。成立合夥企業需要合夥協議。。單位與職工之間成立勞動關系需要勞動合同。。可以說合同涉及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合同法怎麼不屬於經濟法了呢?!

⑻ 企業與公司法、合同法是否屬於經濟法的范疇

確定。因為企業與公司是活動於經濟領域的法人主體,經濟合同是反映法人之間經濟關系的契約形式,調節經濟領域中各主體相互關系和各自行為准則的法律屬於經濟法的范疇。

⑼ 合同法屬於民法還是經濟法

屬於民法。

民法是指規定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公民與法人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是調整市場經濟關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實行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商法被認為是民法的特別法和組成部分。

合同法第一條: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
化建設,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上述兩條表明了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符合民法定義。因而合同法屬於民法范疇。

拓展資料

民法為市民社會法。法律作為行為規范一般都是以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社會關系為調整對象,通過對人的行為調整,以達規制人的行為之目的。但當出現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區分後,人在群體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同了,這也就產生了法律對人在不同情形下的不同要求。

譬如,在政治國家,人被稱為公民,法律對公民的要求是強調奉獻,一切聽從國家召喚。而在市民社會中,人被稱為市民(行為主體最初是自然人,以後才有法人等),則具有自利性,受利益驅動,為生存而努力。法律將合理地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人稱為「經濟人」,通常對其提出不得為惡的「毋害他人」的較低要求,而不以道德和宗教「愛你鄰人」為標准。

網路合同法

⑽ 經濟法案例分析(公司法和合同法)

丙方提供保證,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為連帶保證。在甲方未歸還欠款的情況下當然要承擔保證責任。丙方返還欠款後可以向甲方追償。

熱點內容
國際商法自治性研究 發布:2025-08-26 04:05:21 瀏覽:872
法學院王淼 發布:2025-08-26 04:02:14 瀏覽:582
如實供述刑事訴訟法第幾條 發布:2025-08-26 03:36:03 瀏覽:614
縣區法律知識考試試卷 發布:2025-08-26 03:24:37 瀏覽:605
法治宣傳畫漫畫小學生 發布:2025-08-26 03:16:47 瀏覽:531
勞動法慢乙肝 發布:2025-08-26 03:16:39 瀏覽:222
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 發布:2025-08-26 03:13:51 瀏覽:151
安全生產法是否屬於行政法 發布:2025-08-26 03:03:14 瀏覽:107
華為公開挑釁勞動法 發布:2025-08-26 02:58:50 瀏覽:315
實用經濟法企業 發布:2025-08-26 02:53:19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