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的概括
㈠ 老婆出軌我有證據我可以要求她賠償我嗎
可以要求賠償的。
一、根據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第一、重婚的,
第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第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第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二、在離婚訴訟中,如要求一方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就需要主張方提交充足的證據來支持其對對方的指控,離婚損害賠償的證據主要包括:
1、過錯行為人承認錯誤的文字記錄或口頭陳述。
2、由過錯方所在的居(村)委會或其所在的單位出具的其與他人同居或與他人以夫妻名義相稱共同生活的證明。
3、由婚姻登記機關出具的其與他人結婚的證明。
4、有關機構如醫院出具的證明遭受家庭暴力的診斷或有關機關出具的傷情鑒定書。
5、由人民法院作出的構成虐待罪、遺棄罪或其他關於家庭暴力犯罪的刑事判決書。
6、左右鄰居的證詞。
7、能證明一方有過錯事實或行為的照片。
8、司法行政、執法機關的相關記錄等。
(1)婚姻法的概括擴展閱讀:
法律條件
具體說來,離婚賠償條件如下:
(一)一方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的、具有虐待、遺棄行為的。
(二)因為上述行為而導致法院判決離婚。也就是說,離婚賠償應該以離婚為原因,如果沒有達到離婚程度,而是在婚內損害,則不應該單獨提起夫妻之間的損害賠償。
(三)受害方受到了損害。這種損害包括財產損害和精神損害兩種。
(四)請求人無過錯。
無過錯方作為原告提起離婚訴訟,如果提出請求離婚賠償,必須與離婚訴訟同時進行。如果原告不提出,視為其對這一權利的放棄,以後也喪失了請求賠償的權利。
如果有過錯的一方是原告,到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無過錯的一方為被告,被告不同意離婚,也沒有提起離婚賠償請求,可以在離婚後一年內,單獨提出離婚損害賠償。
在一審時如果沒提出,在二審時才提出來,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對於調解不成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後1年內,可以另行提起離婚賠償償訴訟。
1.符合《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於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
2.符合《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基於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可以在離婚後一年內就此單獨提起訴訟。
3.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中,一審時被告未基於《婚姻法》第46條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後一年內另行起訴。
離婚損害賠償的范圍應包括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離婚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方式宜兼采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兩種形式。離婚損害賠償金的數額可由夫妻雙方協商,協商不成時,由法官酌定。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形式,也可適用非財產責任和財產責任兩種方式。
過錯配偶的違法行為造成無過錯配偶的精神創傷的,可以請求給付撫慰金。無過錯配偶的名譽權等如受損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形。
㈡ 大概可以概括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麼民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一種封建的做法,新中國的婚姻法規定了婚姻自由的原則,誰也不能強迫子女的婚姻。
婚姻法》第2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第3條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之間的虐待和遺棄。」這是我國婚姻法關於婚姻自由的規定。婚姻自由是指男女雙方對自己婚姻的決定權,包括婚姻自由和離婚自由。結婚自由指締結婚姻的自由,當事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與何人結婚、何時結婚、在何地結婚以及不結婚等,其他人(包括父母在內)無權干涉。不少父母把子女當作商品,索取高額的彩禮或嫁妝,或者強迫包辦子女的婚姻。有的父母為兒女定下娃娃親,這是一種典型的包辦婚姻的行為。包辦婚姻是封建家長制度的產物,其行為侵犯了當事人自主選擇結婚對象的權利。這些違背當事人自己的意願,不尊重當事人自我選擇自由的干涉婚姻的行為是違反我國現行《婚姻法》的規定和精神的。而且這種干涉他人婚姻的現象發展到極端就出現了暴力干涉他人婚姻的行為甚至會發展成為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罰》第257條規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罪者,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為已經不僅僅是侵犯他人民事權利的不法行為,如果動用暴力達到一定危害程度的,還可能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對於公民的婚姻自由權,法律給於嚴格的保護。
父母干涉子女婚姻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有的父母甚至動用暴力,這更是一種違法行為。作為子女應該對雙方的父母曉之以理,爭取使他們同意自己的婚姻。如果他們仍然固執己見,就完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特別是遭到暴力干涉婚姻時。關於得不到父母承認的婚姻是沒有法律效力的說法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只要男女雙方是自願的,不存在其他《婚姻法》上規定的禁止結婚的情形的,當事人就可以辦理合法的婚姻登記手續而成為合法夫妻,得到法律的承認和保護。
㈢ 請問離婚起訴必須找律師嗎還是自己到法院辦手續就行
分情況而言。
一、無需找律師的情況:
1、結果明確可預料,不用找律師:
有些離婚案子爭議標的額也許很大,但法律關系很簡單,判決的結果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2、離婚賠償期望過高,不用找律師:
雙方爭議最大的不是離婚財產的分割,而是精神賠償或青春補償數額的多少。可是除了法律規定的可以提出精神賠償的情形外,其他諸如有婚外情、見異思遷之類的情況,通過離婚訴訟基本得不到賠償,更不用說巨額賠償了。因此,這類離婚案件,請律師最終起的作用不大。
3、只走程序,不用找律師:
一些離婚案件,完全是在走程序,走過場,當事人只需到律所花幾百元咨詢一下律師作下記錄即可,根本不需要請律師。比如有些涉外案件,一方或雙方均不在國內,而又同意離婚,但必須走法院程序。對於有些公證認證程序,只需了解後自己操作就可以了,也不用請律師。
二、需要找律師的情況:
1、復雜的離婚案件,建議找律師:
比如存在雙方都爭奪孩子的撫養權等問題,則需要請律師。
2、法律空白,建議找律師:
有些離婚案件,雖然案情簡單,但雙方爭議的問題在法律上仍是空白,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甚至某一類型的離婚案件在各地法院的判決結果都不一樣。
3、有意調解離婚,建議找律師:
通過離婚律師的調解,將爭議化解,促使雙方達成一個都可以接受的離婚協議,這種可能性雖然不大,但畢竟還是有的。據統計,離婚起訴前請律師調解成功率為10%,對於不願起訴離婚的當事人,請律師調解也是爭取一種機會和可能,也是離婚律師作用所在。
(3)婚姻法的概括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章 離婚第三十一條規定: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離婚需要的手續及證件:
申請離婚登記當事人雙方應持:本人的戶口簿(新戶口簿)、居民身份證(應在有效期內)、結婚證、離婚協議書(A4紙列印一式3份)、雙方各2張2寸近期半身免冠證件照片(同一底板)、《申請離婚登記聲明書》。
㈣ 新婚姻法簡略概括及理解500字
您好
新的《婚姻法來》使「源房子屬於個人財產,但債務屬於共同債務。」婚前個人按揭的房,離婚時歸個人,公公婆婆你要養但是他們的東西是他兒子的不是你的,夫妻生的小孩也是共同的,結婚時女人若是沒有房子,將來萬一不小心你老公不要你了,你就可能凈身出戶,雖然新婚姻法也有提到補償,但是沒有細則,僅僅只是「適當補償」4個字,所以你若是女人那就不管婚前還是婚後賺來的錢自己存起來,如果因為生寶寶而導致你失業這在法律上是沒有補償價值的,說白了就是你婚後生孩子,操持家務這些都是一文不值的離婚後也是沒有補償的,做為女人你還是努力工作吧,多為自己存點私房錢比較可靠,老公不一定靠得住!
望採納
㈤ 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怎麼分
協議分割離婚財產,可以根據夫妻的共同財產情況,逐一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以免出現遺漏,離婚後產生糾紛。訴訟分割離婚財產,法院判決離婚財產糾紛,一般遵循以下原則:1、(一)男女平等原則;2、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3、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4、權利不得濫用原則;5、傾向無過錯方。
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於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五)傾向無過錯方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根據上述法律的規定,配偶一方不法侵害配偶他方,基於配偶身份享有的合法權益,其過錯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破裂,離婚時無過錯方對此所受到的損害有權請求賠償,過錯方則負有賠償損失、給付撫慰金的民事責任。當然離婚無過錯方在分割財產上是可以要求另一方少分或者不分的。
一般夫妻有共同財產的話,那麼在離婚的時候就需要作出分割處理,不過如果雙方就財產方面有約定,其實也不會產生多大的問題。此時分割夫妻財產包括協議分割和訴訟分割兩種方式,往往離婚夫妻不能夠協議分割共同財產的時候,才會選擇通過訴訟方式分割。
㈥ 法院判決離婚的法定標準是啥
標準是「感情確已破裂」。
㈦ 在我國《婚姻法 》等法律中,概括血親關系的親疏遠近所用的概念是()。
答案是世代,我國《繼承法》規定,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為配偶、父版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權、外祖父母。親系可分為不同系列:直系親和旁系親;父系親與母系親;男系親和女系親;長輩親、同輩親與晚輩親。親等,是計算親屬關系親疏遠近的基本單位。親等數小的,表示親屬關系親近,親等數大的,表示親屬關系疏遠。現代國外立法對親等的計算有兩種方法:羅馬法計演算法和寺院法計演算法。我國與之不同,50年、80年婚姻法及修改後的婚姻法均以世代來計算親屬關系的親疏遠近。我國古代以喪服制計算親屬關系的親疏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