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是扯淡

勞動法是扯淡

發布時間: 2021-11-29 08:10:04

勞動法是拿來看的,,,,還是忽悠人的!

第九十條 【違法延長工作時間的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第九十一條 【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責任】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李先生有3條種方法:1、找你當地的工會組織,工會組織幫助工人處理勞動糾紛不收代理費(相關證據李先生還是要注意收集的,要原件)
2、向你當地市的勞動監察大隊(應該是這么說的)舉報,也要注意收集相關證據原件,讓勞動行政部門出面解決
3、聘請一個律師,直接勞動仲裁

Ⅱ 勞動法是笑話嗎

法律不是笑話,我猜你肯定被企業坑了,企業人事就是鑽法律漏洞的,算倒霉吧你要是還覺得不舒心去勞動仲裁試試吧。

Ⅲ 新勞動法是不是一部惡法

新勞動法實施一段時間後,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低利潤的生產企業,尤其是出口專企業關門大吉,解屬雇全體員工。造成社會不穩,然後影響蔓延到高端企業。

中國的勞動法和稅法改革過急,是「未富先驕」。從最近紛擾不停的裁員事件就可見一斑。唯一的方法就是地方執法時放鬆,但這樣也抵銷不了全部的惡果。

勞動法和稅法改革過急了呀!中國的經濟還不至於好到那種程度......

Ⅳ 這個新勞動法的笑話指的是什麼啊

現在正在討論勞動合同法修訂,此次主要就是針對 勞務派遣

Ⅳ 勞動法是真的有用嗎

有用。關鍵來是怎麼用、是誰來自用。如果是勞動者來用,當勞動者遇到用人單位侵害自己的權益時,勞動者這才會想到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平常一般都沒有想過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現在的用人單位人事部從招聘員工入職前,早就想好了一整套辦法,如何鑽法律的空子來對付勞動者。可見,普通勞動者要用法律來維權很不容易,這與現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這種差距,是很多很多的勞動者花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啃法律,一宗官司打下來,無論輸贏都得花個1~2年以上,但大多判決結果勞動者都是不能接受的,這也沒有辦法啊,當前執法機關的執法力度就是這個樣子(不接受你也得接受=不服你也得服)。你又有什麼辦法呢?

Ⅵ 為什麼這么多的企業都不按勞動法規定勞動法是否沒用

勞動法有用。

不按照抄勞動法執行的大多都是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往往工廠的生產規模小,員工數量也比較少。所以當工廠接到比較大的訂單時就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迫於無奈只能讓員工加班加點趕工期,完成任務。而這就很容易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

其次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繳納保險。每個員工都繳納保險,這對於一個中小型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很多企業為了減少成本,便選擇違反勞動法規定,不為員工買保險。

(6)勞動法是扯淡擴展閱讀:

勞動法注意事項:

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的。注意在計算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時,不應扣除勞動者依法享有的醫療期時間。

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

Ⅶ 中國的勞動法是扯蛋嗎

不算,只是在現實中,勞動者的合法利益被侵犯時,通常需要勞動者自己收集證據,然後才能到勞動監察或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根據《勞動法》

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第七十八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第十六條 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Ⅷ 勞動法:公司是否違背啦

加班怎麼算錢是有規定的不是公司說給多少就多少的,一般為二倍以上,你們還可以到勞動監查大隊去咨詢一下,還可以去找中栽

Ⅸ 勞動法真是太沒用

比較好奇,普通復人告一個制公司要花多少錢?然後告贏的機會又有多大?
如果要花的錢,不是一個工薪階層人能承受的,贏面又很小。(能辦企業的肯定比你後台硬,門路廣)。
那你們這些說風涼話的人,憑什麼在這里說別人沒用。站著說話不腰疼,動動嘴皮子耍威風嗎?

Ⅹ 勞動法為什麼沒用

勞動法也適用於勞動法,只是本人維權不夠,或者勞動執法監督力度不大。專
《勞動法》第二條規屬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大全各類下載 發布:2025-09-18 07:14:50 瀏覽:657
行政責任體系是一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7:09:43 瀏覽:268
英國公司法2006中文 發布:2025-09-18 07:07:33 瀏覽:274
龍泉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9-18 07:07:33 瀏覽:56
劉繼峰經濟法錄音 發布:2025-09-18 07:07:26 瀏覽:825
宣傳民法典標語 發布:2025-09-18 07:06:58 瀏覽:39
半數以上經濟法 發布:2025-09-18 07:06:49 瀏覽:968
口頭作證是否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6:53:56 瀏覽:957
英國經濟法碩士 發布:2025-09-18 06:38:21 瀏覽:396
法律法規審查 發布:2025-09-18 06:38:14 瀏覽:140